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务人员很容易触犯的一个罪名

前言

会计人员稍有不慎、甚至莫名其妙、或者不知不觉就会深陷其中、触犯刑法,切记做好风险防范。

犯罪主体

这个罪名有2个犯罪主体:

1. 自然人犯罪,刑期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以上、二十万以下罚金;

2. 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处罚。

犯罪构成

这个罪名构成的核心:

1. 隐匿。

2. 故意销毁。

注意1:

无论行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只要实施了隐匿、销毁会计凭证并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都构成本罪。

注意2:

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罪对象

依法应当保存的:

1. 会计凭证;

2. 会计账簿;

3. 财务会计报告;

4.其他会计资料。

风险防范

作为财务人员必须做好风险防范:

提醒1:

企业不要设置内外账、两套账。

提醒2:

对于公司的财务资料,必须妥善保管到规定年限,切记销毁。

提醒3:

做好日常会计交接,分清会计资料的保管责任人。

提醒4:

对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毁损资料,必须做好证据说明。

提醒5:

单位建立好内控,明确会计档案保管责任。

提醒6:

企业要建立好电子档案的备份制度。

提醒7:

会计档案要按照规定销毁。

法律依据1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凭证和账簿、财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2

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立案追诉规定(二)第八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郝老师说会计【整理编辑:时英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破产退出路上的红线——刑法第162条各罪名简析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定义、量刑】
隐匿会计账簿罪怎么判
《新会计法》不能做16件事
牛健 | 浅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财务会计报告罪中的两个实务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