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视《走近科学》停播!曾吓得让人睡不着觉

中央电视台最接地气的科普节目《走近科学》,停播了。

节目停播的消息,最早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张劲硕透露。9月30日张博士发布微博称:“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最著名的节目,《走近科学》,将于今日下午播出最后一期。从此不再有《走近科学》了。此时此刻,应该说点什么呢?百感交集”。

       

       

”xxx为何深夜惨叫?xxx为何屡遭黑手?”《走近科学》经典开播语早已深深扎根在80、90后两代观众的心中。作为段子手们重要的灵感来源,《走近科学》在开播了20年后迎来大结局,终归还是件让人感慨的事情。

真“走近科学'没人看

最早一期《走近科学》的播出时间是在1998年的六一儿童节。

这档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定位的科普节目,一开始的播出频道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直到2001年7月,改到了科教频道播出,同时节目由涵盖面广的板块式结构变成了每期一个主题的通篇结构。

可问题紧接着就出现了。

无论是内容主题还是呈演方式,《走近科学》都显得十分“严肃”,严肃到一度请来诺贝尔奖得主当嘉宾,“精英化”的人设,让《走近科学》讲解的内容深度而专业。但作为一档面向大众化市场的节目,过于专业化的内容是很难受到普通观众青睐的,直接后果就是收视率惨淡。

这让节目组感到为难。要知道《走近科学》开播,与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后,那场广电部研讨广播电视行业如何为“科教兴国”战略服务的专家座谈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既然是要服务国家战略,节目没人看那可不行。

于是在2003年的停播危机下,节目组经商讨决定将节目内容从报道科学问题,解释科学事件,变为聚焦于社会中的焦点、热点、疑点话题的“探索”节目。以故事化、情节化的表现手法,调动观众的好奇心。经此一改,效果相当明显,收视率迅速攀升。

从“走近科学”到“走近不科学”

在2003年大改版后,走近科学在赢得收视率获得海量关注的同时,作为一档科普节目竟也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成了人们的“谈资”。

每每在节目开始,栏目组就会故弄玄虚在灯光和音乐配合下将一起起事件烘托的光怪陆离,可到节目尾声又往往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告诉观众,离奇怪像的背后多是误会使然。

不少人表示,节目组搞的这个安排哪里是走近科学啊,简直是走近“不科学”才对。

几个广为流传的案例——UFO悬案,当事人是一位河北农民,1977年他连续三次神秘失踪,一夜之间腾飞至一千多公里外的南京和上海,多年来这段经历一直与UFO挂钩,当作未解之谜,在层层推理后,节目组最后表示一切都是当事人的幻觉,从家里失踪则是因为梦游;山村鬼屋,说福州东郊有一座多年无人居住的荒宅,突然出现神秘炫光,而且颇有灵性,只要人一靠近就会消失,在刻意渲染了闹鬼的气氛后,节目组最终高知村民,一切都是玻璃反射的灯光;吐血奇人,先表示该奇人有随时能吐血的特异功能,谈笑风生间便可以口吐鲜血,请来医生对当事人进行了内脏、鼻息等全方位的检查,经过一系列排查,医生偶然发现当事人只是牙龈发炎。

但其实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虽然节目的引子多出自灵异事件,但最后的科学诠释,最终还是让人对离奇古怪的未知理解落脚在了“科学”而非迷信的理解上。从一次次悬而未决到真相大白,反反复复的引导下,实际上人们的思维在不经意间都烙上了相信科学诠释的影子。

不过随着最近两年整体节目风向的转变,《走近科学》的画风也悄然褪去了“故弄玄虚”的色彩,走向了庄正的科教道路,所以这收视率嘛,自然是......

9月30日最后一期节目,主题就是“治理水花生”,在节目最后,一片专家的试验田画面浮现,画面定格在了,阳光洒过的一片橘林。

不过,那个熟悉的下集预告,怎么也找不见了。

       

       


传媒见闻官方交流群现已开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走近科学》停播了
2019年,央视“闹鬼节目”停播,网友:童年的阴影终结了
最新内幕!《新老娘舅》暂时停播节目组已写检查以及……
《走近科学》突然停播,被骂史上最沙雕,但我们都误会它啦
宣布停播,这部央视恐怖片再也没有续集
真实到停播,央视高分“鬼片”,全网没人敢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