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EUV:麒麟990如何成为力压三星首发集成5G基带的百亿晶体管SOC?

9月6日华为发布了下一代移动终端SOC,麒麟990系列,其中麒麟990 5G版是业内首次使用EUV工艺打造出的芯片,其中的晶体管数量从上一代惊人的69亿爆涨到非常惊人的103亿,而芯片面积却没有多大变化。因而也成为了世界首款集成5G基带的移动终端SOC,因为太优秀而和身边的友商显得总有些格格不入,毕竟大家都还在玩NSA的外挂基带呢。这让我想起了EUV又被称为“真7nm”,仿佛是在刻意模仿SA的“真5G”一样,让人感受到一丝冷幽默的气息。那么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你这一先进工艺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用大白话为你揭秘!

EUV是什么意思?

它的全名叫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中文名叫极紫外光刻,是一种集成电晶圆加工技术的升级,上一代和它的主要区别是升级了用来“雕刻”的光,把193nm波长的短波紫外线替换成了13.5nm的“极紫外线”,之所以称之为“极”是因为这个波长已经是紫外线的极限了,再短一点点低于10nm的话就会进入“X射线”的领域了,因此有些场合人们也会称其为“软X射线”。

可以看到,10nm是紫外线和X光的分界

为什么要升级?

很简单,为了更精准,更细腻的分辨率。上一代使用的光线是193nm波长的紫外线,可以看出这个长度比目前我们制造晶体管的7nm要大27.5倍。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存在一种名为“衍射”的现象,就是当光遇到和波长相近的障碍物时会背离“直线传播”。光的波长是一个非常小的尺度,一般难以观察到,偏偏光刻就是在这个尺度上工作的,这就是技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为了光刻提高分辨率,必须要减少光的衍射才行。

激光衍射光栅

减少衍射最直接能想到的方法当然就是让“刻刀”变得更精细,也就是让光的波长变得更短。这就是从193nmArF进化到13.5nmEUV的最自然而然的思路。用一个新的比喻来说就是,193nm用的还是西瓜刀,13.5nm就是一把手术刀,精致、锋利、可以切下一块极小的病变组织而不伤及紧贴的血管。

193nm VS 13.5nm

那么这条技术升级路线的表现怎么样呢?下面咱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分别从EUV到来之前半导体行业是如何苦撑的以及EUV为什么姗姗来迟说开。

EUV迟到10年是怎么度过的?

理想很美满,现实很困难。EUV已经拖延了十年了,在这十年里,193nm ArF技术“老且弥坚”,毕竟EUV还没法顶上来,自己还得上啊。液体浸没(immersion)和多重曝光(multi pattrtning)技术给原本只能止步于65nm的老将强力续命,大力出奇迹,竟然硬是给续到了7nm。

这俩续命神器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么神奇的事情的呢?“液体浸没”就是用水或其他液体代替空气成为紫外线的传播介质,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分辨率。

光口与晶圆间包裹着水

而“多重曝光”说明白点就是把一个精密的操作操作拆成几个简单的操作,这样即使是粗糙的工具也能勉强完成。比如我想在西瓜上雕一个小指头粗细的洞,用手术刀只要转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西瓜刀则不行,于是我们把“雕圆”简化成“雕正十二边形”在一大堆辅助设备的帮助下用西瓜刀尖在西瓜上戳十二下,也算是完成了差不多的效果。

是差不多,但还是有差距,如果继续缩小的话,更困难

虽然“正十二边形”和“圆”差不多,但工序麻烦,而且精度也上不去。最重要的是到了7nm的级别,这个技术也已经到达极限了,更新换代已经是唯一选择。

EUV已经布局开发了20年了,原本人们认为会在2010年左右进入产业化阶段,大规模商用。可是在研发过程中光刻机制造商们才发现,原来这种“全村的希望”、“摩尔定律拯救者”、次世代的技术研发难度远超想象!

EUV难在哪儿?

难就难在这把“手术刀”实在是太锋利了,就连拿刀的手也忍不住颤抖。

1、发光难

193nm紫外线的光子能量为6.4eV(电子伏特,能量单位),EUV的光子能量高达为91~93eV!这种能量的光子用一般的方法是射不出来的,激光器或灯泡都不行,它的生成方法光是听起来就非常变态,这需要将锡熔化成液态,然后一滴一滴地滴落,在滴落过程中用激光轰击锡珠,让其化为等离子态,才能释放“极紫外光”。这样的光源用久了就会在里面溅很多锡微粒,必须要定时清洁才行。

发光原理,可以看到滴落种轰击

2、传导难

EUV不仅能量高,对物质的影响也极其强大,它们可以被几乎任何原子吸收:也就是说对于EUV来说 ,空气,玻璃,水,你能想到的所有物质都是不透明的,所以它的传播路径必须是完全的真空,这就要求EUV光刻机的内部也必须是真空状态,晶圆从气闸进入,还要不断将混入其中的空气抽掉。

因为玻璃已经不能用了,所以透镜自然也就不能使用了,要想让EUV聚焦到合适的形状,就只能用镜子,这种用6面凹面镜子组成的系统名为EUV/X射线变焦系统(EUV /X-Rayfocusing systems)。

示意图和三维图

3、供能难

可是就算是镜子也没好到哪里去,每一面镜子都会吸收30%的EUV,整个系统里有4个镜子用于发光系统,6个镜子用于聚焦系统。EUV光罩本身也是一个额外的镜子。通过11次反射,只有大约2%的EUV来到了晶圆上,这效率真是太感人了……

EUV技术上用到的镜子

因为效率感人,所以需要的功率也大辐上涨。193 nm ArF 准分子激光器功率强度为200 W / cm 2,用于产生EUV的等离子体的激光器需要大约10 0000000000 W / cm 2!ArF光源平均的功率为45W,而EUV的平均光源功率为500w!这也是光刻机生产商挑战的难题之一。

结果:产量低

除了这主要的两个问题之外,还有诸如次级电子对光刻胶的曝光、光化学反应释放气体,EUV对光罩的侵蚀等种种难题都要一一解决,这就导致很长时间里EUV的产量非常低,在之前公开的资料里,EUV的产量只有日均1500片,而193nm ArF的产量为6000。就算现在已经正式商用了,EUV的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EUV光刻机大小,和光的路径

目前唯一可以给EUV供货的光刻机生产商是荷兰的ASML公司,一年可以交付区区30台光刻机,而目前有能力驾驭EUV工艺的据我所知只有台积电,所以现在能用上EUV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已知明确使用EUV工艺的目前只有麒麟990 5G。EUV这把次世代极致手术刀已经打造好了,未来终将进入全面EUV时代,挑战5nm的任务也非它莫属。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现在这场soc制程革命也已经降临到我们身边了,未来已来,你…不想试试吗?

iiiiiiiiii

你想知道更多有关光刻的事情?

本文到这里,有关EUV的优势和难点已经差不多科普完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有关光刻的知识,就继续往下读吧!

大家应该在很多新闻中看到过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圆盘,这个叫晶圆(wafer),现在的芯片制造全靠它,所以这些能生产芯片的企业也被称为“晶圆代工厂”,比如大名鼎鼎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他们的Logo就是一个晶圆。

新闻里看到的晶圆
每一个都是一个即将封装的小芯片

那么这个东西为什么是圆形的呢?因为它的原料是圆形的,就像一根大香肠,每一片都是从当中切下来的,这个大香肠就叫单晶硅(]monocrystallinesilicon),是纯度高达99.9999999%的硅晶体。那又为什么要把单晶硅做成这个形状呢?因为如果把熔化好的硅像铸铁一样放置冷却,里面的硅原子就会排列混乱。硅是一种晶体,它也可以像雪花一样成长,形成特定的几何结构。

硅锭

就像冰箱里的水不会成为雪花一样,我们必须要用一种更温柔的方式让硅晶体成长,用一块小硅晶体放入熔化炉中,硅原子就会像拼图一样在嵌到上面形成源源不断生长的硅晶体,这个设备为了保持形态均匀,会旋转着缓慢上升,将硅锭从炉子里提出来,就成了这个样子。

当切片完成后,就要进入光刻的步骤了。这也是我之前一直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纳米有多小吗?现在的一个晶体管宽度只有7nm,一个HIV病毒就有120nm,一枚红细胞就有7500nm,而一根头发的直径高达45000nm!(本来我想用红细胞制作一张图来表现差距,但我很快发现根本没法把它俩放进一张图片里,它们差了1000倍啊!)

一个HIV病毒和一个7nm晶体管的大小比较(右下角)

想要把这么一个微小的图案刻在硅板上简直不可思议。当我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利用的光的缩放原理,这就像是投影仪的逆操作,把较大的画面通过透镜照射到较小的区域,这样就可以在原子级大小的层面刻下图案了。

 具体操作是先给晶圆上一层绝缘性能相当不错的材料,再给绝缘材料上涂上一层被容易在紫外线下发生化学变化的胶,叫光致抗蚀剂(photo resistevenly)

然后轮到光罩(Mask)登场了,它就是光刻的底片,紫外线经过光罩后会留下影子。

没有被遮住的紫外线照射到晶圆上之后,光致抗蚀剂就会变成下图中黄色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可以被特定的溶洗掉,现在我们需要刻的图案就让绝缘介质暴露出来了。

接下来的一点叫蚀刻(etching),也就是用“侵蚀”的方法进行雕刻,到了这一步才算是真正地进入了雕刻环节,现在我们才知道原来光雕刻的不是晶体,而是表面的胶。蚀刻有很多方法,现在常用的是等离子冲击法,就像下图里那样把之前涂上去的高绝缘材料去掉,露出下面的硅晶体。

接着再把剩下的光刻胶另一种溶剂洗掉,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之后就是用一些技术给露出来的硅晶体打入硼或砷、磷。再用高温让这些原子替代少量硅原子的位置,这一工艺叫做掺杂(doped)。这样,一个个小小的晶体管就在硅板上被画出来了,所有的晶体管都是这样在硅板上雕出来的。

这离轻松还早着呢!我们需要给这些小晶体管连上线,这才是最复杂的部分!每个晶体管都有3个引脚,这些引脚需要纵横交错地连起来。相当于复杂十倍的重庆魔幻立交桥。通常需要十几次和上面操作一样的光刻才能把它们搭建起来,区别就在于这次是在光刻留下的沟壑中使用电镀的方式填入铜,再磨平。

右边是6个晶体管的连接,然真正的芯片晶体管总量是以10亿为单位的……
这是单层铜线的制作
磨掉多余的部分
这大概就是制作完成后的效果了

这样,一块芯片的主要工序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让每一块都通过质量测试,去除残次品,切割,封装。成品芯片就做好了。下面这张图展示的就是显微镜下的芯片,这是一个相当老旧的芯片(因为最新的芯片光学显微镜已经看不清了),图片最后显示的黄的小方块每一个都是一个20nm的晶体管大小,而它的四分之一才是麒麟990上搭载的7nm晶体管的面积!

这样本文就真的结束了,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就请转发支持吧!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导体刻蚀机
观点|比利时微电子中心(IMEC):塑造未来半导体技术格局的五大趋势
先进半导体工艺带来芯片成本的变化
为什么有人说CPU是人造物的巅峰?
3nm这么高端,怎么不用?
极紫外线技术有望让晶体管“瘦身”7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