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形成主体性人格的重要性
userphoto

2022.08.02 河南

关注

老妈从小会打我,当然是因为我很顽皮,我很怕妈妈的打,但是也舍不得放弃自己的顽皮能力,甚至还把自己的顽皮发展成了对抗妈妈暴打的一种叛逆能力。小时候老妈打了我以后我会恨她,后来大了一点,我认识到妈妈生养这么多孩子的不容易,所以也能理解她的管教方式。

但是殴打的方式其实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的伤害也是明显的,比如其实我有因为生长在农家和自己经常调皮挨打而形成的双重不自信。这样的不自信既是我后来努力的某种动力,但也容易让这样的动力变成某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的来源,或者有点成就就很容易形成自我权威感,而且也容易把自己能做点啥看成是这样的管教的结果,看成了与殴打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还会感谢这样的殴打。幸亏我老爸是不信奉殴打孩子的,而他的故事、互动问答、带回来的各类资讯和新闻,那可能才是我自己小时候的健康人格发育空间的关键部分。

今天检视自己的人格特点,有主体性不错的部分,也有某些缺憾的部分,如今它们已经构成了我自己行事为人的一部分。但是我还是希望其中因为殴打管教部分留下的遗憾能够挖掘出来提醒自己,也希望帮助自己超越父母管教模式的不足点,而不要形成直接的简单传承。我甚至想象,如果以前老妈不是用殴打而是用跟我讲道理的方法管教我,我的人格会发展成怎么样呢?

主体性人格意味着一个个体达成真正的独立性,不依赖另外一个人格独立存在,也不会对另外一个人格感恩到无我的程度,不会接受另外一个人格的奴役或者权威的自然辖制。有清晰的自我人格,不见得只是顾及自我感受与利益,而是在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独立利益、主体单位意识和独立责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爱好、情感、职业、交易、联盟、妥协的选择,这些选择的自然合理性在于自我主体性及围绕自我主体性而进行的权衡和调整。

自我主体性与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并不矛盾,它强调成员首先要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无论是权利义务,还是道义责任,这样才能对于自己在群体中的分工、位置、特色和协调有自觉性和明确的动力,也能对于找到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交集的价值保持敏感和觉悟。

我们的人格特征大多在7-8岁左右形成,并在13-15岁左右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在我们通常说的成人期之前,我们的人格特征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在这个稳定期,这样的亲子与周边互动有助于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提供适当的多元视角教育与见识机会以挖掘孩子潜能适当的保护措施与对孩子能力培育半径的不断扩展对孩子所表达的好奇与探索成就的鼓励和持续经常地就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的沟通对于可能的风险警示复盘与对创造性对策的探索。在其中,即使是对很小的孩子也尽量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包括创造孩子群体参与互动的机会。

但有些做法可能会形成孩子压抑性、自卑性和封闭性的人格特点,因此要特别警戒以下行为:对孩子的任何殴打和不顾及尊严的谩骂、对孩子过度的给予和宠溺、对孩子行为的过度控制与替代选择、对孩子的社会性封闭而非伴随性的社会探索与互动。打孩子的事情现在已经少多了,但是在很多农村乡镇或者农民工家庭,这样的情况可能还是有不少的。这种情形不再能重演,当然就算不打孩子,在家里大人之间互相打架甚至尖锐的骂架也是不合适的。

如果有这类传统社会延续下来的习惯,在这个时候收手对我们中断孩子人格培养模式中形成的不良循环还是很有意义的。宠溺替代,则是另外一类吃力不讨好、贬损孩子人格与能力发展的做法,在有些人群和有些地方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人对孩子的控制到了使孩子放弃人格的程度,这种德性也真的是叹为观止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孩子无论什么方向必须我本善良,不忘初心。
有一位朋友为了她读国中,正在青春风暴期的孩子对她讲话不礼貌,
小心:“十剂慢性毒药”影响宝宝一生
所谓夫妻恩爱,就是能好好吵架
和善与坚定并行
“我写完作业再哄你啊” 管教孩子不需要太多言语,引导他就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