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静仪:疫情背景下的心理援助认知

文/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叶静仪

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伊始的这个冬天,顷刻之间,我们熟悉的世界换了模样。热闹,被隔离在新春到来的前夜,挂满大红灯笼的街道冷冷清清;欢聚,一夜之间被贴上了封条,贴着崭新对联的各家各户大门紧闭;春节,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包裹得不见首尾,哪还有往年的热闹非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做一点对的事。我看到了白衣天使,不分昼夜奋战,是为了拉起生命防线;各路支援,不远万里紧急抵达,是为了赢过时间。千千万万看似平凡的普通人,总是给人不经意的温暖,他们是在用善良守护我们共同的明天。

笔者是一名有4年的社工专业学习经历和8年的社工服务经验的一线社工,在疫情期间,参与到了心灵陪护热线志愿服务项目中去了。与笔者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的队友当中有临床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临床医护人员和资深社工等专业人员,一同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免费网络与电话心理援助的服务。

在接受新冠病毒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理援助的知识和技巧。如疫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心理救助的流程(四步法)、心理热线接听的技巧与话术、心理热线接线员的自我照顾、困难来电的应对方法、心理热线咨询中的关系建立、心理热线工作的常用技术与方法等。这些培训不仅让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还让我在居家抗疫期间过得更充实。

如果不是在疫情的背景下认识了心理援助,相信笔者还在忐忑地纠结着怎样去尽己所能提供一些有效的服务;如果不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参与到这样的志愿项目中去,相信笔者很少有机会能够认识那么多心理援助服务的前辈;如果不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参与到心理援助的培训中去,相信笔者现在还不能很好地厘清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区别。

在培训中,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中心的李焰教授曾对心理援助进行了较形象化的比喻,她说:“我们作为热线就是一个类似于战场上的一个救助,是一个紧急救助,让求助的人感到安全、稳定,缓解对方的焦虑和恐惧,发挥关爱、共情的技术,起到一个心理包扎,缓解情绪的作用。”

李教授的这番解释,让笔者陷入了深思,也拨开了思绪前的迷雾,认清了自身的价值所在。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逐步发展壮大;社工,逐渐扎根各个领域;社工服务,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群众的支持。在新冠这场危机当中,一个个社工人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价值所在,与白衣天使、人民警察一起奋战在防疫一线,但他们更像是前者的后勤部队。大力宣传,把防疫知识传播给每一位居民;坚守岗位,为被隔离的服务对象送物资;不畏严寒,为防疫工作人员送温暖;积极动员,为各类群体提供心理援助;创新服务,为需要上网课的贫困学生寻找闲置手机;奔走西东,为有需要的群体联系社会资源。

危机,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相信我们坚强的生命力,相信我们社会的能量,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在危机面前,也更加彰显出我们的智慧和团结,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大爱。笔者坚信,比病毒蔓延得更快的是爱和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下,社会工作者日常的3个工作重点 | 社工课
社区工作者在防疫过程中如何处理情绪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工督导答疑二——如何引导社工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乐益行社工链资源,“读心者”贴心爱心行
防疫也要防“抑”!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要留心(上)
王玉:社工机构如何抗击疫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