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MJ:饮料还是得少喝!科学家发现,每天吃1-4份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增加67%相关丨临床...

炎炎夏季,许多人时不时都爱来一罐冰镇可乐,而不考虑后果。

近日,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Neeraj Narula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超加工食品的重要研究成果[1]。

他们的研究发现,软饮料、冰淇淋和加工肉类等超加工食品摄入量的增加与炎症性肠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例如,每周喝三罐软饮料与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增加92%相关。

他们还发现,食用肉类、奶制品、淀粉、水果和蔬菜,与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增加无关

这说明,造成炎症性肠病风险增加的可能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处理或加工的方式,这也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超加工食物的摄入量

论文首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2],通常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在一些国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呈攀升的趋势。

有研究发现,饮食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应,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相关[3]。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饮食结构中精制糖和膳食脂肪(如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以及纤维摄入量的减少,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潜在风险因素[4-6]。但这样的研究是有限的,而结果也并不总是一致[7-8]。

例如,最近的一项系统综述评估了所有关于饮食摄入和炎症性肠病风险的研究[9]。从研究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许多关联已经被多次验证过,包括不同的饮食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果、蔬菜、纤维和奶制品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但也发现只有部分研究表明肉类摄入量越高,患炎症性肠病的概率越大

这个研究还发现,总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6脂肪酸的高摄入与炎症性肠病风险增加有关。摄入高纤维和水果可降低克罗恩病的风险,高蔬菜摄入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10-11]。

此外,最近还有一项研究报告了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风险没有任何关联,但这项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比较少,105832个参与者只有75人发生了炎症性肠病[12]。

从以上研究结果不难看出,以往关于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多是回顾性或病例-对照研究。少数关于饮食风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样本量较小、缺少潜在混杂因素的调整、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同质人群

迄今为止,鲜有研究通过大样本前瞻性队列来分析超加工食物的摄入与炎症性肠病患病的关联。

Narula团队通过分析PURE研究中21个国家共计136384个参与者的数据,评估了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炎症性肠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他们使用食物频率问卷(FFQ),调查了参与者的饮食情况,并收集了他们的社会人口学、行为方式等数据。采用标准病例报告表记录随访期间诊断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这个研究关注的超加工食品包括:加工肉类、冷早餐麦片、各种酱料、软饮料、精制甜品(如糖果、巧克力、果酱、果冻、布丁)、薯片、冰淇淋、饼干和水果饮料等

Narula团队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了总的和各类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与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在9.7年的中位随访期间,467名参与者发生了炎症性肠病(包括90例克罗恩病和377例溃疡性结肠炎)。北美、欧洲和南美地区的参与者,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高于其他地区,以上三个地区的人群摄入了最多的加工肉类和软饮料。咸食和零食的摄入量在北美和东南亚地区最高,而中国的钠摄入量最高

在调整一系列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摄入少于1份的超加工食品相比,每天摄入5份的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增加82%相关,每天摄入1-4份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增加67%相关。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相同的风险关联。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研究中的使用的1份的量,是依据不同食物类型也有所差异,比如一罐汽水、一杯早餐燕麦片、一盎司薯片(约28克)就算一份,按这么算的话,大家平时吃的一大包薯片,可能就相当于四五份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研究人员还对超加工食品进行了分组,例如软饮料、精制甜食品、咸零食和加工肉类。研究结果显示每一种类型的超加工食品都与炎症性肠病更高的危险比有关。

具体来说,每周摄入高于1份的加工肉类与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增加92%相关,每周高于3份的软饮料摄入与94%的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有关,每天摄入100克精制糖与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增加158%有关每天摄入100克咸食和零食与炎症性肠病发生的风险增加106%有关

研究人员还将各类超加工食品与克罗恩病结果和溃疡性结肠炎结果进行了比较,没有发现明显的异质性。

此外,在这个研究中,尿钠被用作膳食钠摄入量的替代品。基于此,研究人员发现,尿钠水平较高的患者(3.5克/天)发生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并不高于尿钠水平最低的患者(2.5克/天)。虽然中国参与者的尿钠含量最高,但排除中国参与者后这种结果并没有变化。

好消息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摄入白肉、红肉、奶制品、淀粉、水果、蔬菜和豆类与炎症性肠病发病风险有关。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更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更高的炎症性肠病风险相关。而白肉、未加工的红肉、奶制品、淀粉、水果、蔬菜和豆类的摄入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风险无关

这暗示,可能是食品的处理或超加工的方式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风险的增加相关。

当然,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加工食品影响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原因。

奇点上新

这次的课程,我们用10讲系统梳理了晚期肺癌治疗20年的风云变幻。细致盘点了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也全面展现了罕见靶点研究的勃勃生机。

当然免疫治疗也是重中之重,我们会带你再次洞察免疫治疗的深层机制,深入免疫治疗最前线,探讨迈入无化疗时代的治疗选择,一起见证辅助和新辅助治疗开疆拓土的战绩。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和你一起凝视纷繁复杂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探究免疫治疗新靶点的无限潜力。

当然,深度不意味着晦涩,复杂不等同于繁复。我们竭尽全力将这些庞杂的知识点融汇成精湛的音频课程,让你听得轻松、顺畅,不头大,让这些知识快速整合到我们的认知体系,成为下一步进阶的土壤。

说了半天,这么好的课程,原价只需39.9元,认证购买仅需9.9元,也就半杯奶茶的钱!既然看到这里了,就立刻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收听起来吧!

参考文献:

[1] Narula N, Wong ECL, Dehghan M, et al.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intake with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21;374:n1554. Published 2021 Jul 14. doi:10.1136/bmj.n1554

[2] Loftus EV Jr.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6):1504-1517. doi:10.1053/j.gastro.2004.01.063

[3] Maslowski KM, Mackay CR. Diet, gut microbiota and immune responses. Nat Immunol. 2011;12(1):5-9. doi:10.1038/ni0111-5

[4] Racine A, Carbonnel F, Chan SS, et al. Dietary Patterns and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Europe: Results from the EPIC Study. Inflamm Bowel Dis. 2016;22(2):345-354. doi:10.1097/MIB.0000000000000638

[5] Ananthakrishnan AN, Khalili H, Konijeti GG,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long-term intake of dietary fiber and risk of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Gastroenterology. 2013;145(5):970-977. doi:10.1053/j.gastro.2013.07.050

[6] Ananthakrishnan AN, Khalili H, Konijeti GG, et al. Long-term intake of dietary fat and risk of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Gut. 2014;63(5):776-784. doi:10.1136/gutjnl-2013-305304

[7] Hou JK, Abraham B, El-Serag H. Dietary intake and risk of develop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 J Gastroenterol. 2011;106(4):563-573. doi:10.1038/ajg.2011.44

[8] Cabré E, Domènech 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and dietary factors on the cours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2;18(29):3814-3822. doi:10.3748/wjg.v18.i29.3814

[9] Hou JK, Abraham B, El-Serag H. Dietary intake and risk of develop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 J Gastroenterol. 2011;106(4):563-573. doi:10.1038/ajg.2011.44

[10] Li F, Liu X, Wang W, Zhang D. Consumption of vegetables and fruit and the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meta-analysis.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27(6):623-630. doi:10.1097/MEG.0000000000000330

[11] Andersen V, Olsen A, Carbonnel F, Tjønneland A, Vogel U. Diet and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Dig Liver Dis. 2012;44(3):185-194. doi:10.1016/j.dld.2011.10.001

[12] Vasseur P, Dugelay E, Benamouzig R, et al. Dietary Patterns,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the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 the NutriNet-Santé Cohort. Inflamm Bowel Dis. 2021;27(1):65-73. doi:10.1093/ibd/izaa018

责任编辑丨BioTalk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然评论》综述:肠病和脑病,到底谁是鸡、谁是蛋?
IBD与老年(六)|老年患者炎症性肠病的管理:挑战与机遇
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剂可能会引发癌症
什么是肠道炎症?超加工食品和肠癌,肠道炎症的关系?
​哈佛研究再添新“罪证”:这类食物可增加炎症性肠病风险
【医伴旅】惊!过多摄入这种食品会增加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