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救救“软田”!保护“软田”!

“软田”是侗语 yav mas 的直译,是指常年蓄水的稻田。据本人深入调查,1958年以前,贵州黎平、榕江、从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等侗族聚居地区80%以上的稻田都是四季蓄水的“软田”。这些“软田”基本上都种禾糯,既可种稻,又能养鱼养鸭。“软田”实际是一种人工湿地,“软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显而易见。


大家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农业的命脉。侗族人喜欢将财富称为“ouxnaemx”(谷水)。由此可知“水”在侗族人的心目中与“谷”(粮食)居于同等的地位。他们知道,没有水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饭吃,没有饭吃,人就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生活原理。所以在历史上侗族人对“软田”的修筑、保护十分重视。那么,“软田”与水究竟有着怎样的亲密关系呢?

大家知道,无论哪里的水,其最初来源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来自天上,即“天上水”(雨水);一个是来自地下,即“地下水”(泉水)。

首先让我们看看“软田”与“天上水”的关系:天上下雨,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五洲四海,无论如何干旱,总会有下雨的时候。天下雨了,如何把雨水积蓄起来,不让它白白流走?这是人类最初想到的蓄水或抗旱方法。聪明的侗族人就是靠“软田”把雨水积蓄起来的。我粗略计算了一下:1市亩≈666平方米。我们按平均蓄水深度为1市尺(0.33米)计算,每亩的蓄水量将近220立方米。1万亩就是22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蓄水量。更值得重视的是,这220万立方米的水并不像普通水库那样堆在一起集中积蓄,而是广布在至少66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这666万平方米的水域一方面要不断地向地下渗透,不断地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这666万平方米的水域要不断地气化升腾,不断地补充“天上水”。“天上水”变成云雨,又降落到侗家人的“软田”里。“地下水”变成泉水,又不断流进侗家人的“软田”里。殊途同归,来回往复,形成侗族地区所特有的“自然水循环系统”。

下面让我们再看看这“地下水”是怎样流进侗家人的“软田”里去的?如上所述,历史上侗族地区到处都是终年蓄水的“软田”,所以到处都有源源不断的清泉,侗语称之为naemx ngaens(泉水)。更为重要的是,侗家人的“软田”不是平铺在一个水平面上,而是沿着山坡逐级提升,层层叠叠,形成立体式的湿地分布,侗语称之为yav janc(梯田)。这种分布格局也十分重要,它不仅保证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水源供给,也保证了不同海拔高度动植物对水的需求,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一个立体式的自然生态供水系统和多样性的生物系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软田”的层叠布局,不仅大大降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保证了“地表水”的清洁卫生及防洪防涝。例如,天下大雨了,雨水经过层层梯田的积蓄、沉淀,渗透,避免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生,减少流域内江河湖海水源的含沙量,也减少了水灾的频繁出现。最后流到河里去的雨水既清澈、又干净。侗乡的青山绿水就是这样来的。

由于“软田”蓄水不同于一般水库蓄水,不是人为地将水集中堆积起来大量积蓄,而是就地将雨水分散积蓄起来,所以避免了像三峡水库那样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人为破坏,即便有天灾人祸,如地震、战争等等,也不会造成重大灾难。

当然,“软田”这种自然供水系统也需要人工做些修修补补和保护。如梯田的建造,水渠的修整,水枧的架设,水车的安装等等,在这方面,侗族祖先们都是行家里手。

梯田一般都修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上,一般都环山修建,先挖田基,待有一定的宽度再用石头砌垒保坎及田埂,然后填土,夯实,使其底部不易漏水。保坎的高度要看坡度的大小及田块的宽度而定,矮者一两米,高者也有10来米的。这是一种艰巨的基础工程,旧时没有推土机或挖掘机,全靠锄头、钢钎、肩挑、脚运所为,有时开一亩田要用几年、几十年乃至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必须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所以侗族人特别珍视这些梯田。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他们是不愿意离开故土或毁坏田园的。

梯田造成之后,还要寻找水源。有时梯田附近就有泉水,只要将水引入田里就可以了。如果附近没有泉水,就要从较远或很远的地方开凿溪沟把水引来。这种人工开凿的溪沟,侗语称之为miangl ,其长度有几十米、几公里,甚至有几十公里的。开凿沟渠是一项非常艰巨而且技术姓很强的工作。首先要测量水位,看水源是不是高于要引入的田块。如水源低于要引入的田块,即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那些没有测量仪器与专业测绘人员的时代里,侗族农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目测和经验施工了。为了充分利用水源,并减轻个人负担和取得更大效益,侗族人常常自觉地组织来共同为一片或一线邻近的稻田开凿沟渠,这就需要有严密的组织及合理的管理体制了。总的原则是“不让沟头无水沟尾满,不让上丘干裂下丘溢”(侗族民间公约《款词》)。也就是说,要合理地利用水源,不要让距离水源近的田块没有水,而让距离水源远的地方反而有水;不要让位于上面的田块干裂而让下面的田块浪费水,因为水是从上往下流而不是从下往上流的。如果违犯了这个原则,当事人要受到公众的谴责甚至惩处。如当事人双方各持己见,出现纠纷并难以自行解决,就要请寨老、乡老或款首出面调解或者公断。由此可见,“软田”也为侗族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经济基础。

遗憾的是,1958年以后,由于片面追求高产,当地政府引导或强制“禾改籼”(由种糯稻改种籼稻),“软田”面积随之逐年减少。1980年以后,大力推广杂交稻,致使“软田”面积锐减。今日,侗族聚居地区的“软田”面积已经不足当地稻田总面积的10%,只有那些实在不能晒干的冲田才保持常年蓄水,其余90%以上的稻田都变成了“硬田”(yav guas)。

“软田”变成“硬田”,的确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但这种耕作制度的改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硬田”的蓄水时间,大约只有“软田”蓄水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从耙田到放水晒田这4个来月。其余时间“硬田”都不蓄水,都让雨水白白地流走,所以才造成侗乡各地泉水干涸,河水减少且泥沙淤积,干旱频发。一遇大雨,河水暴涨,泥沙俱下,造成灾害。

据调查,“软田”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高。在传统社会中,衡量一亩田的收入,总是以产多少斤稻谷为计算标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传统观念应该改变。“软田”变成“硬田”,的确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但未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总收入)。2006年,我们在黎平县岩洞村等地进行糯稻实验种植,就单位面积产量而言,种糯稻的确普遍不如种杂交稻产量高,但其产值却普遍比种杂交稻高出许多,最多者甚至可以翻番。如岩洞村农民吴应昌家的14分稻田参加实验,2005年种杂交稻收1680斤稻谷,2006年种糯稻收1526斤稻谷,实际减产154斤。因为当时糯稻的市场价格比杂交稻高出一倍,所以该田2006年比2005年实际增收1110.2元。该田当年养鱼养鸭所得收入还未计算。因为糯稻的稻干较高,可以积蓄深水,还可以不用晒田,终年可以蓄水,终年可以养鱼养鸭。另外,种糯稻可以自己留种,不用花钱购买稻种;糯稻不宜施用化学肥料,不用购买化肥,也能节省种植成本。“软田”不用犁田、耙田,也能节省劳力;将剩余的禾杆草(稻草)踩进“软田”里,就是上等的可循环施用的天然有机肥。如果专心经营,“软田”还可以养殖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植物,如泥鳅、黄鳝、青蛙、河虾、螃蟹、浮漂、水菜等等。

如此综合考量,“软田”无论对现代农业、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急剧恶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大声疾呼:救救“软田”!保护“软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山半水半分田
最早的稻田是什么样子?
稻田守望者 | 惊蛰至,草鞋山“农耕课堂”开课了!
《活着》第17季 侗人秘境 汇总页
原生态精品探密之旅——肇兴、岜沙、小黄(路况)
梓辰文化:这样养泥鳅,肉质好而且产量高,管理也不麻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