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高准交率的法宝——前推后拉、中间清

 迪欧项目的老板对欧博项目老师最大的评价就是富有研究精神,有一股子钻劲。欧博项目组进入迪欧公司的几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管理动作推出。

因为有这些创新,效果就很明显:月产值从1200多万元提升到了1600多万元,提升了400多万元,提升了约33.3%。

我们看一看他们在计划模式上的创新:

企业最早的计划模式:是业务拿到订单以后交给车间自己排产,然后各个班组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由于缺乏统筹,有的工序做得快,有的做得慢,有的部件先流到后工序去了,有的部件却还在前车间没流下来,这样到包装车间的时候无法包装,半成品堆在各个车间,货却入不了成品仓。虽然工序效率不低,但整体效率低,准交率低,出货量少

车间生产核心在于配套性流动,如果没有配套,到了后面也没用。不论是配套还是流动,都需要有人统筹,否则开完料以后,必然乱。

欧博项目组老师就从生产的计划入手,解决配套和流动问题。

每天下午17:00点钟由计划部的计划员给出第二天木工车间的生产计划,木工车间主管接到这个计划以后安排开料工序的生产。开料工序之后的锣机、排钻、冷压这些工序的生产计划则等开料计划执行一定时间后,再做安排。先控制开料工序。

第二天早上8:00开料班长将车间主管安排的任务分到每个机台、每个工人头上,开始生产。上午10:00左右,开料班长将自己这道工序的生产情况反馈给木工车间主管,主管根据开料班长反馈上来的信息,开始安排锣机、冷压这些开料后工序的生产任务。

后工序的生产任务必须根据开料班组的生产状况来确定,否则没用。当然,如果车间主管不去安排锣机、排钻、冷压等开料后工序的生产计划,而由着这些后工序自己随意到开料工序或别的工序拿料生产,则生产过程一定混乱,产品就不可能配套流动。我们设计的这种计划方式做到了既要管控又要可行的效果。

这样排产的效果十分显著,20天之内,木工车间的产能提升了20%以上。

前面我们讲的是木工车间内部的控制方式,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生产系统总的控制方式,请看图2-1:

 

图2-1分段控头控尾思路

 

图2-1的核心是前推后拉、中间清的思想,或者叫两头卡、中间清的思想。什么是两头卡、中间清呢?就是每个车间的第一道工序和最后一道工序严格控制,再拉动中间工序。

以木工车间为例。

开料工序由日计划来控制开料这个头;木工车间最后设个试装工序,试装工序对于它整个的木工车间生产是一个配套性的控制。

试装这个工序相当于木工车间的出货,能够装起来,说明可以配套交给下个车间了。我们在试装工序有一个试装计划,实际上就相当于整个木工的出货计划。它来源于计划部门做订单评审时的交期分解,即各车间的完工时间节点,与最终出货是相对应的。木工车间可以通过试装工序形成一个清单计划,推动木工的各个工序。

木工车间的“前推后拉、中间清”

木工主管通过10:00的计划来安排各工序的工作,这个叫前推

根据试装计划,在试装之前事先排查所欠缺的工件,然后让前面的工序加快生产所缺的东西,这个叫后拉

中间工序对着试装工序生产,后面要什么,就重点补什么,这就叫中间清

这等于在一个小小的木工车间实行了一个前推后拉、中间清的动作,确保了木工车间每一个工序都对着试装的配套走,这样走到白坯车间的时候就都是配套的了。


白坯车间的“前推后拉、中间清”

然后到了白坯车间,光身工序是白坯的第一道工序,又采取了一个日计划的方式,这又是一个前推;

擦色工序是它的最后工序,这里又做了一个后拉,根据擦色工序日计划来排查前工序,形成拉动;

白坯这个车间前推是在光身工序,后拉在擦色工序,中间工序接到后拉工序指令以后就按照这个去做,这个叫中间清。


每个车间都这样走,都有前推后拉、中间清的动作,整个生产就管控起来了,配套性流动大大增强,效果非常显著。





精益咨询系列训练课程

--实操落地训练


2017年9月课程主题:高效执行机制-细节控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高效的做生产计划管理?
如何高效的做生产计划管理(简单实用)
像打球赛那样管理生产
一个民企的变革历程和思考
掌握好此PMC方法,工厂管理无难事!(实操、收藏)
公司是如何提高订单准时交付率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