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灸法直论——王正龙_小脑萎缩|共济失调
(一)
经文中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俗语云:“若要丹田安,三里常不干。”经常对“足三里穴”施以化脓灸,使穴位经常流脓(常不干),
如果灸后两三天伤口不化脓,就属于元气极度虚弱者,应慎灸。
古贤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对于阴盛阳虚的情况是不适合针刺的
灸法的功用:尤其对一切寒湿痹痛,或久病体弱者,具有促其产生温热,发挥温通气血、宣经活络、回阳补虚、祛寒逐湿的作用。灸法不仅能够治病,而且,能够预防疾病,具有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下面对“关元穴、中脘穴、膏肓穴”施以化脓灸的应用体验总结如下,以供业医者参考:
一、关元穴:
【穴位取法】: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为五寸,仰卧,当脐下三寸处。
【主    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中风脱证,失眠,奔豚,寒邪入腹,水肿腹胀,疝气,虚痨咳嗽,潮热,咯血,大小便失禁,溏泻,便秘,尿频,遗尿,遗精,阳痿,白浊,闭经,不孕,癃闭,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关元穴的主治首先提出“主诸虚百损”。
一个人年过三十以后,阳气逐渐趋向衰退,宜常灸小肠募穴关元,可以增强小肠消化吸收营养的功能,不但能治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可以保健延年。
宋·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云:“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
针与灸并用,同时又懂得用药,才是好中医为之奋斗的目标。
    凡是阴虚、阳虚或气血不足所导致的病症,多属于虚症。所以,对于体制较强、病情较轻者,用针刺关元,可以收到一定疗效。但对于体质较弱、病情较重者,唯有用灸法,才能收到复原益气、回阳固脱、温肾健脾之功。所以,凡属于实热证,均宜针刺药疏;凡属于虚寒证,均宜灸法;凡属于厥阴证,应慎灸。
张仲景《伤寒论》说:“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难复也。”
    意思是说:微为虚之脉,数为热之脉,虚热盛则真阴虚,慎不可灸。
我经常接触的患者,都是气血两亏非常严重的,所以基本都是施以化脓灸。对于临床实践的体验,我认为:隔物灸不如直接灸。隔物灸只能治疗病情较轻的疾病,而对于重症、危症,隔物灸无异于隔靴搔痒。所以,既用直接灸,就必须重灸,只有重灸关元,才能起到暖丹田、壮元阳、补肾精、益骨髓的疗效。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甚至癌症,通过重灸关元等,都可以治愈
当对关元穴施灸二三百壮后,会出现“通窜”的感觉,哪里有病,就“通窜”到哪里。
在对患者施灸时,一般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应该坚持灸下去,直至被灸的关元穴不觉疼痛或有温水流动的感觉,直至小腹如热水袋一样温热舒服为止。
若灸至不疼、腹中温暖后继续施灸,才会出现“过火”的现象,才有可能会导致“阴虚阳盛”的“厥阴”证候。若施灸时仍感疼痛,并仍有“通窜”感,此时不论有无“过火”的情况,放胆施灸,一般不会有任何危险。
而且,在灸关元的时候,会有热流从“气街”通向腿部,脚上会出汗,脚尖会向外出凉气,只是重灸后,穴位上有强烈的烧灼感,这是热气一时没有散开,睡一夜,烧灼感和“过火”的症状就会全部消失。第二天继续重灸,症状可能又会出现,再睡一夜,又会消失,几天后就不会再出现,就证明在体内造成这种现象的邪气已经被祛除了。如果太阳穴疼痛,是阳气开始生发、寒邪将要祛除的表现,一般睡一觉就能消除。至于其他症状会出现几天,就要看病邪深浅的程度。
二、中脘穴:
【穴位取法】:脐上四寸,当鸠尾与神阙连线的中点取之。
【主    治】:《会元针灸学》上说:“主治胃疼、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黄疸、癫狂、便血,绀积、脾胃虚弱。”
不论胃热胃寒,重灸中脘,能引胃中生气强行(阳明实热除外)。因太阳病而误用汗下法将热邪引入阳明经者,则不宜灸中脘,可用灸足三里或内庭以疏导之。《伤寒论》中的承气汤,并不是清热泻火的方剂,所谓“承气”,是顺承疏导气机的意思。
在用药方面,《伤寒论》将治法分为温补(四逆汤、附子理中丸)和疏导(大、小承气汤)两种途径,这是因为温热裹挟着的寒邪必须在经脉畅通的前提下才能排出体外。
虚则温补而实宜疏导,这是治病的原则
由于经脉暂时不通,就必然会因瘀滞而出现实热,倘若继续使用温补法,就是在暂时没有疏泄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就会助热邪而损真阳,这才是所谓的“壮火之气衰”。此时必须用疏导法将经脉疏通,使热邪得以排泄,而后“(迎之随之,)以意和之”。
然而,使用灸法则都是用温热法,是直接作用在经脉和穴位上的疗法,腧穴具有“井、荥、输、原、经、合”的不同性能,再由于取穴的不同,就可以同时具有温补和疏导两种功能。虽然在施灸的时候暂时有燥热或痛热的感觉,但在4小时内就可以解除,这就是经脉被疏通的表现。如果医生能够根据输穴的不同性能进行随症取穴施灸,就不会出现错误。
注意:操作的医生必须精通经络学说,不可死认一两个穴位而蛮干
在灸中脘时,患者哪里有病,艾炷的热量就会主动“通窜”到哪里,“通窜”的痛感要比烧灼皮肤的痛感强烈的多。这就是灸中脘可以治疗各种胃病、肝炎或胃癌、肝癌的原因。
灸至二三百壮以后,胃部会在忽然间有一股清凉的感觉向下流动,“通窜”感就会在瞬间消失,津液会在同时涌上来,喉咙干痛的感觉也就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后,患者就会觉得胃部温热舒服,腹中就像有个热水袋一样,或有温水流动的感觉,此时绝对不会感到疼痛。从此,再灸50100壮巩固一下即可。
西医所谓的髌骨软化症完全可以通过重灸中脘(500壮)和足三里(300对壮),就可以治愈。因为此症是胃气亏损的表现,通过恢复胃气就可以将次病症治愈。
据我观察,现在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包括3岁的孩子),鼻子旁边、眼睛下边的脸蛋儿部分,都有一个或几个很突出的黑痣、肉疙瘩或较密集的斑点,这是因为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循行部分正好在脸蛋儿部分,鼻翼旁就是迎香穴,胃的病邪会通过经脉在脸部表现出来(其实,在哪条脏腑的经脉上长有黑痣或红点,哪个脏腑就必然已经或将要患病),只有重灸中脘的方法,可以治愈胃病,黑痣、肉疙瘩也就会自行脱落,但必须终生戒除一切冷饮
治疗常年喝冷饮所造成的胃寒,只有重灸中脘才能完全治愈。其它如“香砂养胃丸、荜拔良姜散、附子理中丸”等治疗胃寒的药物,只能治疗较轻的胃寒疾病,对于非常严重的胃病,只能治愈一半,不可能完全治愈。而重灸中脘则非常快捷,并且非常彻底,只是痛苦一些
据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记载:治疗癫痫病,重灸中脘穴,必可治愈,疗效甚佳。造成癫痫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心情忧郁、性情孤僻,好的医生必须在生活的自理自立和心理的调整方面多做工作。
三、膏肓穴:
【穴位取法】:四椎下1分,五椎上2分两旁相去脊各3寸,四肋三肋间,令人正坐曲脊向前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臂端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动摇以取之。若重按此穴,自觉牵引胸中或中指发麻。开始施灸以后,绝对不能改换姿势。
【主    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身形赢瘦(肺结核),梦遗失精,完谷不化,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怔仲,胎前产后痨瘵传尸等,无所不治。
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
因此穴有左右两个,所以施灸时艾炷当以“对”计算,应灸600对或1000对。灸至不觉疼痛为止,其实会感觉到从两穴处有似热水一样的感觉流向两肾,才算足量。
需要灸膏肓的患者大都是虚劳之人,施灸时,其坐姿不能坚持长久,可以灸完5对时休息一下,灸完10对时喝口水,以缓解疲劳。不论是否口干舌燥,都应继续灸下去,待出现有温水流向两肾的感觉时,一切不适都会消失。
虚劳、咳嗽、潮热、咳血,多是由于真阳不足、阴邪过盛、虚火上炎所致,灸关元和膏肓,功能“引火归元、潜阳育阴”。
对于一般虚弱的病症,灸关元和中脘即可,先天和后天都能得到治疗。而对于脏腑功能极为虚弱、真阳将要衰竭、收敛功能微弱的病症,对膏肓施灸较为稳妥,不容易出现阴阳离绝的情况。但是,病已至此,即使灸膏肓穴,治愈率也一定会很低的。
本文只是重点论述关元穴、中脘穴、膏肓穴的功能和用法,至于其他腧穴的功能和用法,可以学习有关灸法的书籍,对于“井、荥、输、原、经、合”的不同性能必须谙熟于心,具体内容在此不赘。
(二)
我通过临床体验认为:关元、中脘、膏肓这三大补穴,不论阴虚阳虚,都可以重灸(因为“阴阳一气”,阴虚岂有阳不虚的说法?阳虚哪有阴不虚的道理?)。所谓“口干、唇燥、目涩”等症,都是艾火驱赶阴邪即将散尽的表现,应该快马加鞭,不可迟疑(参考关元穴、中脘穴灸法)。如果只是重灸关元穴500壮乃至1000壮,才出现嘴唇、舌尖起泡的症状,说明关元穴的位置太低,底力不足,患者的寒邪过重,上焦的寒邪才刚被化开。
所以,一般施灸,最好关元穴和中脘穴同时进行,就可以加快祛寒的速度,上火的症状就会很早出现并很快消失,基本上没有必要灸足三里穴来“引火下行”。如果出现喉咙干痛难忍的现象,不必担心,等寒邪被驱逐出去以后,自然就会在瞬间出现清凉的感觉。如果“通窜”的范围比较大,又疼又痒又热,必须继续灸下去,最后不知是第几壮,痛苦的感觉瞬间消失,温热舒适感会重新汇聚到穴位上。
一般来说,患者以前有手淫习惯或性欲强烈的人,施灸时阴茎或阴蒂会极痒难忍,第二天会有遗精现象(妇女会有白带增多的现象),这是淫浊败精被化动的必然表现,灸至100壮以后症状就会消失,千万不要认为灸法会造成持续不断的遗精或白浊。
由于患者的病邪很深,并非灸100壮就可以解决的。当灸至200壮时,可能患者就会不觉得疼痛了,但腹中不觉温热,这只是浅层的寒邪被驱出的表现,而藏在深层的寒邪还没有被触及,必须耐心地灸下去,真正的反应在300500壮以后才会出现。而且,在灸二三百大壮以后,穴位上烧成的焦黑糊痂会翘起,痂与肉之间有脓,糊痂会滑动,此时可以将糊痂揭掉,将艾炷坐在小坑儿里继续施灸,不必担心,绝不会将腹腔烧穿。当患者担心快要“烧穿”的时候,也正是元气开始强盛的时候,此时伤口恢复的速度也是令人吃惊的。如果一直隔着糊痂灸,虽然痛苦少一些,治疗效果也就比较差了。
对于医生本人来说,必须首先自己给自己施以重灸
《扁鹊心书》又说:“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所谓现身说法,其言诚真,其心诚切,其论诚千古不磨之论,无如天下之不信何?”
如果医生没有自己给自己灸过300大壮以上,就不可能知道患者的感觉(医生自己灸三五十大壮,的各种感觉都不算数,都不是真正的感觉),就不可能知道艾灸的真正作用,也就没有胆量为患者施以重灸。
如果医生没有胆量(把握)为患者施灸超过300大壮,也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懂得灸法。如果对患者施灸没有超过300大壮,连一半的治疗效果也达不到,邪气不能除尽,病邪仍会继续作怪,患者的疼痛也就白白忍受了。
而且,患者体力之虚非短期所能康复,以后每年必须再灸一次,壮数可以逐次减少(比如今年灸500大壮,明年可以只灸300大壮),但每次以灸至不痛、腹中温热或四肢末梢麻胀为准,以巩固疗效,充实体质。
另外,由于皮肤具有弹性,开始时伤疤会变得很大,成椭圆形,待愈合后又会缩小,第二年再施以重灸,伤疤就会变得更小,成横线状。并且,在灸至300大壮以后,有些患者会在施灸过程中出现穴位出血的现象,这是经脉里的瘀血被化开的表现,因为被化开的瘀血是不会再凝固的,所以,不必担心,只是用卫生纸将黑血暂时吸干,继续灸下去就是了,等瘀血化尽,正常的血液自然会将伤口凝固住,不必惊慌。此时可以将一些艾灰填入出血处以继续施灸,绝对不会出现西医所担心的任何情况。
最后说明一点,灸至不疼后,还应再灸100大壮,直到灸得感觉冷气从脚下出尽,腹中温热(艾火熄灭以后依然温热),浑身快活难以抑制,甚至出现“性高潮”的感觉,此时表明阴邪已经全部散尽,继续施灸就会产生多余的阳火,此时必须马上停止施灸(否则会出现阳极伤阴的情况,会变得狂躁)应该马上服两盒六味地黄丸(每盒十大蜜丸,2/日,10/次)以收敛余火,至此方为全功。
许多患者灸至一两百壮时就会感觉不疼,这是假象,只是祛除了浅层的病邪,继续施灸至300壮,疼痛又会复发,这是深层的阴邪被搜出的表现,医生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必须达到腹中温热的状况时才是痊愈的表现。这也是医生没有为自己施灸超过300壮就没有资格为患者施灸的原因。一般施灸的患者的感受是有其明显的次序的:1.皮肤灼痛;2.腹内钻痛;3.患处绞痛;4.周身痒痛(或外生殖器极痒);5.能够忍受疼痛;6.患处不痛;7.灸处不痛;8.灸处发热,但艾火熄灭后热感随即消失;9.灸处发热,而且艾火熄灭后热感仍能保持;10.整个腹腔都有热感,而且彻夜保持(到此时必须及时停灸,并服用几剂具有收敛性质的药物,而后以“虚痨”证治之)。个别患者可能不符合上述顺序,但全身出现通窜感也属于大功告成,不必拘泥以上顺序(若出现手指脚趾发麻等血虚精伤证,则必须及时停灸)。如果初学者不能把握,对于施灸者不超过8001000壮就停止,也是比较恰当的。
另外,患者平日通过对自己身上疤痕的观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元气是否充足。如果…(灸)疤痕的颜色变深发痛发痒,就是元气开始虚弱、寒邪势力开始抬头的征兆。如果(灸)疤痕的颜色变淡,就是元气充足、身体健康的表现
瘢痕灸又叫化脓灸,化脓灸与隔姜灸相比,可以“以一当十”,9壮可抵隔姜灸100壮之功,而且,4小壮或2大壮可以抵1剂四逆汤(这只是一个比喻,没有绝对的定量关系)。灸后形成局限性深度灼伤,以达到化脓的目的。如果施灸的壮数不足,化脓的时间很有可能长达二三个月之久。如果一次(每天50大壮,连续10天就是500大壮)能灸足壮数(以灸至不痛、腹中发热为止),半月之内,伤口就可以封口,而且,疤痕很小。如果壮数不足,不但化脓时间很长,而且,疤痕也会很大。所以,隔姜灸的效果绝对不能与化脓灸的效果相比,虽然也有效果,但犹如“隔靴搔痒”,疾病很容易复发。
至于伤口的处理,只需要“云南白药”或“绿药膏”每天涂敷(或根本就不用任何药物),用干净的纱布封住即可,以免弄脏内衣。而且,不妨碍洗澡,这也是身上有灸疮可以避瘴气的原理。
而且,对患者施以重灸,一般需要1020天,每天四五个小时,长时间注射麻醉药物或服用止痛片,会严重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和真阳元气,这是很不现实的。
注意:医生在施灸的时候,对患者的语言应该或尖酸刻薄,或玩笑幽默,或鼓励比喻,或置之不理,绝对不能对患者说任何怜悯的话。若有丝毫怜悯,患者就会立刻打退堂鼓。
虽说“麦粒灸”力量较小,但只要是壮数足够,每天坚持,并能灸到不疼、腹中发热的程度,我也不会有异议的,尤其是将此法用于元气很虚弱的老人,每天不超过10对儿(关元、中脘两穴为一对儿),并能持之以恒,却是非常适宜的。
所谓“大壮”,就是底座直径在一厘米左右的、窝头形状的、坚实的艾炷,一般大小如莲子即可。倘若艾炷做得过大、过高,则热量就会向外耗散许多,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像瓢泼大雨和蒙蒙细雨的差别,瓢泼大雨会大量流失,渗入土中的雨水会很少,而蒙蒙细雨则会全部渗入土中却不会流失一样。
(三)
治疗瘟疫的原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疗瘟疫的方法就是服用大剂通脉四逆汤、急救回阳汤;急救回阳汤就是附子理中汤加桃仁泥、南红花各10g,或灸关元穴、中脘穴30壮,甚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施以重灸,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为灸法具有“兴阳祛寒、扶正祛邪”的作用,重灸又具有“通窜”的作用,所灸的关元、中脘、膏肓以及大椎、足三里等大补穴,都具有极强的激发真阳元气、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重灸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患者的寒邪是有一定数量的,而所灸的壮数却完全可以在短期内人为的超过寒邪的数量,被“通窜力”所达到的脏腑或组织,其病邪一定能够被驱出,所以,用重灸法,可以治疗任何瘟疫甚至“癌症”。
用重灸法可以治癌,甚至可以用来治愈较严重的“艾滋病”。另外,西医所谓的“内分泌失调”症状,服用四逆汤辈或重灸三大补穴,完全都可以治愈。
一般来说,关元主治中下焦的疾病,中脘主治中下焦的疾病,膏肓主治上焦及全身的疾病(主要指收敛功能极微弱的疾病)。但是,“阴阳”本是一气,不分上下,只在本源上用功即可。
比如:哮喘,重灸膏肓可以根除,但只重灸关元也可以将哮喘根除。徐灵胎云:“哮症非灸不能除根”,却未说必须灸膏肓,就是这个原因。而重灸膏肓,也可以治疗中焦和下焦的痼疾。孙思邈称灸膏肓主治“诸虚百损”,并未称主治“阴虚”还是“阳虚”。而且,称“无所不治,无疾不愈”,也就是说“阴阳两补、攻补兼备”。
灸中脘,可以治疗肝胆、脾胃的疾病。比如:酒精肝、各种肝炎、脾虚、胃寒、胃逆气等症,都可以通过重灸中脘治愈。郑寿全说:“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上用力(中宫包括: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如果治疗癌症,完全可以分别或一次重灸此三大补穴(注意:经过放疗化疗的患者不宜重灸,只宜每日灸10壮以下,以免伤精耗血甚至死亡)。
若是卵巢癌、子宫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可以重灸关元为主,辅以中脘;若是肝癌、胃癌,可以重灸中脘,兼重灸关元;若是肺癌、喉癌、鼻咽癌、淋巴癌,可以重灸膏肓,辅以重灸中脘和关元。其治愈效果是不可思议的。
对于癌症患者施以重灸法,在治疗期间,癌瘤可能会有小变大,这是由死寂变为活力的表现,属于“由阴变阳”,必可治愈;倘若由大变小,属于“有阳变阴”,必死无疑。
在清·陈士铎《洞天奥旨》中明确指出:阳症必热,阴症必寒;阳症必实,阴症必虚。阳症之形,必高突而肿起;阴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阳症之色必纯红,阴症之色必黛黑。阳症之初起必疼,阴症之初起必痒。阳症之溃烂,必多其脓;阴症之溃烂,必多其血。阳症之收口,身必清爽;阴症之收口,身必沉重。……
阳变阴者,服凉药之过也;阴变阳者,服热药之聚也。然阳变阴者多死,阴变阳者多生,以此消息之,万不一失。
由于癌症患者气滞寒凝的情况较为严重,必须重灸500以上才会出现转机,而且,出现的症状会使患者恐惧,医生必须沉着把握,向患者说明原理,婉言安慰,或根据病情减少每天艾炷的数量或暂停艾灸,辅以补药,不可一味地重灸。但不论出现任何情况,医生都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治疗原理。
如果将西医的癌瘤手术与传统中医恢复元气的方法相结合,倒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疑难杂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一文中“癌症”一栏)。
因为传统中医使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或灸法,可以恢复元气的功能,使经脉逐渐通畅,增强祛邪的力量。虽然开始时一定会出现萎缩的癌瘤变大的情况,但这就是“阴变阳者”的有利表现。由于不断地为患者增强热力,血脉的循环回路就会逐渐通畅,一旦回路通畅,疼痛就会减缓并消除,肿瘤就会在13个月内迅速消除,是一种彻底的治疗方法。
比如:肺癌的治疗1.服用四逆汤和附子理中汤是为了恢复元气2.而后可以施用灸法3.患者会感到从腋下沿着肺经逐渐向手腕疼痛,一旦快要痛到了列缺穴(列缺为肺经与大肠经的交会穴),患者就会出现拉稀的情况,是阴经与阳经(肺经与大肠经)相互沟通、“由阴变阳”的必然表现。4.然后先服炙甘草汤或当归四逆汤,而后服用小建中汤进行恢复调养,癌瘤必然会逐渐消除。
倘若(有形的)真阳元气空虚,脏腑真阴精气衰竭,脉象极微、极虚,甚至出现亡阳虚脱的症状,一般不宜首先施灸,否则必有亡阳的情况出现。应先服药补充脏腑精气以恢复脏腑功能。而补药宜阴阳两补,不宜偏阴与偏阳。如:参附汤、理中汤、小建中汤之类。
《灵枢经·终始第九》说: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以将甘药,不愈,可以饮至剂。如是者弗灸,不已,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意思是:凡精亏血少者,收敛(脉口)和生发(人迎)的功能都很虚弱,尺脉和寸脉已经分不出大小了。像这样的人,由于脏腑真阴(阴)和“丹田”真阳(阳)都不足,那么,服用回阳药物来振奋阳气就会使五脏的精气衰竭,用回阳法来泻五脏的阴邪就会导致真阳外脱。像这样的人,可以先服用诸如小建中汤之类的甘药,如果没有疗效,可以令其服用诸如大剂参附汤之类的峻药。像这样的人,是不能施以艾灸的,否则,就会犯前面说的“补阳、泻阴”的错误,就会严重破坏消损五脏的精气。
也就是说,对于平素精血极度亏损的患者,切不可投以大剂“四逆汤”或重灸。因为精亏血少就好比锅里的水少,若用大火烧锅,容易将锅烧干烧坏。所以一般每次施灸不超过800每天灸1015(在施灸过程中,只要出现血虚症状或脉象,就应该适时减少或暂时停止施灸)。同时,每天服用附子理中汤加阿胶以补血并调养脾胃,祛寒以恢复生机和运化功能,以便能够通过饮食来恢复元气。正如有经验的司机常说的“宁走十里远,不走一里险”。
另外,在《金匱要略》中说: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比如浸淫疮,从(心、胸)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心、胸)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文博山人注:现代中医治病,多数都是使病邪入里)
故而重灸后,患者的脉象一定会由沉脉转变为浮脉(但不应是空脉或虚脉),也就是邪气由脏而入腑,是即将痊愈的表现。因为“脏为里,腑为表”。
《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能藏,故实而不能满。”
因为脏有“藏精气而不泄”的特点,所以邪气入脏就不容易治愈;而腑有“传化物而不能藏”的特点。所以,邪气入腑就很容易传出体外而被治愈。“藏”和“传”是治疗疾病预后的关键。这就是“入脏即死,入腑即愈”的道理。
【注意】医生和患者都不可轻视灸法,灸法不仅可以祛邪治病,实际是救命的方法。往往患者在危脱之时,煎药服药都来不急或无效的时候,施以灸法,实在是可以起死回生的。那些敢于为危重患者施灸的医生,就是敢于“横眉冷对”阎王的天神。具有西医思路的人是一定不会相信这一点的,甚至会嗤之以鼻。
大部分患者由于身体极虚,一次完全灸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艾灸的作用只是祛寒邪,艾灸热量并不能代替人的真阳元气,有形的元气是由实物转化而来的,可以先灸三五百中壮,而后服几剂“参附汤”,强壮脏腑功能以巩固疗效,待三五个月后,再次施以重灸,直至不疼并腹中温热为止。而后,每一两年施灸一次(可以安排在每年的冬至或夏至),按养生的方法和要求,可使疾病不犯,晚年平安,得以善终。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说:人至三十(岁),可三年一灸脐下(关元穴)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以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六十三时,因忧怒,忽现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命门各五百壮。五十日后,死脉不复现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健康。
乃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壮),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祖寿算又如何?
一般施灸的时间定在冬至前后较为合适,冬至虽然一阳初生,却是阴气极盛的时候,所以,在施以重灸时疼痛会轻一些,因为盛极的阴气可以中和一些艾草的火力。而夏至一阴初生,却是阳气极盛的时候,所以,在夏至施以重灸时会比冬至时疼痛得多,但疗效会比冬至施灸要好,因为极盛的阳气加上艾草的火力,对于阴邪来说,就等于杀鸡用牛刀。所以说,治疗宜在夏至左右,补养应在冬至前后(即所谓“冬至进补”)。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什么时候发现,就在什么时候治疗,以不延误病情为原则。
在施灸期间,可能会出许多汗,并随之有几天大渴的现象,但必然不爱喝冷饮,也不会有虚脱的感觉,这是一种脏腑的功能得以恢复,人体通过补充水分来从前积累的“垃圾”的新陈代谢过程,是很正常的现象。同时,会出现尿频的症状,这并不是肾脏或前列腺疾病,而是由于尿液中的垃圾过多,废物的浓度过高,迫使膀胱尽快将其排出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从经脉理论来解释:肾与膀胱相表里,由于生机恢复,足少阴肾中的寒邪被化动排出,必然会传导至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受邪,就会出现脉浮、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尿频、汗出等症状,这是完全符合《伤寒论》的“六经辩证”规律的。
必须反复强调:灸法只是祛寒邪、通经脉,却不能补充元气。元气虚弱者慎用!
所以,施以灸法以后,必须用增加饮食、不管闲事和加强锻炼的方法才能恢复精气。倘若只依赖药物的滋补,只会适得其反。如《灵枢经·经脉篇》说:“陷下则灸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意思是说:治疗脉虚下陷的病症则必须用灸法。施灸以后,一、必须努力(强迫自己)增加饮食才能生长精气;二、要使自己心中没有任何牵挂,由于多管闲事而不遂所产生的郁闷情绪会抑制脏腑的生机,阻碍经脉的运行;三、在稍微超过自己体力极限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有效地恢复精气,治愈疾病。所以说:增加饮食,神恬志闲,加强锻炼,三者缺一不可!否则,疾病就不可能完全治愈。
锻炼都必须超过自己的体力极限,因为极限实际就是元气的支撑体力的极限。
由于灸法所发出的无形的热量不能补充有形的真阳元气,故而对于精亏血少的疾病也就不可能马上治愈,尤其对于非常严重的湿邪所造成的虚劳疾病的治疗,就不能急于求成。
湿病缠绵难愈”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的有形精气难以恢复。只有将精气恢复,“脾主化湿”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否则,对患者一味地服用化湿药或施以重灸,都会损伤患者的真阳元气而对疾病的治疗无济于事,甚至会使病情加重。所以,治疗此类疾病时应以“缓”为原则,每天施灸一般不要超过1020壮,并适时辅以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以是否口渴为标准,出现口渴时可服,不渴则停服,可改服几剂当归四逆汤)这样,灸1000壮就需要80天左右,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患者会由于生机的逐渐恢复和饮食的不断增加而使得精气逐步得以补充,只有精气的积累,才能基本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若能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必须注意】:
重灸的作用只是祛除“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的寒邪,初步恢复脏腑功能,是不可能补充有形的真阳元气的。而“奇经八脉”的精气是否充足,主要以右手尺脉是否沉缓有力为凭据。如果左尺脉有力而右尺脉无力,就是脏腑经气足而真阳元气虚的表现,此时应该注重坚持锻炼。由于脏腑的经气很不容易补入“奇经八脉”,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使脏腑经气化为真阳精气。
但如果两手脉搏都无力,就应该服药和重灸治疗,此时切不可相信西医理论而去锻炼,因为寒邪很重而元气很虚弱的人不适宜锻炼,锻炼会更加损伤元气,反而起不到恢复元气的作用。很重的寒邪只能用大剂四逆汤或重灸才能祛除,用体育锻炼或气功方法是极难达到目的的(或者说热药、重灸的方法能够较快地祛除寒邪)。
(四)
最后,就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以供医者参考和百姓日用:
一、论晕针:
清·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中说:今人习针少而用药者多,恐晕针也。独不知晕针者无不获救。用药不当,难以保保全,针与药较,针易药难也。
晕针者,神气虚也。古云:“色脉不顺而莫针”,并忌风、雨、雪、阴天及醉劳房事、惊饥居丧之人。
以前治三千余人,男晕针者十六人,女晕针者一人,以指甲掐人人中穴,待病人醒后方去针。然晕针者必获大效,以气血交泰之故。
如果出现晕针昏迷的情况,只需将针拔出,令患者仰卧至苏醒即可,没必要急于抢救。
二、治疗创伤和破伤风:
当人受了外伤以后,可以用艾条对准伤口熏半小时以上,就绝对不会得破伤风。已经得了破伤风,服白通汤或灸关元穴即可。
如果伤口不大(也就是伤口用不着缝针),就完全不用去医院,可以简单处理一下伤口,然后用艾条熏患处半小时,熏出一些透明液体,最后用干净纱布敷在患处即可,一天后基本止痛,两天就可以去掉纱布,其痊愈的速度比常规处理后的恢复速度要快一倍,其药品的成本不会超过三元钱。
对于扭伤、挫伤也可照此办理,效果如神。
另外,如果软组织挫伤,也完全可以用艾条每天灸患处30分钟以上,恢复的速度是会令人惊叹的。千万不可用冰敷,
三、救自缢、溺水、冻死(腹中尚有些许余温者)
救自缢。凡自缢者,元气必随魂魄从阴部及脚心下处,可救足少阴肾经“涌泉穴”三壮。
救溺水、冻死者,重灸脐中,可以回阳,有望救活一二。
四、戒烟戒毒:
吸烟和吸毒者,都是阴邪盛而真阳虚的人,真阳不足,必定气滞神昏,而通过吸烟和吸毒,可以激发抽取元阳来使得浑身畅快,但会使元阳逐渐衰弱。凡吸毒者,几乎都有自卑感,胆小多疑,害怕和外人交往,与《内经》“足阳明胃经”所说的症状完全相符,所以,用重灸法可以祛阴邪、兴元阳,消除气滞神昏的症状,恢复人体正常功能。而且,重灸时的“疼痛、通窜”的感受,也会使瘾者反思,可以从身心两方面达到戒烟和戒毒的目的,效果非常显著(具体内容可参考《疑难杂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精神病》)。
五、麻醉:
麻醉的原理就是激发真阳元气,使人暂时处于“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状态其“症状”与修行者达到“空寂”状态的情形极为相似。而全身麻醉术是元气被激发并输布全身的表现,身体极为虚弱的人是不能使用的,健康人大剂量使用麻醉剂也会死亡。
“空寂”状态属于元气充足的表现,不仅不会死亡,却还可以长生不老。而局部麻醉或针刺麻醉属于局部的经气被激发而汇聚一处的表现,针刺麻醉主要是以针刺阳明经为主,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合而为一就是“元精”。
六、关于小儿灸:
小儿虽为至阳之体,真阳元气易于受到寒邪的伤害,但由于没有成年人强烈的男女欲望的耗散以及复杂的情感杂念的干扰,治疗的方法也就非常简单,无非破除寒邪而已。现在的小儿疾患主要是:胃寒肾寒、腮腺炎、肺寒咳嗽、消化不良、弱视斜视、腹痛吐泻、疝气风疹、发烧抽搐、小儿麻痹、狂躁多动、爱喝冷饮等等。
由于0.53岁的小儿服汤药或丸药都非常吃力,而西医的打针或输液又不能有效的祛除寒邪,所以只有灌服浓缩汤药或强制施灸两条途径了。所以灌服的浓缩汤主要是四逆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汤”之类的药物,对于以上所列症状,都有不可思议的疗效,总之,以表出发透为宗旨。
灌药时可用毛巾被将孩子的手脚包住,一个人将孩子的头用手腕压住并捏住鼻子,另一只手掐住孩子的下巴来固定头部,另一个人用钢勺来喂浓缩汤液。当孩子因不能喘气而张口大哭时,喂药人趁机将一勺药液送入孩子口中,注意不要马上将勺子拿出,一定要撑住孩子的嘴,孩子就不会把药液吐出来了。当孩子发出哭声以后再将勺取出,并准备如法喂下一勺。鉴于喉咙的特殊结构,这种喂药方法是不会把药呛入肺部的。
倘若使用灸法,便可收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对孩子使用灸法,一般使用的艾炷如麦粒大小,以关元穴、中脘穴为主,灸1015对即可。两三个月后既能显出效果,
施灸时可由三个成人进行,一人抓住孩子的上臂近臂膀处,另一人用双手抓压住孩子的膝盖,第三个人对孩子施以艾灸。孩子的哭声再大再惨,施术者都不应手软,因为这是给孩子治病。
七、关于过敏:
而中医则使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恢复(而不是抽取)真阳来驱赶外邪,不会对真阳有过多的损伤当被恢复的阳气将病邪驱赶出来,出现“过敏”症状时,可以继续源源不断地补充阳气对病邪进行驱赶而不是停药,直至“过敏”症状消失,病邪被完全祛除。这也是中医和西医本质上的差别。
西医所说的“过敏体质”实际就是“阴盛阳虚”的体质,但是,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却是大相径庭的。
——完——
我想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灸法是其他任何药物都代替不了的。
那种感觉只有长期化脓灸才有深的体会,所以《扁鹊心书》中,说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真的没错。
第二,其他灸法代替不了化脓灸(瘢痕灸)
我以前也用过艾条,隔姜,效果不是很明显,后来用化脓灸麦粒大小,一个月身体就有明显变化。用麦粒灸的话不一定化脓,但长期灸也有效果。
第三,慎灸。
我膏肓,中脘,关元,足三里都灸过,但是身体太虚弱,虽吃的药,每天也不过两个穴位,510对左右,超过这个范围身体就有些受不了了,重疚是非常耗元气的,所以先生一再强调元气虚弱者慎用,否则病没有治好,自己仅有的元气都耗没了。像王先生文章里的那样的重灸大家要慎用,我建议从小量小艾柱开始,慢慢往上加。视自己身体情况而定。
第四,有人问我疼不疼,当然疼,但是比起治病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一开始烧皮肤其实还不叫疼,到了后面就像王先生文章里面说的窜痛,哪里有病哪里钻,那才叫受不了。
第五,膏肓,中脘,关元。这三个穴位都是人体的大补穴,但不是万病都治,或者效果都是那么好,当然长期灸肯定有好处,建议大家看一本书《谢赐亮灸法》,卓越当当都有的卖,结合这篇文章绝对受益匪浅。
亲历直接灸(1
灸法中直接灸效专力宏,2008717日,笔者直接灸腿部足三里、上巨虚,左右腿共四穴。腿放平,选定穴位,用笔划直径一厘米小圈,用金艾绒(细棉艾绒)捏搓约黄豆大小,置于穴位,线香点燃,每穴灸10壮。第一壮,随着艾绒烧至皮肤,一股灼痛透入穴位深处,似乎影响整个身心,连着头脑,心情很平静,口中不由的轻嘘。体会此时的感觉,感叹直接灸的力量深透,豆大的艾绒,一分钟的时间,整个身体有一种通透的感觉。把艾绒残灰拂去,足三里处的皮肤被灼为焦黄色,有一小圈以灼烧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纹理。第二壮,灼痛变得轻微,皮肤灼为黑色,黑痂略大略厚。接下来的几壮,心情平静,体会一种温热慢慢自艾灸处深入经脉。灸四个穴位,约2小时余,留下四个烧焦,直径约1厘米的瘢痕,自觉身心舒畅。
一周之后,右腿足三里、上巨虚结痂愈合;左腿足三里、上巨虚化脓。黑痂下面轻微鼓起,有脓液流出。又持续一周,黑痂脱落,出现一个小坑,用药棉擦去残留淡白色粘稠物,露出鲜红肉质,涂了一些云南白药粉,垫药棉少许,创可贴敷住。接下来粘液不断渗出,隔天清理一次。一周后,再结痂,表面平平,以为愈合,后两天,用手按,有黄绿色脓液流出。用京万红涂结痂出,其油脂把黑痂融开,脱离皮肤。期间出诊,每遇病情较重、阴寒体质患者,左腿足三里、上巨虚穴位会突突的跳,晚上检查,脓液大增。
  8月上旬始,到医院清理过三次伤口,纱布敷贴。这样可以轻松一些,不然,裤子、床单都有脓液痕迹。九月底,左腿灸伤愈合,留瘢痕深红,右腿两处较淡。
笔者友人,同期亦直接灸双腿足三里、上巨虚,左腿一周后愈合,右腿流脓液两月余。个人体质不同,有不同的反应。
自直接灸后,觉体内气机畅通,心情愉悦,“要想常安,三里不干”。
  2009年春节自广东回北京,接连几日出诊,210下午,略有闲暇,在左腿左三里处直接灸,有了去年的经验,先灸一穴,会轻松些。第一壮,有痛,后面细心体察身体变化,共灸15壮,热力渐透左下肢。笔者体内热力传导,不是沿某条经脉,如足阳明胃经,而是整体深透。
2月11下午,再灸左腿足三里,因已有结痂,就像隔物灸,第一壮不再如昨日疼痛,把艾绒团加大,直径1厘米多,似莲子大小,顿觉热力大增,20壮。
102月13上午930301305,灸右腿足三里、阳交(胆经,足三里后下方)。近日,自觉右小腿胆经有浮热感,久久不去,且右脚心有阻滞感,知乃经脉不通之故。如果按卦象来讲,是个“坎卦”,坎中满,虚热浮在皮表,而内部有寒邪。这次,边灸,边做了些记录。用毫针(75厘米)刺右侧足三里、阳交穴,在针柄嵌艾条(约2厘米长),点燃,燃尽再换。至,脚跟骨痛;1100移至脚心,隐隐的痛;1130又移至脚跟骨。1159,脚跟骨后部紧痛,象被钳子紧紧抓住,脚跟骨处,深部有一点特别的痛。1255,整个脚踝胀痛,一个强大的压力向里深透,然后是刺痛;1303,整个脚跟骨底面火辣辣的痛;1305,痛大增,不由口中“吭吭”,难忍;最后艾条燃尽,痛渐缓,足心温暖。
无病自灸,人近中年,多有经脉不畅,只是不能自觉,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到不一定用直接灸、温针灸,用艾条悬灸,不留瘢痕,也是受益无穷的。
友人潘兄,经络敏感体质,2009212日约笔者为其直接灸,且做记录供同仁共勉。
1,取穴,右腿足三里。潘兄2007年末曾患硬膜下脑出血,经针灸汤药恢复良好。今取患侧灸之。
2,金艾绒做团,撮为约1厘米直径。
3,自述感受:
时间:16:10
第一壮,艾绒点燃,滋的一声响,热力透入穴深处,气感(不是热感)传至腰部,又传至腹股沟,再到肋到胸。
第二壮,气感在胸部,直接传至小腹,小腹部发凉。
第三壮,大脚趾胀,笔者问:是内侧还是外侧?潘答:整个的胀。然后沿着腿内侧向上传导,有气感,觉得嗖嗖的传至腹股沟。接着,自觉整个大脚趾又胀痛。笔者起身观察,沿腿传导路径是足厥阴肝经。
第四壮,觉得颈部酸痛。笔者问:自腿部有传导吗?答:没有。自颈部传至玉枕部。笔者问:有多深?潘答:挺深,约摸有3厘米。
第五壮,直接胸部有反应。笔者问:什么样感觉?潘答:得气,觉得两肋松快。这一壮,右侧足三里处比较痛。
第六壮,气感顺着胸口向下压,到了隔膜处,再到中脘穴(任脉,肚脐上四寸)。潘兄问:怎么中脘发冷,寒气聚结在这里?笔者答:这是正邪在此决战。胃脘属阳明经,在又阳又明的开阔地打一仗。
第七壮,疼。笔者问:哪里疼?潘答:胃部中脘。全身不由得动,四肢有得气感。在中脘穴散开一点,全身就舒服一点。中脘里面滋滋响,咕噜,叫了一声,整个心胸象打开了,舒服、舒服,喘气也舒服了。脑袋里的血管嗖嗖的在,象有风在吹,全身有气血通畅感。时间到了1633
第八壮,1635 ,中脘、建里(任脉,肚脐上三寸)亮了。潘兄有内视能力,笔者问,怎么变化?潘答:由黑灰变为黄白。潘问:唉,怎么建里和中脘不一样?笔者答:怎么不一样?潘答:建里先亮,中脘后亮。又下去了,气感向下到了小腹。
第九壮,中脘亮,整个膈肌、肋部有气感,到腰,到后背是顺着膈肌到腰,凉,清凉,舒服的凉。以前练功夫中也凉过,应是身体内气机在转化。肋这儿连为一个圈,象漏斗从两侧到脊柱,向下又到腰,从腰到腘窝,脚后跟在跳。老人说,脚后跟跳要发财,看来有好运。
第十壮,又到腹部,得气的面积大了,应是体积,整个腹部气壮大了,中间中脘、建里一条线有些凉,整个腹部有些连起来的感觉。凉和热搅合在一起,凉在里,在心儿里;热在外。变了,凉在两边了,中间任脉,建里的部位热了。笔者问:现在哪里有感觉?四肢、腰都有。1652 ,现在上额部有感觉,是气感,到了脑盖,冒凉气,出来完了。1657分,全身散开,嗖嗖的,中脘、建里仍凉,现在是外边热,里面凉。潘问:某人的姑父,80多岁,现在老嚷着热,晚上睡不着,穿个小背心坐着,还便秘。是心儿里凉,外边热,内寒外热?笔者答:是阴盛迫阳,有内寒,便秘是阳气不足不能推动肠胃蠕动,很多老人、小孩,中年人也是一样,便秘都是这个原因。内寒,阴阳不协调,阳气浮越在外,到体表,就发热,到肠胃,也是人体的表面,想喝点凉的。后来也会怕冷、不敢吃凉的,是阳气更弱了。你现在是的寒热体验是气机变化。
第十一壮,1701 ,全身出来粘粘的东西,不是汗,用手摸,什么也没有,是无形的。1703 ,右脚后跟跳着痛,就是灸的这条右腿的脚后跟。左脚后跟没感觉。哦,这右半身觉得轻省连着脑袋,半边脑袋。左半身中,重。这我起来走,不就是瘸子了。阴阳人,两个人了,脸部也很明显。1709 ,现在半边身子热,腰部也是一样,半边热。胃部、腹部发凉,右侧半边身子象被气吹的鼓起来了。
第十二壮,艾绒撮团略大些,约直径1.3厘米。点燃,火旺了。笔者问:痛吗?潘答:不痛,第十壮痛一些。半边身子亮了。脑袋右边热,左边凉。笔者问:凉热有多深?潘答:挺深。笔者:你说的深就是深透了,整个深透?潘:一说话,震动整个身子嗡嗡的,觉得腔音大了。1716 ,右腹部,里面叫唤,咕咕响,右腹部高觉得,左腹部低。笔者:高低是气机变化。1718 ,现在是觉得体表凉,身体里面热。这样舒服,水火既济。笔者:这是你的形容。
第十三壮,17:21 走后背这条线,是脊柱里。在右侧第四脚趾有感觉,沿着小腿向上,是在胆经,到了大腿外侧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窝横纹水平线上7寸。),到了环跳(大约在臀大肌深处),再到腰外侧,到肩膀,腋下外侧也有感觉。沿着上肢下来,到手食指,整个食指很胀,应该是手阳明大肠经。(1726
第十四壮,17:28 ,用香烟点艾绒团。有透劲,右侧臀部感觉大,感到臀部,屁股蛋里面亮了,轻松。左侧屁股蛋里的气粗糙,好像气是浑浊的。1732 ,左侧臀部跳动,右侧没有跳,但右侧热了,胀热。
第十五壮,1733 ,左侧臀部跳动,右侧臀部平静,右侧臀部越来越亮。1736 ,结束。1740 ,坐起来,腹部温热。
  1小时后,身体左右气机平衡,左右分割感觉消失。
笔者按:边做艾灸,边记录。换艾团过程,时间略有间断,时间不一,文字多是被施术者潘兄自述,间有与笔者问答。潘为经络敏感体质,且有一些内养功夫,体察感觉丰富。在临床,尚有少数患者经络敏感,做记录以供同仁参考,真实不虚。
亲历直接灸(3---灸建里穴
200922210点,笔者直接灸任脉建里穴,建里在肚脐上3寸,穴名解释,建,有建筑、建置的含义;里,指的是居处。该穴正置胃腑,使胃腑安定,所以叫建里。针灸此穴可健中宫,和脾胃,调升降,理气机,化积滞。第一壮,艾绒点燃火力接触皮肤,平心静气,痛,难耐。心中有豪情,认为和足三里相似,前2壮痛,后面会平和。燃皮肤毫毛,啪啪响,建里穴烧焦,结黑色痂。
第二壮,有了第一壮的对比,痛感似乎轻一些。有一股强大的气感向下压入身体,全身有一种震撼力。右脚脚面有痛的气感;右侧足三里处跳动。左腿平静。得气的感觉比针刺强大,艾柱四周起水泡一圈。
第三壮,右侧脚拇指,右侧膝盖有股压力,右侧大腿外正中线的风市穴有跳动的气感。
第四壮,疼痛向体内钻,这种钻的压力大过疼痛。清理艾绒残灰,残灰潮湿。
第五壮,这一壮,艾绒团略大些,有莲子大小,痛感大增。腹部取穴比足三里痛感不同,足三里第三、四壮就不太痛了。想只有大病求生,活勇于尝试者才能忍受。
第六壮,左侧膝关节上内侧有一条10厘米长的线有痛感,应该是足太阴脾经,血海穴在这段线正中。
第七壮,建里穴,有股压力,向内压着痛,左脚心有痛感,应是体内浊邪向外排出。
第八壮,右侧臀部有气感,笔者身体右侧较通畅。这壮直径1厘米多的艾柱似乎幻化为大的东西压在腹部,灼热和压力向身体四周扩散。脑门近发际处跳动。
第九壮,艾火的渗透力更强大,痛不减,右脚脚心有气感,有微微的痛;脑门发际处跳动。
第十壮,右脚心连着脚趾有气感;哎吆,左脚心连着脚大趾痛,难忍受。
第十一壮,在建里穴往里钻着痛,心中想,常人还真难接收。左脚心肌肉跳动,腹内肠动,放一轻屁。
第十二壮,右侧脚拇指,左侧脚心有气感;左脚踝、脚心、左足三里处有一股向内的压力。
第十三壮,左侧膝盖隐隐痛,建里穴灼痛;右踝跟腱处半圆状线发紧。
第十四壮,腰部发热、发胀;背部膀胱经、左肘关节内酸痛,应该是手少阴经的少海穴感觉明显。有中昏昏欲睡感,身体有些疲乏。应是身体气脉开张,气量相对不足的感受。
第十五壮,左肘关节内及上下酸痛,通到左手手指,一种畅通感。右肋部有压迫感,深透到右侧臀部及大腿外侧,大腿外侧跳动。左肘关节及整个左臂感觉变粗、麻木。
第十六,左臂肘关节、左侧拇指、手心发麻。自建里穴有强大的力量向体内深透,夹杂着灼痛,比艾条悬灸的力量大几倍。笔者强健,不知气弱着是如何体会。
第十七壮,左手臂继续麻木;右脚心痛,这种痛是经脉畅通的过程。自建里处灼痛夹杂强大的压力,会阴及肛门收缩,象是从胸腹有一股力量拉着它。头部两侧太阳穴深处发胀。
第十八壮,灼痛减轻,心情平静。右脚后跟和腿肚子象有根绳子连着;左手指酸胀,腰部也有胀感。
第十九壮,左脚大拇趾痛;建里穴处灼痛,向体内钻,会阴不自主收缩,与中脘、建里相连。右脚趾连着脚心得气,劲很大;左手45指疼痛。
第二十壮,灼痛,夹杂强大压力,整个胸腔连着腹腔有中震撼。左脚脚心痒痒,左手第4指痛,手腕、合谷穴痛;左右两腿有气感,整个身体好像连为一个整体。右侧大腿胆经有条线隐隐的痛。2335结束,历程95分钟。
建里穴周围一圈水泡,有约小米粒宽。用创可贴粘在建里处,灸瘢略大于创可贴宽度。夜间觉建里处灼痛,恍惚多梦,觉得梦中还在艾灸,自建里穴处强大的热力向下深透、压迫胸腹,有一些黑色浊气透过床铺,洒在地面,醒来,南柯一梦。凌晨,觉腹部艾灸处发热,用手掌敷在中脘处,比手掌面积略大,温度高于周围皮肤。有团热力在腹腔久久不散。
笔者按:灸法,能解决大病重症,笔者只是个人感受,体内气机变化,或胀或痛,在用灸中是个自然变化。哪里不通,艾之阳热就向哪里渗透。直接灸建里,每一壮,都有痛。个人体质不同,用艾灸需要智慧和勇气,古人灸到几百壮,其实,人们在追求健康和生命自由中,忍耐、潜力是无穷的。(*2009-2-232154分于北京书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灸法直论--------王正龙著作
灸法直论(二)(三)(四) 作者 王正龙老师
百年程氏养生经---关元(3、4)
养生5
专克癌症的艾灸法——重灸法!
360doc个人图书馆 灸法直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