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劳动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井茂东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从记事时起一直到现在,没住过医院,没输过夜,没吃过汤药,也没有负过伤。

模糊地记得只打过三次针,还有印象的一次是1992年,因为患了一点炎症,实在难以忍受,连打三针后便平安无事了。上高中之前,我不知道感冒是什么滋味。上班后,我到医院探视父亲,连开方、化价、交款、注射等程序都弄不清楚,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偶有感冒的时候,只要吃上几粒感冒胶囊就能扛住,不像现在有些孩子动辄打针输液,否则就挺不过去。面对电视上铺天盖地的药品广告,我总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用不着太在意。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长灾在所难免。我很幸运,大病大灾还没有来得及光顾我,让我无病无灾活到现在。想来想去,也并非偶然,这得益于少年时代经受的劳动锻炼。

我出生在农村,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吃饭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大人们拼死拼活地为糊口劳碌,孩子们也不能闲着,用我母亲的话说“是个蚂蚁就能叼根草”,既然是家庭中的一员,就得为家庭出一份力。尽管我在家中排行最小,可一点特权都没有。

那个时候,农家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打柴供灶,劳动的工具也随年龄的递增而不断变化,先是筐、篮、篓,接着是锔绳、镰刀、锤子,后来是挑筐、扁担、斧子、尖镐等;劳动的地点无非是田野、河畔、树林和山谷;劳动的时间都是在上学前、放学后或节假日;或与父兄一起,或与伙伴一起,相约而去,结伴而归。几乎是天天如此,寒暑不辍。贫困的生活让我们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负,也让我们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

时至今日,我才真正感到劳动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是多么重要啊!孩子在劳动中受到的锻炼是体育课所代替不了的,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是教科书所不能给予的,孩子在劳动中获得的快乐与打电子游戏所产生的快乐也是不同的。孩子们在劳动中接触了自然与生活,学会了自立和合作,培养了毅力和品质,懂得了义务和责任,其影响往往是终生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缺少了劳动这一课,难免会虚浮不实,严重者还会人格残缺,甚至会误入歧途,走上邪路。

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是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可许多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却步入了溺爱的怪圈,他们省吃俭用,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让他们过优裕优游的生活。其实,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它助长了孩子避苦就乐、拈轻怕重的软弱心理。

日本就有人感叹日美两国对青少年态度的不同:在日本,有的老太婆宁肯自己站在电车上,却叫十几岁的孙子坐在席位上;一些父母为孩子领“考号”而彻夜排队不怕饥寒交迫,一些被溺爱的孩子连起码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

而在美国,自食其力光荣,依靠父母可耻的风气却十分盛行。有人为了促使孩子自食其力,忍痛停寄生活费和学费。孩子虽然一时失学,但通过自己谋生,真正懂得了人生和求学的意义,复学后拼命用功,最后获得了奖学金。不少中学生不跟父母要零花钱,父亲是百万富翁与自己无关,自己要什么得靠自己去挣,中学生送奶送报、大学生做苦力做苦工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些工作已变成了美国教育中的一部分。

这种教育让每一个学生不由自主地学会了自尊、自强和自立,为以后的艰苦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心里思想基础。试想一想,假如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了自尊、自强和自立,满怀激情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我们对他们的未来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陈之藩先生在他的《哲学家皇帝》一文中提到古希腊哲人训练皇帝的办法,这种办法是让他“从生硬的现实中挫断足胫再站起来,从高傲的眉毛下滴下汗珠来赚取自己的衣食”。当今的孩子也被冠以“小皇帝”、“小公主”的美名,却很少有人想过,怎样才能使他们成为主宰自己、把握命运的人生强者,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

当然,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同样需要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如果没有艰苦的劳动锻炼作铺垫,其坚韧的学习品质又从何而来?我们也看到了在学习中百炼成钢的佼佼者脱颖而出,但那只是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八分之七的冰山没在水中。

这占绝大多数的八分之七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完全以自己为中心,却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他们承受着繁重的课业负担,却很难承受人生应有的责任;他们没有令人艳羡的学习成绩,也不可能享受到人生足够的快乐;他们的偶像不是勤苦自立的创业者,而是光彩照人的歌星、影星和球星。

这些被父母和亲友从小捧起来的少爷公主往往心高气傲而又脆弱不堪,妄自尊大而又一无所能 。一旦走入社会,稍遇挫折,要么像断线的风筝,打几个旋风便一头栽在地上,再也飞不起来;要么像折断翅膀的小鸟,哀号着飞回父母筑造的暖巢,过寄生的生活。这种人连自立自强都做不到,又何以能够担负起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重任?

我有一个学生,上初中时功课较差,毕业后到城里去做保安,没干几个月就撂挑子了,结果连父母给交纳的培训金也搭进去了。接着,他又出去打工,干了一段时间因太辛苦又放弃了,结果也没赚到钱。回到家里,整天无所事事,他的父亲对此颇有微词。他一时心窄,就服毒自尽了,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样的人生悲剧谁之过?我为这个学生的不理智做法深表惋惜,也对学生的父母深表同情,但这一个案带给我们的思考才是最有意义的。

当代诗人汪国真说过:“溺爱也是一种教育,一种培养蠢才和犯罪的教育。”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蜕变为溺爱,那就极其可悲了。无论动机如何,溺爱都是一个温柔的陷阱,看似温情脉脉,实则后患无穷。

人生是一场充满血泪和火光的战斗,把一个毫无人生体验的青年抛向竞争激烈的社会,无异于把一只绵弱的羔羊赶向血腥的屠场,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受戮者才能感受得深刻。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必须绕开溺爱的误区,而要绕开溺爱的误区,就必须站在孩子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的思想高度教会他们过独立自主的生活,帮助他们学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功地找到自己的幸福。

劳动是生存的基础,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人,也发展了人。人类的一切财富和文明都是劳动的产物,离开了劳动,一切美好的理想都只是幻影;离开了奋斗,人生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快乐。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功地找到自己的幸福,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他们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在劳动中砥砺品性和意志,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和生活,在劳动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因为,生活是不受限制的课堂,劳动是最好的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家庭劳动角,成长日日新
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怎样下好孩子“吃苦”这盘棋
值得学习的国外五大教育典范
如何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
家长必知:寒假教育十大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