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2013年中学历史教育年会上国家考试中心刘芃的讲话

2013年中学历史教育年会上国家考试中心刘芃的讲话

一、目前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问题:距离越来越大——怎么教不怎么考?

试题

1、脱离教材,纲的界定有所模糊,由一纲多本到一纲无本;

2、文本的呈现形式——更多使用新材料;

1)教师掌握材料有限——仅是教材、教辅以及极少的课外阅读;

2)考试呈现大量的新材料,包括有争议的新材料;

3)搭建试题而非按现成结论,用最新的材料构造和呈现问题;

3、内容建构不同

1)教学——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考试——考查为什么?历史事物为什么存在?

4、要求程度不同

1)教学——达标;

2)考试——选拔;

3)结论:考试还是考的难一点好,不会简单;

总之,考试与教学的距离越来越大,但不要对选拔性考试抱有幻想,宁可难点,也别容易。

 

二、主要问题

1、教学模块化与历史线性化的关系——历史本质的要求是过程性的;

2、教学视野与当代历史发展的关系

1)教学视野受限;

2)所以要看一下别人在研究什么——提高课堂水平——提高科研能力;

3、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深度(过深)

1)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历史教学又是强调理性思维的学科;

2)历史学科是思维工具(概括、比较等),注重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解释历史现象;

这几年的高考题,历史的思维工具就是比较、概括等方法,是中等层面的模式,没有史观支配,只有解读与思维的工具。

4、题目的呈现形式与知识构成之间的差距——文字、图标、器物等;

 

三、建议

1、改变教学观念:授业——解惑——传道;

授业——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解惑——这是重点;

传道——驾驭历史、理解历史,得出普遍规律;

问题:

1)缺乏系统的历史概念的建立(解题中对历史概念解释不清楚);

2)学会解释性描述——你对历史事物从一个什么角度去理解(开放性试题正是为此目的);

①缺乏逻辑性;

②废话连篇(多角度);

③人文史——教材对教材的解读也要从这个角度;

 

2、整合教材

(1)学习其它各省版本教材(一纲多本);

(2)将模块化的方式变成时序性教材(个人理解——政治、经济、文化在一起,就是通史,重构历史和教材,用学科体系全面的来解决重要的历史事物);

(3)纲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历史特征,此乃解决历史的重要方法,也使考查的重要方法;

 

3、扩大材料视野,改造教学方法——注重解读材料方法,多角度选用,多角度解释(思维方法的训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新课标高考历史命题人刘芃的主题报告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
明考纲 强细化 重实效 树信心
考试大纲取消了,如何明确考试方向?
2021年第5篇:读文随笔•取消考纲后的初中语文教学
远程教育与历史学科整合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