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晋名珠—普净寺

                      石耀辉

 

普净寺,古称南史寺,坐落在襄汾县城西南三十公里的赵康镇史威村,当地村民称之为“南大寺”。这一带因北靠汾阳岭,南临汾河,土地平旷,视线广阔,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是古晋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备物资的战略后方,曾一度为晋国国都,史称“故绛”。人们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可这座历史悠久的“寰中古刹”却偏偏建立这一望无际的沃野,掩映在这村庄和绿树之中。


普净寺坐北向南,山门上挂“普净寺”金字竖匾,步入山门,只见“哼”、“哈”二金刚峙立两侧,刚劲雄壮,威严肃穆。据说这“哼”、“哈”二将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原本都是商纣王的大将,后来“哼”将郑伦归顺了周朝,周灭商以后,姜子牙归国封神,特封郑伦、陈奇二将镇守佛祖山门。穿过山门,举步便到“通明宫”前,这是一座面宽五间的悬山式明代建筑。为什么要把天王殿称为“通明宫”呢?原来大殿正中央供奉的不是大肚弥勒佛,而是玉皇大帝,这一改变反映了元明以后佛教进一步汉化的实际。当然东西两侧依然是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气势不凡;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面目清秀;西方广目天王,手上缠绕一龙;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内容反映了人们“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善良愿望,从艺术造型上来看,也达到了形象逼真的程度。

从天王殿往里走,便到了菩萨殿。菩萨殿也叫“地藏殿”、“十王府”,面宽五间,内柱设在前,依柱筑扇面墙一道。墙前为千手观音和善才童子,殿内两隅坐着“十八罗汉”,俨然一幅“十八罗汉朝观音”,可是一细数却发现只有十六罗汉,向村民打问,也说不出缘由。再转过头来,只见十大阎君分坐两侧,令人望而生畏,中间地藏菩萨、道敏、冥公端庄肃穆,又俨然一组“十帝阎罗朝地藏”。在千手观音的背面,有一尊韦驮天神塑像。还是前不久在五台山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对面夫妻”的民间传说,不想在这里又得到了验证。

民间传说,韦驮原为鲁班弟子,家住峨眉山下,生活相当贫穷。他看到百姓横度嘉陵江,常因江宽水急而丧命,决心凭自己的手艺挣钱为民造桥。恰在此时,观音云游峨眉,见百姓无法过江而怨叹,便顿生慈悲,化作一少女,化缘造桥。于是贴出一张告示:农历三月十三日,在江心站有一少女,谁能用银锭击中她,即可娶其为妻。于是四乡八里的显赫贵族、公子哥儿云集江边,纷纷把钱投向江中少女,奇怪的是银锭皆落船中,却始终未着少女之身。此时韦驮做工归来,正好路过这里,一位老者拍着韦驮的肩膀说:“只要你真心,我保证你投中她。”韦驮半信半疑将银锭掷去,不偏不倚正中少女胸怀。观音大惊,仔细一看,见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捣鬼,只好收摊答应嫁给韦驮,但是她说:“咱们只能做背对背的夫妻。”所以,在很多寺庙中都把韦驮塑像放到观音的背面,人们说这是“背面夫妻”。这种格局和传说,表明佛教传入中国已不再那么坚挺肃穆,不仅与道教相互影响,而且也越来越变得富于弹性,富于人情味了。


普净寺的大雄宝殿建在砖石台基之上,看上去宏伟巍峨、气势恢弘。殿门上书“大佛殿”三个大字,落款是“姑射山头放鹤人题并篆”。殿内明间设佛坛,供奉着“华严三圣”:中为释迦牟尼,通身鎏金,袒胸赤足,慈眉慧眼,神态安祥,两侧文殊、普贤二菩萨,身材修长、衣饰得体、面相圆润、神态自若,尤其是普贤菩萨塑像,端庄中流露笑姿,娴静中透出潇洒,灵眉慧眼,栩栩如生。值得一提的是,大佛殿虽系元代结构,但整体框架四山都是汉代建筑基础,如今在大佛殿顶平檩上仍有“维大元国大德柒年润叁月拾捌日……重修”等草书字样,既然是元代重修,那么大殿究竟始建于什么年代呢?

据林宏跃先生《临汾宗教》一书说,1983年,文物工作者在普净寺大殿左侧废墟中发现了明成化元年(1465年)残碑一座,碑文有“后汉明帝永平七年,声教流于震旦,是以立刹,孝义郡南30里余有社,曰南史寺,号普净,寰中古刹,海内台蓝,敝云水之情丘,挟山水之英秀”的记载。由此可知,普净寺始建于东汉明帝七年(公元64年)距今已有1944年的历史,比建于汉桓帝和元年(147年)霍山南麓俱卢舍寺(今洪洞广胜寺下寺前身)还早83年。可以说与普净寺建寺时间相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洛阳白马寺,建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再一个就是五台山的显通寺,建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当时称大孚灵鹫寺。这说明,普净寺不仅是佛教传入临汾的最早记录,同时,也是与中国佛教同生同岁了。

大佛殿出来,我们还参观了院内的关帝庙和药王庙,这两座清代建筑都是面阔三间,分别供奉财神关羽和药王孙思邈,两座庙虽然不大,但香火却很旺,特别是在庙会期间,远近各村村民都到这里烧香“上布施”以求财求药。普净寺院东南隅,还有一棵木瓜树,据说这棵树是初建寺时所植,为的是普渡众生,制药活人,虽然已逾1900多年,几经枯荣,但如今依然是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亭亭玉立,冠如巨伞。村民讲,世界上千年以上的木瓜树,现在只有两棵,普净寺一棵,另一棵在瑞士伯尔尼。他们还把这棵奇树与大佛殿以及三菩萨中的普贤菩萨称为普净寺三宝。


普净寺于2006年被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位置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因此游客寥寥,只有庙会期间当地百姓才云集这里,这让人不禁生出分感慨。不过听村民们讲,县里前不久刚刚来测量过,要修一条旅游专线公路,要把丁村、汾城和普净寺联在一起。听到这里,同行的人无不感到欣慰,都期望着这条连接着好几处“国宝”的旅游公路能早一天建好,到那时,普净寺这颗古晋大地上的明珠,一定会重放异彩的。

原载《山西政协报》《临汾日报》200810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自驾白瀑寺(2)
好奇!古建爱好者都去山西看什么?
佛的凝视,山西平遥双林寺,1560尊彩塑目光灼灼呼之欲出
【经典】平遥双林寺|静穆观照,与诸佛目会神遇
中国二十大名寺及毗邻景区图文精选汇编之十八(2)
中华雕塑精品之作,媲美欧洲大卫的平遥韦驮像,明代作品保存完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