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赚钱的本质套路(上)

引言



现在社会已经进入焦虑性社会,每个人都是在焦虑:如何搞钱。
前段时间,长久不联系的发小联系了我,简短的寒暄就直接进入正题——目前在干啥(干什么职业、什么行业)?挣钱吗(判断来钱快慢多少)?基本上逢年过节家族聚会,七大姑八大姨也大都会问到类似的问题。
对于男性而言,搞钱之后,就是吃喝玩乐。那么如何搞钱?


说起赚钱,得从经济流动开始说起,第一,经济(钱)的流通环节,价值从哪里来、经过哪里,又到哪里去?第二,经济(钱)如何分配,也就是钱流通中,各个环节如阶层、圈层、细分模块等等分配了多少钱。
说起赚钱,不仅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还得看政治因素,正所谓小成靠勤,大成靠势,这个势,也可以理解成政治趋势,时代趋势,人民财评马云说: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如果抛开政治聊赚钱,则如盲人摸象。从改开开始,我们基调就是“发展增量带动存量”,也就是先把蛋糕做大,再搞分配问题。目前来看蛋糕确实是做大了,虽然有转移支付、税收、重点帮扶等各类手段但分配问题并没处理的很好。看看这几天司马南炮轰联想高管的事情有多少的支持率就知道国人对于这块的意见是有多大。


看看2年前的招商银行所有的“零售客户”里:
1、最顶端的7.29万私人银行客户,只占了全部客户的0.058%,但掌握的财富占了全部“零售客户”资产的30%;
2、资产50万-1000万元的金葵花客户,只占了全部客户的1.83%,但掌握的财富占了全部“零售客户”资产的51%。
3、上述两类客户,人数只占全部零售客户的1.88%,资产占比81%!
4、剩余的普通客户,人数占全部零售客户的98.11%,资产占比只有19%。
总结下也就是招商银行所有的“零售客户”里,约2%的客户,资产占比约81%,剩余98%的客户,资产占比约19%。财富积累极度不平衡。

这就造成内需不足,内部的消费一直是不温不火,在疫情的冲击下,更为严重,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更低了,哪有那么多的钱用于消费。在历史的经验中,
老牌资本主义靠的是战争输出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通过人口红利进行化解危机,而我们当前人口红利逐步结束,单靠增量来赚钱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这就会挤压出一个结果:想赚钱就要通过存量财富转移。没有新科学技术,没有新的经济动能,没有增量,只有存量竞争,只能就是互相玩,财富互相转移,穷了这家富了那家。分配是从上至下,而在财富转移流动的方向上看,必然遵循从下往上流动!这个世界的规则都是富人赚穷人钱,增量时代,是分多分少,而存量时代,就是转移多少。

上篇:


回到本章的主旨。聊聊赚钱的本质,因为涉及到的内容有点多,分上中下来说说。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三种赚钱套路,从下层到上层大体有三种路数。先说上篇:底层收智商税。
底层是最接近市场化的层面,每天信息轰炸不停的所谓创业、营销都是围绕着最底层市场,因为中高层根本不屑一顾这些繁琐的活。
 
收智商税核心逻辑:信息不对称!
核心方法只有一个:洗脑!
达成结果:被洗脑者甘愿自欺欺人!
 
短缺经济时期,满世界都是交易。消费者认为的好是商品真的好。
过剩经济时期,满世界都是套路,因为真实的商品需求所产生的交易已经赚不到什么高额利润了。消费者认为的好都是被他人洗脑的结果。
过去营销玩的是4P,以产品为核心,现在玩的是4C,以刺激需求为核心,也就是让你想要啥然后给你啥。
收智商税就是高认知者对低认知者在人性弱点上的营销行为。
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你自认为很高尚,从而自欺欺人。
过去底层赚钱靠的是商品,占有你的本体,现在是靠攻击你的大脑,占有灵魂。
随便举几个收智商税的套路:
 
  1. 贩卖自律

 人在对未来迷失和对当下的境遇感受到痛苦时,任何人都是不自律的。
人是一种被欲望拉动和恐惧推动的机器,当只有恐惧而没有欲望的拉动,任何人都不会自律起来。
自律是个被动的行为,并不是主动的,当人对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目标,即可被动充满自律行为。
贩卖自律的对象往往都是漂泊奋斗的年轻人,通过“自律就能得到xx结果”来洗脑广大劳苦青年,这个时代注定是大多数人迷失的时代,而迷失的时候表现出拖沓与逃避是再正常不过的,而贩卖自律卖的并不是自律本身,而是一个梦,一个假设可以通过自律而达到的梦。

2. 保健品

在纪录片《食物的真相》中科学表明,保健品作用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就算所有人都知道其真相,许多人该买还是买,更意外的是,购买保健品的年轻人数量已远远超越老年人。
权健无限极倒下了,会有千百个无限极站起来。收智商税为什么百试百灵,因为消费者买的就不是商品。 
有病了,保健品就是药,病好了,保健品就是补品,病没好,保健品吃的不够多,人挂了,保健品吃晚了外加没吃对也没吃够。 
这些毫无逻辑的话术购买者信吗?自然是不信的,但还要买。因为买的是安慰。
智商税这种东西,就是要让人学会自欺欺人。


3. 知识付费
除了应用学科外(比如医学),占比最高的知识付费都是玩虚头巴脑的东西,创富课、经济课、心灵课、人际关系、情感关系、职业规划等等。
这些领域光张嘴吹即可,因为没什么实打实技术,无外乎都是思维上的套路,玩的就是刺激和牵制学员的欲望,最后让学员自欺欺人——“你想要怎么样,学了我的东西你就会怎么样”。
80%的知识都是虚的,真金白银很少!
一是“导师”们也未必知道什么是真相,这个占比很大,骗术可以,但没有料; 
二是有些有货的导师,真货也绝不会告诉你,或者也没时间和精力。
比如讲创富光讲梦想和怎么成功,而从不讲本质,也就是钱的流动和利益分配。
比如讲经济,从来不讲政治,什么东方的西方的,各种高大上的词汇,学员一脸懵逼和崇拜的目光。 
心理、人际关系、情商情感课,从不讲人的自我认知,而玩的是满足观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已,人际关系上怎么玩朋友玩情商,情感上怎么驭夫或者驭妻。不学这些还好,学了社会更乱,而且也没啥实用价值,除了满足观众私心让其获取共鸣爽一爽之外。
 职业规划从来不讲社会结构,学员一脑子浆糊,连所处的这个世界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阶层结构,圈层交融,都不知道,规划什么?人要做规划,首先要知道自己这辈子所能达到的最顶峰阶层在哪,也就是人生天花板是什么,这个估计99%的“导师”是不会教的,恐怕也不知道。
这么虚的知识,学员们为什么还被收智商税呢?
牢记收智商税手法的核心结果:自欺欺人。
这就好比高考结束了,分数披露了,一些所谓好学生已经考上大学了,但考后的这个假期依然在复习功课。因为在他心中,只有不断地复习功课才会有好结果。
学什么不要紧,是不是真的不要紧,受不受用不要紧,关键在于要一直学,一直自欺欺人下去就会心满意足。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更容易,收智商税在网上就可以收了。
很久以前玩的是线下;然后互联网来了,玩文字流,1根网线加PPT,有的连PPT做的档次都特低,也能骗到钱。现在是视频流,PPT上加点声音,或者露个脸在那义正言辞的瞎说。
目前比较火的自媒体培训,最典型收智商税的套路,看着“导师”们的气质感觉很多高中都没毕业,眼神里带着市井的睚眦之气。学员们一脸朝气和憨厚,挂着高考假期后的那种美好憧憬。
卖知识的本质=颠覆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没这水平走不远,最后都给各个平台和高中没毕业的“导师”做了嫁衣。
知识付费当“导师”义正言辞瞎说,也是很费精力功夫的,都是辛苦钱,赚的都是哄人的功夫,比哄孩子要累。


 4. 健身
 健身这种智商税,收的就是虚荣的钱,就好比很多年轻人处对象处的是脸,而不是人品。 
... ... 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无一例外都是智商税是高认知对低认知的洗脑,核心是信息不对称,要达成“自以为很高尚”或“自欺欺人”的效果,这种税即可源源不断收取。

这次因篇幅有限,暂时分享到这里,后续再视情况分析其他层次的赚钱模式。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赚钱套路有哪些
洗脑最常用的5句话,请务必警惕!
所有赚钱的套路就3个
如果你买的保健品出现这几个关键词,99% 是被收了「智商税」qi转载
《赚钱的本质套路一共就3个:底层收智商税、中层找接盘侠、上层玩金融!》
最难被洗脑的星座,精明过人,从不交智商税,意志坚定,无法驾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