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有“五忌”,牢记福最深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磨练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心有所忌、行有所规,修养身心、涵养德行。

比如,要想保持良好的身体,就得牢记戒烟、戒酒、戒油腻等诸多禁忌;要想保持良好的心态,当然也少不了诸多人生之“忌”。

纵观王阳明“打怪升级”的一生,有五种人生忌讳是他反复与弟子、友人等多次提及的。

人这辈子,牢记王阳明这“五忌”,必定会命最好、福最深。

01#忌志向不明

王阳明有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无论是做什么,都需要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和方向。没有目标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变成一盘散沙。

王阳明从小立志成圣,立下志向之后便努力去实践,从未动摇,最终立地成圣。

他后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你想要做到什么事情,得到什么东西,立志都是第一步,是大基础和真关键。

《千字文》里说:“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保持自然的本性,就可以使志向得到满足;追逐物欲,天性就会转移改变。

不成熟的人,像一艘没有帆的船,风往哪里吹,他就往哪里走。

没有明确的志向,走走停停,一生蹉跎,终究无法到岸。

02#忌情绪不稳

王阳明劝诫世人:“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需要很高的修养和技巧。情绪不要积累,要注意时刻沟通,或者在发怒时,选择暂时避让、深呼吸,等情绪平复下来,再作打算。

王阳明被贬龙场时,曾遭受无数人的侮辱,可是他都忍了下来。刚开始他也感到愤恨,可久而久之也看明白了,觉得与他们争斗只会徒增烦恼,倒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再比如,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京师部队也到了南昌,他们见功劳被抢,又受奸佞挑唆,就整日在军营外百般谩骂,寻衅闹事。但王阳明丝毫不为所动。在他看来,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

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

平时在小事上刻意磨炼自己,控制情绪,时间长了,人看问题就不会那么偏激,慢慢就有了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质。

《格言联璧》里说:“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大喜之时,不要向别人许诺什么;盛怒之中,不要与别人说话。

人在愤怒时大脑的思考能力为零,整个人是不受控制的,这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只能伤人伤己。

情绪是最大的敌人,能够控住情绪,才是真正的高人。

03#好高骛远

王阳明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我们今天领悟一点,明天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接着领悟,一路延伸到底,才是学问。

就像是种树浇水,刚开始浇灌小树苗,要用很少的水,后面树苗长大一点,就可以多用点水,等到树苗长成可以合抱时,就可以用一桶水。

如果上来就给小树苗浇一桶水,那肯定会把树苗淹死。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有的成就都需要时间做铺垫。

正如俗话所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那些不成熟的人,总是眼高手低地好高骛远。他们设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而不去实践。手边的事情没有做好,就幻想着自己可以实现抱负,走向人生巅峰。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踏踏实实地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能让自己不断提高、不断精进。

04#忌物欲太盛

王阳明说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外物的充实,抵不过内心的空虚。人们为了外在的东西,终日奔波、患得患失,最终失去内心的安宁,成为欲望的囚徒,实在是舍本逐末。

钱够用就行,孝顺父母、亲近朋友、热爱自然,这些不需要太多物质的平常生活,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现在花呗、白条、分期付款满天飞,这种“来钱很容易”的错觉,正在“引诱”着很多年轻人,开始去尝试自己负担不起的奢侈品。那些不成熟的人,总喜欢用外物去装点自己,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越幸福。

《黄帝内经》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心志闲适,就少有欲望;心里安定,就不会恐惧。

不要把名利财富的得失看得太重,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安宁就好。

好的人生,并不是做加法,而是懂得给自己的物欲做减法。

05#忌太爱在意

王阳明说:“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有闲话,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阳明心学刚创立时,被很多人斥责为异端学说,但王阳明却丝毫不以为意,继续讲学,无辩止谤。后来,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分庭抗礼,这些人自然就闭嘴了。

古人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不用去解释什么,默默地把事情做好,他们自然就会闭嘴。

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往往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凡事问心无愧、好好生活,就能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王阳明有言:“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诚如《左传》里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不犯错误的完人,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整理摘编:时英平】

过而能改,是修行的内在要求,更是人生的常态。

愿你我心有“五忌”,做一个志向明确、情绪稳定、踏踏实实、精简物欲、好好生活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人生一世,最该牢记的五“忌”
王阳明:一个人不成熟,有五大表现
夜读丨看一个人是否成熟,有五种表现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文/日出||诵/汐儿
《王阳明》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人生就会一盘散沙
论曾国藩家书中的玩物丧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