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玩转合肥 | 烟火百态,“合肥的巷”带你读懂城市的开放与坚守!
userphoto

2022.12.03 安徽

关注

一巷一品,烟火百态

想要深刻了解一座城市

那就去发现那些

隐藏在城市深处的老街老巷吧

一条条大大小小的巷子

标注了城市的格局

也圈住了属于城市的独家记忆

撮造山巷

历经千年的撮造山巷是庐阳老城重要的历史街巷,位于淮河路步行街北侧,西起宿州路,东至北含山路,历史底蕴深厚,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传,彼时曹操率披靡大军屯兵合肥,部署扬州刺史刘馥在合肥扩军备战。刘馥让士卒用簸箕撮土,挖成一个巨大的斛兵塘(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用来计量招兵买马的数量。大量的土方等,转移到此处,渐渐形成撮造山。英雄将相的故事落幕后,四周和山上附近开始住了一些人家,经年累月后,形成一条巷子,就是现在的“撮造山巷”。

蓦回首,古巷已是千年身;看今朝,“新巷”俨然获重生。改造提升后的撮造山巷,不同于主街的现代繁华,整条巷子在浓厚的国潮范儿之中,融合了清秀之韵,徽式传统的檐瓦,木纹石砖的元素让小巷浸透着皖风遗韵。来这里寻觅美食、拍照打卡,这里嫣然已经成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热门打卡地。


北油坊巷

坐落在淮河路步行街北边的北油坊巷,毗邻撮造山巷,也是合肥老城区的一条特色街巷。据相关资料记载,解放前,合肥老城区仅有两家私营手工榨油作坊,其中,老字号王太和油坊就坐落在城北此地。这条长长窄窄的巷子也因此得名北油坊巷。

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一百多年前,北油坊巷是庐州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赫赫有名的德和庆钱庄就坐落在这里。《合肥市志》曾这样记载:光绪三十二年,合肥第一家钱庄德和庆号开业。这条街巷内,还住过许多大户人家。

穿过坊市门楼就如同穿越了时光,各类特色店招与极具烟火气的商家店铺,让老巷迎来了现代新生。巷子东段通过业态的优化,整合了小吃餐饮、传统老字号、时尚体验、休闲娱乐等各种业态,既有当代青年首选的嗨潮空间,也有可供城市上班族享受休闲静谧时光的小清新风格,更有三五好友相约喝酒撸串的绝佳去处,各种新潮业态、网红小店无不让人在动人烟火处,感受逍遥百态,市井生活。


勤劳巷

勤劳巷,东起环城东路,西至九狮桥街,临近淮河路步行街。单从这朴实无华的路名就能看出来,这一定是条带着些许年代感的小巷。

小巷不长,也就500米左右的样子,从头走到尾不过是十来分钟的时间,藏身在市井繁华的最深处,充斥着人间烟火的气息,空气中飘荡着各种吃食的香气,与喧嚣的景象并存。

改造之后的勤劳巷,整体呈现唐风韵味,每一座建筑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设计,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模样。漫步在小巷里,不管是朝阳初升,还是夜幕低垂,两侧风格各异的店招都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墙上巨大的美学雕塑,是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无法忽视的亮点,走过一个拐角,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雕塑,仿佛给小巷增添了生命力。繁华的步行街,往来穿梭的人群,逛街购物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阵“买买买”累了之后,后街小巷就是最好的休憩地方。


操兵巷

合肥被称为“三国故里”,那么与三国有关的地点就不会少,在老城区漫步,可能不经意间,你就会踏入一条历经千年的小巷。位于阜阳路和宿州路之间东西长约200多米的操兵巷就是这样一个去处。据说当时曹操占据合肥,其部属与东吴孙权进行了多次战役,操兵巷就是因为曹操曾在此操练兵马而得名。

从前的操兵巷西接荣事达大道,东至四湾巷,东西长约200多米。时光流转,荣事达大道如今已改名为阜阳路,操兵巷也向东延伸通往宿州路,巷子口树立的路牌上显示,今日的操兵巷长为“320”米。

走进操兵巷,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的历史典故,路边种了直挺挺的水杉树,清风一过满树枝叶便摇曳起来,沙沙作响,尤其适合艳阳天打卡拍照。


姑娘巷

“姑娘巷里觅红颜”,坐落在周谷堆附近的姑娘巷,应该是合肥最有意思的地名之一了。名字好听,更充满了浓浓的老合肥气息。离开鳞次栉比的主街道,合肥百姓们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老合肥的人间烟火。

姑娘巷在周谷堆市场附近,南一环路与巢湖路交叉口向西100米,不长, 大概也就100-200米的样子。据说,在“集体经济时代”,作为城乡结合部的新河埂村,比其他的乡村富裕得多。所以这里的小伙子不愁娶,姑娘们不愿远嫁,这里的倒插门女婿多了起来。久而久之,不知是谁取了个“姑娘巷”的名字,便这样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里面是充满烟火气的菜场和小摊,新鲜的蔬菜水果、咸鱼烤鸭、甚至还有卖床单、睡衣的,各式各样的小摊,囊括了各类生活必需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火通明,一切都是市井生活最初的样子,就宛如当年。


梨花巷

梨花巷,顾名思义因梨树、梨花而得名,一头连着红星路,一头连着长江中路。

从红星路折入梨花巷,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但仿佛整个世界瞬间变得宁静下来,原来急躁的匆匆之情也随之消散。沿街的摊点、遛鸟的老人、悬挂的衣被、唯一的梨树……皆如“野渡无人舟自横”般的存在。过往的行人,在这里突然放慢匆忙的步履,一下子成了悠然的“闲人”。

几百米的梨花巷虽身处闹市,却不会喧嚣,吃根冰棍,喝杯浓茶,歇息片刻,舒缓繁忙生活的负担,慢生活就是这样简单。正是有一条条这样的小巷子,让繁忙的都市生活有了惬意且烟火味十足的“缓冲带”。

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巷子里的梨树很多,春暖花开时节,四周便开满雪白的梨花,好看得很。如今,梨花巷的两边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特色商铺,不约而同地延伸至巷尾,一代代合肥人留下的匆匆步伐,在平凡的世界书写别样的精彩,在小巷“无比充盈的内心”中,诉说着难忘的岁月。


义仓巷

从宿州路桥往北的第一个巷口进去,就来到义仓巷。巷子大约200多米长,巷口宽大约3米,往里走40米左右,便豁然开朗,路宽增至七八米。

这里留着老城区所剩不多的市井标本,以及随处可见历史的痕迹,跟着直觉进入,便能感受到光阴在这片热土上的反复打磨。

墙上新塑的粮仓浮雕,脚下石板上镌刻的义仓字样,每一处都值得驻足细观。合肥三中、“两湖会馆”、林家祠堂……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探究。

2017年,义仓巷老旧小区整体改造,翻修之后的小巷一扫往日那有些残破的旧模样,可唯独没有改变的,是那书声琅琅里的人间烟火,义仓有故事,合肥也有故事,而这些故事,正等着年轻人去发掘。


四古巷

在合肥,长江饭店与城隍庙之间,有这样一条长不足两百米的巷子,北接安庆路,南接长江路,它叫四古巷,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千年老巷。据《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记载,四古巷又曾名四古墓巷、尼姑(师姑)巷、四新巷。  

这个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有些古旧的街巷却有着不寻常的历史,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的故居就位于巷内中段。1922年杨振宁就在这所大宅内出生,从牙牙学语到懵懂顽童,杨振宁在小巷中度过了他人生的前六年。

除了杨振宁故居之外,巷内还曾有李鸿章家族房产,这里曾经还居住几户大家,如郑家、吴家、刘家。

很多很多年来,四古巷在人们眼中,也许都只是城隍庙周边的一条小巷而已,然而,距繁华仅仅一步的它,却又自成一番孑然清幽。改造后,这里愈发清雅适意,周末闲暇,不妨来走走看看。


戴安桥巷

戴安桥巷,位于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脉络类似L形。这条巷子拥有四段辉煌的历史。

明朝时期,庐州知府把合肥最著名的金斗驿搬到戴安桥巷一带,从此,这条街巷成了著名的驿站,每天接待着来来往往的官吏、传递着或重要或紧急的文书;到了明朝末年,失去正常运转机制的戴安桥巷因便利的地理位置转而成了一座接官亭,日日夜夜迎来送往途径合肥的官员。

清朝时期原本是“金斗驿”的地方建了一座白衣庵。上个世纪,戴安桥巷处建立了合肥汽车站。

古往今来戴安桥巷似乎一直是重要的交通集散地。如今的戴安桥巷,宁静、平和,墙上的壁画无声道着她的大气历史,排排的红砖瓦房、绿叶交织的老树凸显着独属于她的文艺氛围。


丁家巷

丁家巷,清代淮军将领张树声后人“张氏四姐妹”故居所在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桐城路与红星路之间,全长约260米、宽约6米,由西向东,再向南接红星路,呈“L”形。

丁家巷历史文化浓厚,有清代淮军首领张树声后人“张氏四姐妹”的故居,其中老三张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也有“九曲水上升仙桥”的美丽传说。

  

丁家巷在改造中充分结合历史文化元素,将张氏四姐妹的故事融入到景观中,全面提升小巷品质并延续历史人文记忆,打造温馨和谐的现代睦邻生活环境。


如果你想安静体会老合肥的风情,可以到丁家巷里寻觅一番,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有平常的街巷居民,也有充满小清新风格的小店,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蚂蚁塘巷

凑近了嗅上一嗅,能闻到巷口小吃摊的烟火味,也能闻到徽墨晕开的余香沁脾……在繁极一时的合肥市明光路汽车站对面的蚂蚁塘巷,看似不起眼,历史渊源却可上溯到清朝康熙年间。

住在东边的人对这条巷子都有着格外的依赖,清晨巷口的馄饨铺、饭团车、豆腐脑不知喂饱了多少即将上班上学、奔赴“战场”人的胃。

蚂蚁塘巷整体是东西走向,东边遍布美食,西边却连着滁州路交通枢纽、胜利路交通大楼,甚至一直往西能走到淮河路桥,连接起整个老城区的繁华。既有生活的朴实无华,又有休闲的灯红酒绿,蚂蚁塘巷里窥见了无数行色匆匆的旅人,也抚慰了无数人焦躁的心。


柳木巷

柳木巷是一条古老的街巷,原址在合肥三中附近,东西走向,东接二郎庙巷(二郎庙巷折向南接东岳庙巷西侧北油坊巷),西至北大街,即今寿春路寿春二巷至宿州路段。

早年,在柳木巷中段的北面,与向阳路二巷的交口处曾有个供奉二郎神杨戬的“二郎庙”,与李鸿章住宅的后院仅一巷之隔,因此柳木巷也曾被称为二郎庙巷。

柳木巷里的另一处重要建筑就是蔡公祠堂。蔡公祠堂是纪念明朝理学家文毅公蔡悉的祠堂,始建于1622年,抗战时期祠堂的第一进门厅改成了临街门面,当做瓷器店厅。1946年,祠堂执事、开明绅士蔡荫青先生用蔡公祠堂财产,连同部分二郎庙原址,创立了私立新生小学。解放后,蔡公祠堂在“私房改造运动”中,由地方政府接管为公房,分配给市饮食服务公司经营管理,后来在淮河东路修建商业街时拆除。不过已经建成的小学保留了下来,1951年,更名为“柳木巷小学”,后来又在文革后期长期命名为“向阳路第一小学”,直到2009年最终定名“逍遥津小学”,也是合肥几所历史悠久的小学之一。


红星路

百年“同兴号”、张氏四姊妹、文史馆大院……每一处院落,都留存一段神奇的合肥往事;时尚酒吧、新潮服饰、艺术画廊、抽象涂鸦……无不吸引着时尚年轻人前往“打卡”。传统与时尚、往事与新潮,在红星路碰撞出令人兴奋的火花。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院落,不同的巷道,发生在红星路上的那些故事,总会令人莫名地陶醉。

传统与时尚的碰撞,时代记忆与个性创新的融合,在短短的红星路上交织出一首古典而又现代的时代进行曲。

红星路是复杂的,各种文创小店、历史院落、时尚酒吧、潮流服装、寻常巷陌、个性涂鸦、传统文化……在这里汇集而平和地共存;红星路又是纯粹的,纯粹到无处不在,彰显着文化的对接与传承。


官亭路

说起合肥的小吃,官亭路必须榜上有名。南临三里庵,北接安农大,加上之心城、环球中心、国购广场等商圈环绕,这条不过千米的街巷成了合肥人气爆棚的美食街。

官亭路属于夜晚。每天下午过了下班时间,官亭路便开始热闹起来。小吃便宜,种类丰富,完全贴近百姓生活,虽然不能在朋友圈晒出高端感,却为合肥人的胃提供最朴实的满足感。

滋滋作响的鱿鱼脚、香喷喷的煎豆腐、热腾腾的生煎包、冰凉到心的绿豆汤、吃一口就上瘾的螺蛳粉……官亭路每一个摊位,都是“吃货”的快乐源泉。


淠河路

合肥市蜀山区有一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道路,在这条不到900米的路上,有1566户“光荣之家”,63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348户401人参加过原子弹、氢弹研制和试验,3268人参与过预警机等电子信息高科技研究,811人获得国家或有关部委颁发的勋章、奖章、纪念章,40人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523名共产党员被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它就是淠河路西段,这里有着数不尽的英雄,说不完的英雄故事。

淠河路上的英雄故事多,淠河路上的美食也很多。

如果说官亭路是合肥美食街的龙头老大,锋芒毕露;那淠河路绝壁是低调隐士,卧虎藏龙。烧烤、羊肉、酸菜鱼,油茶、酿皮、烫串串。多少个白天和黑夜,合肥好吃精们在这条路上被撩拨到无法自拔。


中隐于市

看着曙光路上的梧桐,车水马龙,一个转弯,便来到了这里——中隐于市。世界在那一瞬间慢下来,慢下来的步履,慢下来的空气,慢下来的时间,慢下来的心灵。

沿着狭窄的巷子漫步,时不时能看见三五好友悠闲得拿着咖啡倚着墙谈天闲聊,也有人独自在倚在慵懒的沙发上,享受这难得的清净时光。斑驳的树影后面隐藏着一些文艺的小店,以静吧为主,还包括创意工作室、主题餐饮、原创服饰、文艺旅店等。

据说在这里经营的人,一部分是创业的文艺青年,一部分是有海外经历的年轻人,他们本身就具有很浓厚的文艺气息,所以他们经营的小店,无论名字或是内饰,无论布置还是内容,都极具特色,别具一格。

肥东吾福印巷

吾福印巷是集精品零售、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亲子体验、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独具肥东地域风情特色的时尚生活街区,是东城市民的快乐集散地。

吾福印巷由黄梅梨园、尚书院、祈福街、一品院、店埠街五个街区组成。其融合了东城本士文化的商业街,是新时代文化的推陈出新,也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标准。现已成为肥东市民夏日纳凉及夜生活的游玩地。


三河古镇一人巷

位于巢湖之滨的三河古镇里,26条巷子错综布局,其中一人巷最为出名。一人巷位于三河古镇南街中段的老大楼茶馆对面,巷子十分狭窄,全长四五十米,宽窄仅能容下一个人通过,故因此得名。当然,一人巷引人驻足,更多还是因为巷子尽头,曾住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一人巷,一线天,一条窄巷也曾和世界的高光邂逅。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杨振宁儿时常随着母亲在三河小住。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敌机轰炸,杨振宁随学校转移到三河张家祠堂,当时他就租住在一人巷尽头的民房里。在乱世之中,庐州的一隅张开怀抱,为求知的学子们提供着庇护。

如今,小巷尽头的民房上悬挂着“杨振宁客居”的牌匾,踏进民房,院子里凹凸不平的青砖、斑驳掉皮的窗棂、卧室里简陋的家具……都静静地待着那里,沉静却充满着岁月的力量。


庐江三食六巷

南山三食六巷位于庐江汤池,是当地的一个美食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百亩,规划特色美食、主题客栈、民俗文化、创意零售四大业态,汇集各地100余种特色名小吃以及百年老字号、国内知名美食等。

在三食六巷,不但可以看到徽派建筑、雕塑群、古戏台,还能品尝特色小吃,看到豆腐制作、木榨油手工作坊,感受原始工艺。

风雅广场上的博戏台引人注目,这是仿古的戏台,巍峨高大,古色古香,不仅有戏曲演出,也会有音乐会和舞台剧等表演。三食六巷对应古代集市的场景效果,还设计了以古代生活场景为原型的雕塑。

庐江小乔巷

小乔路,原名“小乔巷”,南北走向,位处庐城中心区域,南起自文昌西路,北止于周瑜大道(中),全长近1000米。

一条长长不宽的街道,路口一块大石,红色行书写的小乔巷特别显眼,石刻小乔巷历史由来。依稀能看到新建小乔巷时的巷志。庐江名人众多,但是口口相传的周瑜和小乔故事,流传到现在,在这座小城里温暖了千年。

小乔巷内有小乔公园,假山,苍松,翠竹,石椅,青石小径,公园白色围墙长廊上,明代和清代诗人几首代表性诗词刻在青石上供游人参观。


航运巷

合肥水运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南淝河环城而绕,航运依水而生。如今社会变迁,航运巷已不再承载航运的功能,但巷里的居民们依然生活在南淝河边,享受着河水的润泽。

行走在航运巷里,郁郁葱葱的樟树像一把把的绿伞一样,遮蔽着强烈的阳光,散发着清幽的香气。从小区里伸出围墙的月季花装扮着小巷,大红色的一簇一簇尽情地开放着。不远处便是万达广场,繁华而忙碌,处处都是时尚都市的气息。

栩栩如生的船舰在航运巷里熠熠生辉,墙壁上刻写了关于合肥的历史文化信息,航运巷的意义大概在于纪念曾经城水孕庐州的时代吧。




来源 | 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肥这⑨条老街巷的故事,大多数合肥人都不知道!
人文|时光深处 走过合肥老街巷
安徽合肥:老城志|柳木巷,老合肥核心地段的繁华小巷
读懂南京,就从这些小巷开始!
再说几条南京老街巷的地名掌故
福利| 这些烟火气十足的街巷,你去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