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新课程通识培训反馈性测验参考答案
中小学新课程通识培训反馈性测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钟启泉教授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 组织者 引导者 促进者 ;而学生是的主体,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 学习 发展

    2、钟启泉教授在讲座中提出:基础教育的两个使命,奠定 学力 的基础、奠定 人格发展 的基础。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 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  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国家 地方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 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主动地 ,富有 个性 地学习。

    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① 经济全球化 ;② 信息时代 ;③ 可持续发展 ;④ 知识经济 等社会背景的基本特征下提出来的。

    6、郭元祥教授在讲座中提出,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是:① 健全的价值观; 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创造意识和能力 ;④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⑤ 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等。

    7、余文森教授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 平等 理解 双向 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是 交往

    8、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交往 。这样,对教学而言,意味着 对话 ,意味着 参与 ,意味着 相互建构 。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 开放 ,创造性的 解放 。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是 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 分享理解 ,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 生命活动 专业成长 自我实现 的进程。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从传统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 促进者

    9、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学业成绩 ,而且要 发现   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 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 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10、 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以及 情感态度 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

    11、余文森教授认为,学习的方式有 接受 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以 定论 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同化,学生是知识的 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 问题 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顺应,学生是知识的 发现 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12、吴刚平教授说: 教材 是一种课程资源, 教师 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13、傅道春教授对“课堂运行的设想”是:①  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自我解读;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作开放式把握;③ 对某些结论和目标的偏离持宽容态度; 教学信息的不确定性;⑤  教学结果的弹性 ;⑥ 基于情感的评价

    14、芦咏莉教授提出新的评价观:评价是一个过程评价是一个 教育 的过程,评价是一个 发展  的过程,评价是一个 共建 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充满 人文关怀 的过程,评价是一个民主、平等 科学 的过程。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是:①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③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④ 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⑤ 团结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  

    16、王文湛总督学在《讲话》中,提出在全面推进素质的过程中,要求更新五个教育观念:①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观念 ;③ 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④ 要树立现代人才观念  ;⑤ 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二、简答题:

    1、评价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反馈调节;②展示激励;③反思与总结;④检查筛选;⑤导向。

    2、简要说说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六个改变是什么?

      ①改变课程走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的本位,要加强综合;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

④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多的倾向;

⑤改变考试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⑥改变教材的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

    3、吴刚平教授认为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教学意识即确定一个目标,通过教学手段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是有效教学。

    课程意识:更多地站在学校活动结构化安排角度上看问题,即结构本身要看课程在结构中的地位,学校整个活动与学生发展是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回答了就是课程意识。

    三、论述题:

    1、陶行知先生曾把中国基础教育形象地比喻为“鸟笼子似的教育”,他说:“学校就是巨大的鸟笼子,教师是养鸟人,学生就是笼中的小鸟,我们一些好心的教师看到学生寂寞无奈,就在外面挑几根树枝放在鸟笼中,让鸟儿去嬉戏,这好像是对鸟儿的关怀,其实是对鸟儿的调戏”。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陶先生这段话的理解感悟。

    鼓励教师从不同的自己的角度大胆地发表议论,只要言之有理,整体上体现了课改精神就可以得分。

    例:教学与生活的回归;新学生观;新教师观;新教学观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化学总复习探索
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复习资料答案
大学教学: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
香港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理念”“方式”与“启示”
开展有效的“学生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