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如何打造高绩效职业化的团队?



 

团队

导读:“康泰之树,出自茂林,树出茂林,风必折之。”一棵高大健康的树,必定是从茂密的森林中生长出来的,如果离开了森林势必会被风折枝散叶。企业的竞争不是个人赛,而是团体赛。


然而不同个性,不同生长环境成长起来的人聚在一起,只是构成了团队的外表,距离发挥团队的作用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一支高绩效职业化的团队,就像一支军队一样,拥有严明的纪律和能够攻城拔寨的即战力。


今天本文就带你一探究竟,一支高绩效的职业化团队的炼成记。

一、为什么说未来企业跟企业之间的差距,就是每一个企业团队和团队之间职业化程度的差距。

1、人口红利消失

在对打造团队深入了解之前,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

这张图片描述的是中国人口金字塔,从上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现状。在图片中可以看到30岁到40岁这个区间的人口,从2010年开始,正在不断地减少,这也标志着劳动力的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2、员工平均年龄逐年上升,职业化程度不高

我几乎每天都在各地的企业里面走访调研,通过沟通、交流发现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通过分析发现,世界所有国家的工业发展,都是先工业化再城市化,而中国是先城市化再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这是跟其他许多国家不一样的地方。工业化的背后意味着人的职业化,中国没有完完整整经历过一次工业化革命,职业化程度自然不高。

3、人浮于事,规模而不经济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追求人数多,规模大,但这个观念是需要转变的。从我做过一百四十五家企业顾问的经验来讲,很多制造型企业规模上去了,但经营幸福指数却下降了,投入产出比没那么高了,利润率、利润总额下降了,处在规模而不经济的状态。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成立越久,“60分先生”越多,这些员工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很多企业也由此没有了组织活力。

那么,企业如何打造高绩效职业化的团队呢?很多人一说到团队打造就是请老师培训、讲课,自己在企业里推行文化。

 

当然,我不否认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但企业要想打造好一个团队,要注意的细节很多,今天就跟你分享四个顶层设计、四个要点和两个转变。

二、打造高绩效职业化团队的四个顶层设计。

1、职业晋升通道的设计

如果企业仅仅是靠讲感恩,讲责任心来打造团队,是没有用的,要想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得有职业晋升通道的设计。


我曾经给成都的一个老板做管理咨询,他的企业年产值大概1个多亿,我第一次去到他企业的时候,他就跟我讲:“张老师,去年我请了一个老师来给我企业的员工讲感恩,当时员工哭的稀里哗啦的,很多员工抱着我说,刘总,感谢您这么多年的栽培,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特别是很多女性员工,那更是哭的不得了,但是一个星期过后原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完全没有效果。”所以,从这个例子中就可以看到,企业打造团队首先要有机制上的保障


职业晋升通道怎么设计?美国著名学者库克(Kuck)曾经提出了“创造力曲线”的概念,他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员工在一个岗位任职最具创造力的时间是四年,这也是很多企业里面进行轮岗制的理论基础。看到这里,你去回想一下你企业里面有多少人是做了四年你就给他升职,给他轮岗,给他把职业晋升通道规划好了的?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没有。

传统组织管理架构的“要我做”,现在已经发生变化,我提出一个“云梯式”晋升通道设计,每一个公司要为员工设立一个只要他有能力,就一定能够给他空间的“云梯”。

 

我们做老板的、高管的,得想一想,你企业的这个人,如果他做得好,下一步会做什么。这个“云梯”不封顶,到最后这种“云梯式”的发展会变成“蜂窝状”组织。

 

上次我去海尔做考察,海尔人的名片上都不印职务了,是非常机动的。

 

未来我们企业的组织形式一定是小团队,突击队方式,突击队和突击队之间会形成“蜂窝式”的组织。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应变,并且降低响应市场的成本。

 

将企业的经营平台主体做大,经营个体做小。因为只有小,才能够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定的有利地位,比如裂变式创业、事业部制、赛马机制、阿米巴经营。

2、组织记忆载体的设计

我们要打造团队,组织记忆的打造是关键。什么是组织记忆?就是将个人经验通过组织记忆的方式转化成组织经验。我们需要将个人经验通过组织记忆的方式,转化成组织经验,为企业所用。不然就会过分依赖某一个人的经验,导致一个人影响一个企业的命运。


很多人会想,张老师你讲的这么严重,怎么可能会出现因为一个人而影响一个企业的命运呢?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些现象都是我亲眼见过的,曾经有个做发泡胶的工厂就被配泡棉比例的师傅所“绑架”,还有个做印刷的工厂,被调油漆的师傅所“绑架”等等。 

 

很多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单纯的请高人,一个高人走了另外一个高人又来。然而高人走了,留下的烂摊子还是老板买单。

 

很多企业的薪酬体系、薪酬标准,就是在一个一个高人来去之间逐年提升的。因为高人来了以后想要快速地笼络人心,就得给下面的人加工资。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打造团队,形成组织经验则是打造团队的第一步。其他的包括组织体系化的再造和流程标准化的再造,还有管理信息化、信息软件化,各种方式都是在形成组织经验。

3、优胜劣汰机制的设计

我用四个象限来解释一下企业里面的人,横坐标是自信,纵坐标是业绩,自信对应的是自卑,业绩对应的是没有业绩,也可以叫做问题。稻盛和夫老先生把企业里面的人分为助燃型、点燃型、阻燃型三类,我把企业里面的人用四个象限来分为四类。

第一象限的这类人,燃他型,既有业绩,又很自信,这种人很优秀,大家都想要,业绩好,有自信就意味着有领导魅力,有人格魅力,可以带团队,可以影响其他人。


第二类人是有业绩但是自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一类人,我把他叫做自燃型的人。他自己会不断不断的成长,不断不断的进步,不会用一年的经验重复九年叫做了十年工作,而是他做了十年就真的会有十年的工作经验。


还有一类,自卑又有问题,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有问题,这一类我把他叫做助燃型的人。


最可悲的是第四类人,很自信但是问题一大堆,这类人我把他叫做阻燃型的人。


在企业里面,你首先要知道企业里面人的类型,当你把这几种类型区分出来以后,才能做进一步的工作。未来企业跟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就是隐形的打造团队能力,就像丰田公司说的那样“我不生产汽车,我只培养生产汽车的人”。


优秀的企业会做正时针旋转,会把他从阻燃型培养成助燃型,然后从助燃型把他培养成自燃型,从自燃型把他培养成燃他型。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四个区域,一个探索区,一个恐慌区,一个学习区,一个舒适区。针对于企业,你要对你的团队哪些人处在哪个区域,有一个非常好的、清晰的定位,接下来你就知道怎样去实施动作了。

 

我在这里再讲一下追求职务自由与放弃职务自由的一个区别,人本来是要追求职务自由的,通俗讲,职位做得越高,看似空间会越大。但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惰性和职业习惯,会放弃职务自由,什么都请示。

 

找你签字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你恭敬尊敬,但背后是你签字以后,出了问题是你的,他没有责任。


为什么企业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个概念叫“管理的金三角”,权利、利益和责任对等。

正常一个管理得好的企业,权利、利益和责任这个金三角应该是等边三角形,你有多大的权利,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你可以获得多大的利益。

 

很多“60分”先生在进入公司两年后,因为权利稳定了,对老板、同事都熟悉了,这时候利益也稳定了。当一个人权利和利益都稳定时,他一定会想办法去逃避责任,这是人性。

 

我们要想让这个权利、利益、责任等边三角形持续保持,一定得回到蜂窝状组织,让权利、利益和责任三者一定是动态的。

 

海尔的在编员工已经不印职位了,他今天在这个岗位,不一定知道他明天在哪里去上班,是动态的。

 

给想做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做事的人以舞台;给做成事的人以荣誉,给不做事人以危机。这就是企业里优胜劣汰的机制,到最后要达到的效果,从职业晋升通道的设计到组织记忆载体的设计,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具体的方式就是绩效考核、独立核算、股权激励等。

4、持续学习机制的设计

① 学习频率比内容更重要。

 

你每周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做员工的培训,不一定是外面的老师,你也不要在乎内容有多精彩,每周这样做就可以了。

 

就像企业里开早会一样,每天这么开,一年以后,两年以后,自然会呈现不一样的结果。

 

② 学习方法和工具比学习思想和理论更重要。

 

很多企业里搞培训,培训到最后跟我讲,张老师我发现那些人越来越会讲了。原来我讲一个理念,大家觉得很新奇,听得很起劲,现在开始给我讲理念了。

 

③ 通过持续学习让团队成员具备本领恐慌。

 

这点我做到了,朗欧团队的40多名老师,我会针对于每一个人,他每次回来做工作陈述时,我一定会指出他的不足,让他下一个月还要继续好好的干,这就是能力的恐慌。

 

具体的方式就是企业内训、外部培训、部门互训等。

三、打造高绩效职业化团队的四个要点。

1、 流程规范是基础(机制管人)

年产值3000、5000万的企业,靠老板人盯人式做管理,即,老板带几个信任的人盯着下面的人做事就能管好企业。但是当企业发展到8000万到1个亿时,就需要靠机制管人。

 

朗欧的客户是精准定位在年产值8000万到10个亿之间的企业,所以,朗欧在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升级的时候一直秉承流程规范是基础,用机制来管人。

 

管理就是一个转移矛盾的过程,管理和被管理者通过机制来转移矛盾。

2、量化管理是关键(就事论人)

很多传统企业是靠人盯人式管理干起来的,老板的职业化就是靠感觉,感觉这个人好,年终奖就多给一点,感觉这个人不好,则少给一点。导致整个企业的人都养成了用感觉打交道,用感觉来开展工作。要想打破这种靠感觉进行管理的方式,就要进行量化管理。

3、过程关注是核心(过程帮人)

管理是一场严肃的爱,如果你的发心真的是对这个管理人员好,你狠狠的要求和批评都没有问题,最后别人会感谢你。

 

不止一个老板跟我讲,这个厂长跟我干了二十年,我很舍不得他,但他的能力确实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我说你要转一个念头,一个跟着你干了二十年的厂长,如果你不能把这个企业干好,怎么对得起他跟着你二十年?哪怕他离开以后,他跟别人讲我原来在这里干过,我做得很好,那他脸上也无限荣光。如果做得不好,最后大家都没有面子,也不行。

4、持续落地是宗旨(习惯改人)

我们要注意,职业化最后是改人的习惯。管理者在这个地方会犯一个错误,觉得员工犯了小问题不重要、没关系,追究责任的时候不较真,到最后就会出现大问题。所以,持续落地要从每一件小事情抓起。

四、打造高绩效职业化团队的两个转变

1、由商业思维向工匠思维转变

做管理一定不要用商业思维去考虑问题。所有老板跟我合作时,我都会讲你首先不要觉得是在跟我做生意,做生意就签合同的那5分钟,5分钟以后我们就是师生了。

 

经营上你是我老师,管理上我是你老师,相互学习。不要靠原来的投入产出思维,因为管理是因果思维,不是商业思维。

 

很多企业今天管理不好,团队打造不好,那是因为过往种下很多不好的因,过往你就拜托别人管理,粗放式管理,才导致今天管理难做的果。

2、由向外求转向向内求

原来企业总是向外求,但是向外求你会发现一个“围城效应”,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但回头看看,还是把你自己的这一份事做好了才是最好。

结语


最后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当今复杂的商业世界已然片片红海,只有静下心来向内求,在自己身上用力,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海”,这是我这么多年为精准客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过程中跟企业家沟通、交流的一个心得,如果你的心不够安静,那你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未来企业跟企业之间的差距,就是每一个企业团队和团队之间职业化程度的差距。而企业打造高绩效职业化的团队并不是空口说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将今天讲的内容分解成具体的动作,在我们企业里面落实。实现靠法治、流程和机制来管理企业,而非人治、兴趣、感觉。企业的日常事务应该流程化、量化、标准化,就事论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提升企业的“奋斗能量”,才能迎来高绩效和高增长| 文化-组织-人
企业绩效与绩效管理
如何创建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做绩效管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十大核心问题
高绩效团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