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兽医方剂

【方剂的理法要点】
1.1 组方法则
中兽医方剂的基本特色
中药,尤其是植物基源性和动物基源性中药,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即使是矿物基源性中药,其成分也不单一。由多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其化学成分则更加复杂。方剂的复杂成分作用于动物体,往往会产生复杂的组合效应。一个良好的中药方剂,既包括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和法则,又反映出用方遣药的丰富经验和灵活技巧。在防治动物疫病的实践中,就是要根据中兽医学的这些法则、经验和技巧,寻求药味的最佳配伍组合,从而实现最佳组合效应,以便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组合效应是中药方剂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所在。
方剂结构
方剂不是药味的随意凑合,而是以治法为依据,按主次协调关系组成的。传统的中医药典籍将方剂的结构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国家机器。一个国家有君王、宰相、大臣等各种不同地位和职责的官吏;一个方剂中的若干药味按其主次功效也就分为“君、臣、佐、使”。君药,或称主药,是方剂中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味。臣药,或称辅药,是辅助君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味。佐药在方剂中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治疗兼证或次要证候;二是制约君药的毒性或劣性;三是用作反佐,如在温热剂中加入的少量寒凉药,或在寒凉剂中加入的少量温热药,其作用在于消除病势拒药(“格拒不纳”)的现象。使药大多是指方剂中的引经药或调和药。
当然,“君、臣、佐、使”并不是死板的格式,君、臣、佐、使,可各有一味,也可各有几味药。有的方剂只二三味甚至一味药,其中的一二味药既是君臣药。又兼有佐使药的作用,就不必另配佐使药了。
由于药味在方剂中有主有次,其用量配比也往往有所体现。一般来说,君药用量较大,其他药味用量较小。
七情和合
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味配在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对动物体有益,有的则有害。在传统的中药配伍理论中,将这些反应归纳为七种,故称“七情和合”。对于“七情和合”,李时珍曾精辟地进行过概括,即:“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制宜,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不合用也。”实际上,上述七情归纳起来不外协同和颉颃两个方面。见表1。
七情
表l“七情”归类
单行 单方不用辅(从所含成分看出不外乎协同和颉颃)
f相须:同类不可离(疗效协同)l出田
协同<相使:我之佐使(辅佐配合) J…’
L相反:两不相合(增强毒性) 1
r相恶:夺多之能(抵销疗效)J“”。
颉颃<相畏:受彼之制(毒性受制)1
【相杀:制彼之毒(抑制毒性) 7有毒制宜
加减化裁
在临证实践中,往往应用已有成方,但无论古方今方,常常不能一成不变地原方照用,而要根据病情作适当修改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或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有一二味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又说:“欲用古方,必先审病者所患之症,悉与古方前所列之症皆合,更与方中所用之药无一不与所观之症相合,然后施用。否则必须加减。无可加减,则另择一方。”方剂的加减变化主要包括药味加减、用量增损、方剂合并、剂型变化等几种方式。
药味加减:即根据病情的需要,将方剂中的药味适当增添或减去一些。一般情况下,药味加减后不影响方剂的主要功能,只是使它更对症而已。例如用郁金散治疗湿热泄泻,当热甚时,宜去诃子,加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若泻粪如水者,则宜去大黄,加茯苓、猪苓、乌梅等以利水止泻。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由于药味加减,方剂的主要功能和适应证也可能随之改变。例如麻黄汤,原方以麻黄为主药,配桂枝、杏仁、甘草辛温解表,发汗平喘,主治伤寒表证;若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甘石汤),其作用也就随之变成了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表邪化热壅遏于肺。
用量增损:即方中的药味不变,只增加或减少某些药味的用量。用量增损之后,方剂中药味的君臣主辅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因而整个方剂的功能和主治就可能随之改变。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同是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但由于各自的用量不同,作用和主治就不一样。小承气汤重用大黄,功能泄热通便,主治阳明腑实证:而厚朴三物汤则重用厚朴,功能行气除满,主治气滞腹胀。
方剂合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剂合并成一个方使用,因而可以使方剂的作用更全面或更复杂一些。例如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两方合并后(名八珍汤)则成气血双补之剂。又如平胃散燥湿运脾,五苓散健脾利水,两方合并后(名胃苓汤)则既能健脾燥湿,又能利水止泻,用于治疗水泻之证功效更好。
剂型变化:即改变方剂的剂型。剂型改变之后,方剂的作用也往往发生一定变化,主要反映在效力的大小和急缓上。一般说来,汤剂作用快而力峻,适用于病情较重或较急的患病动物;丸剂和散剂作用慢而力缓,多用于病情较轻或患慢性病的动物。
配伍禁忌
在临证用药处方时,为了安全起见,有些药物或配伍关系应当慎用或禁止使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人积累了许多有关配伍禁忌的经验,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
十八反:根据历来古文献记载,配伍应用可能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的药物有18种,故名“十八反”。即: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元亨疗马集》中有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逐目从头说与君。人参芍药与沙参,细辛玄参及紫参,苦参丹参并前药,一见藜芦便杀人;白及白蔹并半夏,瓜萎贝母五般真,莫见乌头怕乌啄,逢之一反疾如神:大戟芫花并海藻,甘遂以上反甘草,若还吐逆及翻肠,寻常犯之都不好。蜜蜡莫与葱相睹,石决明休见云母,藜芦莫使酒来浸,人若犯之都是死。”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更便于诵读记忆。
十九畏:相畏药物历来认为有19种,配合在一起应用时,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烈性,或降低另一药物的功效。习惯上称为“十九畏”。即: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荆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元亨疗马集》十九畏歌云:“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见便跷蹊。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煅炙煨要精微”。
上述十八反及十九畏,一般均作为处方用药的配伍禁忌。据研究,当甘草与甘遂合用时,是否有毒与二者的用量配比有关。甘草的用量若与甘遂相等或大于甘遂,则毒性较大。细辛和藜芦配伍,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而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则未见明显毒性增强。在古今方剂中,也有一些应用十八反或十九畏的例子。但一般说来,在临证处方时,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相反及相畏的药物还是应该避免在方剂中配伍,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妊娠禁忌:在动物妊娠期间,为了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畜的健康,应当禁用或慎用具有堕胎作用或对胎儿有损害作用的药物。属于禁用的多为毒性较大或药性峻烈的药物,如巴豆、水银、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斑蝥、三棱、莪术、虻虫、水蛭、蜈蚣、麝香等。属于慎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祛瘀通经、行气破滞、辛热、滑利等方面的中药,如桃仁、红花、牛膝、丹皮、附子、乌头、干姜、肉桂、瞿麦、芒硝、天南星等。禁用的药物一般不可配入处方,慎用的药物有时可根据病情需要谨慎应用。《元亨疗马集》中载有妊娠禁忌歌:“螈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代赭芫花麝,大戟蛇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不中。”可供参考。
中西合剂
中西合方制剂,是一种新兴的特殊的组合制剂,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初以来,中西医合方一直吸引着人们去进行大胆而谨慎地尝试。清末民初著名中医张锡纯就曾将石膏与阿司匹林配伍在一起,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方名就叫石膏阿司匹林汤。近半个世纪以来,用于防治动物疾病的中西药合方逐渐增多。例如:治猪“寒包火”证的阿石枣汤(石膏、生姜、大枣、甘草、阿司匹林,实际上是张锡纯方的加味);治羔羊痢疾的胡黄连10味(胡黄连、石榴皮、干姜、防风、黄柏、秦皮、白头翁、苯乙哌啶、硫酸阿托品、盐酸吗啉双呱);用于防治禽霍乱和沙门氏菌病的禽药片(由一见喜100g、藿香、木香各50g、胡黄连、乌梅各42g、黄柏35g、苍术、半边莲、大黄、SMD、土霉素各30g、白芷25 g、TMP6g组成,加适量淀粉制成1 000片);用于治疗草鱼出血病的仙珠呋喃合剂(仙鹤草250g、紫珠草100g、板蓝根500~700g、呋喃唑酮5g,中药煎汤,呋喃唑酮混于精饲料或面糊中,共同拌青饲料喂50kg鱼5~7天)等。
中西合方时,中药与西药之间也存在协同与颉颃的问题。某些抗生素或化学抗菌药与清热解毒类中药合用时,不仅有增效作用,还可降低西药用量,大大减少化学药物引起畜禽中毒的可能性。据观察,喹乙醇与某些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药合用,不仅能增强抗菌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喹乙醇的用量,大大减少了中毒的可能性;黄连素与TMP联用,抗菌作用增强;体外试验证明蒲公英无抑菌作用,当与TMP联用时有抑菌作用,且随蒲公英浓度增高而增强,并大于TMP的效果。使君子与哌嗪合方有协同驱虫作用;洋金花与氯丙嗪合方也能加强镇痛功效等。由于中药和西药各有所长,合方应用时往往具有互补作用。扶正固本中药与抗病原西药合方,具有调整功能的中药与抗病原西药合方,治本中药与治标西药合方等,往往能形成作用的互补效应。如:当归、川芎等与链霉素合方能增强抗菌作用;芦荟、蜂胶、花粉多糖等作疫苗佐剂可增强免疫效果;大黄有泻下利胆作用,敌百虫有杀虫作用,二者合方,对蛔虫尤其是胆道蛔虫效果更佳;仙鹤草中的有效成分鹤草酚与硝唑咪引起血吸虫体各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别,但合并用药后能够增效,其中以鹤草酚起主导作用。 当然有些中药与西药配伍,也可降低疗效或增强毒性,属于配伍禁忌,应当注意。在增强毒性方面,如痢特灵与麻黄、丹参等合用,可产生毒副作用,这是因为痢特灵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而麻黄碱可使贮存于神经末梢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磺胺类药物与山楂、乌梅、五味子等富含有机酸的中药合方,其毒副作用也加大,这是因为含有机酸类的中药,经体内代谢后,能使尿液酸性增加,而乙酰化的磺胺在酸性环境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易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和尿路的上皮细胞,引起血尿、结晶尿、尿闭等症状;庆大霉素、新霉素与硼砂合用,可增强耳毒作用等。在降低药效方面.作用相反的中药与西药合用后会降低药效,如麻黄与苯巴比妥有颉颃作用。中药与西药合用后,产生一些难溶于水的沉淀或难于吸收的物质时会降低药效,如石膏、明矾、赤石脂、牡蛎、阳起石等因含钙、镁、铁较多,与四环素类西药合方易形成螯合物而降低药效,很多中药不宜与铁剂配伍也是这个原因;甘草与奎宁,富含生物碱的一些中药与碘化钾合用,以及富含鞣质的中药与西药合用,均易产生沉淀降低药效;炒成炭类的一些中药也不宜与西药合用,这是因为炭类物质能够吸附西药的一些成分,降低药效。
电脑处方
在电脑日益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充分发挥它在中药处方上的作用是一个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电脑模仿中兽医处方方面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果。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的成果处在领先地位。
电脑处方的关键,在于如何模仿中兽医I临证处方时的思维逻辑(如:怎样辨证,如何立法,如何选择药味,如何确定用量,如何根据病情对处方进行调整等)设计出电脑软件的框架和数学模型。目前的主要成果是:(1)建立了动物疾病诊疗生成系统。生成系统有知识积累能力和与用户交互的良好界面,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某些病证现成的使用软件,而且为用户自己在此生成系统中形成任一病证的诊疗子系统提供了方便。(2)提出了不确定性推理方式的医理设计。这一设计根据中兽医辨证以定性为主综合判断的特点,设计出了以症状出现的频率为基本数据(可随着病例的不断积累而自动修正),以病证之间症状频率差为因子形成权重(能浮动)的不确定性推理的数学模型。这是目前最成功的医理设计之一。(3)提出了体现随证施治的处方设计。即:能根据疾病的主证,病性的寒热虚实,以及病证兼杂、个体大小、体质强弱、配伍禁忌等选方用药,并对药味和药量进行加减和调整。利用本系统生成的实用子系统,通过600余例马、牛、猪、鸡的不同病证和疾病的诊断及处方验证,其诊断水平已相当于同行一般高级职称的兽医或中兽医。

1.2 古今剂型

剂型是指方剂制作成的形式。它与方药的性质、病情的需要、制剂的使用方法和动物采食特性等有关。关于方药的性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人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关于病情的需要,如病急者宜汤,病缓者宜丸:疮疡湿者宜贴,干枯者宜涂膏等。关于使用方法,如灌服宜用散剂或汤剂,直肠给药宜用汤剂或栓剂等。关于动物采食特性,如禽类可用药砂,鱼类多用药饵等。现将常用剂型分述如下。
散剂
动物最常用的一种剂型。是一味或多味中药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有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之分。内服散剂常用开水调成糊状,或加水稍煎,候温灌服;也可混在饲料中喂服。内服散剂在胃肠中能较快地被吸收。常用的内服散剂如消黄散、清肺散、平胃散、郁金散、千金散、桂心散等。外用散剂一般应研成细末或极细末,多用于疮面或患部的掺撒、敷贴,或用于点眼、吹鼻等。如桃花散、生肌散、雄黄散、拨云散、吹鼻散、青黛散、冰硼散等。
汤剂
又称煎剂。一味或多味药物的饮片加水煎煮后,去渣而得的液体制剂。包括内服汤剂和外用汤剂。内服汤剂容易被吸收,发挥药效快,适用于急病或重病。如白虎汤、通肠芍药汤、补中益气汤、麻杏甘石汤等。当经口灌服困难时,某些内服汤剂也可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投药。外用汤剂可用于洗治疮疡、洗敷肿痛等,如防风汤等。
丸剂
中药粉末或其提取物,加适量辅料制成的球形制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多。蜜丸是以蜂蜜为辅料制成;水丸的辅料为水或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糊丸的辅料为米糊或面糊;浓缩丸是由中药提取物加适当辅料制成。很多内服方剂都可做成丸剂,如马价丸、六味地黄丸、生子丸、枳术丸、四神丸等。丸剂大多吸收缓慢,作用持久,且易于保存,常用于治疗慢性疾病。但在兽医临床上,因动物不能主动吞咽丸药,故给药时需用投丸器,或用水化开灌服。
片剂
一味或多味中药,经加工或提炼后,与辅料混合压制成的一种圆片状制剂,与丸剂近似。制成片剂后,更便于运输、贮藏和应用。许多内服方剂均可制成片剂。
丹剂
丹剂古代多指含有水银、硫磺等中药,经过加热升炼而成的剂量小、作用大的一类制剂,如升丹、降丹、樟丹等,大多有剧毒,一般只作外用。但今人有时将某些贵重或功效特殊的方剂也称为丹,如紫雪丹、无失丹、活络丹等。因此,丹剂没有固定的制剂形态,大多为细粉末状散剂,也有的制成丸剂或锭剂的形式。
膏剂
中药(或中药粉末)加水、油或其他辅料,调制或煎熬而成的制剂。有内服膏剂和外用药膏两类。内服膏剂又分流浸膏、浸膏和煎膏剂。外用药膏又分软膏药和硬膏药。流浸膏是用适当溶媒浸出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后,除去部分溶媒而制成的流体制剂。浸膏是浸出中药材有效成分后,除去所有溶媒而制成的半固体或固体制剂。煎膏又称膏滋。是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蜂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外用的软膏药是用适宜的基质与药物均匀混合调制成的一种半固体制剂,多用于局部涂布。硬膏药又称膏药,是以铅肥皂为基质,混入或溶入药料,然后涂布于布、纸、狗皮等裱褙材料上制成的制剂,也称薄贴。
锭剂
中药粉末或提取物加适当黏合剂制成的一种固体制剂。如内服的保健锭,外用腐脱肿瘤的砒枣锭等。
条剂
又称纸捻,是桑皮纸粘药末后预成条状,或先将桑皮纸卷成条状再粘药末而制成的条捻制剂,常用于瘘管、肿瘤等,以脱腐生新。
饼剂
一味或数味中药研细末,加赋形剂制成的一种饼状制剂。如豆蔻止泻饼。
酒剂
又称药酒,是用酒浸泡药材制成的液体制剂。由于酒有活血通经、驱散寒邪之效,故酒剂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等症。
颗粒剂(冲剂)
中药经过提取、浓缩为浸膏后,加适当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使用时多用水冲服,故又称冲剂。凡单剂量颗粒压制成块状的称块状冲剂。其特点是体积小,使用方便,作用迅速,容易贮存。
注射剂
中药经提取、配制、灌封、灭菌等步骤制成的液体或粉末状制剂,供直接或加注射用水解后注射用。注射剂具有剂量准确、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物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动物体组织等优点。是一种兽医临床上受欢迎的剂型。但在目前,许多中药注射剂存在有提取困难、稳定性差等缺点,故其制备和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
合剂(口服液)
中药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当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它是在传统汤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也可以说是制药厂生产的汤剂。与传统汤剂比较,它质量稳定,使用方便。
其他
除了上述剂型之外,还有胶剂、曲剂、霜剂、茶剂、糖浆剂、露剂、油剂、灸剂、气雾剂、薰烟剂、膜剂、栓剂、灌注剂、海绵剂、胶囊剂,以及用于禽类的药砂,用于鱼类的药饵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剂型合在一起(如散剂和汤剂混合),有时也称为合剂。

1.3 用法与剂量

用法
根据用药的目的、病患的性质和部位及制剂的作用特点等的不同,方剂的用法和给药途径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经口给药和非经口给药两大类。
经口给药又称内服、口服、灌服(流体状制剂)或投服(丸剂、片剂等)以及舐服等。药物作用于胃肠道或经胃肠吸收后发挥治疗作用。用导管经口或鼻插入食道或胃投灌药物也属于经口给药。
非经口给药是指除经口给药之外的各种给药方式,如注射和注入、敷撒喷涂、吸人、包埋纳置(如卡耳、肛门或阴道纳栓)、药浴、点眼、吹鼻、灌肠、笼舍薰蒸、鱼虾类水体用药等。
随着我国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对动物的群体用药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所谓群体用药,就是为了防治群发性疫病,或为了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所采用的批量集体用药。有些动物(如鸡、鱼、蜂、蚕)或群体数量很大,或个体很小,难以逐个给药,也只好采用群体用药法。中药方剂的群体用药,目前较普遍的是饲料添加剂。即将药物拌人饲料中或溶解于饮水中给动物服用。此外,在动物所处的环境(如动物房舍空间、养鱼水体)中施药,使环境中的每个动物都能接触到药物,也是一种群体给药方法。
剂量
即给药量。包括一次量、一日量、饮饲添加量、疗程总剂量等。
一次量是指一次投给动物的药量,要求当时全量投给或在一定时间内用完。这是最基本的剂量。
一日量是指一天24小时之内的用药量。一般一日量可以是一次量,也可以是数次量的总和。
饮饲添加量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按饲料计算,即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拌匀投喂即可;二是按动物的个体数量或活体重计算用药剂量,然后将药物均匀拌混在饲料中投喂,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采食完。
疗程总剂量是指一个疗程之内一次或若干次用药剂量的总和。疗程的长短与动物的病情和方剂的性质密切相关。有些方剂,如峻泻剂、驱虫和杀虫剂、涌吐剂、外用的蚀瘤脱腐剂等往往一个疗程只用一次。因这些方剂药性峻猛,重复给予会产生毒副作用。有些方剂在较短的疗程内可给药几次或连用几天,但不宜久服,如解表剂、清热剂、消导剂、固涩剂等,过多服用会损伤正气或致病邪滞留。有些方剂,如补养剂,疗程可长一些,但也要根据病情适可而止;或分几个疗程给予,疗程之间间隔一至数日。有些方剂,如调理保健剂和促生长剂则可长期给药甚至终身给药。
由于动物种类不同,体型大小差异很大,故剂量大小非常悬殊。现将各种动物用药剂量的相对比例列于表2,仅供参考。
表2不同种类动物用药剂量比例
动物种类
用药剂量比例
马(体重300kg左右)
黄牛(体重300kg左右)
水牛(体重500kg左右)
驴(体重150kg左右)
羊(体重40kg左右)
猪(体重60kg左右)
犬(体重15kg左右)
猫(体重4kg左右)
鸡(体重1.5kg左右)
鱼(每1kg体重)
虾蟹(每lkg体重)
蚕(5%熟蚕时,10 000头)
蜂(每1标准群)
1
1~1必
1~1%
1/3~1/2
l/6~1/5
l/8~1/5
1/16~l/lO
l/32~1/20
1/40~1/20
1/30~1/10
1/300~1/200
1/zo~1/lO
1/lOO~1/50

1.4 比较方剂学

动物的种类不同,其生理、病理和药理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立法制方时也应考虑到这些差异。在中兽医方剂发展的一段很长时期中,方剂的理法要点主要是立足于马而借鉴于人的;后来,也主要扩大应用到牛、骆驼、羊、猪,以及少量应用于鸡、犬、猫等其他动物。近年来,由于动物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养殖业结构的变化,中兽医方剂使用对象也随着发生很大变化;用于鸡的方剂发展很快;用于鱼虾类的方剂受到重视;用于蜜蜂、家蚕等虫类养殖业的方剂也逐渐兴起。而对于这些动物,不可能完全照搬过去主要用于马、牛等的方剂,必须建立各自适用的方剂理法。在这方面,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不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下面只能就用于不同种类动物的方剂作一些比较性提示。
用于哺乳动物的方剂
多种哺乳动物虽然具有某些共性,但不同哺乳动物之间差别很大。因此,对于不同的哺乳动物,处方用药有时差别也很大。例如:健康牛羊等反刍动物有反刍和暖气的特有生理现象。有人就问:中兽医学的理论是“胃气宜降”,而牛的反刍与嗳气似乎有悖于这一理论。对此如何解释?!从现有的文献中还找不到答案。尽管理论上不好解释,但中兽医还是早已注意到了牛的这种生理现象,而且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保护和恢复反刍与嗳气这一特殊生理功能的经验。例如,在治疗牛病的方剂中,往往要比治疗马病时更多应用草果仁、枳壳、槟榔之类的中药,就是为了这一目的。人类养殖的反刍动物还有牦牛、鹿等,它们除了具有反刍动物的共性外,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其用药特色也值得进一步进行比较研究。
犬、猫的生理解剖比牛马更接近于人,但也与人不同。如犬不出汗,能否采用解表的治法,解表剂对犬是否起作用,就成了问题。又如,猫与马不同,极易呕吐;有时,猫的呕吐只是一种保护反应,而不是严重的病态。根据犬猫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人们也摸索到了一些用中药治疗其疾病经验。如治疗犬猫病,尤其是治疗猫病时,常用乌药,就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早在《本草纲目》中就特别指出:乌药主治“猫犬百病”。
用于禽类的方剂
在中兽医古籍中,有关禽类的方剂很少,因而需要探索的问题更多。如鸡的体温较高,无牙齿、不咀嚼。这或许是目前常将助阳类与消导类中药用于鸡的缘故。禽类的消化道相对较短,也不能消化纤维素,故中药散剂用于鸡往往会影响其药效发挥。实践证明,有些中药方剂用于鸡,煎汤加在饮水中要比散剂喂服疗效好。另外,出于消化生理的需要,禽类有啄食砂砾的习惯。据此,人们特别研制了用于禽(尤其是鸽)的保健砂类方剂。其功用是增进食欲,促进生长,防治疫病。有许多保健砂的配方中,就加有龙胆草、穿心莲、甘草等中药。这是方剂用于禽类保健的一种独特方式。
用于鱼类的方剂
在实际防治鱼病的方剂中,常用大黄、虎杖、辣蓼、五倍子等收涩类中药。有人认为,这可能与食物在鱼类消化道停留时间较短有关。鱼类生活在水体中,某些防治鱼病的方剂施放在水体中产生效果,这又是用于鱼类方剂的一个用法特点。
除鱼类外,现已养殖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不同种属的水生动物,其病理及治疗也不相同。如鳖,对一些常用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等)的敏感性低于鱼类;而对孔雀石绿却很敏感,对食盐的耐受力也低。因此,应用上述药物防治鱼病和鳖病时,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剂量或浓度。
用于虫类的方剂
这里主要指的是用于防治蜜蜂病、家蚕病的方剂,以及用于防治人工养殖蝎子、蟋蟀等虫类动物疾病的方剂。
虽然虫类疾病的病因学、病理学、治疗学目前尚缺乏系统资料,但由于蜂、蚕等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中兽医学在虫类疫病的防治方面也有所涉足。如:用于防治蜂病的中药糖浆(常用金银花、贯众、虎杖、甘草等)、单味或复方中药喷粉剂(常用硫磺、雄黄、石灰等)、薰烟剂(常用硫磺等),用于防治蟋蟀病的中药喂服剂茯苓奶以及中药洗浴剂等。
研究表明,蜜蜂、家蚕等虫类缺乏畜禽等动物所具有的免疫系统,故在防治它们的疫病时,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的方剂就不如用在其他动物起作用。

1.5 类方概说

促进动物产品产量方
这一类方剂是指以促进生长,加快催肥,促进产蛋,增加奶产量,促进鹿茸生长等为主要用途的方剂。从这类方剂的药味组成来看,大体通过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来达到促进增产的目的。
补充营养:如一些促进动物产品产量方中的麦饭石、蜂花粉、松针等,就是分别给动物补充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为主要作用而促进增产的。
增进食欲:通过增进食欲来达到促进生长和增产的目的,是此类方剂很常见的理法。配方中常用的中药有健脾理气类(如白术、苍术、陈皮、甘草、党参),消食导滞类(如麦芽、神曲、山楂、槟榔、芒硝),芳香调味类(如香附、肉桂、小茴香、肉豆蔻、甘草、辣椒、艾叶)等。
减少消耗:在处方中应用一些安神镇惊药(如酸枣仁、洋金花)、降低基础代谢药(如昆布、海藻)等,可使动物安静,减少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增重和催肥的目的。
抗御疾病:主要是在方剂中配伍能提高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甘草、当归、何首乌、淫羊藿、猪苓、刺五加等。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后,就可以减少某些疫病的发生,或减轻疫病对动物产品生产带来的损失,从而达到促进增产的目的。
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方
这一类方剂是指以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为主要功用的方剂。如配有红辣椒、松针等的方剂用于蛋鸡,可使所产蛋的蛋黄颜色加深;配有大蒜的方剂用于肉鸡,可改善鸡肉品质;用杜仲配成的方剂用于饲喂人工养殖的鳗鱼,可使加热烹饪后的鳗鱼肌肉不再松散,烤制成的鱼块与天然鳗鱼完全一样。
通过应用某些中药方剂,还可以提高食用畜产品的营养价值或医疗保健价值。如降胆增蛋散用于蛋鸡,可降低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鸡的饲料中添加含海藻的方剂后,所产蛋的蛋黄颜色深,含碘量增加,而且薄壳率降低。海藻用于奶牛,牛奶中的含碘量明显增加。
此外,有些中药方剂还具有一定的美化宠物和提高竞技动物的竞技能力的作用。如令宠物犬、猫的被毛光泽,使赛马的速度提高,使绿毛龟的培毛加快等。
防治传染性疫病方
防治传染性疫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的方剂,往往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等组合性治疗法则,其作用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抗病原:一些中药对传染性疾病的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抑制或驱杀作用。常用的如清热解毒药中的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大青叶,驱虫药中的贯众、槟榔、南瓜子,以及其他中药类的大黄、柴胡、常山、青蒿、苍术、黄芪、甘草、丹皮等。
增强免疫功能:不少中药(主要是益气类、滋阴类、助阳类)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的作用,从而减少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防治并发症和继发感染:有些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不仅在于这种疾病本身,而且在于因这种病所导致的并发症或继发感染。有的方剂对原发病可能作用不大,而对并发症和继发感染往往能产生良好疗效,有的甚至是使患病动物康复或原发病不显临床症状的主要措施。
缓解症状。促进病变恢复:有些方剂虽然不能对传染性疫病的病原起直接抑杀作用,但能调整机体,缓解症状,促进病变恢复。如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呼吸道症状、胃肠功能紊乱、机体虚弱等,应用适当的中药方调理,往往能收到良好疗效。
减少应激,延缓发病:某些传染性疫病有较长的潜伏期,是否发病,何时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应激往往是导致传染性疫病显现或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综合防治,配合中药方调理,减少应激,就可以延缓某些传染性疫病的显现或防止其恶化。
治疗内科病证方
此类方剂,往往以脏腑为中心,结合病证特点,分别寒热虚实立法。分述如下。
治疗心经病证方: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藏神。心病则血脉运行失常,神明紊乱。故治疗心经病证的方剂,其作用大体包括安神开窍和调整血脉运行两方面。心病的寒热虚实之中,以实热证为多,故其治疗方剂中常用苦寒药。
治疗肺经病证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肺有病往往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肺性宣降,肺病多燥热。故治疗肺经病的方剂,其作用大多具有宣肺、降气和轻扬、清润的特点。
治疗脾和胃肠病证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化;胃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传导。二者的功能密不可分。脾被称为后天之本和五脏之母,故治疗脾胃病的方剂是一类重要而应用较多的方剂。脾与胃(肠)因各具有不同的特性,病证表现和治疗法则也有区别。一般说来,脾病为多虚、多湿、多降,治法宜补、宜燥、宜升;而胃(肠)病多实、多燥、多升,治法宜泻、宜润、宜降。因此,治疗脾胃(肠)病的方剂应特别处理好上述相反相成的关系。即所谓:“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治疗肝胆病证方: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其特点是体阴用阳:肝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病的表现又是多郁易亢,故其用为阳。因此,治疗肝胆病的方剂往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滋涵以养肝血之阴,一是疏泄镇潜以平肝气之亢。
治疗肾和膀胱病证方: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肾被喻为生命之根,先天之本。肾精不可耗泻,除膀胱实热等之外,其病多虚,故其治疗方剂多以培补为主。肾阴虚者,方宜补阴;肾阳虚者,方宜助阳。正如《医宗必读》中说:“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水之源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主以消阴翳。”因阴阳互根,水火相济,故治疗肾阴虚或肾阳虚的方剂又往往采用补阴配阳或补阳配阴的治法。
在实践中,内科病证还常常呈现多种脏腑兼证,如肺脾两虚(土不生金)、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脾不和(木乘土)等。故治疗内科病的方剂又有补脾益肺(培土生金)、肝肾同治(滋水涵木)、调和肝脾(扶土抑木)等多脏兼顾的治法。
治疗外科及伤科病证方
生于动物体表的病证叫外科病,一般称为疮黄疔毒。治疗外科病证的方剂有内服(内治)和外用(外治)两种。内治方的立法不外消、托、补。消法用于疮疡初起,使其得到消散,以免酿脓破溃,故有“以消为贵”之说。托法多用于疮疡中期,托脓外透,防止毒邪内陷。补法适用于疮疡后期,扶助正气以祛余邪,并促进生肌收口。外治方是治疗外科病的重要方剂,有的外治方可配合内治方提高疗效;有的外科病只用外治方即可收到良好疗效。
伤科又称损伤专科。伤科病证是指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及皮肉、筋腱的损伤,以及内脏损伤。伤科病证的治疗统称为“理伤续断”。包括理伤正骨手法和治伤续断方剂两方面。治疗伤科病证的方剂也分内治方和外治方。内治方以活血祛瘀为主,适当配伍行气、止血、清热等方面的药味。外治方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治则。如皮肉已破,则宜用具有止血、定痛、生肌、收口等作用的外治方。
治疗胎产病证方
母畜胎前产后病证的主要病理是气血失调和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所以,治疗胎产病证的方剂常常以调气血、健脾胃、养肝肾为主要法则。
治疗胎前病证的方剂,多以养血固胎为主(常用的安胎药如黄芩、砂仁、续断、苏叶),调理脾胃为佐。妊娠期间,往往胎气偏旺,用药宜稍偏凉,忌辛热燥烈。故有“胎前宜凉”之说。
治疗产后病证的方剂,多从气血两虚考虑,稍用温补较当。且产后不仅多虚,也易致瘀,治疗既要补虚,又要祛瘀(温通)。故有“产后宜温”之说。
治疗幼畜病证方
新生幼畜,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然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其发病,以感寒的伤乳之证最多。且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变化迅速。但由于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故治疗容易收效。临床应用方剂治疗幼畜病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新生幼畜勿轻服药,因药性偏,易损其元气之太和;(2)注意呵护稚嫩之正气,故常以补药为先,祛邪切勿伤正;(3)哺乳幼畜,常需调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有时子难服药,可令其母服之,药从乳传,其效也佳。

【医猪方】

4.1催肥保健方
麻盐肥猪羹
出自《淮南子毕万术》,原无方名。火麻仁三升 食盐一升共捣碎,和米糠三斗.拌匀,混入饲料内喂猪(每日30~50g),功能润燥滑肠,补虚壮膘,用作猪增重催肥饲料添加剂。
原名“麻盐肥豚豕法。”日:“取麻子三升,捣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豚则肥也。”
类似方:梓叶肥猪散 出自《李当之本草》,原无方名。梓叶 晒干粉碎,混入饲料内喂猪。功能清热,解毒,杀虫。用作猪的饲料添加剂。原方日:“梓叶饲之,肥大三倍且易养。”《三农纪》载:“染症以梓叶饲之,宜常采匀碎,人糟粕中饲,不特治症,亦易长。”梓叶为葳科植物梓树的叶。
催肥散
出自《豳风广义》,原无方名。贯众90g苍术120g炒黄豆5 000g芝麻炒500g为末,每日30~50g,拌入食内饲喂,功能驱虫除湿,养营催膘。用作猪饲料添加剂。
原方另日:“食后每猪再喂大麦一升,不过半月即肥。”若以驱虫为主要目的,应加大贯众用量。《三农纪》引该方为贯众1.5kg,《活兽慈舟》引该方为贯众0.5kg。贯众有毒,孕畜慎用,以防流产。
《猪病中药防治》中载有另一催肥散:山楂10g麦芽20g 陈皮10g槟榔10g苍术10g木通8g甘草6g将上药干燥、炮制后粉碎,混匀,每周拌料饲喂1次,连用4月,可提高增重。
肥猪散
出自《卫济余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收载本方。绵马贯众何首乌(制)各30g麦芽 黄豆(炒)各500g为末,加盐30g混匀,每日混饲喂100g。功能驱虫、开胃,补养,催肥。主治猪食少,瘦弱,虫积,生长缓慢。
原称肥猪方,有一定的驱虫、育肥作用。本方是针对猪生长育肥缓慢的常见原因,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方法,选用上述药物组成的攻补兼施的混饲药剂。方中何首乌、黄豆扶补正气加强营养;贯众驱虫避疫;麦芽消积导滞。此四味药,寓消于补,扶正祛邪,共奏加快育肥、促进猪只生长之功效。
《卫济余编》中还载有两个类似的肥猪方:(1)贯众60g大麦1 000g共煮喂之,每日100~150g;(2)贯众 何首乌 大麦各500g为末,每日100~150g,拌料饲喂。该书中还载有一个追肥散,原名养猪追肥方。贯众 何首乌各30g麦芽 黄豆各500g共为末,加食盐30g拌匀,每日饲以120g,混入饲料内喂猪,功能避疫驱虫,增加营养。主治僵猪;用于混饲催肥。
《三农纪》中有:贯众90g 苍术120g 炒黄豆5 000g 炒芝麻500g 为末,每日30~50g,拌食投服。
《兽用中草药剂的制备与剂型改革》中载有另一肥猪散:钩吻95g何首乌130g厚朴130g鸡血藤250g美丽胡枝子250g为细末,体重10kg以下的猪一次15~20g,体重10~25kg的20~35g,体重25~40kg的35~50g,体重40kg以上的50~60g,每日1次,连用20~30天,拌料饲喂。功能开胃进食,健脾扶壮。主治僵猪,消化不良。
壮膘散
出自《活兽慈舟》,原名壮膘添肉方。胡麻500g酒曲120g食盐250g陈皮500g砂仁30g为末。每日30~50g,混入饲料中喂猪,功能开胃起膘。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是动物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之一。本方除适当加强营养,还给以开胃健脾药物,可用作猪饲料添加剂。
《活兽慈舟》中还有一个催膘散,原名养猪催膘方。芝麻500炒黄豆1 500炒蓖麻50(去壳) 为末,每日30~50,混于饲料内喂猪。功能开胃醒脾,养营催膘。主治猪食少膘差。
肥猪菜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白芍 前胡 陈皮 滑石 碳酸氢钠各等分,为末。每次25~50g,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混饲喂服,功能健脾开胃。主治猪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肥猪菜是民间常用成方,具有开胃进食、促进增长的作用。但不同地区生产的肥猪菜处方不尽相同。本方是重庆市验方,在四川省已有四家兽药厂根据地方标准生产。《广东省兽药暂行质量标准》中的肥猪菜组成有所不同:白芍 陈皮天香炉 小苏打滑石粉各等份为末,10~25kg体重的猪每次拌饲喂服30g,5~10kg体重的猪每次10~20g。功能化滞利便。主治猪食欲不振。
复方一年蓬散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一年蓬80g陈皮10g女贞子10g为细末。以3 %的比例混饲喂服。功能开胃进食,增重催肥。据试验,本方喂猪,增重提高8%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11.7%。本方用于促进猪的生长和育肥,亦可添加于母猪饲料中,预防仔猪下痢。
钩吻散
出自《兽用中草药剂的制备与剂型改革》。钩吻 洗净晒干,粉碎成细末,按每公斤体重2g剂量拌饲,亦可作煎剂服,连用7~10天,功能行血散瘀,消肿止痛,开胃进食,杀虫扶壮。主治僵猪,用于催肥。
钩吻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亦名断肠草,味辛、性温,全草有剧毒,根、嫩芽有毒,全株所含有毒生物碱为其主要毒性成分。本植物在我国历代本草中均列为毒品,一般不作药用。采集加工时谨防中毒。但猪、羊对钩吻有很高的耐毒力,食其叶可增肥、防瘟,令毛泽光润。《本草纲目》曾谓: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致死,而羊食其则大肥。经试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即使第1天用30g煎汤喂21kg重的猪,并逐日递增30g,直至日服240g,连喂8天,未见中毒反应,反而食欲旺盛,生长良好,膘肥体壮。
钩吻也司s其他药物配成复方使用。如《兽用中草药剂的制备与剂型改革》中的肥猪散。
僵猪散
山西省清徐县验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生牡蛎10g芒硝10g 山楂10g食盐5g麦芽5g君子仁3g 为末,混于饲料内喂服,5~10kg猪5~10g,功能健脾开胃,催肥。主治僵猪。
复壮散
出自《畜禽疾病防治法精选》。陈皮 枳实 厚朴 大黄 甘草 苍术 磷酸氢钙干酵母各500g喹乙醇5g磺胺胍氯化钴 硫酸亚铁氯化锌各2g亚硒酸钠O.1g硫酸铜 硫酸镁 碘化钾各5g炙马钱子4g为极细末,混匀,每次1~2g,每天2次,混饲喂服,功能健脾开胃,补充微量元素,促进生长。主治僵猪。
《兽医验方新编》中的承气治僵散与本方类似:枳实 厚朴 大黄 芒硝 甘草各500g氯化锌氯化钴硫酸铜硫酸镁 碘化钾各5g为末。每千克体重1g,混饲投服,每天2次,3~5天为一个疗程。功能开胃助长。主治僵猪。
4.2 医时疫寒热方

十神散
出自《和剂局方》,见于《猪经大全》。葛根 升麻 陈皮 甘草 川芎 紫苏 白芷赤芍麻黄香附 生姜 葱白 煎水灌服,功能发汗散寒,理气解肌。主治猪时行感冒。
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此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较多,也叫时行症。猪患此病,耳鼻微凉,被毛逆立,恶寒发抖,喜卧懒动,食欲下降,鼻流清涕,咳嗽气促,口色白润,苔薄白,脉浮紧,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到食欲废绝、便于尿黄、口色干红、苔黄燥、脉象洪数。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紫苏、白芷、姜、葱表散风寒为主药;升麻、葛根解肌透疹,助主药驱邪外出,陈皮、香附理气行滞,赤芍、甘草解毒和营。故总括全方,适用于寒邪在表未解而有人里内传阳明之势的外感病。
清热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大青叶60g 板蓝根60g石膏60g大黄30g玄明粉60g粉碎、过筛、混匀即得。每猪每日拌料饲喂30~60g。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主治猪发热,粪干。
本方与《中兽医科技资料选辑》第2集中的青蓝石膏汤组成相同,仅以玄明粉易芒硝。大青叶板蓝根生石膏各60g芒硝80g大黄30g。大青叶、板蓝根、大黄煎汤,石膏研细末,与芒硝混合灌服。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退烧。主治猪阳明证,高热不退。
经吉林省家畜疫病防治研究所验证,对于猪的流行性感冒等外感发热,口渴、粪干、食欲不振者,有良好疗效。粪便不干者,可去大黄、芒硝,加焦三仙、青皮、陈皮;气喘者,加百部、百合。
本方为猪发热所设。猪的发热常伴有粪便燥结,即热结胃肠或阳明腑证,按理应以大承气汤治之。但大承气汤泻下通便之力有余而清热解毒之功不足。本方中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生石膏善解阳明之热,大黄、芒硝泻热通便,诸药合用,清热泻火之功卓著。原方验证结果,43头高热病猪中37头治愈。
感冒汤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羌活10g 白芷lOg防风10g川芎6g细辛3g苍术10g桔梗6g 紫苏6g 黄芩6g 荆芥6g 甘草3g 其中羌活、白芷、防风、川芎、苍术、桔梗、黄芩、甘草先煎10分钟,细辛、荆芥、紫苏后下,再煎10~20分钟。煎两次,去渣取液,一次服用。功能祛风解表。主治猪感冒。
复方柴胡注射液
出自《中兽医方药应用选编》。柴胡750g 细辛500g 独活250g 用蒸馏法制成灭菌注射液1 600ml。按猪体重每30~50kg肌注lOml,50kg体重以上酌加剂量。功能解表退热,祛风止痛。主治猪感冒。
《猪病防治手册》中载复方柴胡注射液为:柴胡3 000g虎杖1 000g 防风500g苏叶500g薄荷500g将上药切成薄片或磨成粗粉,水浸2小时,加水适量,蒸馏,收集馏液6 000ml。再蒸馏,收集馏液3 000ml。加25.5g氯化钠、15ml吐温一80,搅拌至溶解,用10%火碱液调pH至6~7,精滤,封装,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小猪2~3ml;中等猪5~10ml;大猪15~20ml。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2日。
《中兽医学杂志》1988年第4期报道用加味羌活蒲蓝汤(羌活30g蒲公英50g板蓝根60g 水煎灌服,50kg体重的猪1日2次服完)治疗猪感冒76例,治愈66例。风寒感冒重者用羌活30~60g;体虚者加党参30g;咳甚者加桔梗30g;感冒挟湿者加苍术30g;挟食者加焦三仙适量。《中兽医学杂志》1 991年第1期和《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2期均报道用风油精(人医外用风油精3~6ml,1次缓慢肌肉注射或加2ml安痛定稀释后再注射)治疗猪感冒,具有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的作用。治疗风寒感冒27例和流行性感冒36例。前者用药1次治愈16例,2次治愈7例,3次以上治愈2例,共治愈25例;后者用药1次治愈11例,2次治愈14例,3次以上治愈5例,共治愈30例,无效6例。
苦木制剂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5年第4期。苦木树根饮片(干品) 去杂洗净,放人锅内,加水浸过药面,煎煮l小时。粗滤,药渣再加水煎煮1次。滤去渣,合并2次药液,浓缩。加20%石灰乳充分搅拌,调pH值至12,静置过夜。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再加20%硫酸铜调pH值至5~6,静置1~2天。中速滤纸过滤,滤液加10%氢氧化钠调pH值至7,浓缩或加蒸馏水至每毫升药液含生药0.5g,过滤,分装,灭菌,备用。肌肉注射,45kg重的猪用药20ml。I临床证明,本制剂治疗猪感冒、无名高热、中暑等有效,尤其是治疗感冒,有效率98%以上。
抗菌灵注射液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2年第2期。鱼腥草 筋骨草各300g 青蒿 蒲公英各200g洗净切碎,加水蒸馏,约得蒸馏液2 000ml,再重蒸馏1次,收取重蒸馏液约850ml。余液与药渣煮沸30分钟取汁,药渣再加水1 000ml,煮沸30分钟.取过滤液。合并2次煎液浓缩至200ml。加95%乙醇500ml静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呈稠膏状。然后加入蒸馏液,搅拌均匀后,冷藏24小时,过滤,调pH5.5,加入吐温一80和苯甲醇各10ml,并加蒸馏水至1 000ml,过滤,灌封,印字.灭菌,即成含生药1g/ml的注射液。肌肉注射5~30ml。治疗猪风热感冒335例,治愈328例。治疗肺炎及气管炎153例,治愈146例。
嵌药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1年第3期。白砒10g 细辛 瓜萎 皂角各25g 胡椒20g为极细末,装瓶备用。在病猪耳背面中下部皮下,避开血管,用宽针向下作一长1~2cm的袋形创口,嵌入药末O.05~O.1g,手压创口,轻揉几下。一般次日嵌药部位开始肿胀,第3日肿胀加剧,用宽针刺破,使血水流出,创口涂以桐油或醋即可。功能攻毒泻热。主治猪发热。
对抗菌素不效的热证,该药多能收到满意疗效。嵌药后术部肿胀迅速、肿胀大者康复快,不肿或肿胀慢者效果较差。
曾以本方治疗4头架子猪。病猪精神不振、喜卧、鼻镜干燥、结膜潮红、粪干并时而带血、体温41.5℃,他处用青霉素等治疗3日无效。按本方治疗后,次日体温降至40.5℃,第三日体温恢复正常,开始进食,第四日全部康复。
阿石枣汤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4年第4期。生石膏60g(捣细先煎半小时) 生姜21g大枣30g甘草21g煎15分钟,去渣。取7克阿司匹林研细,用上述药液溶化。猪一次胃管灌服。功能发汗解表,清热散寒。主治猪寒包火症(重症感冒)。
本方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对内有郁热的表里俱实者,用之不当易产生不良后果。表里俱虚者禁用本方,否则大汗亡阳。即使药证相符,亦须得汗即止,以免发汗过度。发汗过度时可用米粉、龙骨、牡蛎粉涂身止汗。兼有粪结时,方中加大黄、芒硝。
三石散
黑龙江省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芒硝60g 滑石30g石膏30g为末,拌饲或水调灌服,功能清热泻火,利尿。主治猪发热,便干,尿黄。
灭弓汤
出自《中兽医方药应用选编》。常山10g 槟榔7g 柴胡6g 麻黄5g 甘草5g 桔梗6g常山、槟榔先用文火煮20分钟,再加入柴胡、桔梗、甘草同煎15分钟,最后放人麻黄煎5分钟,去渣候温,用胃管投服。可视病情每天服药1~2剂(若服2剂,每剂可合并头、二煎一次投服),连服2~3天。功能退热杀虫。主治猪弓形虫病。
江苏省泗阳县畜牧兽医站1985—1986年治疗阳性猪53例,康复51例。后又用猪接种活虫体人工发病的方法(弓形体虫株由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进行试验,结果:治疗试验组6头猪,分别用药2~3日后,逐步康复。未经治疗的对照组2头猪则先后死亡,经剖检呈现弓形体病猪的典型病理变化。江苏省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曾组织对灭弓汤验证试验,人工接种强毒虫株于架子猪10头发生典型弓形体病,应用中药灭弓汤治疗5头的试验组,其平均体温一直维持在41℃以下,呼吸与体温反应分别于治疗后第3天、第7天恢复正常,无废食,无死亡。未予治疗的5头对照组,其体温一直较治疗组高O.5~1.0℃,体温、呼吸等临床症状和食欲的恢复分别较治疗组推迟3~5天,死亡1头。结果表明中药灭弓汤对弓形体在猪体内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根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狗口服常山水浸膏或肌注醇浸膏或皮下注射常山碱甲,可致恶心、呕吐、腹泻及胃肠粘膜充血、出血;过量槟榔碱可引起流涎、呕吐。故临床使用应掌握常山、槟榔的用法、用量,并且应在用药半小时后再饲喂食物,以免因发生呕吐而影响药效。
复方鱼腥草注射液
出自《全国兽用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鱼腥草2 000g前胡1 000g马兜铃500g生半夏500g,洗净切碎后装入蒸馏瓶内,加水适量,浸泡,蒸馏收集蒸馏液4 000m1,然后将蒸馏液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2 000ml,加入16g氯化钠调节渗透压,精滤,封装,灭菌。每毫升相当生药2g,每支5ml。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可用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炎症,特别适用于肺炎咳嗽、喘气病。用量:小猪2~4ml,中等猪5~10ml大猪,15~20ml。肌注,一日2次,连用2~3天。
《中草药防治猪病》中记载有另一复方鱼腥草注射液:鲜鱼腥草 连翘各等分,洗净切碎后装入蒸馏瓶内,加注射用水超出药面,蒸馏收集蒸馏液,然后将蒸馏液再蒸馏,向收集到的重蒸馏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至等渗,静置沉淀3天后,取上清液过滤,分装,经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后备用。每50kg体重每次肌肉注射20~30ml,每日2次。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猪暑感温热。
复方青藿注射液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年第5期。青蒿籽40% 香薷20% 藿香20% 佩兰10% 薄荷10% 去除杂质,混合,用蒸馏水制取注射液(《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广州市药品检验所编)。每毫升含生药5g,分装于安瓿内,高压灭菌,避光保存备用。肌肉注射。30kg重以下的猪20~40ml;30~50kg的猪50~60ml;50~100kg的猪70ml。
据报道,用此注射液治疗猪中暑1 517例,除87例因各种原因死亡、38例诊断不确治疗无效外,其余1 392例全部治愈。

4.3 医心肺病方

朱砂心血丸
出自《直指方》,见于《猪经大全》。朱砂6g(水飞) 猪心血调一杯服之。功能镇惊解毒,活血消肿。主治猪肿心子症。
猪肿心子症是猪心脏肿大、扩张、心肌肥厚的一类疾病。主要由于心阳不振、水气上逆或瘀血内阻而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气内停,郁结于心引起。症见四肢不温、恶寒发抖、口色晦暗、舌苔薄白、眼目发紫、小便短少、水肿、脉细数。死后解剖,可见心脏肿大。方中朱砂味甘性寒,诸家本草都只认为有镇惊安神、解毒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认为有通血脉的作用。猪心血性寒而解毒,此方用猪心血,以其能引药人心经,取其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之意。病猪心脏是否肿大,除非解剖,较难判断。如临床上见到方解中所述症状,可试用本方治疗。
朱砂是汞的硫化物,但非纯品。《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注明能化汞。汞制剂能使外周血管扩张,消除血行障碍,引血下行,消除头部充血,有通血脉的作用。内服此药吸收后,经肾脏排出体外,排出时能刺激肾脏,扩张血管,增加泌尿,这是汞制剂能利尿的原因。服此药可治心性水肿,但对肾脏有刺激,故肾性水肿不宜使用。汞制剂能蓄积于体内,久服、多服易引起中毒,一般用药后须间隔三天以上才能再用。
丹皮地黄汤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0年第6期。丹皮 生地黄 黄芩 栀子各30g蝉蜕茯神 远志 赤小豆各15g天竺黄 钩藤各10g甘草5g。水煎2次,合并药液,体重50kg以上猪分3次灌服,可按病猪大小、体质和精神状态适当增减。功能清热凉血,熄风安神,化痰利湿。主治猪李氏杆菌病。
加减法:对头嘴着地、眼睛红肿者加菊花、草决明各15g;粪便燥结者加大黄30g芒硝15g木通20g;怀孕者加杜仲20g艾叶10g。
活喉蜜
出自《猪经大全》,原无方名。青黛 薄荷 共研末,加蜂蜜和成药饼。塞猪口内,以待药慢化并咽下。功能清热消肿,利咽化痰。主治猪喉闭不能张声(因咽喉炎引起的喉头麻痹)。
患猪喉闭时,由于喉头水肿而叫声嘶哑或叫不出声。严重时张口出气、呼吸困难,可于短期内窒息死亡。方中青黛性寒味咸,能清热凉血、消肿解毒;薄荷性凉味辛,能疏散风热、化痰利水、消肿止痛;蜂蜜味甘性寒,能润燥止咳、通便解毒。三药共研,制成饼状塞入猪口内慢慢化下,可直达患处,清利咽喉,消除肿胀。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
出自《猪病防治手册》。蒲公英200g知母100g板蓝根100g 紫花地丁200g生石膏100g射干200g山豆根100g吐温一80 5ml苯甲醇10ml药材洗净切碎,加水浸泡煎煮3次,每次各煮沸1小时。用纱布过滤,3次滤液合并并浓缩至800ml,放冷,加95%乙醇,使醇含量达70%,搅匀后静置24小时,过滤。沉淀物用少量乙醇冲洗,滤液与冲洗液合并,再加乙醇达含醇量80%,放置过夜,多次过滤,最后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所得浓缩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900ml,加1%活性炭煮沸10分钟,放冷,过滤。滤液加苯甲醇和吐温一80,混匀,并加注射用水至1 000ml。过滤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本品相当生药1g/ml。肌肉注射,1日2次。小、中猪每次5~10ml;大猪每次10~20ml。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猪咽喉炎。
蒲紫注射液
出自《猪病防治手册》。蒲公英400g紫花地丁300g 柴胡300g 薄荷100g苏叶100g吐温一80 10ml苯甲醇10ml①取紫花地丁、蒲公英洗净切碎,加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1小时,用纱布过滤,2次滤液合并并浓缩至400ml,放冷后加95%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60%,搅拌,放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再加95%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放置过夜,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②将柴胡、薄荷、苏叶粉碎,加水2 250ml,用蒸馏器蒸馏,收集蒸馏液800ml,再将蒸馏液重蒸馏1次,收集重蒸馏液500ml。③将蒸馏液与水提取液合并,加入苯甲醇和吐温一80,混匀,加注射用水至1 000ml,过滤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本品生药含量相当1.2g/mI。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5~20ml。功能解表清热,利咽消肿。主治猪咽喉炎。
二陈青龙汤加减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0年第6期。法半夏 橘皮 瓜萎 杏仁 厚朴各12g麻黄9g云苓 五味子各15g共为细末,分4次拌料喂服,日服2次。功能辛温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咳嗽。
咳嗽是上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常见于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临床上除咳嗽外多伴有流鼻涕,呼吸困难,减食和不定热型为特征。依病因和症状分风寒、风热和气虚三种证型。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据报道,用此方治疗猪寒喘症10例,疗效颇佳。
风热咳嗽可选用:(1)清肺散加减 出自《兽医验方新编》,原无方名。贝母 葶苈子 板蓝根 茯苓各30g桔梗24g 生甘草 山栀子 黄芩各18g 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2)清肺止咳散出自《四川省中兽医诊疗经验集锦》,原无方名。金银花10g连翘10g栀子6g荆芥lOg薄荷10g 牛蒡子10g杏仁10g桔梗10g前胡10g瓜蒌10g 石膏12g 甘草3g 桑白皮12g 煎汤内服。(3)通光散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通关藤100g每日每头猪100g,分早晚2次水煎灌服,或用其煎液拌料饲喂。7~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本方载于《云南中草药选》,即萝摩科通关藤,味苦、微甘,性凉、无毒。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止咳平喘,活血生肌。现代药理研究,通关藤茎中的苦味甾体脂甙,多属肉珊瑚甙元,能松弛气管平滑肌,缓解痉挛。《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年第3期报道,先后用本方治疗患猪358头,痊愈280头,显效68头。
气虚咳嗽可用:补肺汤 出自《新编中兽医治疗大全》。党参10g 黄芪15g 熟地15g五味子10g紫菀10g桑白皮10g煎汤,候温灌服。
公英桔梗汤
出自《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重庆畜牧兽医站验方,原无方名。鱼腥草 蒲公英桔梗水杨柳大青叶 制黄芩肺形草各40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清肺解热,理气止咳。主治猪肺热症。
肺形草,别名双蝴蝶、黄金线(《全国中草药汇编》)。此药为龙胆科植物双蝴蝶的幼嫩全草。功能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肺炎,肺脓疡,肾炎,泌尿系感染,疔疮疖肿,乳腺炎,外伤出血。
猪喘素
出自《藏兽医经验选编》。滇独活 麻黄 藏黄连 黄精 松花(各等份) 共研细末为散剂,中等大小猪每次服30g。功能祛风解表,泻火燥湿,润肺止咳。主治猪喘气病。也可制成针剂(生药500g、水10 000ml,浸泡24小时后蒸馏,药渣加水5 000ml浸泡12小时,煮沸,同法再蒸馏一次,加入前液,调整pH值,灭菌备用。中等大小猪每次肌注20m1)。
蟾酥注射液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制法:(1)蟾酥粉碎搅匀,以水适量煮沸1小时,两层纱布过滤,滤液加甘油30%,搅匀,过滤,将滤液加注射用水至含蟾酥0.5%,再按药液体积O.5%比加入苯甲醇(每100ml加0.5ml苯甲醇),搅拌均匀,过滤,灌封,流通蒸汽灭菌。(2)蟾酥粉碎,稍加蒸馏水浸胀,以适量甲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甲醇提取液,减压回收甲醇,浓缩物加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过滤,将滤液置分液漏斗中,以丁醇萃取3次,取丁醇液,以pH2左右的水萃取5~10次(丁醇层回收丁醇),取水层加pH2的酸水稀释至含蟾酥2%的浓度,置水浴锅上加热,使丁醇挥发,按药液体积0.5%加入苯甲醇,再加适量注射用水至含蟾酥2%的浓度,精滤,灌封,灭菌。使每100毫升注射液相当蟾酥0.5~2g。肌肉注射,小猪每次0.5~1ml,大猪4~6ml。功能解毒通窍。强心利尿。主治猪喘气病,仔猪白痢,猪细菌性肠炎。
复方苇茎注射液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芦苇茎(去节,如用鲜品,取干品的3倍量)100g薏苡仁100g冬瓜仁100g鱼腥草100g桃仁50g上药分别粉碎,先将芦苇茎和鱼腥草煎煮3次,每次煮沸15分钟,过滤,将此滤液再煎煮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方法同上,过滤,合并3次滤液,浓缩至糖浆状,搅拌加入3倍量95%乙醇,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再加4~5倍量95%乙醇,放置冷处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4.5ml吐温一80,加注射用水至450ml,搅拌均匀,放冷处24小时,精滤,灌封,100℃灭菌30分钟。每毫升药液相当生药1g。猪肌肉注射10~20ml,气管注射5ml,每日1次。功能补肺止咳,利水平喘。主治猪喘气病,支气管炎。
据四川省峨眉县农林局报导,有较好疗效。本方由《备急千金要方》载苇茎汤加鱼腥草而成,增加清热解毒之功。

4.4 医脾胃病方

胃肠活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黄芩20g陈皮20g青皮15g大黄25g 白术15g木通15g槟榔10g知母20g玄明粉30g神曲20g石菖蒲15g乌药15g牵牛子20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拌饲服用,功能理气,消食,清热,通便。主治猪消化不良,食欲减少,便秘。
本方适用于胃肠积滞及大便秘结。方中大黄、玄明粉泻下清热,攻积导滞,为主药;槟榔、木通、牵牛子下气利水,消积除满,黄芩、知母清肺胃之热,为辅药;神曲、石菖蒲、白术健脾燥湿,消积化食,助运化,为佐药;青皮、陈皮、乌药理气宽肠,调理脾胃气机。诸药合用,具有通秘结、消积滞、除胀满、清邪热的作用。故本方广泛用于猪的胃肠积滞及大便秘结。对其他动物的消化不良、便秘、胃肠炎等症,均可用本方加减。
另有猪胃肠活 出自《内蒙古中兽药标准》(1988年版)。大黄5g黄芩 陈皮神曲 莱菔子各4g青皮 乌药 苍术 木通 菖蒲 玄明粉各3g槟榔2g 为末,每次20~50g拌饲或调灌。功能清胃火,健脾胃。主治猪便秘,消化不良。
健胃散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麦芽30g龙胆草60g 干姜9g 大黄9g苍术6g苏打粉6g为末,拌食饲喂;或开水冲调,胃管投服。猪每次30~150g,每日2~3次。功能健脾燥湿,消食导滞。主治猪消化不良。
另有同名方:(1)健胃散 出自《浙江省猪牛中兽医诊疗经验汇编》,原名猪健胃散。茶籽饼500g(烧成灰研成粉) 生姜100g(切片焙干研成粉) 锅底灰100g 大黄30g(焙干研成粉) 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猪每次10~30g,连服2~3天。适应猪消化不良,减食。用药前先行驱虫,效果更佳。(2)健胃散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80年第10期。陈曲 山楂 麦芽各10g槟榔2g 研末灌服或拌料喂给,日服2次,5日为1个疗程。5~10kg的猪每次10g;10~25kg的猪20g,50kg的猪40g,100kg的猪60~80g,150kg的猪100g。用本方治疗猪慢性胃食滞105例,治愈85例,好转13例。
中西合方:三仙多酶健胃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第5期。含糖胃蛋白酶20g胰酶25g淀粉酶25g焦山楂焦麦芽 焦神曲各50g混合研末,拌料喂服。便秘重者加郁李仁15~20g;脾胃虚寒者加炒白术10~15g。体重50kg以上大猪每次50g,中猪30g,小猪25g,每日1次。用本方治疗猪消化不良症1 000余例,收效较为满意。
马钱子注射液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7年第4期。马钱子(番木鳖)500g加水浸泡30分钟取出,粗碾,刮去皮,切片。用95%酒精淹过药面浸泡48小时,滤出药渣。再加95%酒精浸过药面泡24小时,过滤。合并2次滤液,用滤纸过滤,回收酒精,浓缩药液至80ml左右,加蒸馏水至10 000ml,调pH为7,加O.5%吐温一80,再加1%甲醛溶液进行化学消毒(即加36%甲醛溶液100m1),调pH为7,抽滤,分装于高压消毒并烘干的10ml安瓿中。肌肉注射。50kg重以上的大猪8~10ml,10~25kg重的小猪3~5ml。用本注射液治疗猪消化不良症1 411例,治愈1 299例。
苦参苍术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4年第3期。苦参3kg 苍术7.5kg 将苦参水浸20小时,煎3次,得滤液4 000ml,再与苍术粉及适量的混合饲料拌匀晾干,即成。此散含生药量:苍术2g,苦参5g。也可以按比例制成散剂。每日下午饲喂时给药,每头猪每次在饲料中加人苦参苍术散5g。
三仙余粮散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2000年第2期,原方无名。神曲 焦山楂 麦芽各10g禹余粮5g为末冲服或拌料饲喂。10kg体重的猪每日1剂,连用3日,功能消食止泻。主治仔猪单纯消化不良性腹泻。
内金消食散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2000年第2期,原方无名。炒鸡内金 茯苓 陈皮 焦山楂焦槟榔 神曲 麦芽各30g为末,拌料饲喂,10kg体重的仔猪每日1剂,连用3天。功能消食止泻,主治仔猪伤食腹泻。
《中国兽医秘方大全》中载有一个消食散:神曲.30g莱菔子20g大青盐50g碱面50g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混入饲料中喂服。大猪每次50g,小猪每次20g,1日2次。据报道,用此方治疗猪消化不良1 000余头,服药3天后食欲大增,治愈率在90%以上。
健猪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大黄400g玄明粉400g苦参100g陈皮100g粉碎,过筛,混匀,即得。猪15~30g。功能消食导滞,通便。主治消化不良,粪干便秘。
《畜禽疾病防治法精选》中也有一个健猪散。磷酸氢钙 氯化钠各10g苍术 干酵母各15g 为末,分三次拌料服用。功能健脾开胃、补充钙质,治疗猪缺钙及生长缓慢。
猪健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龙胆草30g苍术30g柴胡10g干姜10g碳酸氢钠20g粉碎、过筛,混匀,即得。猪每日拌料饲喂10~20g。功能消食健胃,主治消化不良。
钩吻末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钩吻 粉碎过筛即得。功能健胃,杀虫。主治消化不良,腹泻,虫积。猪每日10~30g。怀孕猪慎用。
消食通便散
出自《内蒙古中兽药标准》(1988年版)。玄明粉33g小苏打27g食盐14g石膏20g滑石6g为末,混饲或调灌。小猪10~30g,大猪50~100g。功能消食开胃,清热化滞。主治猪食积,胃热,粪干。
通便散
出自《活兽慈舟》。地龙(蚯蚓) 五谷根土大黄共捣碎喂服。猪大便不通可由高热病热灼伤阴造成,方中三药均有清热泻火,利水通便之功,故对猪实热便秘有效。
五谷根,是禾本科植物水稻之根;亦有可能是薏苡根之别名(《分类草药性》),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根。功能清热,利湿,健脾,杀虫。
三黄散
出自《中草药防治猪病》。黄芩35g黄柏35g大黄30g为细末,水调灌服或混饲。50kg体重猪日服80~100g;幼猪每5kg体重日服2~5g。功能清火解毒。主治猪秋燥肠热。
大黄巴豆煎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1年第2期。大黄150g 巴豆20g先将巴豆加水浸泡60分钟,再加水至900ml,煮沸30分钟,再加入大黄150g,继续煮沸30分钟,去渣,浓缩至495ml,加苯甲醇5ml,共500ml,即相当于每毫升含生药0.34g。缓缓深部直肠灌注,小猪每次5~10ml,大猪每次10~20ml。功能泻下。主治猪便秘。
据报道,用本方共治疗便秘患猪120头,痊愈112头,好转6头。药理实验表明,本方能使肠道蠕动、分泌增强,而且这种作用不被阿托品所阻断。用药后30~60秒即见肠音增强,30分钟内可排便两次,50分钟后恢复平静。如未排完,可再灌一次。不得用于怀孕猪;使用时严格控制剂量,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12小时,以免脱水、直肠脱、便血等。离体肠管试验表明,本方对增强肠管蠕动作用显著。
《新编中兽医治疗大全》中治疗猪便秘,用番泻叶单方适量,按每千克体重1g计算,开水浸泡15分钟.候温去渣灌服。每6小时服1次,连续1~3次即愈。共试治猪便秘764例,其中投药1次治愈317例,投药2次治愈250例,投药3次治愈147例,共治愈714例。
《中兽医学杂志》1989年第1期报道,蜣螂3只 香油150g将蜣螂用香油炸酥研末,与剩下的香油混合,待凉后灌服,每日1次,连用1~3次。用此方治疗猪大便秘结3例均愈。蜣螂,又称“推车客”、“牛屎虫”。栖息在牛屎堆中。据《民间兽医本草》记载:此虫味咸,性寒,有毒。通肠化结,消肿解毒。凡高热引起的大便秘结。均可使用.每次用量以不超过5只为宜。但《中兽医学杂志》1995年第3期报道用蜣螂5~7只、香油250g治疗猪大便秘结,屡见奇效。
复方槟榔栓
出自《辽宁畜牧兽医》1984年第2期,原名复方槟榔蜜箭。槟榔5g 辣椒1g 为末,加炼蜜20g、滑石粉适量,共调,搓成直径1.5~2cm的条状。用时表面涂少许植物油,徐徐塞入肛门。功能润肠通便。主治猪便秘。
温中涩肠散
出自《中兽医内科学》,原无方名。制硫黄15g制赤石脂30g石榴皮45g硫黄置去核的红枣中,炭火中烧炭存性,研末,与赤石脂混合,用醋调匀,晒干研末后与石榴皮末混匀。每次10~15g.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温中涩肠。主治猪虚寒久泻。
治痢片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地锦草25 000g 硬脂酸镁35g 取地锦草3 000g,研细末,过100目筛;其余地锦草加水煎煮两次,煎液合并用纱布过滤.浓缩至与生药等量,加95 9/6乙醇1.5~2倍,搅匀,静置24小时,吸取上层清液。弃去残渣,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加入地锦草细末,拌匀,过20目筛搓粒,置60℃以下烘干,候冷,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每片重0.35g。每日3次,每次4片,研末拌饲.或温水调灌,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猪肠炎,痢疾。
香参汤
出自《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4年第5期。木香10~25g苦参60~125g早晚水煎服(50kg猪之用量)。病情严重者,开始每日1~2剂,2~3日后,改每日1次。里急后重严重者,加白头翁、秦皮、辣蓼、铁苋、地锦草、马齿苋等;脓血多者,加仙鹤草、墨旱莲、地榆炭、槐花炭等;发热者,加葛根、玄参、生地、麦冬;久泻气血双亏者,加党参、白术、升麻等。用此方治疗猪痢疾78例,治愈75例。
止痢促长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年第3期。连翘 蒲公英 白头翁 苦参 龙胆草各1份 黄芪 淫羊藿各1.5份 白芷 苍术 柴胡 陈皮各1份诸药按比例配合,粉碎为极细末备用。每千克体重1~2g,重症者每千克体重可用3g。预防量减半。将上药散剂加5~10倍量水,煎后连同药渣喂服或灌服。一般1日1次,重症者1日2次。对某些重症腹泻,可加用碳酸氢钠以调整机体酸碱平衡,提高疗效。
本方可用于治疗各种畜禽腹泻症,近年来用此方治疗腹泻病猪1 235头,治愈1 154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蒲公英、白头翁、苦参、龙胆草多能抑杀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白头翁和苦参尚能抑杀某些病毒、阿米巴原虫及某些滴虫。同时可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胃肠灵片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2年第1期。青牛胆(别名地苦胆、金果榄)3份 雪胆(别名蛇莲、苦金盆)1份研末制粒后压片。20kg重的猪每日30g,120kg重的猪每日60g,分2次投服。一般用药2~4次。临床上治疗猪胃肠炎122例,治愈101例,好转9例,未愈7例,死亡5例。
类似方:(1)解热胃肠灵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1年第6期。樟脑25g大黄25g桂皮10g生姜25g小茴香10g 薄荷油25ml穿心莲125g 乙醇750ml将大黄、桂皮、生姜、小茴香、穿心莲粉成细末,加95%乙醇50ml浸泡7日,过滤,药渣再加95%乙醇250ml浸泡7日,过滤,合并2次滤液,加入樟脑、薄荷油溶解,蒸馏水加至1 000ml,按药液1%加入活性炭。摇匀,用布氏漏斗抽滤,再用G垂熔漏斗精滤后分装(每安瓿5m1),密封,灭菌,印字。肌肉注射。体重10kg以下用O.5~1ml,10~20kg用2ml,20~30kg用3~4ml,30~40kg用4~5ml,40~50kg用5ml,50kg以上用6ml,最大用量不超过10ml。据报道,用本品治疗胃肠炎病猪1 000头,治愈940头,好转40头,无效20头。副作用嗜睡2~3小时,胃肠蠕动加强加快。久病体弱者不宜使用。(2)马齿苋汤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第4期。马齿苋(干品)60g铁苋50g红辣蓼50g煎成浓汁,1日1次。空腹灌服,连用3天。服药第1天绝食。据报道,治疗胃肠炎病猪375头,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死亡22头。改服马齿苋汤3天,全部治愈。
石榴皮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4年第4期。石榴皮130g 茴香 生姜100g 红糖50g加水3 000ml煎汁,分4次灌服或让猪自饮。此方量用于30~40kg重的猪。应用本方治疗猪水泻(寒泻)数千例,治愈率达95%。
类似方有:(1)石榴泥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3年第1期。成熟或未成熟石榴果1~5个 捣烂如泥,给15~40kg的猪1次喂服,连用2次。成熟石榴果酸甜,少数猪可以自由采食,未成熟的石榴果酸涩,猪不爱吃,可加红糖少许灌服。未成熟的石榴果治疗猪伤食泄泻效果更为明显。用石榴泥治疗猪伤食泄泻147例,治愈130例。(2)姜枣红糖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4年第1期。生姜1kg(切碎) 大枣0.5kg(去核) 红糖1kg开水冲调,候温喂服或灌服。日服2次,连用2日(此为80头小猪用量)。用本方治疗小猪寒泻80头,治愈率达96%以上。 (3)生姜茶叶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4年第1期。茶叶100g干姜100g或鲜生姜150g红糖50g共煎水500ml,供20~40kg的猪分2次灌服,一般连用2~3日。用本方治疗猪腹泻100余例,治愈率达95%以上。
复方香叶子注射液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4年第4期。香叶子(全株,鲜品,秋季采集)70% 云木香(干品)15 9/6 五味子(干品)15 9,6 将云木香、五味子先用冷水浸泡24小时,然后加入香叶子(切细),蒸馏成1:1药液,加苯甲醇2 9,6,过滤,分装于消毒后的洁净的10ml安瓿内,封口,高压消毒,印字备用。肌肉注射。仔猪每头次5~10ml;架子猪每头次10~20ml;大猪每头次20~30ml,每日2次,连用1~2天。
据报道,用该注射液治疗猪腹泻273例,治愈255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本制剂的止泻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病初一般用药1次即效;久泻者用药2~3次可愈。
蟠龙散
出自《证治准绳》,见于《猪经大全》。地龙蚓30g风化硝60g 为末。见肿消(商陆)、荆芥、生姜、葱白浓煎水洗后,将上药末撒在脱出的肠头上,功能清热消肿。主治猪阳症脱肛(阴虚燥结所致)。
地龙蚓,即蚯蚓,又名蟠龙,故方名为蟠龙散。此处蟠龙用干品。
复方龙骨散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59年第8期。龙骨10g五倍子10g黄连4g为细末。洗净脱出之直肠,将药均匀撒在肠膜上,整复直肠,同时进行肛门外热敷。功能涩肠固脱。主治猪直肠脱。
贯仲驱蛔散
出自《藏兽医经验选编》,原无方名。贯仲250g槟榔90g甘松500g大黄250g为细末,小猪5~6g,加水灌服,日服1次,连服3次。功能杀虫消积,行气通便,主治猪蛔虫病。
驱蛔散
河北省定县验方,原方无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槟榔 苦楝皮 大黄 芒硝各9g,研末冲服。功能杀蛔驱虫,主治猪蛔虫病。

4.5 医肝肾病方

蝉蜕煎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1年第5期。蝉蜕25g加水250ml,煎至125ml左右,去渣,候温徐徐灌服,连服5~7天。功能熄风止痉,主治猪破伤风。
配合锁口、开关穴针刺,百会穴位注射青霉素1~2次,效果更好。本方疗效与剂量有关。初次用药每50kg体重用25~30g蝉蜕,口噤不开症状可缓解。蝉蜕味甘咸、性寒,能逐风散热、定惊去翳、解毒止痉,是治疗破伤风的良药。本方治疗6例病猪,除1例牙关紧闭、不能进食而死亡外均痊愈。另外,本方对未查出创口的四肢坚硬、耳竖、尾直、食欲废绝症状同样有效,但对牛的破伤风疗效不确切。
白花散
出自《简要济众方》,见于《猪经大全》。朴硝末30g茴香子20g捣碎煎水,灌服。功能清热化湿,温肾利水。主治猪尿结症。
尿结是尿液闭结而排不出的一种病证,亦称癃闭或胞转,主要由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可因前焦肺热气壅、燥热伤津、水道通调受阻,中焦湿热下注膀胱,后焦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及外伤等情况而发生。临床常见湿热尿结、肾虚尿结、外伤瘀阻尿结三种证型。本方中朴硝咸寒,清热化湿,软坚破结,能使尿液自肠排出,减轻膀胱负担;茴香味辛性温,健脾开胃,暖腰肾,去膀胱冷气,补命门之火,使肾阳复而水湿自降,故为清除胃肠湿热
和温肾并用之方。
《兽医验方新编》中有一类似方,名消石散。芒硝150g滑石50g茯苓30g冬葵子30g木通50g海金沙35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化石利尿。主治尿石症。
加味猪苓汤
出自《兽医科技杂志》1983年第11期。猪苓45g茯苓45g 滑石45g桔梗30g阿胶18g(烊化)每日1剂,煎汤,分早晚2次灌服。功能清热利尿。主治膀胱炎,尿淋漓。
若尿短淋漓,加马鞭草、玉米须、车前子;尿血加白茅根、茜草炭。用本方治疗母猪急性膀胱炎13例,其中12例服l~6剂痊愈。
用于治疗猪膀胱炎的方剂还有:(1)五淋散 出自《浙江畜牧兽医通讯》1984年第9期。栀子30g 茯苓24g 当归18g 芍药15g 甘草10g 煎汤灌服。热重者,加金银花、黄芩、膀胱炎、连翘等;尿淋者,加瞿麦、篇蓄、石韦、木通、夏枯草等;尿血者,加小蓟炭、血余炭、墨旱莲、茜草炭;便秘者,加大黄、郁李仁、火麻仁。用此方治疗母猪膀胱炎28例,治愈26例。一般3~6剂治愈。 (2)白石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7年第2期。鲜白花蛇舌草 石韦根各250g煎水1碗,候温灌服,每日2次。
鱼腥草注射液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干鱼腥草10 000g洗净切碎,置蒸馏器中加水蒸馏,蒸馏液重蒸馏1次,接取先馏出的800ml备用。余液与药渣合并煮沸3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200ml,加乙醇500ml处理,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得稠膏状物,加先馏出的蒸馏液,搅匀,冷藏24小时,过滤,调pH至5~6,加入1%吐温一80和2%苯甲醇,并加注射用水至1 000ml,过滤,灌封,灭菌。每1ml注射液相当于药材10g。每次5~15ml,每日2次肌肉注射。功能消炎,利尿。主治猪尿道炎,肾炎,子宫炎,乳腺炎,肺炎,气管炎,多发性疖肿。
另外,也可将新鲜的鱼腥草2 000g加水1 000ml,蒸馏,收集馏液500ml,制成每毫升含生药4g的注射液,调节渗透压,封装。肌肉注射,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5~15kg的猪每次5mI,大猪适当加量。
回阳生精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1年第1期。淫羊藿 阳起石各30g 肉苁蓉 菟丝子续断各25g杜仲 黄芪 党参各20g甘草15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2~3剂。功能温肾壮阳,益气生精。主治公猪弱精,死精症。
方中淫羊藿、阳起石补。肾壮阳为主药,配合肉苁蓉、菟丝子、杜仲、续断补肝肾,助四肢爬跨之力,黄芪、党参、甘草补气健脾,保持公猪元气不衰。应用本方共治验弱精、死精病猪8头,效果确切。如发现血精,可加地榆、仙鹤草、金银花、车前子。
治疗公猪死精症的方剂还有天麻酊: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年第2期。天麻125g淫羊藿100g五味子75g杜仲75g牛膝75g将上药用50度白酒2500ml浸泡一7天,体重200kg以上的猪每服200ml,200kg以下每服150ml,日服2次。用本方治疗公猪死精症8例。均获痊愈。
壮骨散
出自《中兽医治疗学》。首乌20g 蛤粉15g 石决明15g 牛膝20g 杜仲15g牡蛎25g龙骨25g续断15g秦艽10g骨碎补15g甘草10g诸药共为细末,分2次拌料喂给。功能温肾壮骨。主治骨软症。
骨软症是因钙、磷比例失调、代谢障碍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时还应考虑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磷的吸收与沉积。
治疗骨软症还可以选用仙皮苓: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6年第5期,原无方名。仙灵脾1.5% 五加皮2.5% 茯苓2.5% 白芍1.5% 苍术1.5% 大黄2.5% 骨粉70%小麦麸18% 中药去杂,混合研末,加骨粉搅拌均匀,分装。按猪年龄、体重等情况,每日用药30~50g,分2次拌料喂给。连喂1周为1个疗程。用本方治疗骨软症482例,治愈470例。其中异嗜型165例,经2个疗程全部治愈。轻型273例,经3个疗程治愈252例,4个疗程治愈21例。重型44例,经3个疗程治愈3例,4个疗程治愈29例。

4.6 医胎产及仔猪病方

催情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淫羊藿6g 阳起石(酒淬)6g 当归4g香附5g益母草6g菟丝子5g粉碎过筛,混匀即得。每头猪每次30~60g,拌料喂给。功能补肾壮阳,催情。主治母猪不发情。
同名方催情散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当归 熟地 小茴香各30g川芎 红花 肉桂 艾叶炭各15g 香附 丹参 益母草各25g 白术 白芍各21g 茯苓18g为末,每次30~45g,作舔剂或水调灌服。功能活血调经,温肾暖宫。主治母猪宫寒不孕,发情不正常。
类似方:(1)壮阳催情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1年第1期,原无方名。淫羊藿500g 阳起石400g菟丝子300g枸杞子300g熟地300g益母草400g旱莲草300g山药300g通草100g将各药粉碎后混匀。按每千克体重0.5g拌料饲喂。每日2次,连喂2~3天。功能补肾益精,壮阳催情。用本方治母猪不发情137例,均收效。其中超过配种年龄8个月不发情者22例;产后断奶40天不发情者52例;产后断乳50~60天不发情者47例;产后断奶90天不发情者16例。服药后2天发情38例;3~4天发情55例;5~6天发情32例;7天以上发情12例。 (2)催情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6年第2期。益母草60g淫羊藿40g红花20g 当归 女贞子 阳起石各30g母畜卵巢1对 中药共为细末,分2份。母畜卵巢切碎捣成泥状,加白酒200ml,浸泡30分钟,分2份。取中药粉末1份,开水冲泡,候温加卵巢液1份。混合,拌食喂服。隔日再服另1份。用于10头不发情的适龄母猪,服药后12~15天发情配种,均怀孕。正常分娩86头仔猪。此方中的卵巢可在屠宰场采集,可用鲜品,或冰冻保存,或制成干粉备用。(3)补肾催情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3年第1期。黄芪 党参 杜仲 肉苁蓉各15g 自术 当归 菟丝子各12g 巴戟天 升麻 甘草各10g 水煎浓汁,米酒为引,混入饲料中喂服,日服1剂。用此方共治母猪产后不孕321例,治愈318例。临证应用时,宜酌情加减。若属气血两虚,证见形体消瘦,食少纳呆,喜卧懒动,可加山药、地黄、补骨脂等;若属肾虚不孕,证见尿液清长,下元虚冷,加肉桂、附子;发情不明显者,加淫羊藿、阳起石、山萸肉。
杜仲丸
出自《证治准绳》,见于《猪经大全》。杜仲250g(糯米汤浸透炒研细) 续断60g(酒浸) 山药180g,为末,每次用30g,米汤和喂,功能补益安胎。主治母猪胎动不安。
参芪保产安胎汤
出自《中草药防治猪病》。党参15g 黄芪15g黄芩15g 杜仲15g 白芍15g 菟丝子12g桑寄生10g甘草10g 木香10g 煎汤去渣,候温投服,功能补气,和血安胎。主治母猪流产。
本方对安胎保产和流产后母体康复均有一定效果。
另有安胎散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3年第3期。苏叶10g 艾叶 白术 黄芩续断各15g水煎为30%浓度药汁,内服。体虚者加黄芪、党参;血热胎动加白芍;肾虚或腰部损伤加杜仲;阴道流血加阿胶。用此方治疗病猪246例,治愈245例,随访观察10天未见复发。
党参龙牡粉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原方无名。党参120g 龙骨180g 牡蛎粉150g骨粉500g为末,每日400g拌料饲喂。功能益气壮骨,主治猪产后瘫痪。
《中兽医学杂志》1993年第1期报道用活血顺气汤(党参 防风 木瓜 黄芪 牛膝桑枝各15g香附10g 当归 川芎 杜仲各12g 山羊的下脚节2个 水煎浓汁,米酒为引,混饲内服,每日1剂)治疗母猪产后瘫痪286例,治愈281例,经随访20天,未见复发。
归芪通乳散
河北省成安县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当归12g黄芪30g王不留行60g通草10g为末,混于饲料中喂给,功能补益气血,通络下乳。主治母猪气血亏损,缺乳。
类似方有:(1)芪归催乳散出自《中兽医治疗学》,原无方名。黄芪18g当归10g白芷6g通草10g 为末,混食喂服。功能补养气血,生化乳汁。主治母猪产后缺乳。(2)催乳散 出自《中药饲料添加剂》。黄芪 党参 白术 当归 王不留行通草各适量各药粉碎混匀。按2.5%添加于母猪日粮中。饲喂期从产后第1天至仔猪20日龄。该方能使母猪泌乳力提高22.7%,仔猪35日龄断奶窝重提高19.7 %(P<0.01)。整个哺乳期比较,试验组仔猪生长速度比对照组提高26.5%。
公英散
出自《中兽医治疗学》。蒲公英15g 银花12g 连翘9g 丝瓜络15g 通草9g 芙蓉花9g穿山甲6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痈。主治猪乳痈。 方中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芙蓉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痈;丝瓜络、通草、穿山甲通络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通络之功。本方为治疗乳痈的良方,凡急性乳腺炎红肿热痛者,可酌情应用。本方也可用于其他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收载本方时,芙蓉叶易芙蓉花,减去了穿山甲,加入了浙贝母。功用相同。
用于猪乳房炎的方剂尚有:(1)化癖三联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5年第2期。肉桂 半夏 没药各60g 白芥子 柴胡 大贝各70g 当归 十大功劳 青皮 土鳖虫淫羊藿各90g海藻120g甘草 两头尖各40g水煎服。日服2次,2日1剂。用此方治疗乳癖症(相当于乳腺小叶增生,表现触捏疼痛,肿块可移动)22例,均获治愈,效果十分满意。(2)三花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2年第2期。黄花地丁60g紫花地丁 荚蓉花各50g大蓟40g煎汁喂服。每日1剂,其药渣敷患处。或用鲜品绞汁内服,渣岛烂外敷。(3)英花解毒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2年第2期。蒲公英 金银花陈皮各30g连翘 穿山甲 赤芍 丹皮各25g桔梗 白芷各20g乳香 没药各15g甘草10g共研细末,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用此方治疗乳房炎47例,效果满意。
止痢散
出自《中兽医方剂》。雄黄4g藿香11g 滑石15g 为末,仔猪、羔羊每次2~4g,调灌或制成舔剂服。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止痢。主治仔猪白痢,羔羊下痢。
据河北农业大学验证,治疗仔猪白痢1 253例,治愈1 141例。
止痢丹
出自《中草药防治猪病》,原无方名。黄连粉3份 白头翁4份 木香粉2份 甘草粉1份先将白头翁加水煎熬,去渣,浓缩为膏状,加入黄连粉、木香粉和甘草粉混合,干燥后再加入樟脑粉少许混匀。仔猪每5kg体重1次内服2~3g,1日3次,连服3天。功能清肠解毒,凉血止痢。主治仔猪白痢。
除寒止痢散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验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柴胡100g桂枝 羌活 独活各50g苍术陈皮各100g苦参50g松针叶500g共为细末。母猪每次50~60g喂服,每日1~2次;也可用水调成糊状涂于母猪奶头上,仔猪吮乳时吸服。功能除寒湿,止泻痢。主治仔猪白痢。
雄黄糊
出自《兽医简便良方》,原名雄黄舔剂。雄黄O.4g加少量面粉,用水调成粘糊状,抹在舌面。功能解毒止痢,主治仔猪白痢。
糖二丑
出自《兽医简便良方》,原名二红糖。二丑500g 红糖75g 先煨炒二丑,当膨胀时加人红糖,继续炒至不见糖汁时取出,待凉研末。每用6~10g。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利水止泻。主治羔羊下痢,仔猪白痢。
草血竭片
出自《中兽医科技资料选辑》第2集。选取洗净晒干的草血竭全草,粉碎过筛。按2 000g药粉中加入豆粉250g,加水至完全浸没药粉。微火加热,挥发多余水分至2 000ml,停止加热。另取于药粉5 000g加入拌匀,用筛筛成90%颗粒,烘干加入硬脂酸100g,拌匀,根据需要压制成0.1g、O.3g、O.5g的药片。按仔猪体重0.3g/kg投药,1日1次,连用3天。功能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治仔猪白痢。
复方穿心莲
出自《中兽医科技资料选辑》第1集,原名穿心莲复方。穿心莲细粉2份 地榆1份苦参1份红糖2份先将地榆、苦参加水煎煮,去渣,加入红糖充分溶解,然后将穿心莲细粉加入,调成浓糊状,灌服,仔猪每次1药匙(约1g),每天2次,连用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收敛。主治仔猪白痢。
千里光注射液
出自《全国兽医中草药制剂经验选编》。千里光50kg共制成25 000ml。制法:①将千里光全草在饲料粉碎机内进行粗粉碎(不过筛),称取千里光50kg,用适量85%乙醇拌湿(要均匀),然后放人具下嘴的耐酸缸中,再把剩余的85%乙醇加入(全部用200kg85%乙醇),让其自然浸渍48~72小时以上,收集浸渍液,回收乙醇,直至无乙醇味止,倾出浓缩液。②将浓缩液放冷,以虹中法吸出浓缩液,用注射用水或新鲜蒸馏水稀释约1倍,搅拌均匀,放置过夜(夏天需冷藏),粗滤除去沉淀。③粗滤液浓缩至总量的一半,放冷,加入10 9,6醋酸铅溶液600ml,剧烈搅拌,冷置24~48小时,粗滤除去沉淀(加10%醋酸铅溶液的量,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要求沉淀彻底,再滴加醋酸铅溶液不再形成沉淀为度)。④滤液中加入10%化学纯硫酸溶液至pH2~3,搅拌均匀,冷置过夜,粗滤除去沉淀,滤液中加入注射用水至25 000ml。⑤滤液先通过732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除去过量的铅离子(铅离子浓度不能超过10 %),然后再通过717型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除去醋酸根,直至溶液pH在6.5~7之间。⑥在交换液中加入活性炭50g,煮沸半小时,乘热过滤,滤液用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灌封于10ml、20ml的安瓿中,每支分别相当于生药20g、40g。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灯检合格后包装,即为成品。肌肉注射,每日1次。猪1次10~15ml,牛800~100ml。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除湿。主治仔猪下痢、肠炎、腹泻等。
据浙江农业大学兽药厂报道,本制剂对猪无名高热的治愈率达到92.5%,胃肠炎80 %,仔猪下痢96%;牛流感、猪子宫内膜炎、外科感染高热和猪产后热的治愈率可达100%。 .
赛梅止痢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年第1期。赛葵100g乌梅100g生姜粉50g金银花粉lOOg黄芩100g六一散100g新鲜杉木炭粉200g混合研成极细末。每千克体重O.5g,每日2~3次,拌料喂服。据报道,本方有健脾解毒,涩肠止泻的作用。临床治疗仔猪腹泻3 049例,治愈2 994例。

4.7 医杂病方

神术散
出自《和剂局方》,见于《猪经大全》。苍术30g细辛10g炙甘草20g藁本30g白芷20g羌活20g川芎20g 和姜、葱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温经散寒。主治猪风寒湿卧症(痹症)。
徐长卿散
河南省桐柏县验方,见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1年第4期。徐长卿10g延胡索8g红花10g附子8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或为末冲服。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治猪风寒湿痹。
由于猪舍潮湿,加之外感风、寒、湿邪,使患猪经络凝滞、气血不畅。血瘀不通而导致后躯疼痛、麻痹。该证多见于冬春季节,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加减法:风邪偏胜者,加防风、羌活、独活、川乌、草乌;寒邪偏盛者,加肉桂、麻黄、干姜、细辛,湿邪偏胜者,加苍术、牛膝、防己、薏苡仁;气血亏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川断、桑寄生。
健骨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6年第5期。骨粉70% 仙灵脾1.5% 五加皮2.5%茯苓2.5% 白芍1.5% 苍术1.5% 大黄2.5 9/6 小麦麸18 % 为末。每日30~50g,分两次拌料喂服,连喂1周为1个疗程。功能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猪骨软病。
为便于观察疗效,将病猪按临床症状分为三型:异食型;轻型,轻度跛行,减食,精神不振;重型,前肢严重跛行或跪地行走,四肢关节肿大、背拱起、触之嘶叫、肌肉萎缩、喜卧。应用本方共收治482例,治愈470头,总有效率达97.5%。其中异食型165例,经2疗程全部治愈;轻型273例,252例经3个疗程治愈,21例经4个疗程治愈;重型44例,3例经3个疗程治愈,29例经4个疗程治愈。
苍术血粉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0年第4期。自制血粉100g苍术90g牡蛎粉60g骨粉60g槟榔50g 苏打粉40g炒食盐40g 共为细末,分10日喂完,每日40~50g,分2~3次拌料饲喂。功能健脾开胃。主治动物异食癖。
在屠宰牲畜时,将血液收集,加入适量麸皮搅拌至能形成颗粒状,晒干即为自制血粉。据报道,本方具有补充钙、磷、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驱除体内外寄生虫,调节神经、代谢和胃肠消化功能。用自拟的苍术血粉散为主治疗各种类型异食癖患猪100例,其中混合型42例,僵猪33例,骨软病17例,其他8例,治愈81例,好转16例。
健脾补血糖浆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年第1期。茯苓30g 白术30g 当归首60g 生地60g槟榔50g使君子30g甘草10g加水1 000ml,浓煎成200ml,加入红糖50g。每千克体重1次内服3~5ml,每日2次。据报道,本方功能补气健脾,生血驱虫。治疗仔猪贫血1 254例,治愈1 249例。
大黄石灰散
出自《兽医科技杂志》1981年第8期。大黄末熟石灰(各等份) 焙成粉红色。局部扩创,清除坏死组织,洗净后撒布本方,能止血,解毒。生肌。主治猪创伤出血及坏死杆菌病。
本方是桃花散的变方,药味相同,药量配比及制法不同。据报道,用本方治疗猪坏死杆菌病83例,治愈81例。研磨少量冰片加入本方中,防腐、消肿、止痛的效果更佳。
大青解毒散
出自《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大青叶90g石膏 贝母板蓝根各30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猪丹毒,高热。
本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收载的清热散比较,少大黄、芒硝;多贝母,降低了泻下清热的作用,而以清热润肺见长。
硫黄膏
出自《中草药防治猪病》。硫黄20g苦楝皮粉20g食盐10g樟脑1g为末,加入油脂10ml搅拌均匀,涂擦患处。功能杀虫止痒。主治猪疥癣。
《中兽医方药应用选编》中亦载有硫黄膏:硫黄粉500g棉籽油500ml 熬成软膏,擦患部。功能解毒杀虫,止痒润肤。主治疥癣。
类似方剂还有:(1)硫黄3分生石灰2分 烟叶1分,混合加热,煮沸至深棕色,过滤,即得原液。使用时加20倍温水药浴患畜,主治疥癣(《全国第三次、华北第八次中兽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9年);(2)硫黄石灰合剂 硫黄250g 石灰石50g生石灰加水反应后取上清液与硫黄共熬即成(《中兽医方药应用选编》)。
灭疥散
出自《中兽医治疗学》,原无方名。硫黄30g 雄黄15g 枯矾45g 花椒25g 蛇床子25g为细末,油调涂搽患处。功能杀虫灭疥,主治猪疥癣。使用时注意防止猪互相舔食,以免中毒。
疥癣是一种由螨虫引起的皮肤病,患部发痒、脱毛起痂。病初多生于头部,后蔓延身体两侧,甚至全身。在饲养管理不良的冬春季节,影响尤为严重,可引起猪只消瘦,甚至死亡。硫黄膏和灭疥散两方均简单有效,可以试用。方中各药物均有杀虫作用,而油脂既作为药粉的载体,又可直接作用于虫体,使其不能行使正常生理功能而死亡,另外油脂还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以上两法亦可杀体表寄生昆虫,如虱、蚤等。
复方百部膏
出自《中兽医治疗学》,原无方名。百部250g苍术125g雄黄60g清油250g百部加水2 000ml,煮沸1小时,过滤,加入研细的苍术、雄黄,再加清油调匀,每用适量涂搽患部。功能杀虫止痒。主治猪虱寄生。
用药后30分钟后虱子即可死亡。应结合消毒药喷洒猪栏及护理用具,方能根治。杀虫药物中以百部根为特效。
溻渍液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第8期,原名湿敷液,又名马齿苋煎。马齿苋60g加水煮沸15分钟后浸于溻渍垫上敷患处,每次10~30分钟。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猪急性渗出性皮肤病。
类似的方剂尚有:(1)苍肤煎苍耳子地肤子各20g煎煮,取浓汁敷患处。功能杀虫止痒,主治湿疹及各种感染性皮肤病。(2)除湿煎 葱根20g枯矾10g苦参15g加水2 000ml,煎15分钟。本方收湿散风。主治四肢内侧及腹下湿疹。(3)止痒煎稀莶草苦参明矾各30g煎汤2 000m|。功能祛风,燥湿,止痒。主治皮炎、瘙痒症。(4)二黄煎 黄连25g黄柏40g煎汤2 000ml。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皮肤潮红或糜烂。
双花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1期。金银花 板蓝根各200g共为细末,每次用25g拌料喂母猪,每日2次。功能清热除湿。主治猪湿疹。
据报道,此方喂服母猪治疗哺乳仔猪湿疹共40窝300多头仔猪,不仅可以治疗已病仔猪,而且对未发病仔猪有预防效果。
治疗湿疹还可以选用:(1)参柏汤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84年第1期。苦参生黄柏 生百部 黄芩 生石膏(先煎)各30g硫磺80g冰片(后入)10g 明矾(后人)30g冰片、明矾待上药煎好后乘热加入,捣匀,滤渣,候温外涂。药液在500ml左右。用本方治疗猪湿疹30例,治愈25例,好转5例。(2)杏黄膏 出自《甘肃畜牧兽医》1987年第1期。苦杏仁20g黄连素1g 苯海拉明300mg香油适量 将苦杏仁用文火炒糊,研碎,加黄连素、苯海拉明,用香油调成软膏备用。患部先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擦干,然后均匀涂抹药膏,每日1~2次,重者可涂3~4次。共治疗猪急慢性湿疹98例,治愈96例。

【医犬猫方】

5.1 医脾胃病方

枯矾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第5期。枯矾20g 冰片4g 共为细末,淡盐水冲洗口腔后撒患处,每次2~5g,每日2次,功能敛疮消肿。主治犬口腔溃疡。
治疗中应给流食,忌酸、辛、咸等刺激。可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每日1次,连用3~4日。共治15例,治愈12例。
灵仙食醋煎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5年第4期。威灵仙15g食醋50~80ml威灵仙为末,与食醋共煎,去渣,候温分数次缓缓灌服。功能化骨润喉。主治猫鱼骨梗喉。
乌药煎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5年第2期,原无方名。天台乌药50g煎汤去渣,候温内服。每日1剂,连用2~3剂,能行气止痛。主治犬咳嗽,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胃肠卡他,腹膜炎。
乌药是治犬、猫病的常用药物。《本草纲目》中说:乌药治“犬、猫百病,并可磨服。”
温中降气散
广西兽医研究所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砂仁 白术 山楂 麦芽柿蒂陈皮各2g各药均炒焦,为末,分2次水冲服。功能温中健脾,降逆止呕。主治犬呕吐,厌食。
胃肠活液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第5期。焦山楂9g 半夏 陈皮 茯苓 干姜 甘草 神曲各3g 水煎2次,去渣。合并2次煎液,浓缩至每ml含生药O.5g,按0.2g/100m|加入苯甲酸钠,10℃以下保存,保存期10天。用小注射器经口角缓慢灌服;每千克体重给药4ml。功能温中健脾,消食止泻。主治猫食少,呕吐,腹泻。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猫胃肠炎86例,治愈74例,好转7例。
砂仁鱼
出自《活兽慈舟》,原无方名。砂仁3g鲫鱼1条 砂仁为细末,入鱼肚蒸熟,分2次服。功能温中止呕。主治猫胃寒呕吐。
椒砂散
出自《活兽慈舟》,原无方名。胡椒5g砂仁3g 为细末,每日2~4g,加少量水调服。功能温中、行气、开胃。主治猫胃寒食少。
三味乌药散
出自《活兽慈舟》,原无方名。乌药5g砂仁 甘草各3g 为细末,每日2~4g,加少量水调服,功能行气温中,止呕。主治猫胃寒呕吐。
硝黄蜜调散
出自《犬猫疾病防治》,原无方名。芒硝 大黄各5~15g,为末,蜂蜜调和,喂服或灌服,功能泻下通肠。主治犬、猫便秘。
依梭加(Peridale)
出自’Fhe Veterinary Formulary——Handbook 0f Medicines Used in Veterinary Pmc—tice(英国皇家药物学会《兽医实用药物手册——兽医处方集》)。卵叶车前子壳(Ispa—ghula Husk) 颗粒剂(90%)。犬、猫1.5~5g。功能通便。主治便秘。服药后应随时供应饮水。
培利德(Peridale)
出自The Veterinary Formulary——Handbook of.Medicines Used in Vet erinar。y Pmc—tice(英国皇家药物学会《兽医实用药物手册——兽医处方集》)。梧桐(Stercutia) 制成胶囊或小颗粒。犬1.5~6g(小颗粒,98%);猫59~118mg(胶囊),120mg(膏剂)。功能通便。主治便秘。
以上两方均被原著归类为容积性泻剂。它们在胃肠道能吸收水分,因而能增加粪便容积而促进肠蠕动。用于治疗慢性便秘或要避免直肠过分收缩的病例。由于此类药还能促进粪便形成块状,所以也用它来控制腹泻。
止痢煎
出自《最新实用兽医手册》,原无方名。黄连 黄柏 三颗针 大青叶 半边莲 川军 白头翁各15g花生米红衣10g前7味煎汤去渣,花生米红衣为细末,混合分早晚2次灌服,功能清热解毒,止痢。主治猫肠炎,痢疾。
槐花灌肠汤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7年第6期,原名槐花散加味。炒槐花20g 侧柏叶(焙)30g炒枳壳10g黑芥穗9g仙鹤草10g 白及10g煎汤至约100ml,候温,深部灌肠,1日2次。功能清热止血,止痢。主治犬湿热泻痢。
本方是由《本事方》中的槐花散加仙鹤草,白及,并改散剂为汤剂而成,原名槐花散加味。疾病初期使用可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血;后期补脾摄血,可加黄芪、党参、白术、山药。
双花黄连汤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0年第5期。金银花30g黄连 大黄各20g败酱草蒲公英冬瓜子赤芍鸡内金各15g丹皮 甘草各10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止痢。主治犬热毒泻痢。
本方是由《金匮要略》中的大黄牡丹汤加减化裁而成。据辽宁省新宾县兽医卫生站介绍,用本方治疗犬胃肠炎38例,治愈35例。其临证加减法:腹泻重者,不用或少用大黄;便血者加白头翁,重用金银花、黄连;无潜血者,加五倍子(为末冲服)。
犬痢汤
出自《兽医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黄连10g黄芩 黄柏各15g苍术 枳壳各10g 山药 栀子 半夏 竹茹 白芍 黄芪各15g地榆(生熟各半)30g木香 当归甘草各8g煎汤去渣,1日分2次内服,亦可深部灌肠。功能清热燥湿,止痢:主治犬泻痢,细小病毒性肠炎。
据报道,用本方及以本方为基础研制的泻痢安糖糊及泻痢安胶囊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319例,治愈288例。

5.2 医心肺肝肾病方

金银花汤
出自《兽医常用中药及处方》,原无方名。金银花16g 当归12g 蒲公英 玄参各4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利咽。主治犬咽喉肿痛,喉疮。
参芪百合汤
出自《山东中兽医》1998年第1期,原方无名。党参 黄芪 百合各30g桔梗 款冬花18g百部 浙贝母 杏仁 枇杷叶 白及各15g麻黄 甘草各5g煎汤灌服。功能益金润肺,止咳化痰。主治犬支气管炎。
茵陈柴胡汤
出自《山东中兽医》1998年第1期,原方无名。茵陈30g 柴胡30g青皮15g 枳实15g龙胆草20g 白芍15g甘草10g煎汤灌服。功能清热除湿,疏肝利胆。主治犬黄疸。
追风散
出自《犬猫疾病防治》。防风 荆芥穗 薄荷 蝉蜕各15g 白芷 胆南星 天麻升麻各10g僵蚕12g葛根8g煎汤去渣,灌服。功能熄风镇惊,主治犬猫破伤风。
用于猫时,应酌情减量。原书云:本方适用于破伤风初期;中期用防风散(防风羌活 蝉蜕各15g胆南星 僵蚕各12g天麻 白芷各10g全蝎 川芎各8g细辛 红花半夏各5g水煎服);后期用天麻散(党参 黄芪 当归 金银花 连翘天麻各5g玄参僵蚕各12g乌蛇胆南星蝉蜕 全蝎各6g蜈蚣3条水煎服)。
黄连须饮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9年第3期,原方无名。黄连须12g 柴胡 丹参各10g车前子 当归 枸杞子各5g甘草3g加水煎45分钟,去渣取汁,1日分2~3次服用。功能清肝,化瘀,明目。主治犬创伤性眼炎、肝经郁热引起的目赤肿痛。
腹皮饮
黑龙江宝清县验方,原方无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大腹皮25g桑白皮20g陈皮10g白术20g葶苈子25g茯苓20g煎汤去渣,成50ml,每公斤体重2ml深部灌肠。功能健脾利水,主治犬腹水。

5.3 医虫证疥癞方

槟蒜汤
出自《吉林畜牧兽医》1990年第3期。槟榔30g大蒜30g(拍碎) 水煎去渣,候温,空腹分2次灌服,幼犬当酌情减量。功能驱虫杀虫,解毒止痢。主治犬绦虫病、钩虫病。 方中槟榔含槟榔碱,既麻痹虫体又促进肠管蠕动,使虫体排出;大蒜杀菌力强,防治虫体引起的肠道感染。二药合用,标本同治,相得益彰。本方一般只需内服1剂,病犬2~3天后即愈。用槟蒜汤治疗犬绦虫病8例、钩虫病3例,均获痊愈。其中仅有2例服药后出现唾液分泌增多,但在1小时内消失。
槟椒木香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第1期,原无方名。槟榔1g花椒0.4g木香0.3g为细末,加开水10ml,候温灌服。功能驱虫。主治猫绦虫。
原方云:服中药后2小时,再灌服10%硫酸钠20ml、稀盐酸2ml。
槟榔南瓜子煎
出自《兽医验方新编》,原无方名。槟榔10g南瓜子15g(炒熟,捣碎) 加水300ml煎汤,当药汤煎到约30ml时,去渣,候温,按每千克体重10ml灌服。功能驱虫。主治犬、猫绦虫病。
狼毒硫黄油
出自《兽医验方新编》。狼毒500g硫黄150g白胡椒150g为细末,豆油500g烧开,晾凉后加上述药末50g,调匀。每用适量涂于患处,功能杀虫止痒。主治犬蠕形螨病。
百部硫黄合剂
北京农业大学验方,又名除螨合剂。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百部60g硫黄5g食盐1g甘油200ml用50%的乙醇100ml浸泡百部24小时,取浸液,加入硫黄、食盐、甘油,再加常水至总量100ml。每用适量涂擦患处。用时振荡,使药物混匀。功能杀螨止痒。主治犬、猫及兔的各种螨病。
临床用本方治疗猫螨病100例,兔螨病43例,犬螨病2例,均治愈;治愈后患部取样镜检,螨虫消失。本方杀死兔痒螨病全部螨虫的时间(20.5小时)比1%敌百虫溶液(58.5小时)要短得多。
百部液
出自《串雅兽医方》。将百部捣烂取汁,或煎汤,或用水浸液,或乙醇浸液外涂,功能杀虫。主治狗疥癣。
洗瘙汤
出自《活兽慈舟》。贯众皂角 槟榔 青果 雄黄 硫黄 黄荆子 寒水石 共煎浓汁,外洗。功能杀虫止痒,清热除湿。主治犬毛脱皮痒。
二仙汤
出自《活兽慈舟》。仙人掌 仙茅 煎汤,合粥饲喂。功能清热除湿。主治犬皮肤瘙痒。
灭虱洗液
出自《蓄艾录》,原无方名。桃叶苦楝树根 共捣烂.开水冲泡,取液外洗,功能杀虫。主治猫生虱。
癣螨净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2000年第1期。苦参 百部各20g 白藓皮 土茯苓各40g蝉蜕10g黄芩15g杭菊15g生甘草5g加水1 500ml。蒸15分钟,倒出250ml药液作擦剂;再用文火煎20分钟,所得药液稀释50~100倍药浴10~15分钟。擦剂涂擦患部,每日2次。功能杀虫、消炎、止痒。主治犬顽固性皮肤病。

5.4 医杂病方

避蝇袋
出自《活兽慈舟》,原无方名。将菖蒲、黄荆切碎或为末。布袋盛装,常吊带于犬颈上,可驱臭避蝇。主治犬生蝇营。
蝇营指常在犬毛内生活的蝇,多为黄色,类似虻,吸食犬血为生。
烫伤膏
出自《活兽慈舟》。石灰水(石灰调水澄清后取上清液) 蚯蚓(焙干为末) 加入麻油搅匀,涂敷患处。功能清热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犬烫伤。
慈姑银黄煎
福州军区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山慈姑9g 金银花12g黄连6g黄柏9g白芷6g甘草梢3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犬毒蛇咬伤。
除臭煎
出自《活兽慈舟》,原无方名。密陀僧1g苍术5g甘松5g皂角3g细辛3g 白芷5g煎汤去渣,混粥内饲喂。功能除湿通窍,避秽除臭。主治犬周身臭不可闻。
避疫药垫
出自《活兽慈舟》,原无方名。桃树叶 黄荆叶 菖蒲叶 贯众叶 土细辛 垫于犬窝。功能避瘟解疫。用于避犬瘟疫。
止叫方
出自《蓄艾录》。陈皮末涂犬鼻上,功能理气燥湿。主治猫叫不止。

【医禽方】

6.1 增产保健方
艾叶散
出自《饲料研究》1988年第6期。艾叶 为末,在饲料中添加2%~2.5%,功能温中散寒,行气健胃。用于促进肉鸡增重和蛋鸡产蛋。
试验表明,按上述剂量喂白洛克雏鸡7l天,增重提高22.69%。另有人在饲料中用0.5%的艾粉代替等量麸皮喂星布罗和艾维茵商品代混合雏,结果饲料利用率和增重均显著提高。
据报道,在饲料中用O.5%的艾叶粉代替等量麸皮饲喂尼克蛋鸡,年平均产蛋率提高4.87%,降低死亡率50%。另有报道,在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5%~2%的艾粉,产蛋率可提高4%~5%。
研究表明,少量艾叶内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据报道,可用于促进肉鸡增重的单味药物还有大蒜粉(在饲料中添加50mg/kg)、蜂花粉(在饲料中添0.1%~0.2 9/6)、钩吻(在饲料中添加0.2%)、沸石(在饲料中添加3%~5%)、麦饭石(添加1%~2%)、松针粉(添加0.3%~0.4 9/6)等。
另据资料介绍:罗马尼亚在蛋鸡饲料中加玉米花粉.产蛋量提高11%;俄罗斯在蛋鸡产蛋后期13~14月龄饲料中加刺五加叶粉(0.15g/kg),第10天每1 000只鸡多产蛋242.8枚,比对照组提高4%,10天后提高5.7%~17.8%;匈牙利在蛋鸡饲料中添加l%红辣椒粉和苜蓿粉,再加少量植物油,产蛋率提高7%~8%。
催肥方
出自《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土硫黄每次一般用0.5~1g(即半钱许)。同米饭拌匀喂服。功能驱虫健胃。用于鸡鸭催肥。
增重散
出自《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全》。黄芪 小茴香各50g 艾叶 肉桂 钩吻五加皮各100g 为末混饲,每日每只鸡1~1.5g(10日龄开始)。功能益气助阳,温胃进食。用于促进肉鸡增重。
据山东省莱阳农学院中兽医教研组试验,每只鸡平均多增重350g。
肥鸡散
出自《畜禽饲料添加剂》。肉桂50g干姜20g甘草9g茴香7g炒黄豆6g硫酸亚铁8g为末混饲,每日每只鸡0.5~1g。功能温中散寒,增重催肥。用于促进肉鸡增重。
味香肥鸡散
出自《饲料研究》1988年第2期。桂皮40g 小茴香30g 羌活 陈皮各10g 甘草 胡椒各5g为末混饲,每日每只鸡1g。功能温中散寒,健脾理气。用于促进肉鸡增重。
健鸡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党参黄芪茯苓各20g六神曲 麦芽 山楂各10g 甘草 槟榔(炒)各5g 为末,在饲料中添加2%。功能益气健脾,消食开胃。主治鸡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可用于肉鸡增重。
雄黄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9年第3期。明雄黄 寒水石各等份 为细末.装入胶囊。每只公鸡每次3g,隔日1次,共3次。用于抑制性机能。促进增重。
五味胡椒散
出自《黑龙江畜牧兽医》1989年第2期。五味子10粒 白胡椒7~8粒投服,每天1次,连用4~5天。功能温中涩精。用于公鸡去势催肥。
激蛋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虎杖100g 丹参80g菟丝子 当归川芎 牡蛎 肉苁蓉各60g地榆 白芍各50g 丁香20g 为末,在饲料中添加1%。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补肾强体。主治蛋鸡输卵管炎,产蛋功能低下。
蛋鸡宝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黄芪200g党参茯苓 白术 山楂六神曲 麦芽 菟丝子 蛇床子 淫羊藿各100g 为末,在饲料中添加2%,连用3周。功能益气健脾,补肾壮阳。用于提高蛋鸡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
蒜糖液
出自《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第6期。大蒜lOOg 8%蔗糖水2 000ml大蒜捣成泥,入糖水浸泡1~2小时后备用。每日每只产蛋鸡20ml,加在饲料中喂给,连喂7天。功能提供营养,帮助消化,提高产蛋率。用于促进产蛋。
八味促卵散
出自《山东中兽医》1989年创刊号。当归200g 生地200g 阳起石100g 淫羊藿200g苍术200g 山楂150g鲜马齿苋300g板蓝根150g鲜马齿苋捣成浆,其他药为末,混合,再加白酒300ml和水适量,制成颗粒剂。(少量的制法,可把药面团放在钉有木框的纱窗上来回搓动,以纱窗孔内漏下的即为颗粒剂。晾干备用)。在配合料中加入本品3%,饲喂43日龄母鸡至开产。功能助阳促卵。用作母鸡开产前的饲料添加剂。
山东省枣庄市畜牧兽医站报道,本方剂有明显的促进母鸡性发育的作用。试验组群体开产日龄比对照组提前了20天,开产期也相对集中、整齐;平均蛋重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1.1g。
蛋黄增色剂
出自《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全》,原名苍术粉。苍术 为末,在饲料中添加2%,功能健脾燥湿。用于鸡蛋蛋黄增色。
据报道,可用于鸡蛋蛋黄增色的药物还有人参茎叶(在饲料中添加5%~10%),万寿菊花瓣(添加0.3%)、聚合草(添加5 %)、紫苜蓿(添加5%)、海藻(添加2%~6%)、槐树叶(添加5%)、胡枝子叶(添加12%)、玉米花粉(添加0.5%)、红辣椒(添加0.1%)、紫菜(0.3g/羽)等。
降脂增蛋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党参 白术各80g刺五加仙茅何首乌 当归 艾叶各50g 山楂 六神曲 麦芽各40g 松针200g 为末混饲,鸡0.5~1g。功能补肾益脾,暖宫活血。主治产蛋下降;可降低鸡蛋胆固醇。
鸡宝康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4期。黄芪 酸枣仁 远志各20g 为末,在饲料中添加1.5 9/6,每隔5天添加1次。功能补益气血,安神镇惊。用于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
龙胆保健沙
出自《养鸽技术及鸽病防治》,原名保健沙。蚝壳片250g 骨粉80g 陈石灰55g中粗沙350g红泥150g木炭末5g食盐40g红铁氧15g龙胆草末5g穿心莲末3g甘草末2g混合,每对鸽每次15~20g,上午喂饲后给予。功能促进生长,增进食欲,预防疾病。用于鸽只保健。
本方为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配方。类似方尚有: (1)香港九龙鸽场配方(细沙600g、贝壳粉310g、食盐33g、牛骨粉14g、木炭末15g、旧石膏10g、明矾5 g、甘草5g、龙胆草5g、二氧化铁3g);(2)广东一些鸽场常用的保健沙配方(黄泥100g、细沙100g、蚝壳粉150g、旧石灰60g、木炭末30g、骨粉40g、食盐15g、龙胆草末30g、甘草末20g)等。
乳鸽保健砂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8年第4期。黄泥20g细沙25g 贝壳粉25g骨粉8g含碘食盐3g 石膏2g 硫酸亚铁0.5g 木炭末2g 甘草 白芍各1g 苍术 龙胆各0.5g亚硒酸钠0.04g制成小颗粒,供乳鸽自由采食。功能防病促长。
助禽免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第7期。党参50g灵芝 女贞子各30g麦冬 枸杞子 桑葚各10g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煎3次,合并3次滤液,浓缩成相当于生药100 9/6,灭菌备用。1~5日龄鸡饮水中添加1%。功能扶正固本,益气滋阴。用作免疫增强剂,能克服新城疫免疫接种时母源抗体的干扰,提高抗体效价。
矾雄散
出自《三农纪》,原无方名。白矾 雄黄 甘草 共为末,每只鸡每次1~1.5g,拌饭饲之。功能清热燥湿。防避某些鸡病。 ,
原文载:“若遇瘟,急用白矾、雄黄、甘草为末,拌饭饲之,薰以苍术、赤小豆、皂角、藜芦末。”这里所指鸡瘟,是古代对鸡各种急性热性病的泛称。《新疆畜牧业》1985年第1期中所载自拟雄明散(雄黄、明矾、甘草、腐植酸钠,用于防治禽霍乱)即本方加味。《内蒙古中兽药标准》(1988年版)中收载的鸡清瘟解毒片,其药味组成也与本方相同。另据《中兽医医药杂志》1986年第6期报道,本方的水浸上清液和混悬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价为1:256。
十味育雏散
出自《山东中兽医》1989年创刊号。当归100g 黑芝麻50g 淫羊藿100g 生姜50g苍术100g 山楂100g苦参150g干马齿苋100g大蒜150g板蓝根100g把生姜、大蒜捣成泥,加白酒200ml搅拌;把黑芝麻炒至稍露香味与其他药物共同粉碎为末。然后将以上诸品混合,加入少量温水拌匀,合成药团。把药团放在钉有木框的纱窗上来回搓动,以纱窗孔内漏下的即为颗粒剂。边漏边撒上些已称出的饲料干粉,并不断振荡容器,防止粘结成块,以保证成粒。搓动药面团时用力要均匀,使颗粒大小力求一致。晾干备用。在饲料中加入本品2%,喂饲1~42日龄的雏鸡。功能扶正壮体,防治病虫。作为雏鸡饲料添加剂。
山东省枣庄市畜牧兽医站等试验,本方对雏鸡有促进综合发育的功能,有较强的保护力,试验组鸡的育成率比对照组高出21 9/6,生长速度是对照组的1.92倍,饲料报酬是对照组的1.87倍,体重是对照组的1.72倍。

6.2 医瘟疫痢痘方

白花蛇舌草散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 986年第3期,原无方名。白花蛇舌草200g 茵陈 半枝莲大青叶各100g生地150g藿香 当归 赤芍 车前子 甘草各50g煎汤去渣,供100羽鸡3天饮服,或拌入饲料喂服。功能清热解毒,祛湿止泻。主治急性禽霍乱。
同时报道的还有一个配套方,用于治疗慢性禽霍乱。其组方如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80g生地50g车前子 茵陈 大黄 茯苓 白术 泽泻各60g生姜 半夏 桂枝白芥子各50g。
禽药片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7年第4期。一见喜100g藿香木香各50g胡黄连乌梅各42g黄柏35g苍术半边莲大黄SMD土霉素各30g 白芷25g’FMP6g为末,加淀粉适量,制成1 000片,每片含中西药0.5g。成鸡每次4~5片投服,每日2次;预防量酌减。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痢。用于防治禽霍乱,鸡沙门氏杆菌,呼吸道感染。 穿心莲片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 987年第2期。原无方名。穿心莲 板蓝根各60g 蒲公英旱莲草各50g苍术30g为细末,加适量淀粉,压制成每片含生药0.45g,烘干。每只鸡每天给药3~4片,每日3次投服。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禽霍乱。
穿心莲散
出自《兽医验方新编》原无方名。穿心莲90g鸡内金8g甘草2g 为细末,雏鸡、雏鸭每只每次0.5~0.8g;成鸡、成鸭每只每次1~1.5g,鹅每只每次2~3g。灌服或混饲。功能清热解毒,止泻。主治禽巴氏杆菌病,泻痢。
禽康灵
出自《黑龙江畜牧兽医》1986年第2期。巴豆霜4g乌蛇2g雄黄1g为末,3月龄以内的鸡每20~50只用药1g,成鸡每5~10只用药1g,拌饲喂给,或掺少许面粉做成条状填喂。功能解毒杀虫。主治鸡霍乱,球虫病。
金蒲散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0年第6期。蒲公英150g 野菊花 黄芩 紫花地丁 板蓝根 当归各100g为末.混均,按1.5 9/6混入饲料内,分3次给药,每次1周,两次之间隔1周,从22日龄开始用药,直到56日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痛。用于预防雏鸡葡萄球菌病。
鸡乐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9年第10期。金荞麦 将不同入药部位(根、茎叶、花)分别制备成乙醇提取液,低温浓缩至无醇味,混合,加蒸馏水适量,使每毫升含生药1g。预防量以0.1%比例拌料,连喂3天;治疗量以0.2%比例拌料,连喂3~5天。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鸡慢性葡萄球菌病。
本方原无方名,“鸡乐”是研制单位准备报批生产的商品名称。金荞麦为蓼科多年生植物,其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双聚原矢车菊甙元。本制剂对鸡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防治慢性型(关节炎、眼炎、皮炎)鸡葡萄球菌病,有效率为83%~94%。
通鼻散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1年第1期.原无方名。白芷 防风 益母草 乌梅 猪苓诃子泽泻各100g辛夷桔梗黄芩半夏生姜葶苈子甘草各80g为细末,拌饲喂(以上为100只鸡3日量),连用9天。功能散风,化痰,通窍。主治鸡传染性鼻炎。
喉炎净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板蓝根840g蟾酥80g合成牛黄60g胆膏120g甘草40g 青黛24g 玄明粉40g 冰片28g 雄黄90g 为末,混饲喂,鸡0.05~0.15g。功能清热解毒,通利咽喉。主治鸡喉气管炎。
本方是在六神丸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与喉症丸相近(见表5)。
表5喉炎净与六神丸、喉症丸处方比较:




扶正解毒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板蓝根 黄芪各60g淫羊藿30g为末。鸡0.5~1.5g。功能扶正祛邪,清热解毒。主治鸡法氏囊病。
复方黄芪饮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8年第3期,又名囊炎康。黄芪 石膏 茅根 甘草 制成口服液.每1ml含生药1g。每次1~3ml,每天服1~2次。功能扶正祛邪,清热利水。主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银翘参芪饮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7年第2期,原无方名。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大青叶黄芩各500g 贝母 桔梗 党参 黄芪各400g 甘草100g 加水15kg 煎煮20分钟。取汁,按1:5饮水,连用3天。功能清热解毒。化痰平喘,益气健脾。主治鸡传染性支
气管炎。
定喘汤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7年第6期。麻黄 大青叶各300g石膏250g制半夏连翘 黄连 金银花各200g蒲公英 黄芩 杏仁 麦门冬 桑白皮各150g 菊花 桔梗各100g甘草 煎汤去渣,拌于1天的日粮中喂5 000只鸡。功能清热解毒.化痰定喘。主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据报道,用本治疗病雏7 178只,治愈率达97.7%。
镇喘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香附 干姜各30g黄连20g桔梗15g 山豆根 甘草各10g 明矾5g 皂角 合成牛黄各14g 蟾酥 雄黄各3g 为末。鸡0.5~1.5g。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利咽喉。主治鸡慢性呼吸道病,喉气管炎。
银翘蓝根煎
出自《畜禽鱼病防治新技术》,原无方名。金银花15g 连翘 板蓝根 秦皮 白茅根各20g车前子15g麻黄冬花桔梗 甘草各10g煎汤饮水服,按每日每只鸡1g生药计,连用3天。功能清热平喘,利水涩肠。主治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参芪蓝根煎
出自《畜禽鱼病防治新技术》,原无方名。党参 黄芪 金银花 连翘各10g板蓝根 鱼腥草各20g黄柏 龙胆 茯苓各10g 车前子 金钱草 枇杷叶各15g 山楂麦芽 甘草各10g 煎汤饮水服.按每日每只鸡2g生药计。连用3天。功能扶正祛邪,利水通淋,化痰止咳。主治鸡肾型传支。
鱼腥草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9年第3期,原无方名。鱼腥草360g蒲公英180g黄芩葶苈子桔梗苦参各90g为末,每只雏鸡每次用药0.5g,1日3次,混于饲料中喂服。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痈。主治鸡曲霉菌病。
类似方尚有:(1)《禽病防治》方:鱼腥草60g蒲公英30g筋骨草桔梗各15g山海螺30g煎汤去渣,候冷以代饮水,供100只10~20日龄雏鸡1天饮用,连续用药2周。功能清热解毒,化痰理肺。主治禽曲霉菌病,气喘。(2)《畜牧与兽医》1988年第4期方:鱼腥草蒲公英苏叶各500g桔梗250g煎汤去渣,拌料喂1 000只鸡。功能清热解毒,消痈化痰。主治鸡曲霉菌病。(3)《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7年第3期方:鱼腥草蒲公英煎汤饮用。功能主治相近。
喘咳清
出自《畜禽鱼病防治新技术》金养麦 凤茄花鱼腥草 板蓝根麻黄杏仁半夏桔梗 山楂 甘草 为末,鸡每公斤体重1g,分早晚2次混饲。连用4~5天。功能清热解毒,化痰平喘。主治鸡慢性呼吸道病。
三黄汤
出自《福建畜牧兽医》1985年第4期。黄柏 黄连各100g大黄50g加水1 500ml,微火煎至约1 000ml,滤出药液,再加水煎一次,合并两次药液,10倍稀释于饮水中,供1 000只雏鸡自由饮服。功能清热燥湿。主治雏鸡大肠杆菌病。
四黄药谷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91年第4期,原无方名。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各60g苍术厚朴各40g甘草30g浓煎去渣,用药液煮稻谷,饲喂400~500羽成年鸭。功能清热燥湿。主治鸭巴氏杆菌病。
若为雏鸭,可根据病情选用下列配方:大黄 黄芩各25g乌梅 白头翁各30g苍术 厚朴各20g 当归 党参各15g煎汁拌饲喂1 000~1 200羽雏鸭。
鸡痢灵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4年第4期,原无方名,首批生产时名鸡痢灵,《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收载名为鸡痢灵散。雄黄 藿香 黄柏 滑石各10g 白头翁诃子马齿苋 马尾连各15g为末,雏鸡0.5g。功能清热解毒,涩肠止痢。主治雏鸡白痢。
四味穿心莲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穿心莲45g辣蓼15g大青叶 葫芦茶各20g为末,鸡0.5~1.5g。功能清热解毒,除湿化滞。主治鸡泻痢,积滞。
雏痢净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白头翁 马齿苋各30g黄连15g黄柏20g乌梅15g诃子9g木香20g苍术60g苦参10g为末,雏鸡0.3~O.5g。功能清热解毒,涩肠止泻。主治雏鸡白痢。
治疗雏鸡白痢的类似方报道较多,例如:(1)三白散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0年第3期。白术15g 白芍10g 白头翁5g 为细末,每日每只0.2g,拌饲料中给予。功能燥湿健脾,清热止痢。主治雏鸡白痢。(2)制痢散 山西省孝义县验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白头翁70g黄连30g广木香20g 山楂100g 为细末,按l:9与饲料混匀饲喂雏鸡。功能清热解毒,行气止痢。主治雏鸡白痢。(3)四二三合剂 出自《中兽医临证要览》。白头翁4份龙胆草2份共研细末,用米饭加蜜适量拌匀,任雏鸡采食内服,每只雏鸡0.4~0.7g,连服2~3天。功能清热解毒,涩肠止痢。主治雏鸡白痢。(4)蓼马汤 出自《中兽医临证要览》。辣蓼 马齿苋各60g煎汤去渣,拌料喂100只雏鸡,或混于水中令其自饮。功能解毒止痢。主治鸡白痢。(5)铁墨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5年第4期。铁苋菜30g墨汁草10g将鲜草洗净切至3cm左右长,加清水适量煎煮20分钟后滤汁,煎2次,混合浓缩成200ml药汁。以药汁代饮水服。预防,可连续用药3天停1天;治疗,连续用药7天。为一疗程。功能清热止痢。主治雏鸡白痢。(6)鱼鳅串合剂 出自《贵州畜牧兽医科技》1982年第2期,原无方名。鱼鳅串5份吴茱萸1份 酒精1份 前2药鲜品切细与适量米饭混合拌在一起,喷洒酒精拌匀备用,每100只鸭用10~50g投服,或喂服,每日2次,连续6天。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理气消食。主治苗鸭白痢病。方中鱼鳅串又名田边菊、散血草,为菊科马兰属,学名马兰。功能清热解毒,理气消食除胀。(7)二术茯苓散 出自《上海畜牧兽医通讯》,原无方名。白术茯苓苍术各等份为末,每羽O.2~0.5g。功能健脾燥湿,利水止泻。主治雏鸡白痢。
板蓝根汤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1年第7期。原无方名。板蓝根100g,加水1 500ml煎汤,去渣,与50kg水混合,置饮水器中任其自饮。功能清热解毒。用于防治鹌鹑痘病。
本方亦可用于治疗鸡痘。近年来报道的治鸡痘复方,也多数含有板蓝根。如:(1)板蓝根 金银花 连翘 赤芍 葛根各20g 蝉蜕 甘草 竹叶各10g 桔梗15g 煎汤,100只鸡饮用(《中兽医医药杂志》1984第2期);(2)板蓝根 金银花 黄柏各80g丹皮 黄芩 山豆根 苦参 白芷 防风 皂角刺各50g 栀子 甘草各100g 每羽每日O.5~2.Og,煎汤拌饲(《中兽医学杂志》1987年第2期);(3)板蓝根100g金银花蒲公英 山楂 甘草各50g黄芩30g为末,拌饲喂100羽鸡。
紫草煎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紫草10g 生地6g甘草3g煎汤去渣,拌饲喂服。功能解毒凉血。主治鸡痘。
类似方还有一些,例如《中国兽医杂志》1 9 5 9年第6期方:紫草1 00g 龙胆末5 0g明矾100g先用5 000ml水将紫草浸泡20分钟,慢火煎1小时,去渣,再入明矾和龙胆末,慢火煎20分钟,灌服或混饲喂服100只鸡。功能清热,凉血,敛疮。主治鸡痘。
败毒和中散
出自《鸡谱》。连翘 牛蒡子各3g 黄连(酒炒) 枳壳 桔梗各2g 紫草 甘草各1g蝉蜕7个 川芎1g 麦冬2g 木通 前胡 升麻各1.5g 为细末,水丸,每丸重3g,每服1丸。功能清热解毒,宽胸利气。主治鸡痘。
润喉煎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7年第4期,原无方名。板蓝根75g 麦冬50g 生地50g丹皮50g连翘50g莱菔子50g 知母25g 生甘草15g 水煎,去渣,成汤1 000ml,拌入饲料中喂500只鸡。功能清热解毒,滋阴润喉,下气消食。主治粘膜型鸡痘。
冰青散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4年第12期。冰片 青黛 硼砂各等份 为极细末,用喷粉器喷于咽喉部,每鸡每次O.1~O.15g。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鸡粘膜型或混合型鸡痘。
白矾液
出自《串雅兽医方》,原无方名。白矾 研末外敷,或溶液洗之。功能防腐收敛。主治鸡水眼(鸡痘)。

6.3 医脏腑病方

冲和丸
出自《鸡谱》。羌活 防风 苍术 白芷 川芎 生地 黄芩 细辛 甘草各等份共为末.并用生姜汁同枣泥丸之。每丸重3g,每服l丸。功能辛温解表,散寒除湿。主治鸡伤寒病症(风寒感冒之初期)。
小柴胡丸
出自《鸡谱》。柴胡9g 黄芩3g半夏9g 甘草3g 共为细末.用生姜同大枣泥为丸,重3g每服1丸。功能和解少阳。主治鸡伤寒病症。
本方源于《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但减少了人参一味。适用于鸡感冒等外感表证。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翼垂毛乍,不欲饮食。
复方柴胡汤
出自《鸡病中药防治》,原无方名。柴胡知母 金银花 连翘枇杷叶 莱菔子各50g水煎去渣,成汤1 000ml,分早、晚2次拌人饲料中喂1 000只雏鸡。功能清热解毒,辛凉透表,化痰止咳,降气消食。主治雏鸡感冒。
方中按语云:“雏鸡感冒,一般用辛凉解表药即可治愈。雏鸡形气未充,切忌用苦寒之品。另外,在给药后应适当提高室温.以助药力。”
四黄抽薪丸
出自《鸡谱》。黄芩(酒炒) 栀子各15g石斛3g黄柏9g枳壳3g生石膏3g黄连6g大黄3g (壮者加,弱者莫用) 为细末,清茶和丸,每丸3g,每服1丸。功能清热泻火,表里双解,其泻火之力强,犹如釜底抽薪,故名。主治鸡伤热。
凉膈散
出自《鸡谱》。防风 荆芥 桔梗 山栀 玄参 石膏 薄荷 黄连 贝母 大黄天花粉牛蒡子各3g 为细末.水丸,每丸3g。每服1丸。功能泻黄通便.清上泻下。主治鸡嗓黄。
发散丸
出自《鸡谱》。苏叶 前胡(醋炒) 枳壳各9g 姜半夏15g 红橘 桔梗 葛根各9g甘草1.5g为末,和水为丸,丸重3g,每服1丸。功能发表散寒,理气止咳,化痰平喘。主治鸡寒喘。
鸡即吉
出自《民间兽医通讯》1958第4期。大黄2份 黄芩2份香附4份 蒙石2份各味分别研细末,前3味混合均匀,为水丸,再以蒙石末上衣,每丸重0.15g,每包装20丸。内服,每鸡每次2~4丸,小鸡减半。功能清热理气。主治鸡消化不良,下痢。
健脾消食丸
出自《鸡谱》。白术(土炒) 茯苓 厚朴(姜汁炒) 山楂(去子)各15g神曲30g麦芽 枳壳 青皮 砂仁各9g甘草1.5g为细末,神曲和为丸,每服1丸(3g)。功能消食导积。主治鸡食积。
黄连饮
出自《养鸽指南》,原无方名。黄连O.8g 黄柏1g金银花0.7g 木棉花0.7g 白头翁0.5g茵陈O.4g苍术0.1g甘草0.3g煎汤去渣,供饮用。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主治鸽肠炎,腹泻。
类似方尚有:(1)连须饮 出自《养鸽指南》,原无方名。黄连须0.8g黄柏lg大黄O.25g 白头翁 龙胆草各O.8g 白术 茯苓 泽泻各0.7g麦芽0.4g 甘草0.3g煎汤去渣,令其自饮,每日1剂,连服3日。功能清热燥湿,健脾止泻。主治鸽肠炎,泄泻。(2)解毒止泻饮 出自《兽医验方新编》,原无方名。黄连80g 黄柏100g金银花70g石榴皮诃子甘草各30g煎汤去渣,供100只鸽饮用。功能清热解毒,涩肠止泻。主治鸽泻痢,溃疡性肠炎。
二术柴胡散
云南农业大学验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苍术20g 厚朴 白术 干姜 肉桂柴胡 白芍龙胆黄芩各10g木炭末适量为末,混匀,外观为黑色.分装,每包重5g。大鸡每服1包,小鸡半包,日服2次。功能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燥湿止泻。主治鸡
腹泻。
龙蓍丁液
出自《黑龙江畜牧兽医》1988年第1期。龙芽芴木 蓍草 丁香叶 按5:3:2配药,采用闭路式水循环提取法煎煮3次,第1次加水10倍,冷浸30分钟,煮沸2小时;第2次加水8倍,煎煮1.5小时;第3次加水6倍,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3次药液,常压蒸馏法浓缩.除去2/3水分。高速离心10分钟,除去沉淀,再减压低温浓缩至每lml相当于生药10g。每日每只雏鸡用相当于原生药0.4g,溶于饮水中服用。功能益气,清热,止痢。主治雏鸡下痢,并有增重作用。
制脱散
山西省汾阳县验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党参100g黄芪100g白术100g山药100g升麻20g为细末,混合于50kg饲料内饲喂中鸡。功能补中益气。主治鸡脱肛。
山西农业大学验方(党参40g黄芪60g山药50g升麻30g枳壳30g为细末,于饲料中添加2%,连喂10~30天,功能益气升提,主治鸡脱肛)与本方相近。
盐石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1年第6期,原无方名。食盐2g 石膏2g 为细末 混于100g饲料中喂服,1日1次,连喂3天。功能清热开胃。主治鸡啄肛,啄羽,啄卵癖。
降石汤
出自《千家妙方》,见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89年第5期。降香3g石韦 滑石鱼脑石各10g金钱草30g海金沙 鸡内金 冬葵子各10g甘草梢3g川牛膝10g为末,拌在饲料中喂服,每鸡每次服5g,每日2次,连服4天为1个疗程。功能解表清热,祛风利湿。主治鸡痛风症。
茵陈三皮散
上海市奉贤县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茵陈60g茯苓 桑白皮大腹皮 姜皮 白术 泽泻 干姜 青木香 厚朴 木瓜 大枣各30g 龙胆草60g 为细末,每羽每次0.5~1g,混饲料中喂服;或煎汤加入饮水中喂服。每天3次,3天为1个疗程。功能利水消肿,益肝健脾。主治鸡腹水综合症。
特效腹水康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8年第1期。茯苓85g 姜皮45g 泽泻20g 木香90g白术25g厚朴20g 大枣25g 山楂95g 甘草50g维生素C 45g 为末,预防在8~35日龄肉鸡饲料中添加O.4%;治疗添加1.5%,连用3~5天。功能健脾理气,渗湿利水。用于防治肉仔鸡腹水症。
肾肿痛风散
出自《畜禽鱼病防治新技术》。海金沙 金钱草 泽泻 木通 猪苓 滑石 茯苓川芎 白术 大黄 为末,每公斤体重0.5~1g,1日分2次混饲喂,连用3~5天。功能清热通淋。主治鸡痛风。
金沙蝼蛄散
山东省茌平县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海金沙 木通 瞿麦 蝼蛄各等份 为末,每只鸡每日0.5~1g,拌饲喂服。功能利水通淋。主治鸡痛风。
加减驻龙百补丸
出自《鸡谱》。当归(酒洗) 生地(酒洗) 熟地菟丝子各9g天冬麦冬各6g枸杞 白茯苓 山萸(酒浸) 山药人参鹿角胶(蛤粉炒成珠)各9g五味子 柏子仁各3g牛膝(酒浸) 杜仲(姜炒)各9g共为细末,蜜丸,每丸3g,每服1丸。功能益气补血,滋阴壮阳。主治鸡劳伤。
本方可看成是鸡的十全大补丸,人参一味现兽医上一般用党参代替。鸡劳伤表现“冠瘦,腿脚枯干,饮食日减,精神疲倦,目光神少,不鸣不浴,懒行懒动。”多见于短期内频繁角斗的斗鸡或交媾无度的公鸡。
促精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7年第6期。炙淫羊藿40g 肉苁蓉 巴戟天 白术各30g党参 麦门冬 天门冬 黄柏 甘草各20g为末,公鸡每次8g,每天1次,调灌,或混于饲料中喂服,连用5天。功能益气助阳。主治公鸡精子、精液品质下降。
据报道,本方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提高公鸡采精量,提高精液品质。

6.4 医虫证杂病方

球康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7年第11期。黄芪10g 白头翁15g苍术10g 乌梅10g苦参12g黄柏12g地榆12g 白茅根12g薏苡仁7g为末,饲料中添加0.5%。功能扶正祛邪,燥湿止痢。主治鸡球虫病。
据报道,用本方进行试验,抗球虫指数达179.7。
常山柴胡合剂
出自《禽病防治》。常山500g柴胡80g加水5 000ml,煎汤去渣,候凉,1月龄雏鸡每只喂服10ml,连用3天。功能杀虫。主治鸡球虫病。
据报道,用本方(名球虫净)治疗患球虫病病鸡50例,治愈47例;对照组31例全部死亡(《湖北畜牧兽医》1984年第4期)。
驱球散
出自《中国兽医杂志》1992年第3期。常山250g柴胡90g 苦参185g青蒿100g地榆炭90g白茅根90g煎汤,浓缩至280ml,稀释后混拌于42kg饲料中,治疗用;或为末,在饲料中添加0.5 9,6,预防用。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痢。用于防治鸡球虫病。
球虫七味散
出自《中兽医病证诊疗经验》。青蒿60g常山35g草果20g生姜30g柴胡45g白芍40g甘草20g煎汤去渣,拌人精料供50日龄雏鸡100只自由采食服用,1付药煎2次,每日上下午各喂1次。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消积,健脾和胃。主治鸡球虫。
规那皮散
出自《最新实用兽医手册》。规那皮 黄连 黄芩 黄柏 鸦胆子 甘草各5g为极细末,初生雏鸡每次0.5g,连服10~15天。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痢。主治鸡球虫病。规那皮即奎宁树皮。
四黄散
出自《中兽医临证要览》。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各10g紫草15g煎汤去渣,拌饲料中供20只30日龄左右鸡服用。功用清热燥湿,解毒化瘀。主治鸡球虫病。
据杨再昌等报道,用清热燥湿药(黄芩40% 黄柏30 9/6 土大黄30%),益气健脾药(炙黄芪60% 党参40%),涩肠止泻药(石榴皮60% 诃子40%),温中散寒药(吴茱萸60% 干姜40%),补血药(当归50% 白芍50%),辛凉解表药(柴胡70% 菊花30%)等6组中药,对鸡人工感染艾美尔球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清热燥湿组效果最好,抗球虫指数为194.3;辛凉解表组和益气健脾组具有一定效果,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71.8和168.5;其余3组基本无效,抗球虫指数为127.6~136.5(《中兽医学杂志》2000年第3期)。
白头翁苦参汤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2000年第3期。白头翁100g苦参100g 金银花50g忍冬藤50g泽泻30g黄连20g广木香20g槟榔20g水煎3次,合并煎液,加入饮水中供100只鸡一次饮完,连用5天。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痢。主治蛋鸡大肠杆菌病,能使产蛋率迅速回升。
白头翁苦参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4期。白头翁苦参鸦胆子各等份 为末拌饲,每羽每次O.5~1g。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痢。
痢感净
出自《广东省兽药暂行质量标准》,原名鸡痢感净散。生石膏 寒水石各2g穿心莲3g山香菜1g皂角刺O.5g雄黄0.3g 冰片O.2g痢特灵1g 为末,鸡每公斤体重一次喂服0.5g,每天2次;或按1 9,6比例混饲喂服2天。功能清热解毒,杀虫。用于防治鸡球虫病和卡氏白细胞虫病。
槟榔灭绦汤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年第1期。槟榔300g贯众280g红石榴皮280g木香300g炒枳壳280g 大黄280g 茯苓300g 泽泻300g 煎汤,供1 400只成年鸭饮服。功能杀虫驱虫,行气健脾。主治鸡绦虫病。
鹤草根芽丸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3年第1期,原无方名。仙鹤草根和根上发出的芽 洗净,晒干,研细,用少量面粉和水制成药重1~2g的粒丸。鸡每公斤体重服1粒,连服1~2次。仙鹤草根芽亦可制成浸膏,按每公斤体重150mg有效剂量内服。功能驱虫杀虫。主治鸡绦虫。
据报道,该制剂对鸡赖利绦虫的驱虫率为87%~100%。
南瓜子散
出自《中兽医学杂志》1989第4期,原无方名。南瓜子100g 焙焦,为末,拌米饭喂5只成年鸡。功能驱虫。主治鸡蛔虫病。
鸡癣膏
出自《鸡谱》,原无方名。猪脂油125g 蜗牛60g 川椒60g 硫黄30g 黄连9g先将脂油炼出,将蜗牛入油内熬黄色;次下川椒同熬,去渣;再将黄连、硫黄为极细末,候油冷入内调成膏。治疗时先刷去患处白屑,见血津为度,然后将药膏搽之。功能润肤杀虫。主治鸡癣。
硫黄软膏
出自《养鸡指南》。硫黄10g凡士林50g调成膏,每日1次涂搽患部。功能杀虫止痒。主治鸡脱羽螨。
加味三妙散
出自《中兽医医药杂志》1986年第4期。黄柏 苍术各30g 滑石20g 石菖蒲 牛膝各10g苍术用米泔浸泡4小时,捞出文火炒干,再加黄柏同炒.炒至黄柏切面微黑即可;将滑石、牛膝、菖蒲暴晒2~3小时后,与前药混合,磨细过筛备用。每次50g,混于米饭中喂服35~40只患鸭,每日2次。功能清热除湿,利水消肿。主治小鸭湿热脚肿。
本方为三妙散加石菖蒲、滑石而成。
菌陈二参散
山西省离石县验方,原无方名。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茵陈 连翘各6g桔梗木通 苍术 柴胡 青皮 陈皮 苦参 沙参 土茯苓各3g升麻2g甘草3g分2次水煎,去渣,令其饮用4天。功能清热解毒,滋阴散风。主治鹦鹉脱毛症。
应激安
出自《畜禽鱼病防治新技术》。黄芪3g 白术1.5g 松针粉2g 枣仁2g?槐叶粉1.5g为末,饲料中添加1%。功能益气固本,宁心安神。用于防止鸡的应激反应。
减抱方
出自《农政全书》。麻子炒熟,混饲料内喂食。功能润燥滑肠,补充营养。用于减少母鸡抱窝,促进产蛋。

【通用方】

8.1 清热方

白虎汤
出自《伤寒论》,见于《中兽医学》。知母45g石膏250g炙甘草15g粳米45g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灌。功能清热生津。主治阳明经证或气分实热证。
本方为治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热证的代表方。凡证见发热、口干、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者均可应用。用于治疗某些传染性或非传染性病如流感、脑炎、肺炎等病的高热期,常能收到较好效果。马、牛剂量300~500g;羊、猪50~100g。据河北省冀县宋同仁介绍,用加减白虎汤治疗骡马气分热证、马里实热便干证、马里虚热便稀证、马乙型脑炎、牛高热证、猪高热证等共1 499例,治愈1 364例,好转115例,有效率98.6%。
本方所治,为阳明气分实热证。热势弥漫,尚未见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必伤津液,若用苦寒直折,又恐化燥伤津。所以,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而除烦热,为主药;知母苦寒以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滋其燥,用为辅药;石膏配知母清热除烦之力尤强。甘草、粳米益胃扶津,使大寒之剂而无损伤脾胃之虑,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生津之功。白虎,古人谓西方金神,取以名汤,喻秋得金令,而炎暑自解。
据研究,本方对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作抑菌试验,无论原液或浓缩液均无抑制作用。但用本方治疗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小鼠,能提高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黄连解毒散即源于本方。黄连45g黄芩黄柏各30g栀子40枚(45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热盛。
本方为治热毒壅盛三焦的常用方,也是一个清热解毒的基础方。凡疮黄疔毒、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痢疾、肺炎等属于火毒炽盛者,均可酌情使用,但以津液未伤者为宜。黄连解毒散的参考用量:马、牛150~250g;羊、猪30~50g;兔、禽1~2g。
火热炽盛即为毒,是以解毒必须泻火;火主于心,宜泻其所主。故用黄连为主药,以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其下行,共为辅佐药。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据研究,本方具有一定的抗菌、解毒、耐缺氧、抗自由基作用,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本方加大黄,名黄连解毒丸,又名栀子金花丸(《宣明论方》),功能润肠泻热,主治肺胃热盛。本方加石膏、淡豆豉、麻黄,名三黄石膏汤(《外台秘要》)。功能表里双解,主治表证未解,里热已炽。《猪经大全》中治“猪热狂张口出气”方(雅黄连、生栀子、枯黄芩、黄柏皮、辰砂末,猪心血调灌下)即为本方与《直指方》中的一个单方(朱砂、猪心血和丸)合并而成。此外,《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中有数方名黄连解毒汤,但与本方相比有较多加减。如治马颡黄的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桔梗、苦参、玄参、地骨皮、闭喉草、栀子、连翘、甘草、天花粉、金银花),治牛时疫发黄的黄连解毒汤(黄连、大黄、黄芩、栀子、连翘、郁金、知母、贝母、天花粉、甘草、木通、金银花、当归、芒硝、木香、沉香),治骆驼心黄症的黄连解毒汤(黄连、大黄、黄芩、黄柏、知母、贝母、天花粉、桔梗、陈皮、栀子、连翘、芒硝、甘草)等,可供参考。
清瘟败毒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生石膏120g生地30g水牛角60g黄连20g栀子30g丹皮20g黄芩25g赤芍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马、牛300~450g;羊、猪50~100g。功能泻火解毒,凉血。主治热毒发斑,高热神昏。
本方源于《疫疹一得》中的清瘟败毒饮,但以水牛角易犀角。原方为白虎汤、黄连解毒汤以及芍药地黄汤(芍药、地黄、丹皮、犀角,见于《外台秘要》)三方合并加减而成,既能清气分之火,又能凉血分之热,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瘟疫热毒及一切火热之证。凡丹毒、脑炎、败血症等等属于气血两燔者,均可酌情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对内毒素诱发的实验动物温病气血两燔证有治疗作用,能明显抑制发热,改善血象变化,降低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本方有保护内脏器官、减轻病理损害的作用。
仙方活命饮
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又名真人活命饮,见于《中兽医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消疮散,即本方去炙穿山甲,并改为散剂。金银花 陈皮各45g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 当归 甘草 炒皂角刺 炙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15g煎汤去渣,酒为引,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疮肿疔毒初起,证见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凡疮肿疔毒,属于阳证而体壮者,均可使用。《名医方论》指出:“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脓未成者,用之可使消散;脓已成者,服之可使外溃。《中兽医治疗学》载本方去穿山甲、皂角刺,加白药子、连翘,治马烫火伤火毒攻里。消疮散的参考用量为:马、牛250~400g;羊、猪40~80g;犬、猫5~15g。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对乙型链球菌有高度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抑制作用也很强。本方还可使实验动物的全血比粘度与还原全血比粘度的比值明显降低,并显著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但对血细胞压积和血沉无明显影响。实验还证明,本方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机制是通过抑制红细胞聚集能力、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以及提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来实现的。
降痈饮
出自《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当归75g生黄芪45g金银花60g甘草30g为末,开水冲调,加白酒120g灌服。功能清热解毒,益气和血,托毒外出。主治痈肿疮毒。
加减法:毒邪在前者加川芎;毒邪在中者加桔梗;毒邪在后者加牛膝;泄泻者,加苍术、白术;食减者加白术、陈皮;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有外感者加防风、连翘;毒邪属阳者加白芷、皂刺、甲珠;属阴者加肉桂、炮姜。
五味消毒饮
出自《医宗金鉴》,见于《中兽医学》。金银花60g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25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疮肿。主治各种疮痈,疔毒疖肿。
本方为治疗疮痈的重要方剂。凡疮肿疔毒,局部红肿热痛,坚硬根深,舌红脉数者,均可酌情运用。热甚者,可加黄连、连翘;肿甚者,可加防风、白芷;血热毒甚者,可加生地、丹皮、赤芍等。亦可加瓜蒌皮、贝母等,用于治疗乳痈。
据《中成药研究》1986年第12期报道,以每千克体重55g本方水煎剂给小鼠灌胃,观察腹腔注射细菌悬液后24小时内动物死亡情况,以判断其体内抗菌效果。预防组于注射菌液前1天给药,治疗组于注射菌液的同时给药。结果:预防组8只动物死亡7只,治疗组10只动物死亡6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与土霉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中国兽医杂志》1987年增刊中载有一个五味消毒饮,与本方相近。蒲公英 鱼腥草各80g金银花连翘漏芦各50g煎汤去渣,候凉灌服。此为马的一次用量。其他动物酌情增减。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疮痈肿毒。
鱼腥草注射液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2000年版)。鱼腥草经蒸馏制成灭菌水溶液,每1ml相当于原生药2g。肌内注射,马、牛20~40ml;羊、猪5~10ml;犬2~5ml。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痈,痢疾,乳痈,淋浊。
现代研究表明,鱼腥草中所含癸酰乙醛、槲皮甙等具有广谱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炎、镇痛、止血、止咳、抑制浆液渗出、促进组织增生、利尿等作用。
鱼腥草单方及复方煎剂内服通常用于治疗肺炎。例如《兽医验方新编》中就有下述数方:(1)鱼腥草250g黄芩60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清热化痰。主治肺炎。(2)鱼腥草60~90g,煎汤灌服,用于羊;(3)鱼腥草 白茅根各30g金银花15g连翘9g煎汤灌服,用于猪;(4)威灵仙9g鱼腥草15g煎汤灌服,用于兔。
六神丸
出自《雷允上诵芬堂方》,见于《鸡病中药防治》。珍珠 牛黄 麝香各4.5g雄黄蟾酥冰片各3g除蟾酥外,各研细末,用酒化蟾酥,与药末调匀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马、牛每次服100~200粒;鸡每次服3~6粒。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咽喉肿痛,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禽霉形体病,鸡痘。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强心、抗炎、止痛、解毒等作用。
三子散
出自《内蒙古中兽药标准》(1988年版),为蒙古族兽医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收载。诃子 川楝子 栀子各等份 为末,马、牛100~300g,骆驼250~450g,羊、猪10~40g,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主治三焦热盛,疮黄肿毒,口舌生疮。
在藏族和蒙古族兽医中,诃子被称为“圣药”和“药中之王”。故在藏族兽医和蒙古族兽医方中常用诃子。例如:(1)三味丸藏兽医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诃子肉30g荜茇15g雪上一枝蒿15g(土炒) 为丸如豌豆大。马、牛20丸;羊3丸。主治寒泻。(2)七味诃子散 蒙古兽医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诃子 草乌叶各25g茜草 翻白草 黑云香各10g银朱 甘松各5g 为末,羔羊3~5g。治羔羊痢疾。(3)七宝汤藏兽医方。见于《中兽医方剂大全》。诃子 山楂 川楝子 藏木香 干姜 木藤蓼 草本悬钩子各30g煎汤服,每天2剂。治马、牛风寒感冒。
双黄连口服液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金银花375g黄芩375g连翘750g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为2小时,第二、三次各l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盐酸(2tool/L)适量,调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O,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 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犬、猫2~5ml;鸡O.5~1ml。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发热。
临床应用表明,本方及双黄连粉针剂对各种细菌性感染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胆囊炎、尿路感染等,均有较好疗效。
清开灵注射液
出自《江苏中医杂志》1981年第3期。牛黄 水牛角 珍珠母 黄芩 金银花 栀子板蓝根制成注射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功能清热开窍。主治邪热炽盛,内陷心包,燔灼营血;或痰火上扰,蒙闭清窍,神志昏迷等。
本方是在《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牛黄郁金犀角 黄连 朱砂 梅片 麝香珍珠 山栀雄黄 黄芩)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对外感高热证等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现代研究表明:本方能使实验动物脑内蓝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增强;对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抑制脑匀浆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还能影响T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反应。
麻杏甘石汤
出自《伤寒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麻杏石甘散即源于本方。麻黄30g杏仁45g炙甘草30g石膏120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表邪化热、壅遏于肺所致的咳喘。
这是一个清宣肺热的重要方剂。也可看成是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本方与麻黄汤均可治喘,但麻黄汤治风寒实喘,而本方治风热实喘,寒温不同,不能混淆。《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载本方治猪外感风热咳嗽。麻杏石甘散的参考用量:马、牛200~300g;羊、猪30~60g;兔、禽2~5g。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有退热、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用于退热时,方中的有机、无机两类成分还有协同功效。
清胃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生石膏60g 大黄 玄明粉各45g知母 黄芩 天花粉麦冬 甘草各30g陈皮 枳壳各25g为末,开水冲调,候凉灌服。马、牛250~350g,猪、羊50~80g。功能清热泻火,理气开胃。主治胃热食少,便干。
本方可视为白虎汤合大承气加减变化而成。
白头翁汤
出自《伤寒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白头翁散即源于本方。白头翁60g黄柏45g黄连30g秦皮45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主治痢疾。
本方为治热痢下重的重要方剂。凡动物肠炎、下痢等属于湿热证者,均可酌情加味使用。方中行气之力不足,可加木香、槟榔以行气导滞;挟食滞者,可加枳实、山楂以消食导滞。白头翁散参考用量.马、牛150~250g;羊、猪30~45g;兔、鸡2~3g。
据研究,无论在体内或体外,本方对志贺氏、宋内氏及弗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可促进机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白龙散
出自《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收载。白头翁60g龙胆30g黄连10g为末,马、牛40~60g;羊、猪10~20g;兔、禽1~3g。功能清热燥湿,凉血止痢。主治湿热泻痢,热毒血痢。
《中国兽医秘方大全》中有减味白龙散:白头翁2份 龙胆草1份 研成细末,每头仔猪每次6~9g,用米汤或温开水将药搅成糊状喂服。能采食者,可拌入饲料中喂服,每日1次,连喂3次。据青海省兽医院用此方治疗仔猪白痢38头,治愈率为86%。山西省高平县牛庄乡兽医站用此方治疗仔猪白痢100多头,治愈率为92%。
穿心莲注射液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为穿心莲经水醇法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每1ml相当于原生药1g。取穿心莲,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浓缩,以乙醇沉淀,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全量,调pH,灌封,灭菌,即得。肌内注射。马、牛30~50m.1;羊、猪5~15ml;犬2~5ml。功能清热解毒。主治肠炎,肺炎,仔猪白痢。
龙胆泻肝汤
出自《和剂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龙胆泻肝散即源于本方。龙胆草45g栀子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各25g当归20g黄芩30g甘草15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主治肝火上炎或湿热下注。
凡急性结膜炎、外耳道痈肿、急性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等病,属于肝火上炎或湿热下注者,均可酌情应用本方。《中兽医方剂选解》记载,用本方治疗马“阴道流黄白之物,阴户溃疡,月余不愈”病例,取得疗效。龙胆泻肝散参考用量:马、牛250~350g;羊、猪30~60g。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有消炎、抑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还能抑制某些过敏反应。
香薷散
出自《和剂局方》,又名三物香薷饮,见于《中兽医学》。香薷 白扁豆 厚朴 为末,水调灌服。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暑月外感于寒,内伤于湿。
据报道,用三物香薷饮加味(加苍术、白术、茯苓、泽泻、乌梅、诃子、木香、陈皮)治疗耕牛流行性腹泻,收到良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收载的清暑散(香薷 白扁豆 藿香 菊花 薄荷各30g金银花60g麦冬 木通茯苓茵陈石菖蒲各25g猪牙皂20g甘草15g为末。马、牛250~350g;羊、猪50~80g;兔、禽1~3g。功能清热祛暑。主治伤热,中暑)就是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变化而成,功用同中有异。

8.2 泻下消导方

保健锭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樟脑30g薄荷脑5g大黄15g陈皮8g龙胆15g甘草7g大黄、陈皮、龙胆、甘草4味药粉碎成中粉;将樟脑、薄荷脑溶于适量乙醇中,再加入上述粉末及适量滑石粉、淀粉,总量为100g,混匀,压制成锭,阴干,即得。马、牛12~40g;羊、猪4~12g;兔、禽O.5~2g。功能健脾开胃,通窍醒神。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心衰乏力。
大承气汤
出自《伤寒论》,见于《猪经大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收载名大承气散。大黄60g厚朴45g枳实60g芒硝250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或研末水调灌服。功能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胃肠,秘结。
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是自觉胸脘有闭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燥”是粪便干燥;“实”是燥粪与热邪互结而见秘结、腹痛。由于本方能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兽医临床常以本方为基础加味,治疗动物便秘和结症。如《猪经大全》中治“猪瘟疫火热内实”方(生大黄四两、芒硝三合、小枳实五合、厚朴一两,四味共煎);《活兽慈舟》中治马大便燥结方(大黄芒硝 皂角 牛膝槟榔前仁枳壳厚朴滑石);甘肃省兽医研究所的加味大承气汤(大黄60~290g芒硝360g枳实30g厚朴30g槟榔15g见《全国中兽医验经选编》);《中兽医学初编》治牛便秘,也就是用的大承气汤加味(大黄枳实厚朴郁李仁续随子青皮 山楂麦芽芒硝瓜蒌)。但马骡结症大多以粪结为主,结重热轻,故芒硝用量应大,且常配伍二丑、槟榔等峻逐药以及麻仁、郁李仁、麻油等润通药以加强药力。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有明显的泻下作用,且原方较单用泻下药或单用行气药的泻下作用强。药理实验表明,本方能降低实验性肠梗阻时肠粘膜中的组织胺,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显著降低,明显抑制结肠平滑肌Ca内流,对血管活性肠肽呈双向调节作用,增加胃电波幅。实验还表明,本方的不同煎法中,以经典煎法(先煎枳实、厚朴,后人大黄再煎,最后溶人芒硝)制出的药液作用最强。 .
《中兽医学杂志》1982年第2期报道,用此方加减治疗猪便秘、伤食等症52例,其中热秘15例(轻症10例,重症5例),均治愈。继发性热秘8例,治愈3例,死亡5例。虚秘10例和冷秘3例均治愈。伤食16例,治愈10例,伤食兼泄泻6例,治愈4例,无效2例。
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伤寒论》),其主治仅具痞、满、实三证,而燥证未具。本方去枳实、厚朴,加炙甘草,名调胃承气汤(《伤寒论》),主治燥热内结,配甘草乃取其和中调胃,下不伤正。《活兽慈舟》用调胃承气汤治羊宿食不转。《兽医科技杂志》1980年第5期报道,治疗猪胃肠实热便秘894例,除28头用药2次外,余均1次治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兽医学》中治前结的三消承气汤(山楂麦芽六神曲 大黄各60g枳实厚朴各15g槟榔10g代赭石45g)为本方减芒硝,加槟榔、代赭石与三仙而成。北京市门头沟区兽医院治马骡结症所用的枳实破结散(枳实、番泻叶、大黄、芒硝、二丑、厚朴、青皮、木香、白豆蔻、砂仁)也是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该院以这一处方为主,治疗马属动物大肠便秘409例,治愈403例(《华北地区中兽医资料选编》29页)。另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资料,用加味承气汤治疗马、骡、驴的结症225例,治愈218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收载的另外两个泻下方剂,通肠散(大黄150g枳实60g厚朴60g槟榔30g玄明粉200g 为末,马、牛200~350g;羊、猪30~60g。功能通肠泻下。主治便秘,结症)和木槟硝黄散(槟榔30g大黄90g玄明粉110g木香30g为末,马150~200g;牛250~400g;羊、猪60~90g。功能通便泻热,理气止痛。主治实热便秘,胃肠积滞。)均是由本方加味或加减而来。
十枣汤
出自《伤寒论》,见于《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芫花 甘遂 大戟各5~10g 大枣10枚(150g)芫花等3味共为细末,大枣煎汤调灌。功能攻逐水饮。主治胸腹积水或水肿属于实证者。
本方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等属于实证者。凡渗出性胸膜炎、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体质尚佳者,可酌情使用。体虚及孕畜慎用。如患畜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将本方与健脾补益方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甘肃省兽医研究所路玉杰治马胸水方即为本方:大戟、芫花、甘遂各3g,大枣10个,共为细末,开水冲,候温灌服(见《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192页)。甘肃省兽医研究所治母猪腹水方(大戟9g、甘遂9g、白芥子15g、大枣10g,共为末,温开水冲服。见载于《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即是本方去芫花加白芥子而成。
本方为峻下逐水之剂,主治实证水饮停聚。《金匮要略》云:“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弦者,有水,可下之。”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药性峻烈,合而用之,逐水饮之力甚著。三药皆有毒,凡大毒治病,每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益气护胃,缓和药性之峻烈,使下不伤正。《医方集解》云:“芫花、大戟,性辛苦以逐水饮,甘遂苦寒,能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三药过峻,故用大枣之甘以缓之,益土所以胜水,使邪从二便而出也。”
曲麦散
出自《元亨疗马集》,原名曲蘖散,《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收载。六神曲60g麦芽 山楂各30g厚朴枳壳 陈皮 青皮 苍术各25g甘草15g 为末。马、牛250~500g;羊、猪40~100g。功能消积破气,化谷宽肠。主治胃肠积滞,伤料。
本方实际上可看成是平胃散(《和剂局方》,见祛湿)加味,即平胃散君三仙,再加枳壳、青皮(以及萝卜、生油)而成。
临床用治伤料时,常宜加槟榔、二丑,以至硝、黄等攻下药,以增强其消导通泻之功。如《中兽医诊疗经验》第2集中治马伤料的三仙汤,即本方去甘草,加生二丑、槟榔、大黄、芒硝;《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消积散(山楂45g 麦芽90g神曲45g炒莱菔子45g大黄30g玄明粉45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消食导滞,下气消胀。主治伤食积滞)和健胃散(山楂60g神曲60g麦芽60g槟榔15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消食下气,开胃宽肠。主治伤食积滞,消化不良)。也是宗本方理法而组方更加简明的方剂。
若患马兼见拘行束步,四足如攒症状者,宜按料伤五攒痛施治,即消食导滞与活血清热并用,于本方中加当归、红花、没药、大黄、黄药子、白药子等药,或直接采用《元亨疗马集》中的红花散(红花、没药、桔梗、神曲、枳壳、当归、山楂、厚朴、陈皮、甘草、白药子、黄药子、麦芽)。
强壮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党参黄芪各200g六神曲 麦芽山楂(炒)各70g茯苓150g白术100g草豆蔻140g为末。马、牛250~400g;羊、猪30~50g。功能益气健脾,消积化食。主治食欲不振,体瘦毛焦,生长迟缓。
这是一个消补并施的方剂,类似方尚有:四君三消散(出自《中兽医治疗学》。白术茯苓 党参 山楂 神曲各15g厚朴槟榔砂仁香附各12g甘草9g为末,萝卜250g煎汤冲药,候温灌服。功能健脾消食。主治脾虚食滞)等。
保和丸
出自《丹溪心法》,见于《中兽医学》。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 茯苓90g 陈皮连翘萝卜子各30g 研细末,煮糊为丸;亦可为末调灌。马、牛150~200g;羊、猪20~30g。功能消食和胃。主治食滞。
草料积滞,当以消食化滞之法治之。方中诸药合用,使食滞得消,胃气得和;虽以消导为主,但其性平和,故名保和。本方为消食和胃之轻剂,适用于猪和幼龄动物。若食积腹胀较重者,可加枳实、厚朴;粪干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槟榔;食积化热者,可加黄芩、黄连。
枳术丸
《脾胃论》引张洁古方,又名枳实丸,见于《中兽医方剂学》。白术60g 枳实30g为末,烧饭为丸;或为末调灌。马、牛100~150g;羊、猪10~20g。功能健脾消食。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
本方所治为脾虚食滞。脾虚当补,食滞宜消。方中白术用量大于枳实一倍,乃补重于消,寓消于补之意。本方可视为《金匮要略》枳术汤变化而来。枳术汤中枳实用量大于白术一倍,且用汤剂,意在以消为主,适用于食滞重于脾虚之证。
本方加神曲、麦芽,名曲麦枳术丸(《医学正传》),助长消食化滞之功;本方加砂仁、木香,名香砂枳术丸(《摄生秘剖》),增强行气温中之力。
木香槟榔丸
出自《儒门事亲》,见于《中兽医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木香槟榔散即源于此方。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莪术 黄连各30g 黄柏 大黄各90g香附牵牛子各120g为细末,水丸;或为末调灌。功能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主治积滞内停,肚腹胀痛,排粪不爽,痢疾。
《卫生宝鉴》中的木香槟榔丸多枳壳、三棱、芒硝3味,攻积导滞之力更强。据报道,用加味木香槟榔丸治牛“剥肠症”(黏膜性肠炎).获较好疗效。木香槟榔散参考用量:马、牛300~450g;羊、猪60~90g。
槟榔煎
出自《兽医验方新编》,原无方名。槟榔(适量) 煎汤去渣.空腹灌服。功能驱虫。主治鸽气管线虫病,绦虫病,每公斤体重1.0~1.5g;治犬华枝睾吸虫病.每日用量50g。
《中国兽医杂志》1963年第2期载:治鹅绦虫,每只用槟榔2g煎服;第3期载:治鸭绦虫,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g。
增液承气汤
出自《温病条辨》,见于《中兽医方剂学》。玄参60g麦冬45g生地45g大黄30g芒硝100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或研末冲服。功能滋阴增液,通便泄热。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
本方所治为热结阳明,正虚邪实,阴津渐竭,燥屎不行。其证虽属热结,亦缘阴亏,即所谓“无水舟停”。本方甘凉濡润和咸苦润下并施,以图阴液复,热结除,即所谓“增水行舟”。
黄龙汤
出自《伤寒六书》,见于《中兽医方剂学》。大黄45g芒硝60g枳实30g厚朴15g甘草15g 当归45g人参30g桔梗15g生姜、大枣为引,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扶正攻下。主治里热成实而气血虚弱之证。
本方为攻下与扶正兼施之剂。可用于阳明腑实证而气血两虚者;亦可用于老弱动物的结症或便秘。
一捻金
出自《医宗金鉴》,见于《中兽医治疗学》。人参大黄黑丑 白丑槟榔各等份为末,水调灌服。功能扶正泻下。主治幼畜便秘。
《中兽医治疗学》载用本方(每次1.5~3g内服)治幼驹胎粪难下。

8.3 解表方及和解方

麻黄汤
出自《伤寒论》,见于《中兽医治疗学》。麻黄45g桂枝30g杏仁70个(45g) 炙甘草15g煎汤灌服;或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本方是《伤寒论》名方.原为太阳伤寒证而设。用发汗宣肺之法,以解除在表之寒邪,开泄郁闭之肺气,使表邪得解,肺气宣通,自然寒热退而喘咳平。凡动物患感冒,证见恶寒发热、精神短少、弓腰、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可酌情应用。《中兽医治疗学》用本方治猪风寒咳嗽。
现代研究表明,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均能促进大鼠的汗腺分泌,并呈显著的量效关系。以发汗的药效法测定了这4个方剂的药效动力学参数(富杭育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年第5期),见表6。
表6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和桑菊饮的药效动力学参数

本方去桂枝,加生姜,名三拗汤(《和剂局方》)。功能宣肺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风寒,咳嗽气喘。本方倍用麻黄、炙甘草、加石膏、生姜、大枣,名大青龙汤(《伤寒论》)。功能外解风寒郁闭,内清里热烦躁。主治风寒表实证而兼有里热者。
桂枝汤
出自《伤寒论》,见于《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桂枝45g芍药45g炙甘草30g生姜45g大枣20枚(20g)煎汤去渣,候温灌服。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发热恶风,汗出,舌苔薄白,脉浮缓。
《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载:本方可广泛应用于动物一些表证性疾病,尤其适用于表虚患畜。如伤风感冒或流感、风寒犯肺、外感性腹痛、风寒束腿、母畜产后发热、过劳中风证等,均可用桂枝汤加味。
银翘散
出自《温病条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收载。连翘45g金银花45g薄荷30g荆芥穗25g淡豆豉30g 牛蒡子30g 桔梗25g 淡竹叶20g 生甘草25g为末,开水或芦根煎汤冲调,候温灌服。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方为辛凉平剂,适用于温病范围内的各种疾病初期,如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亦可用于疮黄疔毒初起而兼有风热表证症状者。参考用量:马、牛250~400g;羊、猪50~80g;兔、禽1~3g。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以及广谱抗菌和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桑菊饮
出自《温病条辨》,见于《中兽医方剂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桑菊散即源于本方。杏仁30g连翘30g薄荷15g桑叶40g菊花30g桔梗30g甘草15g苇根30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风热咳嗽。
本方为治风温之邪侵人肺经的一个方剂。可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但药力嫌轻,可酌情加知母、贝母、黄芩、天花粉等。原方加减法:“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入营,加元参、犀角各5g(各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10g(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用本方加减治牛风热咳嗽。桑菊散参考用量:马、牛200~300g;羊、猪30~60g。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年第4期载:用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50g,甘草20g,桔梗、薄荷、芦根各30g为末,分4次调服,日服2次。热盛者加黄芩30g;喘促者加苏子、葶苈子,桑皮易桑叶各50g;肺气不利者加蚕沙60g、海风藤40g;表实重者加麻黄30g)治牛流行热效果良好。
败毒散
又名人参败毒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见于《中兽医方剂学》。柴胡前胡 川芎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桔梗人参各30g 甘草15g 为末,引生姜、薄荷,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益气解表,散风祛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
本方可用于体质虚弱而外感风寒湿邪之证。
本方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功能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时疫、痢疾、疮疡具有风寒表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的荆防败毒散即本方。其参考用量为:马、牛250~300g;羊、猪40~80g;兔、鸡1~3g。该药典中还收载有一个荆防解毒散:金银花 连翘 苦参 蝉蜕各30g生地黄牡丹皮 赤芍荆芥 薄荷 防风 甘草各15g为末。马、牛200~300g;羊、猪30~60g。功能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主治血热风疹,遍身黄。本方去人参,加银花、连翘,名银翘败毒散(《医方集解》),功能清热解毒,散风祛湿;主治痈疮红肿疼痛,属热毒为患者。
柴葛解肌散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柴胡30g葛根30g甘草15g黄芩25g羌活30g 白芷15g 白芍30g桔梗20g生石膏60g 为末。马、牛200~300g;羊、猪30~60g。功能解肌清热。主治感冒发热。
本方源于《伤寒六书》中的柴葛解肌汤,但增加了一味生石膏。
防风通圣散
出自《宣明论》,见于《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防风荆芥麻黄连翘薄荷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栀子 大黄 芒硝 石膏 黄芩 桔梗 甘草 滑石 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解表通里,疏风清热。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疮黄。 本方是解表、清热、攻下并用的方剂,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抱犊集》中“治牛五脏七结不通”的防风通圣散与本方相近,无麻黄、白术、石膏,多枳实。
小柴胡汤
出自《伤寒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中收载的小柴胡散即源于本方。柴胡60g茯苓 人参半夏 甘草各45g 煎汤服。功能和解少阳,扶正达邪,解热。主治少阳证,寒热往来。方中人参一般用党参。
原方以姜、枣为引,主治少阳病。《伤寒论》原书所载方证为“口苦,咽干,目眩”及“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并说:“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肝炎、疟疾、黄疸、胃炎、急性胃肠炎、肾炎、乳房炎以及产后诸疾,见有往来寒热等少阳证者,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均可酌情应用本方调治。据报道,在兽医临床上应用本方的指征为:(1)外感发热,食纳不佳,或食滞不消,或腹胀,或二便失调者;(2)外感五六日以上,甚至月余,而少阳证(寒热往来,精神时好时差,食纳欠佳等)仍在者;(3)脾胃不和,食欲久不恢复,服健脾开胃药效果不佳者;(4)肝气郁滞所致精神不振、食减、睾丸肿痛,或见黄疸者。山西农业大学观察研究,猪少阳病的主要症状是寒热往来(一天之内体温时高时低,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畜用各种方剂
药枕方剂
夏季常用的六种清热方剂
【中兽医】中兽医经典处方类方18例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定方
禽病中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