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了以后才知道,最亲的只有3个人
userphoto

2022.09.13 北京

关注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

说我们这一生,大约会遇见8263563人,会和其中39778人打招呼,然后和3619人变得熟悉,和275人走得亲近。

但最终,这些在人海里遇见的人,大都要归还于人海。真正能留下来的,其实少之又少。

的确,年轻的时候,谁的身旁不是高朋满座、熙熙攘攘。

可随着年纪的增长,才发现有太多的人会在时光里走散。

即便是那些曾经亲密无间的缘分,也不过是陪你同行一段。

当你老了才知道,这一生最亲的只有3个人。

生你养你的父母

前些天,看到一段让人泪目视频:

辽宁锦州一位95岁的老母亲,去探望她74岁生病的女儿。

虽然老太太的身子已经佝偻得直不起来,即便她脚下的步伐已是颤颤巍巍。

可她还是缓缓地挪动到女儿的床前,艰难地俯下身去,温柔地安抚着女儿:“没事儿,妈来了。”

说完,还在女儿的脸颊上亲吻了两下。

这一幕,让无数网友感动不已,纷纷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母亲的爱意。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女是父母心头的肉,不管多大年纪,只要父母还在,子女就还有当孩子的权利。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上海一位79岁的父亲,为55岁的女儿准备了一本特殊的日历。

他在日历上写下对女儿满满的关心,叮嘱她:

“不要老是发脾气;

“别提重物,不要忘了自己手上有伤;

“晓得你爱吃番茄,但底下发绿地记得不要吃;

“睡觉要记得盖好被子,免得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

即使女儿早已长大,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在父亲的眼里,她依旧是那个长不大的小女孩。

对她的唯一要求是平安健康,对她的称呼一如既往,她永远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囡囡”。

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父母在世时,孩子鲜少会感到人世间的疾苦、畏惧生离死别。

并非是因为苦难会消散,而是父母总是如山一般挡在我们身前。

直到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我们才不得不自己去担、去扛。

或许年迈的父母,不再如从前一样,能够时时刻刻为我们遮风挡雨。

可那颗想要保护我们的心从未改变,任时光荏苒,也斩不断父母的思念和牵绊。

在这尘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

哪怕你已白发苍苍,仍有人把你当作孩童一样;

你想尽心尽孝承欢膝下时,双亲仍康健在旁。

相互扶持的伴侣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授,曾在心理课上和学生们做过这样一个游戏。

他邀请一位女同学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她生命中最重要的20个人。

女生依次写下了她的父母、朋友、邻居、同事等等。

紧接着,教授让她一一划掉其中可以割舍掉的人。

女同学艰难地做着抉择,最后,黑板上只剩下父母、孩子和伴侣3个人。

教授又对她说,必须再划掉两个。

此时的女同学已经有些濒临崩溃,但她还是含泪划掉了父母和孩子,留下了伴侣的名字。

教授问她理由,她啜泣着答道:

“父母总有一天会先我而去,孩子也会慢慢长大,拥有自己的生活,只有我的伴侣,能陪我最久。”

答案听起来颇为扎心,可生命本就是一趟不断告别的旅程。

有再多深情厚谊,也终难敌过岁月的侵袭。

父母大都要先行退场,儿女大都要展翅翱翔,唯有那个身旁的伴,才能陪你走过余生漫漫。

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河南洛阳一位90岁姓彭的老爷子,为83岁瘫痪的妻子搭建了满屋子的扶手。

彭老爷子的老伴儿姓张,几年前因为脑血栓瘫痪。

他们的儿子患有抑郁症,已是自顾不暇;女儿也已经当了奶奶,忙着照顾她的小孙女。

于是,老爷子便独自承担起照顾老伴儿的重担。

为了方便老伴儿挪动起身,他在家中各处用竹竿、藤条等物品捆扎制成特殊的扶手。

还在卧室里,修建了一台小型的“移动吊机”,可以帮老伴儿从床上起身移到轮椅上。

为了防止老太太得褥疮,老爷子隔三岔五地就给她翻身、擦身,清理起那些排泄物来,也从未有过半分嫌弃。

当被记者问到一个人照顾老太太会不会很不方便时,老爷子回答说:

“困难肯定是有,但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质朴的话里,却尽是浓得化不开的爱意。

所谓的“少年夫妻老来伴”,不过如是。

柴米油盐的经年岁月里,或许每一对夫妻,都曾经吵过、闹过、悔过、怨过。

可再回首时,才发觉有过最多回忆、最多陪伴和扶持的,也正是那个枕边的伴侣。

即便有过嫌弃,却也始终不离不弃。

不离不弃的自己

《半山文集》中写道:

“一个人若是学会了自己陪伴自己,便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项生活技能。”

生活的底色是孤单,人生路上来来往往,没有谁能够永远陪在谁身旁。

纵使天宽地阔,可到最后,能依仗的只有自己而已。

看过一部叫《生机无限》的纪录片,其中一幕让我久久难忘:

一位88岁的老人,不小心在家中摔伤了腰,深夜时分被救护车送到医院。

当医生提出要联系他的家人时,老人却连连摆手拒绝。

他说自己可以支付医疗费用,也可以自己签字确认,不用联系任何人。

可他明明已经步履蹒跚,即便有医护人员搀扶,但从前台到外科检查室短短十几米的距离,都走得十分艰难。

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和周围热心人的帮助下,老人完成了一系列的检查,伤得不重,只是普通的扭伤。

大家也才从他口中得知他的情况。

他姓高,有3个女儿,只是都移民到澳大利亚了。

倘若他也跟着过去,在那边没有医疗保险,看病什么的都得自己花钱。

他不愿成为孩子的负担,就选择留在国内,想着反正自己岁数那么大了,也就是凑合地生活罢了。

三言两语,却听得人眼眶发酸。

生活中,很多父母正如高大爷一样。在他们年富力强时,一门心思地为儿为女,不辞辛苦,不怕风霜,哪怕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

即使老了,也不想给孩子添一丁点麻烦,为了儿女甘愿低进尘埃里。

可儿女,却未必都会给予同等的回应。

根据我国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2.62亿,其中空巢老人人数突破1亿。

都说“养儿防老”,可不是每一个儿女,都会铭记生养的恩情。

有些儿女,即便有孝心,也未必有能力,甚至为了自己的生计已经穷尽了力气。

与其指望儿女,不如仰仗自己,以经济的实力做底气,以健康的身体为根基。

莫把所有的钱财都交到孩子手里,给自己留一个转身的余地。

即使是在为儿女考量的时候,也别忘了优先照顾好自己。

写在最后

电视剧《庆余年》中有句经典台词:

人这一生,就像是在路上前行,不断地与人遇见,再分道扬镳。

年纪越长,越能了解:人和人之间,别离是常态,留下的才是岁月恩赐的意外。

身边最亲的人,不过父母、伴侣和自己。

好好珍惜这一世的亲子情缘,在父母健在的每一天里尽心尽孝,不让自己徒留遗憾;

善待枕边的伴侣,恩情心中记,怨怼随风去,用包容和理解去回馈今生的相知相遇;

善待自己,照顾好身体,经营好心情,闲事莫理,少操闲心,竭尽全力地把日子过得如意。

点个【赞】,愿你我在慢慢变老的路上,父母安康、良伴在旁,活成自己最牢的靠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了以后才知道,最亲的只有三个人
父母的电话不能不接
老年悲歌
一位66岁老人的心声:对儿女毫无保留地好,是我做得最错误的事
人到老年,处理不好这三件事,再多的钱也过不好后半生
75岁老人: 仅2千退休金, 晚年生活被高退休金老人羡慕, 有4点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