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指南,建议收藏!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区域材料来实现。

可见,区域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与实施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区域活动的质量。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区域材料要围绕哪些特点来投放。

1

关于区域材料投放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环境创设大项里,提到了关于玩具材料投放的具体评估要求:

从考查要点上不难看出,教育部对于环境玩具材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视的,这种质量体现以下六点:

低结构化

种类丰富

数量充足

真实的、生活化的材料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生活的发展

2

区域特点及材料投放

角色游戏区

角色区特点:

1、生活性

区域中有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以及真实的或替代性的操作材料。

2、虚构性

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始终处于假想状态,模拟着他们所了解的生活中的角色与情节,或者模拟他们假想出来的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情节。

3、性别差异性

幼儿根据性别差异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4、转换性

幼儿往往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其他相关区域产生主动联系与交往,并可能在此基础上,打破班级界限,充分利用和分享不同的游戏资源。

5、自主性和创造性

幼儿在游戏中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扮演角色、自主活动,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

6、交往性

幼儿在各种社会情境中与其他幼儿互相交往,激发社会行为。

角色区各个区域的材料投放:

1、场景类

儿童尺寸的家具、各主题空间的标志、用以分隔空间的栅栏、屏风或其他材料、商业亭、收纳物品的储物柜、布景、小交通工具、可搭建成小家具的大型积木等。

2、装扮类

各类角色装扮服装(警察服、医生的白大褂等),表演性服装,头饰与发套,饰品(项链、化妆盒等),纱巾、短裙、小翅膀、腕花、披风等有明显装扮效果的材料等。

3、各类玩偶

各种玩具娃娃,如婴儿娃娃、民族娃娃,职业娃娃、童话人物等,各种动物公仔等。

4、食物类

各种蔬菜、水果,各种仿真食品等(可购买仿真食品玩具,也可用废旧材料自制)。

5、工具类

与各种主题相关的各式工具材料;

■ 娃娃的生活用品、用具

娃娃的奶瓶、衣服、电话、电脑等;

■ 医疗玩具

药箱、听诊器、注射器(无针头)、输液瓶、压舌板、手电筒、血压器;

■ 餐具玩具

盘子、碗、叉、筷子、勺子;

■ 炊具、玩具

灶台、各种锅、切菜板、菜刀、擀面杖、炒勺、调味瓶等;

■ 小家电玩具

熨斗、微波炉、冰箱、电话等;

■ 理发玩具

吹风机、假发套、发卷、各种梳子、各款洗发水瓶子、发剪、工作围裙等;

■ 邮电通信玩具

电话、手机、对讲机;

■ 书写记录用具

纸、笔等。

上面这些材料可以用旧的家电实物,也可用废旧材料自制替代品。

美工区

美工区的特点:

1、创造性

在美术创意区,幼儿可以选择多种美术表现方式及多样化的美术工具材料,进行各种艺术表现和创造。

2、综合性

由于美术创意区的材料、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因而美术创意区中,无论是材料、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

3、转换性

经常与分享阅读区、表演区进行转换。

美工区的材料投放:

1、工具类:

笔杆、易抓握的油画棒、粗芯的水彩笔(红、黄、蓝、绿、黑等4—6种常见颜色)、海绵棒笔、棉签、颜料(加入浆糊等拌成乳脂样)、彩色铅笔、橡皮泥和,面泥、泥工板、毛笔、刷子、剪刀、尺子、各种胶剂;

2、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刻制的印章(如动物、植物印章)印油、胶水或胶棒;

3、各种废旧材料:

如盒子、瓶子、纸杯、纸盘等,大的图画纸、彩色纸、旧报纸、皱纹纸、包装纸等纸张类。

科学区

科学区的特点:

1、操作性

幼儿在科学发现区中是通过操作性的探索与发现来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或提升科学经验的。

2、转换性

与益智区转换的频率较高。

3、认知性

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往往能够获得一些知识、发展认知能力。

科学区的材料投放:

1、模型标本

室外动物饲养角、室内活动区可投放的动物模型、图片、简单拼图等,还可投放昆虫类动物的标本、各种动物及人体的模型或图片,饲养角还可有胎生、卵生动物等;

2、植物

可投放树叶、花、草、水果、种子等,植物图片、简单拼图;

3、生活物品及工具类

纸、瓶子、罐及其他材料,记录纸、记录笔、颜料、铲、勺、筛、喷壶等各种玩具以及生活废旧物品;

4、实验操作类

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等,天平、滤器、漏斗、量杯、量勺、量瓶、钳子、镊子等;

5、环保类

环保方面的材料,有关生态平衡、保护色、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图书、图片;

6、户外

沙、土、石子等。

阅读区

阅读区的特点:

1、封闭性

一般来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也比较安静。

2、转换性

与表演区有一定的转换性。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往往通过道具等进行角色表演。

阅读区应尽量设置在光线比较明亮的地方。

图书角的材料投放:

1、图书

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图书。例如就图画书而言,孩子的认知规律是按照:重图轻文-图文对应-文深图浅的阶段性发展的,简单来说,小班重点投放图画占主的图书,大班可以投放具有文学深度的图画书;另外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图画书也极具教育的时代性,可以筛选后进行投放。

2、数量

数量要充足。一般情况下,图书数量按照进区幼儿数量的2-3倍投放,定期进行更换,保持幼儿的新鲜感和兴趣。班级间轮换和让幼儿从家里各自带来最喜欢的书籍,都是充分发挥图书使用效率的方式。

3、环境类

创设家居式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柔软的地毯、靠垫、沙发椅、毛绒玩具都是非常好的让孩子感受到温馨、舒适的材料。

在阅读区放置一些小帐篷、纸箱子这样的材料,营造有趣、独立的私密阅读及分享空间,是非常好的选择。

4、添加前书写材料,丰富读写环境。

5、辅助材料:

生活中常见标志卡片、幼儿生活照片、排序讲述图片、游戏操作卡片、形容词卡片、量词卡片、字卡、拼音卡等;废旧电话、故事盒、词语接龙、废旧画报、看图识字图片等。

辅助工具材料:胶水、透明胶、线绳、曲别针、夹子、剪刀等补修工具。

益智区

益智区的特点:

1、挑战性

由于益智区的内容往往与动脑、动手解决问题有关,对于幼儿的能力与思维发展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班幼儿以动手操作为主,如穿线板、系扣子等,而中大班则重在培养积极观察、记忆、思考的能力,在初步的推理和判断能力方面增加难度。

2、性别差异

小班的女孩比男孩更喜欢万动手操作类的益智游戏,而到了中大班,男孩则更喜欢具有挑战性和竞赛性的游戏,比如:棋类益智游戏。

3、竞赛性

有的游戏需要幼儿两两结对进行,而且往往要分出输赢等。

4、转换性

很容易与科学发现区进行转换。

益智区的材料投放:

1、 适当投入能自我修正、高结构性的玩具:

拼图、技巧练习(扣纽扣、拉拉链、)堆叠、镶嵌玩具、形状盒、形状配对玩具 。

2、增加开放性材料:

各种积木、人偶、纱巾、木桩和桩板、形状板、磁力片积木、数字、数数棒、搜集物(瓶盖、石头、纽扣、小盒子、螺丝和螺帽、塑料小勺子、贝壳等等)、小道具(各种小车模型、小动物模型)。

建构区

建构区的特点:

1、互动性

幼儿常与同伴进行协商、合作及分享。

2、创造性

幼儿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设施、建筑等。

3、性别差异性

男孩几乎都喜欢玩建构游戏,而较少女孩喜欢建构游戏。

4、相对吵闹

由于活动中玩具很容易倒塌或碰撞,因而区域中噪音相对比较大,容易干扰其他区域的活动。

5、延展性

每次活动后,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隐藏或保留,在下次活动时往往还继续完成上次的作品。

构建区的材料投放:

1、以木质材料为主。

2、增加各类辅助材料:例如各类玩具车,职业人偶、动植物、各种交通标识,交警服饰等(也需要更具孩子的需求做适当调整)。

3、添加不同的地面材料来丰富游戏场景。

4、添加自然材料。

表演区

表演区的特点:

1、娱乐性

幼儿的表演往往是比较随意的、自娱自乐的。

2、互动性

幼儿常常结伴一起合作表演,同伴间体现出较强的互动性,尤其是中大班幼儿,他们可以分工合作制作服装、道具等进行化妆表演等。

3、性别差异性

绝大多数的女孩都比较喜欢玩表演区的游戏。而男孩较少;喜欢到此区活动的幼儿相对固定,而有些幼儿可能从来都不或极少到表演区活动。

表演区的材料投放:

1、各种风格的短小歌曲、乐曲、器乐曲及儿歌、故事表演磁带、空白磁带等,铃鼓、撞钟、舞板、双响筒等简单的打击乐器,盆、各种废旧的杯子、瓶子、合资等布艺破碎的生活用品。

2、自制乐器:

利用废旧材料:常见人物、动物的手偶、指偶、掌偶、铲偶、勺偶等。

3、头饰类:

与表演内容相对应的常见人物、动物、自然现象的头饰。头花、发卡、皮套、头套、纱巾、帽子、眼镜、金银贴等装饰品。

4、道具材料:

各种颜色的纱巾、彩纸条、帽子、服装等。

5、提供辅助材料:

各种颜色的彩纸、挂历纸、各色不快、线、绳、塑料花、树叶、穿衣镜、小镜子、各种胶带、剪刀等。

6、民族服装:

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汉族等的服装、饰品、收卷、扇子、哈达、腰鼓、手骨、竹竿、铃鼓等。

7、京剧表演所需材料:

京剧脸谱、面具、纱巾、披风、塑料件、饰品、彩绘笔、京剧音乐光盘与磁带。

区角游戏是触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环境,材料的提供和幼儿与材料的交流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关键,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性。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选择、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材料不同,儿童操作方法不同,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七大区域材料投放指南及图例
小班下学期区域计划
小班区域 |看一看你的“家”,还需准备???
浅谈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问题方法与对策
[理论学习]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四项原则(转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