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水火气血论-唐荣川
 【唐荣川,四川彭县人,生于清代咸丰、光绪间(1851-1908)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以血证论出名,可叹其年少聪颖,33岁血证论书成,第一章令人拍案叫绝,特摘于下】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气著于物,复还为水。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蒸其水即化为气。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布护于外,是为卫气。上交于肺,是为呼吸。五脏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气而已。气生于水,水化为气。气之所至,水之所至。故太阳之气达于皮毛则为汗,气挟水阴而行于外者也。气化于下,则水道通而为溺。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即病气矣。又有肺之治节不行,气不得降,因而癃闭滑数。肾中阳气不能镇水,为饮为泻。故病气则病水也。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

 
【方剂举例】
1.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是通津液即是和胃气。盖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肺得润养,其叶下垂,津液又随之而下,如雨露之降。水阴不滋,则水邪亦不能去。
2.清燥救肺汤,生津以补肺气。水阴不足,津液枯竭。上则痿欬,无水以济之也。下则闭结。治节不达于下也。外则蒸热,水阴不能濡肌肤也。凡此皆生水为治法。
3.猪苓汤:润利以除痰气
4.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补水以益肾气。
又如发汗以调卫气。白芍滋阴以启汗源,花粉生津以救汗液。以此观之,滋水即是补气。

有形之水质,入于口而化于下,所以传道是气者也,此水则宜泻。若水质一停,则气便阻滞。

5.补中益气汤:用陈皮白术利水。
6.六君子:用半夏茯苓利水。和脾利水以调气。
7.肾气丸:用泽泻茯苓利水,用肉桂附子以温阳化气。
8.真武汤:以苍术、茯苓利水。扶脾镇水以生气。
以上,治水以治气。
水邪不去,则水阴不生。故
9.五苓散:去水邪,而能散津止渴。
([伤寒论71]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水行则气行,水止则气止。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何以言火即化血?血色,火赤之色。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上炎,血液下注内藏于肝,寄居血海,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血下注于血海之中,则心火随之下济。故血盛而火不亢烈。血虚则肝失所藏,木旺而愈动火,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之诸药。
1.四物汤:用白芍
2.天王补心丹:用天冬、麦冬。
3.归脾汤:用枣仁。
4.炙甘草汤:用二冬阿胶清火补血,桂枝宣心火。
5.六黄汤、四生丸:又以大泻火热为主,是火化太过,反失其化。抑之即以培之,是清火即是补血。

又有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者
6.人参养荣汤:用远志、肉桂以补心火。
血寒血痹者则用桂枝细辛干姜等。
血与火为一家。

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气分之水阴不足,则阳气乘阴而干血。阴分之血液不足,则津液不下而病气。故汗出过多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吐血咳血必兼痰饮。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气盛即是火盛,血虚即是水虚。


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连上下者,脾也。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二脏,全赖于脾。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之血。故治血必治脾。炙甘草汤即是此意。大黄下血,因大黄秉土之色,而大泄地道。地黄生血,因秉土之润,而大滋脾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医述,脾胃,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
九个古方,治九种便便闭结!
医学三字经全文
《辅行诀》泻方五首
王行宽滋肾清肝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