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要买书

 瓦库茶事
       喝健康茶,健康喝茶。
瓦库小食
      品种简而不繁,食材精而不滥;
      厨艺重蒸煮炖,质在营养保健。
瓦库文化
质而不缦,文而不缋。


为什么要买书

吴涛


虽说不是出身书香门第,但是却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从识字以后,总有一种难以满足的对阅读的渴望。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看完了家里所有带字儿的纸张。无书可读的窘况,大概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那时候,一但同学中谁找到了一本不错的书,几乎被全班传看。高中阶段虽然稍微好转一点儿,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在,事实上也不可能自由地看书。


进入大学以后,感触最深的就是大学的图书馆了。走进学校大门,最醒目的就是图书馆。有了借书证以后,立即兴奋地跑到图书馆去借书。当时的图书馆还没有开架,需要提前去翻看目录,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然后抄下来交给图书管理员,让她们去把书找到。一般来说,很难一次就找到自己想借的书,经常是她去转了一圈就告诉你,没有。如此这般,折腾几次,她的脸上写满了“不耐烦”三个字!每次去借书,几乎都是一次心理折磨。 


 自从可以开架借书以后,大家借书的热情明显提高。借到一本好书,痛痛快快地把它看完,是一件非常愉悦的经历。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初在图书馆找到了约翰·夏伊勒的《第三帝国兴亡》,一口气把它看完。晚上宿舍里熄灯了,我就跑到走廊里去看。完全是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不过,依然还是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那就是,借书虽然不去麻烦图书管理员了,但是还书还要找她们。每次还书,几乎都是在与图书管理员斗智斗勇。大家都知道哪一个脾气好,哪一个好说话,哪一个喜欢刁难人。虽然,一般而言,大家都会爱惜图书。但是,偶尔的折损也在所难免。而且,有些勾划,也不是自己弄上去的,借书的时候没有仔细察看,到还书的时候,都是麻烦。
好在,我们同宿舍有一位高人。这位同学姓吕,是我们老乡。他不仅写的一手好字,而且爱好广泛,绘画、篆刻都有所涉猎。当时,图书馆里的图书,一旦污损,或者有了勾画,都会在上面扣上一个章,写上“已破损”、“已勾画”。我们学机械制图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绘图橡皮。有一天,我们那位吕同学,突发奇想,直接用绘图橡皮刻成了图章,两头分别刻上“已破损”、“已勾画”。自从有了这件法宝以后,还书的时候自己先检查一遍,发现有破损勾画的地方,就自己扣上我们的图章。再去还书的时候,即便是遇到最难缠的图书管理员,她也拿我们无可奈何。 


 大学里就已经开始买书了,学校的图书馆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学校周围也有几家书店,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开始买几本书。大学毕业的时候,也弄了一麻袋。当然了,由于当时读书不广,还不太会挑选,大学期间所买的书并不都是很好。但也有一些书,现在偶尔还会翻看,比如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大学毕业以后,暂时远离了图书馆。但是,阅读的习惯却被坚持下去了。由于工作的性质,那时候经常出差。无论到哪一个城市,我都会找到它最大的书店在哪里,它的博物馆在哪里。出差回到家,都会带回去一摞沉甸甸的书。


当我再次回到学校,无论是郑州大学的图书馆,还是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都比我本科时候的图书馆要好很多。但是,我进图书馆的次数明显降低,除非是不得已,不会去图书馆借书。相反,买的书却是越来越多。博士毕业以后,进了高校,学校的图书馆我一次没进过,我的借书证都不知道扔在哪个角落里了。而自己的书房,则是越堆越满。


很多人觉着很不能理解,既然有那么好的图书馆,为什么还非要自己买书呢?从小我们都被教导,要爱护图书,爱护公物。从图书馆借来的图书,总是被我们敬若神明。虽说不至于净手焚香而读,也差不多了。这样的读书,未免也太累了些。而且,总想在书上写写画画,但是只能忍着。自己的书就不一样了,我自己的书一开始用铅笔画。后来就改用钢笔和水笔了,现在一些常用的书,比如《汉书》、《后汉书》上,往往被我画得五颜六色。书是要人拿来用的,不是被供起来的。自己的书,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就是这么任性!


再者说,图书馆里的书,当我想用的时候,它就一定安静地躺在那里等着我用吗?大家可能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想用的书,明明知道图书馆里有,但是跑过一找,却是扑了个空。好不容易借到了吧,转眼间借期到了,而自己还想再用一段时间,怎么办?没有办法,只能先把它还了,然后再借出来。麻烦!


而且,人都是有一定惰性的。平时读书,或者写东西,遇到一些不明白的事情,如果书在手边,随时都可以查。但是,如果书不在手边,需要到图书馆里去查,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话,很有可能就那么算了。一想到去图书馆那么麻烦,惰性很有可能就会占了上风。


经常遇到有人问我,你买那么多书,你都看了吗?怎么可能呢!我曾经算过,我的书大约六千四百册,如果一个星期看一本书,需要看一百多年,才能看完它们!所以,注定有一些书,买来以后也就扔在哪里了。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买那么多书呢?首先来说,自己买来的每一本书,都是自己想读的,之所以没读,完全是精力有限的缘故。其次,之所以买他们,很多情况之下都是备用的。说白了就是,我可以接受书买来而不用,但是不能接受,当我要用的时候却没有。 


 另外,有些书,本来就不是为了阅读而买的,尤其是一些大部头,都是用来查的。比如,《二十五史补编》煌煌六大册,怎么可能读完?也就是跟自己有关的才会翻翻。其他一些,写东西的时候用到了才会去查查。当初买这套书的时候,品相略差了些,外面的套封没有了。我要求老板给我打折,我说:这些书买回来主要的功能是放在那里吓人用的,没了外面漂亮的套封,吓人的功效就大打折扣!


当然了,也有些书,只是因为它和自己的研究方向相近才买。买来以后,找到关键的地方翻看一下,其他也懒得看它。即便是自己没有读过它,它的价值也已经尽到了。


买书不仅是一种习惯,买书也是一种劳动!只有读书人才会知道买书过程中的辛苦。不仅需要付出金钱,而且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书还好说,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而一些书,则完全是靠机缘才能买到。类似这样的书,一旦遇到,明知道自己可能短时间内不会用到它,也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就把它买下。


买书的过程,也是快乐的。当你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书,那种快乐难以言表!尤其是买旧书,逛旧书摊的时候,都会抱着捡漏的心理。迄今为止,我还清楚地记得两块钱买到郭人民先生《战国策校注系年》的愉悦!


当然,要向郭先生谢罪的是,书买来十多年了,除了查过两次以外,一直没有能够认真地看一遍。我一直渴望着,闲下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阅读的。 

    吴涛,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秦汉史的教学与科研 ,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四部,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河南省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三项,主持完成省级精品课程一项。所教授课程被教育部评选为精彩一课。先后被学生评选为首届、第二届、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十佳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就是个图书管理员
【河南】宋卓雅轩《小小图书管理员》
你和你的梦想能走多远?
智能图书馆下的图书自助借还
王议颉《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指导老师:罗璐
上岸图书管理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