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道》丁元英:一个高级偏科生,在更高层处处着相


坦率地说,我服丁元英,但我不喜欢丁元英。

不喜欢丁元英,是因为作者设计这个人物的时候,过于的用力过猛。之所以用力过猛,是因为作者本人并没有达到他所设计的丁元英那种理想的高度。

这话怎么理解?可以用剧中芮小丹评价其父的电影《天国之恋》来解释。

芮小丹的父亲所拍的电影《天国之恋》,所要诠释的,其实是自己心中最美的恋爱经历。这种理解来源于人,而不是天国,所以,这必然就是我的天国之恋,是凡世之人凭自己的理解而塑造出来的天国之恋,并不能真实表现天国本来的任何一种状态。

所以,芮小丹对父亲说,“参禅悟道,是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就是天国。道法自然,不具有美丑善恶的那种属性,有美丑善恶的是人,不是天。天国之女是觉悟到天国境界的女人,是没有贪嗔痴的女人,那天国之恋,是唯有觉悟到天国境界的女人,才可能演绎出的爱情。”

说得好吧?是,说得太好了,醍醐灌顶,脑洞大开。

但即使如此,这还是芮小丹理解的天国,而不是真正的天国。

你如果真的达到了芮小丹所说的这种参悟境界就会发现,这段极高水准的话,存在一个逻辑漏洞。这个逻辑就是,芮父理解的天国之恋,是他所表达的那般。而芮小丹对父亲所说的这段,也仅仅只是芮小丹所理解的天国之恋。天国有没有恋?或者说天国有没有贪嗔痴?有或者没有,都是人的理解,都是思维的天花板,而不是天国的客观存在。

我之所以说我不喜欢丁元英,就在于,丁元英的形象,是作者所参悟的天国形象,其实是作者思维的天花板。

必须肯定的是,这个天花板非常之高,非常人所能达到。就算是作者,也不得不极其用力,才将丁元英送到了这一高度。这就是我说作者为了塑造丁元英用力过猛的原因。

可以简单地举两个例子。

丁元英对韩楚风说,我对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有一种自卑感,老觉着格格不入

仅此一句话,便暴露了丁元英是一个偏科生。他偏的是宗教文化,而无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他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一个字:孝。所以,在后来,他有过一番对孝道文化的深刻批判。我并不是说,他那番批判错了,仅就孝道而言,他的批判是深刻的,触及核心的。但他偏科的原因在于,孝道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只是儒家文化极小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甚至不是孔子文化,也不是孟子文化,而是董仲舒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他以一叶障全目,这就是他的天花板,也是他的偏科。

丁元英和韩楚风还谈到一个靠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治国靠明君,一切全靠外人外力,就是不靠自己。

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一个概念,但靠确实是一种思维定式,一种心理依赖。如果一定要溯源的话,这种思维定式的形成,不是中国文化的错,而是人类生存模式的错。人类生存,必须靠很多东西,要靠太阳,所以有太阳崇拜。要靠风靠水,所以有风水星相研究。要靠金木水火土,所以有了阴阳五行。要靠大自然的一切变化,而这种变化显得莫测而又规律,仿佛冥冥中有着定数,于是,人类拜神,认定这个掌握冥冥定数的,就是神。

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民族没有靠的思维定式吗?一样有。只不过,他们只靠一样东西,那就是神。早期多神教文化时代,整个人类相当一致,靠着万事万物背后的神,太阳神,月亮神,海神山神河神。后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分歧,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多神教发展成为一神教,所靠也就自然只有那一个神了。而中国,唯有中国,西周末年出现了一次全面崩溃,表面上,大一统的周朝,分裂成几百也可能是几千个互不认同的诸侯国,天下大乱,而其核心,却是整个意识形态的崩溃,也就是周礼的崩溃。周礼其实就是社会的逻辑秩序规则,维护这一体系的核心,就是诸神祭祀,也就是多神教体系。从此而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的俗世社会,宗教体系虽然一直致力于重新掌握维系社会的大纲,但掌握俗世权力的君主,始终不肯让出这个权。君主自比为天子,天是神,天子就是救世主,天子的希望,是老百姓不再靠天靠神,而是靠上他这个唯一的救世主。

于是,世界形成了两大靠山体系,一是神仙,二是皇帝。

无论是神仙还是皇帝,哪个靠得住?都靠不住。真正能靠的,还是自己。而普天之下,靠自己的是谁?是二八现象中的二,百分之八十,永远都在等靠要。中国如此,外国同样如此。

这显然不是一个文化的根性问题,而是一个自然的根性问题。

丁元英还对芮小丹谈及着相。丁元英向芮小丹就着相进行了精确解释,他说“佛教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执迷于表象而偏离本质”。而实际上,剧中丁元英所有追求本质的努力,又岂不是执迷于表象?就像芮小丹向父亲解释天国之恋一样,她所理解的天国之恋就是本质?难道不是另一种表象?丁元英所执着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剧中涉及到的所有与本质有关的理解,难道不也是人的思维得出的表象性结论?不也是着相?

正如我在谈到芮小丹时说过的,芮小丹将自己的肉身祭献给丁元英,这一行为就芮小丹而言,没有任何问题。心之所愿,行之所从。但对于丁元英,却是一个超级大难题,他如果接受了芮小丹的祭献,着相了。相反,他如果拒绝了,同样着相了。因为芮小丹的肉身,本就是相。

之所以特别提到这一点,是为那些具有更高思维纬度的朋友准备的,为这些朋友拓宽思维纬度,突破思维天花板准备的。

对于大众而言,我必须非常肯定地说,丁元英是一座山,绝对是喜马拉雅山的顶峰珠玛穆郎玛峰,这是芸芸众生所能见到的现实的高度,也是绝对的芸芸众生所难以达到的高度。且不以整个文化而言,仅就宗教文化而言,丁元英已经超越了单一宗教的局限性,对宗教进行了贯通,这就已经非常伟大了。

如果我们抽离宗教而研究宗教的话,一定会发现,所有的宗教是局域性的,闭环的,排他的。任何一种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属性,也就是丁元英所说的根性,就在于其内容,属性。内容是思维的结晶,思维是有局限的,而这种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学术体系,也恰恰在于其内容的边界性。这种边界,就是文化的天花板,这种天花板,是缔造者的思维天花板造成的。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个非常完备的思想体系,只要是思想体系,永远无法超越思想的局限而超越边界。所以,我们所能见到的任何宗教,都属于独立的学术体系,都是存在严格边界的,一个宗教必然否定和反对另一个宗教。

突破边界的樊篱,永远不能指望某一宗教或者某一思想,只能是各种思想的融合。

丁元英却通过自己的苦苦思考和求索,达到了对宗教的融合贯通,这就说明,他不仅打通了自己思维的天花板,而且打通了单一宗教的思维天花板造就的根性局限,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

但更高层次之上,是另一层天花板。

这是丁元英的局限,他被自我思维的天花板困住了。所以,在他那个天花板之下,他超相了,脱相了,或者说无相了。但他看不到自己头顶的天花板,更无法突破这个天花板,在更高那一级天花板之下,他处处着相。所以,他才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深的自卑,而实际上他只能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就是孝。他被自己思维的相困住了。

哪怕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面文化的镜子。让至少相当一部分人知道,丁元英,是人生思维的标杆,或许我们终其一生,达不到丁元英的高度,但哪怕,我们能够到达韩楚风的高度,达到丁元英的朋友郑建时的高度,也是一场修行的高度,也足以告慰平生。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再向朋友们推荐《天道》,就因为《天道》的作者,绝对不止是给我们讲了一个不算太精彩的故事,也绝对不仅给我们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讲了一番突破宗教樊篱的哲学道理,而是给普罗大众画了一幅人生地图,制作了一把人生标尺。我们只要拿着这个尺子,清醒地准确地量一量自己,就能知道,我们身处哪个点位,也能明白,我们下一步追赶奋斗的目标。

在这幅人生地图中,丁元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他不仅是目标,其实,他也同时显示了我们需要达成这一目标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道》之芮小丹比丁元英“高”在哪里
《天道》之芮小丹:天国的女人
青年影评|《天道》:把真实的人生一股脑地摆了出来
为什么有人看了这部电视剧50多遍, 却依然看不懂?
您是怎么看待《天道》这部电视剧?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