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的人可能对书法有些误解,看着真难受。你一定见过这样的神评论

01

今日有一新闻称:咸阳师范学院书法学院有的学生用小楷将《道德经》抄写了四遍,写“秃”了5只毛笔。然后有的网友对书法真的是有很多误解

4遍就能写禿五支毛笔啊?道德经不是五千字吗?毛笔质量……

这位网友一看就是没有接触过小楷,或者是见过一些小楷,看着大小和钢笔字差不多,就以为小楷笔应该和钢笔一样耐用。但是我们都知道,写小楷对毛笔的要求非常高,整个过程就是那几根毛在接触宣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一点差错就非常影响整体的视觉感受。

因此我们常常认为,写小楷,就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少则几百字,多则上千甚至更高多。如果写的篇幅长,一支毛笔根本不能用,通常情况下,一支小楷笔的寿命是有限的,所以写“秃了”,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02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这一说法来自于《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用来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而在此我们所讲的书法学生临摹道德经,并不是因为因为其内容的优秀而临摹的。首先我要肯定道德经的崇高地位,它的确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哲学著作,但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是赵孟頫抄录的道德经原文,他可能对道德经的研究颇深,但我们仅仅是从书法的视觉角度出发。

如今大部分书法专业都属于各个高校的美术学院,作为纯粹的视觉艺术来学习,遗憾地是,现在不太重视书法的综合教育,而仅仅抓住视觉艺术。

在古代,书法家会作画,会吟诗。“书画不分家”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一副国画作品正是“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艺术品,“诗”即作诗;“书”即书法;“画”即绘画;“印”即篆刻。当今的书法家活着学书法的人,很少能够做诗书画印结合,有的会书画,有的会书印,有的会书画印,有的会诗书,有的则只会写字。宋代的苏轼,大多数人知道他是文学家,我们书法爱好者都知道它他其实更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贺知章、李白等都在书法中有过历史。

说个与这些学生无关的事情, 如今,大多数人只为了求中奖,求入展,在书法作品的表面做足了形式,一流的做旧技术,一流的拼接技术,三流的写字技术。写了很多典雅的文章和诗词,却不懂得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背离了古人做书法的意义。一个学书的人,自己写出来的作品不能只是看着好看,我们得知道这其中的内涵,很多人动不动就是诗经各种经创作,其实里面有的字都不认识,甚至一句都都不懂,说白了就是有点装高雅的嫌疑。

有的人可能会推卸责任,说我们不是搞文学的,我们是搞书法的。其实这样的说法也不算错,人各有志,有的人认为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视觉艺术。

03

有些字和现代的字不一样,可能是当时要避讳人的名字,唐朝时李世民。大家当时都要避讳,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个笔画都是正常的。所以在写得时候就故意改变了写法,加了一点。

看完在下方点个赞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笔小楷抄《道德经》第一天(第1—3章)
梁鼎光毛笔小楷《道德经》高清完整版,如同文征明在世!太美了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经典!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经典!
书法欣赏|当代书法家-宿悦-潇洒飘逸小楷《道德经》欣赏
书法家朋友告诉我学书法仅需一套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