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满怜悯 却忘记了怜悯自己

文/守安道人

卖火柴小女孩的经历

清晨,年幼淳朴的孩子们拿着课本朗读着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几乎世界各国的朋友对这个童话故事都不会陌生。总有些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沉淀,嵌入心田,日渐滋长。此时才发现,原来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小女孩”的存在。

她是如此可怜,身上穿着单薄的衣物,脚上仅有一只大拖鞋,她穿行在大雪纷飞的街道,除了拥有能划亮小范围的火柴外,一无所有。她有家不能归,又冷又饿,大年夜前夕,各家各户吃着香味扑鼻的食物,住着暖烘烘的屋子,张灯结彩。一切看在眼里,却与她无关。最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离开了世界。

故事的触动处

在小女孩临走前的那天晚上,她为自己点亮了五次火柴:第一次看到了巨大暖烘烘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食物;第三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丽,似乎为她单独准备;第四次看到了逝去的奶奶;第五次是希望脱离痛苦。

有个朋友修习哲学专业,他应该是个充满理性的人。可是,当他提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却陷入了一种无法形容的深思,并且告诉我,自己心中有种难以言状的悲悯,甚至快要掉下眼泪。伟大的童话故事,往往是在冲击、告诉成人一些重要的意义,童话看似属于孩子,其实来自大人。

世界各地都有宗教,许多不同种族的教徒也许是社会上极为聪明、有地位的精英,即便竭尽全力地虔诚朝拜,仍然无法解除忧郁内心浮躁所带来的痛苦,心无住处,无法走向欢愉快乐的路上。小女孩的故事有什么值得流传世界各国多年,却长久不衰地打动不同国家、超越种族界限,穿透他人的心灵呢?

“小女孩”与道学的关联

从道学的角度看,“小女孩”是处于超越过程中的一种临界点,在修行淬炼的过程中,与滚滚红尘的外物即将发生若即若离的状态,我们既想舍弃不着其中,求得更高的智慧,无奈心有不坚。五次的火柴分别是火炉与食物,这是基本的生存物质需要;繁华景色,能让人目盲心散的花花世界;奶奶的出现,人亲间的过度牵执;天堂,终极的解脱渴望与呐喊。

“小女孩”渴望借助自我控制的方式,“点亮火柴”解决期望中的需求,所得到的,不过是如烟花绚烂的一刹那快感,不存在一丝一毫的慰藉之乐,哪怕在临死前,也被迫无奈地自我安慰,真是凄凄惨惨切切。

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很多的获得,其实不过是停留在感官之上,根本无法让我们得到最终的快乐。看似光鲜亮丽的深处,许多个体不过是流浪世间,沉沦苦海,无法自拔。于是,我们妄想依赖,紧紧渴望贴近与我们亲近的人,但现实往往出现落差,又让我们增加了痛苦的忧伤。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原有的希望,自己转换成幻想,在悄然离世前和自己说,要到达的世界,不会有痛苦。

然而,可能吗?不可能!因为当人从出生开始,就陷入一系列的迷茫、焦虑、浮躁、失落等各种困境,并没有得以超越,离去所带走的其实还是这些。

道教中的生与死

《太上老君太素经》中云:“生可冀也,死可畏也。草木根生,去地而死。”

什么是生?生应该是可“冀”的,“冀”就是希望,生命只有在存在的时刻才充满意义。有的人认为拥有车就是意义,有人认为拥有房子就是意义,但认为的意义就真的是“希望的意义”吗?也许是。也许不是。这些上述的物质能解决人的需求,我们可以在某个时空中与物质发生交集,得以使用,但是指望外物来解救人与人的情感自身,当然只能是一份痴心妄想。

“生”应该是超越肉体的存在,“活着”也应该到达追逐外物的层面,你我可以做一名别人眼中的好人、老实人,却不一定活出本然心性,两者是不一样的。前者为别人而活,带着众多标准,被动地去接受安排,所以世界的一切等同于枷锁,只会越来越加紧,后者是圆融自身与外在,游刃而活,既不伤害他人,也绝不破坏清静深处的明性之本,从内而外的快乐,毫无拘束的钳制。什么是死?行尸走肉,无所安住,迷失惊慌,流浪欲海,空虚飘荡。

所以,中国人常说“出生入死”,道学中对生死,并不仅仅停留在肉身,而是讲究整体超越,超越的出现,就是再次的“生”。

小女孩的那种象征价值,是代表我们自性的善良,却依然停留在无可奈何的外在。既有纯性的根本,又有活着的痴迷。人,该怎么办?《太上老君太素经》又说:“人之所好,吾之所患;人之所执,吾之所舍。二者唯圣人能知其故。”

有所“好”,就会有所“不好”,为了保持这份“好”,就容易过度的消耗,消耗无力,“不好”出现,就会带来进一步的折磨,连续不断地累及己身。对万般事物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其实不外乎对感官认知的执迷,比如物质需要、情感、理想价值等,有所执就会带来无尽困境,生命就无法迎来豁然开朗。想要不着其中,就要有所舍。云淡风轻,少私寡欲。人生就像抓着一堆柔软细腻的沙子,单手握住,只要过度用力,沙子就会从指缝间漏走。

故事里,第二天早晨,小女孩手旁有一大堆已经燃烧过的火柴棒子,微笑着离开世界时,大家都在围观。是否在深处,我们都有一位这样的“小女孩”,我们是否会有一天也徘徊在迷失与质朴之间,无法究其根本,然后就这样逝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除欲究本,说来容易,障碍重重,随着年月沉淀,成年人历经沧桑,即便能寻访生命的真谛,四处求理,也容易最终流产,白费功夫,于是,最为持久重要的生命快乐,始终遥不可及。

其实啊,道不远离,因为答案就在最靠近的距离。(编辑:若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冬天的童话
英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实版“卖火柴的小女孩”
把童话还给孩子
热腾腾的小二班(27)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400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