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情绪是本能,压下去是本事

遇到烦心事、碰到虐心问题,有情绪,这是本能,但能压下情绪才是本事。怎么压下去?“不争论,不解释,保持沉默”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不争论。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获得争论最佳结果的唯一方法,是避免争论。你要像躲避响尾蛇和地震一样避开不必要的争论。”

卡耐基曾经是个积习很深的争辩者,凡事都要跟人论个长短曲直。他在家跟兄弟争吵,在学校跟老师、同学论辩,像个好胜的斗牛士。结果,弄得老师不大喜欢他,同学们也对他避而远之。然而,当他听过并参加过成千上万次的争论之后,他感慨地说:“十次争论中,有九次会使争辩双方更坚信自己一方是完全正确的。”“你无法赢得一场争辩。如果你输了,那便是输了;而如果你赢了,实际上你也输了。”

这是为什么呢?比方说,你击败了某人,把他驳得体无完肤,甚至证明他精神不正常。然后呢?你心情舒畅,但是他怎么样?你使他感到低人一等,你伤了他的自尊心。他将怨恨你的胜利。假如遇到的是一位违心服理的人,即使他让你得胜,他的观点还是照旧。

虽然我们常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但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没有必要在无需争论便可以明白的常识问题上与人争论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个故事:两个人争论不休,甲说三七二十一,乙说三七二十四。俩人到县衙门请县官评理。县官让人把甲打了一顿。甲不服,抗议道:“明明是他错了,你还打我!”

县官说:“他都糊涂到这个份儿上,你还跟他争,不打你打谁?”

欲为大树,不与草争;欲为苍鹰,不与鸟鸣。有位作家,一次跨界去当主持人,节目播出后,网上对他骂声一片。

有人私下问他,你怎么不反驳几句?作家回答说:“这些负面评价关我屁事,那是他们的事!”

这真是话糙理不糙。

不解释。永远不要试图解释你自己,因为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遇到烦心事,碰到虐心问题,无需解释太多。

解释太多,你会发现,吃力不讨好累的是自己,如果是对的,何必解释,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是错的,无需解释,时间会修正一切。

公孙弘是汉武帝手下的大臣。他平素节俭,即便是当了宰相,依然是粗茶淡饭,布衣麻鞋。

他的同僚汲黯就此上奏汉武帝说:“公孙弘身居要职,但他却盖粗布被子,这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

汉武帝收到奏章,就问公孙弘是否如此。公孙弘回答说,汲黯说得没错。满朝文武大臣中,我与汲黯的交情最好,他最了解我,他说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却只盖粗布被子,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的确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又怎么能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了之后,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更加厚待、重视他。

面对汲黯的告状和皇上的询问,公孙弘没有去解释,而是坦诚地同意了汲黯的看法。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智慧。

在工作中被人误解,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在推卸责任;在生活中你被误会,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没有诚意。

当然,也并非是什么事情都不解释,如果是公安局、法院、纪检委的相关办事人员误解你了,你必须解释,不解释就会出事,甚至出大事。

但一般的事情不解释也罢。“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解释,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释!”这两句话说得很霸气。【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故事:丞相公孙弘
故事:心量
《道德经》中的智慧: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霜露之疾
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被冤枉却不辩解,然而却驱走流言得到了认可
为什么宣传了很多,效果却不显著?根子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