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说艺术王国俄罗斯7》


本文摘自《画说俄罗斯-张可扬眼中的艺术王国》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列宾作品《查波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

2003411日周五

今天中午下课,又来到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今天又来看列宾。列宾各个时期的作品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均有收藏。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国务会议》、《伊阿亦拉女儿的复活》等作品都在此处。《伊阿亦拉女儿的复活》是列宾的毕业创作。画面色调凝重,在半暗中,几支昏黄的烛光照着房间,在死一般的静寂中,人们在期待着奇迹的到来。基督神情庄严,而年迈的父亲紧张,焦急的等待,躺在高台上,身上罩着白色被单的伊阿亦拉的女儿散着长发,戴着花冠,好象在沉睡。这幅作品是列宾运用学院派的技巧(构图,人物环境)和克拉姆斯科依画派的现实主义精神相结合的成果。可以看的出,整个画面,造型严谨,布光巧妙,而且精细的底稿,还有多处可以看到,画面周边很多地方并未画完,还露着画布!很多地方只是铺一层颜色,但这并不影响画面的整体感觉,画面色调偏冷,尽管有盈盈烛光,但更加衬托出基督的蓝色长袍的突出,也强调出画面的神秘的气氛映在女儿身上的暖光也体现处线丝暖意,烘托出基督仁慈,关爱的精神和普济众生的含义。而与这一幅气氛迥异的则是另一幅名作《查波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以英雄的群像和乐观的色彩,表现出了一个欢腾的场面。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列宾作品《查波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草图

查波罗什族是16至18世纪乌克兰第聂伯河下游部分哥萨克人的自治组织,他们大多是不堪忍受封建地主压迫而逃亡出来的农奴。画面表现的是:17世纪时,勇敢豪迈,热爱自由的查波罗什人,以他们的首领伊凡,谢尔各为中心,正围坐桌边给土耳其苏丹回信,他们用讥讽、嘲笑,尖刻的言语,回击土耳其人对他们的诱降。人群中不知谁想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措辞,引起大家的赞许和哄笑。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嘻嘻哈哈,有的会心的微笑。伊凡谢尔各正胸有成竹的叼着烟斗,文书赶忙记录下来,这种场景充分显示了查波罗什人豪放的性格,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列宾先后三次去乌克兰作调查,完善构图,充实服装佩饰等素材。在创作这些历史画的同时列宾还以19世纪后期俄国民粹派反对沙皇专制的政治事件为素材,画了一组油画,较有名的有《拒绝忏悔》、《意外的归来》、《宣传者被捕》等数幅。《查波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前后画了十一年,足见列宾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列宾作品《查波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草图

彼得堡涅瓦河西岸的列宾美院

2003年4月12日周六

今天相约去列宾美院去看同学,列宾美院位于涅瓦河西岸的瓦西里岛,这里是彼得堡的富人区,所以治安相对比较好,列宾的住宿条件很差,房子有上百年的历史,年久失修,尽管如此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云集此地,探求艺术的真谛。列宾美院秉承近二百年的历史,教学非常严谨,专业课安排的很多,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每两个小时就是一组模特,不同的表现手段,素描或油画,几乎一天同时在画四张不同的作品,天天如此,因此从列宾毕业是很难的,列宾没有国内相应的硕士学位,所以我们读硕士学位的就没有机会在列宾就读了。看着进修的同学在列宾,忙碌的画画,心里是即羡慕又着急,我们读硕研九月才能预科语言结束,进入专业学习,才能一门心思画画,真是着急上火。

彼得堡的年轻人

列宾美院沿涅瓦河向南,有大量的游轮,船坞、码头。沿着涅瓦河向南漫步,沿岸停靠着一艘艘漂亮的游船,白色的船体,高耸的桅杆,湛蓝的涅瓦河水,上下翻飞的各种水岛,对岸的金顶大教堂金光灿灿,岸上对对情侣,天真的儿童,顽皮的滑轮少年,还有忙碌的穿梭在游人之间的鸽子,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让人时而心静如水,时而又激动不已。

在不断的用相机捕捉美景两个胶卷以后,时间已近晚上6点,而太阳还在半空挂着,丝毫没有下来的意思,现在天要彻底黑下来,得将近晚上九点半左右,这意味着让人新奇不已的白夜现象快要到来了。

回去的路上,由于在列宾受了刺激,买了画箱,画布、框子、颜料。我已等不到九月入系,明天我就要开画了。否则我会疯掉。

彼得堡的年轻人

2003年4月13日周日

今天迫不及待的开始要画画了。

为了今天就能开工,昨天买了两个现成的画框,小的像考试卷一样的框子,连布100卢布,相当于人民币30元,还是很贵的,但想画的欲望已经控制不住了。由于天气还冷,就在宿舍参考照片画,选了一张街景的照片,从中午一直画到半夜,很奇怪,画画时心静如水,时间也过的飞快,一会功夫,夜已深沉但看着完成的画面,心里甭提多舒服了,画圣彼得堡的街景,古老的建筑,残雪,空旷的大街,人烟稀少,尽管是艳阳高照,却安静的让能听到咳嗽的声音和几个街区的狗吠。反映到画面上出现一种光天化日的神秘和孤寂,有种意想不到的感觉,就像人类并不存在,只有自然的声音的传递,好像能停到风的呼吸。

看着完成的风景,心情终于平静下来,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张可扬作品

2003年4月14日周一

今天中午一点半上课,十一点半的时候,华龙找来一位女士,是宿舍楼的一位管理员。当模特,我一看打扮的还很时髦,发髻高挽,眼睛大而蔚蓝,鼻子立体的让你不相信眼睛。皮肤白净,虽然是个管理员,但打扮的像个明星,这是俄罗斯的特点,女士,不论年龄,都精心打扮,成为这个美丽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我又控制不住画画的欲望,尽管她只答应坐一个小时,我也要画一张素描,因为这是来俄罗斯第一次写生本地人,一点半的俄语课,我已打算好了迟到。一个多小时之后,我基本完成一幅素描头像,时钟已指在一点半,我赶紧冲下楼去,还好时机不错,很快就等到了3路车,结果本来半小时的路,堵车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第一节课刚下,不过画一张素描,旷一堂俄语课内心还是可以说的过去的。

彼得堡艺术家墓地—勃鲁尼

2003年4月15日周二

今天和朋友相约出去,每天上课都走的是涅瓦大街的西段,而东段的涅瓦大街还没去过,于是决定去东段看看。涅瓦大街不愧是彼得堡最好的大街,从莫斯科火车站往东尽管不如西段宽阔,但依旧店辅林立,车水马龙,建筑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密密匝匝的排列在大街两侧,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店铺旁清洁工人正在用高压水枪冲刷着门脸与外墙,清洁整个大街,电力工人在检修路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迎接彼得堡建市300周年而忙碌着。沿着涅瓦大街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东段的尽头,路旁就是莫斯科饭店,到了这里变成了十字路口,往北就是横跨涅瓦河东段的亚历山大桥,而正对涅瓦大街的就是著名的亚力山大修道院。

这个修道院占地面积很大,其中有著名的名人陵墓。进入修道院径直来到修道院最高最大的建筑,教堂,进入教堂,男士得脱帽,女士则需围上头巾或戴帽,整个教堂内色调浑暗,到处都是盈盈的烛光,教堂内挂满了各种圣像画,和圣经故事题材的油画作品。顶棚上画满了繁杂的立体图案,在几根主要的立柱顶端还安放着若干个精彩的雕塑。教堂正中前方,是闪闪发光的金质的像太阳一样的造型,背景是耶酥的画像,柱头上是金色的像白菜叶一样的装饰,唱诗班在诵唱着经文,而且,是标准的男中音,并且四个声部分得清晰明朗,音质自然协调,加上教堂本身的造型就有很好的拢音效果,更像是专业的歌唱家,感觉他们轻轻的合唱,余音绕梁,再加上大堂内几百个信徒,不失时机,且是恰到好处的和声,让我疑惑这不是礼拜,到像是音乐会前的排练,信徒们虔诚的让你吃惊,她们目光里充满了敬畏,期待,渴望和依赖。而这种信仰支持着他们日常的生活,每个人都蹑足潜踪的,好像怕把睡熟的主惊醒过来。出了教堂面前是一片树林,里面密布着各种墓碑,很显眼处发现几个红军战士的墓地(因为看到了雕塑)。我的印象,共产主义理想的红军战士应该是无神论者,而现在战士们的墓碑又安放在了修道院的院子里,这好像又是历史在跟我们开了个玩笑。

彼得堡艺术家墓地-伊万诺夫

出了修道院,道路两侧有两个院落里面,密布着大树,这就是著名的名人墓,很多人名想不起来,但里面却是雕塑林立,每个坟墓的碑异常独特,艺术性很强,主要是艺术家们的坟墓。

进入艺术家们的墓地明显宽敞明亮,但好多人名翻译的不准,不知道是谁,但还是认出了寓言家克雷洛夫。文学家妥斯妥耶夫斯基,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画家,克拉姆斯科依,希施金,库茵芝。并和他们亲切合影. 

克拉姆斯科依,大名鼎鼎的巡回画派的领军人物,而墓地却简单的只是基石上加放了一根四棱柱,而柴可夫斯墓就复杂了,他的墓地在他的雕像左右分别是两个天使翻飞左右,老柴也真是不太孤独了。

这些人给人类留下多么美好和真诚的艺术,死后也就不都只剩下块石头由人凭吊,奋斗了一生,身后却带不走任何东西,顿时让我觉得人生的短暂和残酷,再有名,再有利终究一天会凝固成一块石头,还原于自然,真是人生苦短呀!

而不经意发现一些墓前,放着一些鲜花,显得光彩夺目,觉得名人们也该含笑九泉了,若干年后,后人们还在想着他们,还在敬仰着他们给人类创造的伟大艺术,这对于他们的灵魂来说又是何等的幸福!

安息吧!伟大的艺术家们!


张可扬作品

2003年4月16日周三

因为传说中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街头将会很乱,所以这一周大家申请停课,下周三再上课,于是狂休一星期。今天绷了八个画框,做底子,下午开始画一张小风景。彼得堡的街道,非常入画,随便一张照片都感觉很有味道。我选了一张喋血教堂后面的一座桥的照片,桥下冰河刚刚从中间融化,绵延至远方,河堤两岸还存在很多残雪,天空很苍白,但我考虑下半部分的白雪和冰很白,如果天空也很白,那样画面就太平淡了,于是我决定把天空处理重了偏些紫味,然后在远处的丛林中再加一个金顶教堂,一定会很有趣,按着这个思路,画到晚上,越画越有意思,画面尺寸很小,但显得画面很丰富。而且有种神秘空灵的感觉。

张可扬作品

彼得堡地铁

2003年4月17日周四

今天在地铁站无意中抬头开到一幅大型的红白马赛克镶嵌的壁画,一幅马雅可夫斯基的头像。马雅可夫斯基(1893一1930)是著名的俄国诗人,1911年,马雅可夫斯基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并开始写诗,早期诗歌具有未来派的色彩。

    长期以来,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自杀身亡被视作百年不解的谜团,各种猜度令人莫衷一是。他为什么要自杀?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自杀这条绝路呢?人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这当中的详细过程只有诗人生前最热恋的女友,同时也是他的死亡见证人女演员波隆斯卡娅最最清楚,她回忆了自己和诗人的恋爱过程以及她所了解的诗人的情况。他们的最初相识是在1929年5月。在苏联最大的城市莫斯科,他们偶然地相遇了,并且很快互相就熟悉了,接着就相约,共同去散步,两人互相有了深入的了解。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加深着。马雅可夫斯基开始邀女友波隆斯卡娅去他家作客。她很高兴同马雅可夫斯基在一起。在他家,马雅可夫斯基把自己出版的书拿给她看,把自己写的诗朗诵给她听。他的嗓音低沉浑厚,非常激动,真的动了感情,那诗从他的嘴里朗读出来,有着感人的魅力,富于激情而又幽默风趣,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天才演员。波隆斯卡娅被眼前的这个男人征服了,她的心开始和他贴近了,和他产生共鸣,她被马雅可夫斯基的才华和热情深深地吸引住了。波隆斯卡娅开始天天去诗人在鲁比亚卡的家,他们相爱了。在一天晚上,波隆斯卡娅和马雅可夫斯基一同去漫步,他们并肩走在鲁比亚大街上。当走到广场时,突然,当着过往行人的面,马雅可夫斯基跳起了马祖卡舞,他兴奋极了,高兴得手舞足蹈,那本来高大笨拙的身体,此时却显得那么轻盈、滑稽、动人。和马雅可夫斯基在一起,波隆斯卡娅觉得既有欢乐也有痛苦和忧伤。马雅可夫斯基是个极不安分的人,他从没有过安详、平静的时刻,有时候,波隆斯卡娅正处在欢乐之颠时,他却不知为什么忧郁起来,要么连续几小时一言不发,要么神不守舍,像是为某件事发愁,这使得波隆斯卡娅的情绪也随之而一落千丈。像这样大煞风景的事是常有的,可是马雅可夫斯基有时候又神采奕奕,莫名其妙地兴奋,每到这时候,他便反复朗读几行诗,吟咏着他自己即兴而作的曲调。有一段时间,马雅可夫斯基的情绪处于低谷,他常一个人独自坐着发愁,缄默不语。这使波隆斯卡娅很着急,便关心地问他究竟出了什么事,他总是吱吱唔唔搪塞过去。他开始吃起波隆斯卡娅丈夫雅辛的醋来。30年代初,他向波隆斯卡娅提出要她与雅辛离婚,退出戏剧界,做他的妻子的要求。波隆斯卡娅没有答应。这一段时期,又是诗人最“倒霉”的时候,他的创作开始受到评论界的冷遇,这使得他心情苦闷,无所适从。沉默和孤寂压得诗人透不过气来,诗人的身体也愈来愈糟。回想当年自己曾写出轰动一时的辉煌长诗《列宁》和《好!》,因为这他被公认为一切重大事件和社会进程的代言人。而今天,他已力不从心,他的作品逐渐不被重视,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了,他于此虽不甘心,却也无奈。波隆斯卡娅的排演越来越忙,她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她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总不满意,成天想着如何演好。为此,她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会面明显减少了,有时,甚至一个星期乃至半个月不见上一面。这使马雅可夫斯基多心,他开始为波隆斯卡娅同他疏远而忧心,他再次要波隆斯卡娅放弃演戏,和雅辛离婚,这使得波隆斯卡娅很为难。她开始被激怒了,随之而来的是两人无休止的争吵、埋怨。波隆斯卡娅开始有意避开和他见面了,他们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天,波隆斯卡娅幕间休息时,接到了马雅可夫斯基打来的一个电话,他在电话里说自己很孤单,很痛苦,只有心爱的波隆斯卡娅能拯救他。波隆斯卡娅听了很感动,安慰他说:她同样不能没有马雅可夫斯基,她很想见他一面;等戏演完,她马上就去他那儿。波隆斯卡娅听到报幕的铃声,想挂断电话急着上场,就听到话筒里马雅可夫斯基又说话了:“娜拉,我亲爱的,我现在信中向政府提出,把你看作是我家成员之一,你不会反对吧?波隆斯卡娅听不懂他说这话的意思,也从没想到过他要自杀,她只是在电话里委婉地说:“我的上帝,我什么都不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说完,挂断电话,就去演出了。演出结束之后,波隆斯卡娅马上去了马雅可夫斯基那儿,她请求他不要因为她而过分担忧,要保重身体,她迟早会做他的妻子的,这她已铁了心。只是,她想慎重、周全地考虑如何做得更策略些。她担心他的神经出了问题,要他去找医生看一看。她说完这些,又同他呆了一会儿,便告辞而去。时隔一天,在波隆斯卡娅重又见到马雅可夫斯基后,马雅可夫斯基已开枪自杀了…… 

彼得堡地铁

2003年4月18日周五

这两天一直在画画儿,又画了张小风景,这张想画的粗放些,并且颜色处理的明快些。听国际广播最近国内的非典肺炎很严重,传染很快,非常可怕,怪不得博物馆的老太太和我打听这事呢,还问我是否最近回过国!

张可扬作品

2003年4月19日周六

上周一画了楼内的女管理员一张头像素描,虽然只画了一个小时,但感觉还不错,随后几天挂在墙上,看着不舒服就改改,结果越改越喜欢。

昨天又画她,这次画油画,可是女孩子说了好几次要那张素描头像,我可不舍得给,宁可给她钱,也不愿意把画给她,昨天她指着素描对我说,“这是我吗?”我心说,废话当然是你了,这么像!于是满口应承“Da”“Da”就是“是”的意思!刚说完只见她眉飞色舞,兴高采烈,把我看的很奇怪,细一琢磨她刚才的话,我明白了,又是俄语的问题,我真想扇自己嘴一巴掌,“艾达马牙”,是“这是我的吗?”的意思!我还一个劲答应。越解释越不清楚,她昨天就想拿走了,我没答应,说等拍了照片再给她!今天一起床我就开始临摹,下午在我精心临摹之后,两张头像基本上分不出谁先谁后了,这回,我可以挑一张送她了,她可看不出是我又画了一张,全是语言的问题,直当今天练手了。


张可扬作品

本文摘自《画说俄罗斯-张可扬眼中的艺术王国》

end



《画说俄罗斯-张可扬眼中的艺术王国》

张可扬



张可扬风景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列宾作品欣赏
钢笔画《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回信》
列宾名作-《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
【油画】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光辉之作
外国名画赏析
俄罗斯传世名画30幅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