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CTV.com
《岁寒三友》系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31日 17:30 来源:CCTV.com

  


  

  深冬时候,万木凋零,严寒之下,唯有松竹的颜色依旧;数九寒天,百花失色,白雪之中,唯有梅花鲜妍怒放。“岁寒三友”松竹梅,便同这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坚贞品格一道,为世人所称颂。

  岁寒三友的说法,最初源于苏轼。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安置黄州管制。他在荒地上栽种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 “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雪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以后,“岁寒三友”便常常用来歌颂品格之高洁,生命之长青。

  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中,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和画,可谓比比皆是;松竹梅的品格,也在众多诗人的刻画中,更加丰满起来。许多诗篇,往往蕴含着托物言志的意蕴,于是在诗人中,提起松树,会想到王维,他的田园诗中,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提起竹子,会想到苏轼,一生刚直,种竹、用竹、画竹、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提起梅花,会想到林逋,梅妻鹤子,爱梅成痴,一生守护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松竹梅的诗,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对于坚贞品格的追求。品读这些诗作,就好像那不同朝代,不同背景的诗人,在一棵老松、一片竹林,或是一枝梅花的召唤下,隔着时空,绵绵倾诉着对理想精神的追求。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新年之际,我们特意为大家奉上《岁寒三友》系列,欢迎收看。

  

  

责编:晓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咏梅寄情(习作)
苏轼《红梅》诗赏析
梅花意象及其他文化内涵
玉雪为骨冰为魂——苏轼咏梅诗赏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古典诗词中的梅之韵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