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

(突出显示的部分是摘录的原文,原文后面跟着的是我的笔记。)

1.“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取舍,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

世事往往不能两全其美。我们可以追求又快又稳,但得知道,快了就不可能很稳,稳了就不可能很快。不接受这种普遍规律,什么都想要,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2.“文人思维天生喜爱耸人听闻的消息,如果再加上不爱算数,就会对世界乱担心和瞎指挥。”

“有机农产品上的农药残余的确更少,但是如果你考虑到有机农业的低产量,其生产一单位食物所消耗的水和地都比化肥农业高很多,综合起来的结果是有机农业更破坏环境。”

“根据2012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内医学年鉴》的一份针对过去几十年两百多项研究的总结报告指出,有机食物甚至并不比普通食物更健康。”

文人思维不够理性,但我们都无法摆脱这种思维,因为人就是情绪化的生物。情绪是我们的生理机制,克服不了。不过,只要我们养成一种理工科思维——凡事都拿数据说话,那很多事就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了。例如万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就用计算的方式明确的告诉了我们,有机食品没啥好的。

3.“他是常常违反常识,甚至可能变来变去,可是你却不得不依靠他来做出决策的硬知识。他更是有时候简单到tradeoff的一种并不'自然’的思维方式。”

“取舍思维,英文有一个形神兼备的词可作解释:'tradeoff’。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Tradeoff’是'理工科思维’的起源。”

这里的“他”是指“科学”。就像前面有机食品的例子那样,用情绪去思考,我们的结论一定是:纯天然的食物怎么可能不比使用化肥催出来的食物更好?但科学结论就是“有机食物甚至并不比普通食物更健康”。这就是万老师所说的,跟文人思维相比,理工科思维(科学思维)往往就是“反常识和不自然”的。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有刻意学习,才能掌握这种能看出世界的真实一面的思维方式。

4.“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我们对待这两种观念绝对是有偏见的。信中医的人,会认真研读不支持中医的报告吗?当然不会。即使认真看了,也会以很高的标准挑刺。但反过来呢?对于支持中医的报告,TA很可能是直接从中挑几个结论,就说“你看中医是有效的吧?”,却不去考察一下报告结论的可靠性。

5.“观众想要什么呢?娱乐和确认。观众需要你的新闻能用娱乐的方式确认他们已有的观念。”

我们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在轻松的娱乐氛围中证明自己已有观念的节目。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琢磨一下,自己其实有没有被节目牵着鼻子走。有时候,不是我们看好看的节目,而是媒体播放我们喜欢的东西给我们看。

6.“《信息食谱》说,埃·默里大学教授韦斯顿(Drew Westen)发现,对于那些已经支持强烈共和党或民主党的学生来说,如果你给他们关于其支持的党的负面新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会显示这些人大脑中负责逻辑推理的区域关闭了,而负责感情的区域却被激活了!”

“社会学家布伦丹·尼汉(Brendan Nyhan)甚至发现了一个“逆火效应”:你给一个保守派人士看关于布什的减税政策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的文章之后,他居然反而更相信减税可以带来经济增长。”

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不理性?因为我们的大脑根本就没打算让我们理性!这个研究结论真是太刺激了。

7.“在确认偏误的作用下,任何新证据都有可能被忽略,甚至被对立的双方都用来加强自己的观念。这就是为什么每一次枪击事件之后,禁枪派和拥枪派都变得更加强硬。”

只要你有了鲜明的观点,那无论是什么证据,你都能从支持你观点的角度解读证据。所以,在重大决策面前,我们必须对同一件事做出正反两种思考,让两种相反的观念同时指导我们做出决策。这就是菲茨杰拉德所说的一流的智慧。

8.“根据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奥曼(Robert Aumann)1976年的论文'Agreeing to Disagree’说,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这两人达成一致。”

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两个人如果都真诚,就必然有一方能说服另一方。除非两个人谁也没有手握真理。那反过来,如果两个人在追求真理的问题上僵持不下,那就证明至少有一方是虚伪的。

9.“互联网不是一个调查民意的好地方。”

别看互联网容易做大规模的民意调查,但人们在互联网上发表观点是以情绪为主导的。那样的地方得到的统计结果,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10.“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被'双规’,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场争论之后没人会说'我以前想错了,原来是这样’。但是科学家可以。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

一般人成不了科学家,但我们都应该学习科学家的那种理性思维,做一个“讲理”之人。

11.“我认为人人都应该学点概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概率论比万有引力公式和基因的复制机制都重要,它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必备的知识。现在的世界比过去复杂得多,其中有大量的不确定性。是否理解概率,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开化’程度。当不懂概率的人大惊小怪的时候,懂概率的人可以淡定自若。”

现在我们真的需要多从概率的角度看问题。比如现在的推送机制,是你偏好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例如我们看了某个关于飞机失事的新闻后,平台就会不停的给我们推送飞机失事的新闻,弄得好像飞机动不动就会掉下来,非常不安全似的。但关注概率的人都知道,飞机其实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12.“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

我们上中学学习概率的时候就学过,有一种事件,叫随机事件,它没规律,没原因,就是偶然就发生了。万老师举例说,彩票中奖就是随机事件,跟之前是否发生过,或其它任何事件都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懂概率的人,就不会在彩票上费脑筋。煞有介事的研究彩票,没有意义。明白这种道理,我们就不会为生活中的某些事自寻烦恼,能防傻,还能防骗。

13.“37signals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弗莱德(Jason Fried)和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在2010年出了一本书《重来》(Rework),讲公司创业和管理之道。在我看来此书一个亮点就是它强调不要一看有人犯了错就为此大张旗鼓地制定政策来纠正错误。那样只会把错误变成伤疤,而且会让公司越来越官僚主义。正确的办法是告诉犯错的员工这是一个错误,然后就完了。”

一般来说,犯错只是随机性事件,总结不出什么应对策略,或者说要上纲上线的干点什么。只有类似的错误总是出现时,才应该重视其中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是重视错误给出的“提示”,相应的做出反应,避免类似的问题反复出现。这样看来,看到错误就大张旗鼓的做这做那,其实是容易的。在真正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中找到关键所在,显然不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前者,甚至故意忽视后者,直到问题变得不可收拾。

14.“成绩可能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失败者没必要妄自菲薄,成功者也应该明白自己的成功中是有侥幸的。”

成功者的成功中有侥幸的部分。这话是给成功者看的,失败者知道就好,别太较真,侥幸那部分,一般占比不大。导致失败者失败的偶然因素,一般也不起主要作用。我觉得,更应该记住的还是那句,成功者有成功的道理,失败者也有失败的原因。剔除成功者运气的部分,看看人家为啥成功。同样的,也要弄清楚自己为啥失败。如果发现真的就是倒霉,记得别妄自菲薄就是了。

15.“后来人们才慢慢意识到偶然因素永远存在,即使实验条件再精确也无法完全避免随机干扰的影响,所以做科学实验往往要测量多次,用取平均值之类的统计手段去得出结果。”

“有了误差的概念,我就要学会忽略误差范围内的任何波动。”

“考试成绩也是如此,假设一个同学考了两次才过英语四级,第一次57分,第二次63分。他说这是略有进步,我说你这不叫进步,叫都在测量误差范围之内。”

误差不是实验测量里的专有名词,是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的事实。要接受误差的存在,更要理解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事事都有波动。重点是,你要允许误差有一个范围。

16.“我曾经看到有自以为懂概率的人写到'比如号码2已经连续出现了3期,而号码6已经连续出现了5期,则再下一次号码中2再出现的概率明显大于6’,这完全错误。下一次出现号码2和6的概率是相等的。这是一个著名的错误,被称作'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全世界的赌场里每天都有人在不停地犯这个错误。”

不懂概率,不止自己会犯错误,还会一本正经的告诉别人犯错误。实际上,各种对的错的信息,都这样被一本正经的在我们中间传播。很多情况下,人家还是好心的。知道了这一点,你还敢停止学习吗?如果不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比如学点概率,就能分辨万老师说的那种错误信息,那每天像潮水一般涌来的信息,分分钟就能把你变成不自知的傻子啊。

17.“比如战场上的士兵有个说法,如果战斗中有炸弹在你身边爆炸,你应该快速跳进那个弹坑——因为两颗炸弹不太可能正好打到同一个地方。这都是不理解独立随机事件导致的。”

我直到读到这段话之前,都认为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太可怕了。

18.“发现规律是人的本能”

“我们的本能工作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我们在明明没有规律的地方也能找出规律来。人脑很擅长理解规律,但是很不擅长理解随机性。发现规律任何时候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而理解随机性却是只在现代社会才有意义的一个技能。”

又一个本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的例子。现在的我们,很多时候都要跟我们的本能战斗啊。

19.“在没有规律的地方硬找规律是个相当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忽略所有不符合你这个规律的数据。9和15不是素数?那叫意外!”

素数没有规律。除了2之外,素数都是奇数,确实如此。但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素数就是没有规律的。可是,就是有人非要给没有规律的事情硬找个“规律”,把不符合“规律”的叫做意外。这不是有点不要脸吗?理解概率,有些事就是没有规律的,我们要“勇敢”的承认这一点。

20.“如果数据少,随机现象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非常整齐,感觉就好像真有规律一样。”

“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人们往往认为,如果是随机的,那就应该是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仅在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有效。”

“如果你的统计样本不够大,你什么也说明不了。”

“正因为此,我们才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哪怕是加上家人和朋友的经验去对事物作出判断。我们的经验非常有限。别看个例,看大规模统计。有的专栏作家听说两三个负面新闻就敢写文章把社会批得一文不值,这样的人非常无知。”

样本量小的时候,要么让人误以为有规律,要么让人觉得不随机。总之,总是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一定要理解概率,要有足够大的样本量,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真实的本质规律。现在某种负面新闻很多,真的是因为媒体集中报道,而不是说现在不如以前了。

21.“这个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搞不清'合理性(plausibility)’和'可能性(probability)’的区别。……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这样的:

1)明年北美会发生一场淹死一千人的大洪水;

2)明年加州地震,导致一场淹死一千人的大洪水。

2)比1)更合理,但是显然,它的可能性更低。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

这个合理性和可能性的混淆谬误真是太神奇了!是啊,猜中一场淹死一千人的洪水,已经概率极低了,再加上是地震导致的,限制条件又增加了,概率不是更低了吗?可是,一想到是地震导致的淹死一千人,就觉得更合理,概率更大啊。这个事太反直觉了。理解概率思想真是太重要了,要不然分分钟自以为是的出错啊。

22.“认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

承认随机,承认事情就是那么发生了,没什么目的,这是一种科学思维,理性思维。能做到,我们就不至于总是胡思乱想,甚至轻易相信各种天马行空的阴谋论之类的观点。

23.“美国的数据给出了一个人患癌症的基础概率。有些癌症可以用吸烟和环境之类的原因解释,有些癌症则无法解释。哪怕你的生活方式再健康,你的食物再有机,你的环境再清洁,你再远离各种核辐射,你也有近20%的可能性死于癌症。科学家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但事实就是这样。”

癌症就是老年病,时间长了,细胞就是容易癌变,无论如何,也总有20%的可能性死于癌症。这是个惊醒,因为反过来想,如果不尽可能的维持健康,那死于癌症的概率得有多高?这恰恰不是让你放纵自我的理由,而是必须要健康生活的铁证。

24.“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

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统计表明,想要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入学成绩更好的指标。”

一个人身上可以有各种优秀的品质,但经过科学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自控能力,才能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科学研究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直白的道理,没有自控力,有啥好品质,比如聪明之类的,也是白搭。

25.“研究者普遍认为,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

自控力不止决定了成绩,其它各种成功,都是由自控力决定的。

26.“自控需要意志力。一般人可能认为意志力是一种美德,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的境界来培养。然而实验表明,意志力其实是一种生理机能。它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需要消耗能量,而且用多了会疲惫。”

记住这个科学研究结果——意志力是生理机能。

27.“双职工夫妇很容易为了小事吵架,因为他们懒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过来说,如果让他们早点下班,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了,但是却会更少发生争吵。”

上班工作消耗意志力,下班回家了控制情绪又需要意志力,但那时意志力已经没多少了,所以就容易控制不住情绪,导致家庭矛盾。早下班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方法,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想早下班,就能早下班的。那怎么办?下一段,提供了一个更容易操作的办法——吃点甜品,提升一下血糖含量,就能有效提升意志力。

28.“如果使用意志力会消耗能量,那我们可以通过补充能量的办法提高意志力吗?事实正是如此。……研究者推断:人的意志力能量来自血液中的葡萄糖。”

这个结论告诉我,像我们这些跑马拉松的跑友,在跑步途中吃能量胶,补充的不只是体能,还有意志力啊。

29.“一个重要的自控手段是自我监视。实验表明,仅仅在房间里放一面镜子就能让受试者的自控力增加不少。”

单纯设想一下,一个想减肥的人,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在胡吃海喝,心里多少会不舒服,因而少吃一点吧。这就相当于我们坚持做某事的时候,先把这个事公布出去,让大家“监视”自己有没有坚持做到,是一样的道理。大家的“监视”就相当于自己面前的镜子。

30.“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他事情上。本书提出的一个有效的练习办法是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比如你习惯用右手,你可以有意识地用左手。”

关键点是“通用”。右撇子逼着自己用左手,这是会消耗意志力的,但在没有其他太多需要用到意志力的事的时候,这样消耗一点意志力,同时也起到了锻炼意志力的作用。而意志力是通用资源,在锻炼使用左手时提升了意志力,减肥的意志力同时也就提升了。这真是一个提高意志力的好方法!我看这个方法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走出舒适区”,经常做一些走出舒适区的事,就能提升意志力了。

31.“中国的教育改革家们一天到晚就想着把强调自控的中式教育改成强调自尊的美式教育,这其实是舍己之长用人之短。”

“有实验发现,中国的小孩从两岁开始就比美国的小孩有更强的自控能力。”

“中国文化虽然不怎么擅长科学思维,也不太明白意志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却在意志力的实践上遥遥领先。这难道不是我们的优势吗?那些全神贯注听讲的小孩,比每隔三分钟就得吃点零食的小孩酷多了。”

美式教育强调尊重自我,这确实对孩子的自我的发展有好处,但跟咱们的中式教育相比,我们更多强调的规则和纪律,就让我们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具有更强的意志力。这是我们的优势。教育改革怎么改,不应该把优势改没了。

3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做一套'认知反应测试(CRT)’题,这些题目中有些陷阱,一不留神就会答错。实验发现如果把测试试卷印得很难看,比如字非常小,读起来很困难的情况下,受试者反而能进行更多的思考,成绩反而更高!失读症患者阅读的时候,就有点这个意思。因为读得慢,他们被迫要深入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倍速播放。倍速播放表面上是提高了速率,听的更费劲了。但正是因为费劲,反而更专注,信息获取的更多。通过增加附加难度的方式提高我们的专注度,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33.“既然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我们就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加强某一方面的优势,正所谓过犹不及。格拉德威尔《大卫与歌利亚》提出一个叫做'倒U曲线’的概念。意思都是一样的:在一个东西成长的初期,你每增加一点投入都能获得一点回报;然后它会进入一个平台期,继续增加投入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而过了平台期再投入,回报反而是负的。”

有优势的人,就总想用自己的优势与人竞争,但如果人家不跟你玩常规战术,执着与自己优势的人,就会惨败。这是不能执着于优势的原因之一。另外,当优势已经让你超过90%的人时,你还要强化优势,以期超过所有人,那非但投入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还有可能适得其反,画出一条投入和回报的倒U曲线。

34.“班级人数与学生成绩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人们普遍崇尚小班授课,发达国家花了很多钱来增加老师配备和减少班级人数。但是研究发现最理想的班级人数应该在18~24人之间。一个班里的学生太多,老师的工作量就会太大而照顾不到每一个学生;可是如果学生太少,你就不能在课堂讨论中获得充分的不同的声音,更可怕的是学生们将会对彼此特别熟悉,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打闹。”

原来不是师生比越高越好啊,学到了。

35.“格拉德威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disagreeableness)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

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屌丝要想逆袭,只能不走寻常路。屌丝非要跟高富帅竞争谁更高富帅,那当然是自寻死路。不在意“世俗道理”是什么,宁可被瞧不起,也要突破常规达到目标,才是屌丝逆袭最可能成功的道路。这时候屌丝要赌的,就是自己成为胜者后,能不能从此定义一种新的“游戏”规则了。其实弱者智取强者的故事里,都有这种意味。

36.“不同研究者和作者对'刻意练习’的具体内容有各种解读。这里我把我所了解的内容综合起来,去除一些不重要的,总结成以下四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科学提升某项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刻意练习。而科学的刻意练习,必须包含以上4方面内容。特别是第一和第三条,不痛苦不进步,没反馈没进步。

37.“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只是完成运动量真的没有进步。我每天做20个俯卧撑,做了上百天,每次做都是一个感觉,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一天能因此就变成一下能做三五十个。事实也是我就是做不了那么多。所以,哪怕多做一个,逐渐的才能有进步。

38.“我在小时候曾经非常看不起死记硬背,有一段时间想要学围棋,就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该根据场上局面随机应变吗?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和成语典故、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

万老师在前文中指出,人脑有“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两种记忆模式。短期工作记忆专门用来处理一些临时性问题,比如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而长期工作记忆,则是把所有能够模块化和流程化的问题,以模块和流程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中。这个储存的过程,需要我们大量反复的练习。之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们就能迅速调出相关记忆,快速做出反应。像成语,就是非常有效的快捷方式,只需要四个字,就可以在所有已知这个成语的人之间,迅速表达复杂的含义。而你如果非要自己组织语言去表达,显然就会慢很多,会很笨拙。估计多数人都看不起死记硬背,那至少从看到这一段话开始,正视这种“聪明”的做法吧。

39.“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这意味着如果你能打开大脑,你会发现每个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结构都不一样。技能很不容易获得,一旦获得了也很难抹掉。”

技能储存在我们的长期工作记忆中,是通过反复练习,刻画到我们的头脑中的。目前有相关研究指出,这个过程会让我们的脑神经建立新的连接,会改变我们的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因此就说技能是长在人脑中的。也正因为如此,一旦新的神经连接形成了,就很难消除,也就是很难忘记了。所以才会形成长期记忆。

40.“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这里说的高度针对性,就是把一个技能模块化和流程化,然后一块块的反复练习,练成自己的长期记忆,练成快捷方式,这个技能就长到自己的头脑中了。

41.“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因为他们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也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职场上,工作论资排辈,前辈往往比新人业务能力强,因为前辈的经历更丰富。不过,这个丰富可不代表前辈对所有工作都有很多的经验,遇到少有的事,前辈经历的少,照样也不行。所以,资历这东西,肯定不能只按年龄算。特别是技能方面,技能强不强,就是看练的多少,谁重复的多,谁就强,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

42.“如果你想学好微积分,你最好的办法是找本微积分习题集做,而不是用大脑训练软件去试图先把大脑磨快一点再学微积分,那等于缘木求鱼。”

市面上的那些什么脑开发的音视频节目或课程,不说完全没用吧,也基本上是没什么用。学啥,就专项训练啥,就刻意练习啥。别的拐弯抹角的方法,不是没用,就是浪费时间。

43.“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自己在大学里上过的那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针对性吗?如果你的目标是当科学家,这些课程跟搞科研有关系吗?我认为我国大学的多数理工科课程训练都像以前中文系试图培养作家一样,非常不符合刻意练习的要求。”

我觉得基本的知识基础还是得学的,但显然的,大学里确实不教怎么做科学家。万老师指出,国外有专项的写作训练方法,经过那些刻意练习后,就是能掌握写作的方法。怎么搞科研,也应该有对应的训练。学校里没有这样的教育,或者叫训练,是有关键性缺失的。

44.“搞科研的最好办法是尽快找个实验室进去跟着开干。先做一些处理数据之类的打杂的事,给导师和师兄当个学徒,慢慢耳濡目染之下,自己就会知道怎么做研究了。毛泽东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解放军很多高级将领文化程度一般,为什么总能打胜仗,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不是为了有谈资,是为了用!”

一直学理论,从来不实践。这就是我们很多教育的现状。我们的学生一直觉得学习知识没有用,也不能都怪他们,他们从来没用过,怎么知道真的有用呢?另外,如果不使用,也没法真的学懂知识。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在干中学,比如采用PBL学习法。

45.“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

“反馈者不见得比你的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

有反馈,才能有修正,也就能有进步。真正的即时反馈来自于外界,从外部视角,从我们很难意识到的角度给我们提出修改意见。哪怕只是得到一个这样的反馈,也比自己反反复复琢磨自身问题要好的多。因为它足够一针见血。

46.“现代的老师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正是提供即时的反馈。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球手,最好的国际象棋棋手,他们的比赛水平肯定超过自己的教练,可为什么他们还要请教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练能在训练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即时的反馈。”

现在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存在于互联网上,学生要获取知识可以说是很容易。但获取知识不等于学会知识。要想学会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专业人士在一旁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即时反馈。学校里的老师,其实就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提供即时反馈。

47.“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

看不到结果,也就是没有反馈,自己学的怎么样,自己完全不知道。那样的学习,学不学,真是没啥意思。有些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致,缺乏反馈就是原因之一。这一点在他们考试之后就能看出来——虽然平时看着都不好好学习,但考完试都挺想知道自己到底做对了几道题,得了多少分。所有学生其实都想得到学习的反馈。

48.“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育方式无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反馈仅仅出现在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和考试之中。如果是几百个人一起上课,就连这些有限的反馈也会被忽略。”

现在我们的教育方式几乎只在乎学习时间,用来给予学生反馈的时间太少了。我教学的亲身感受就是,教学进度就是不停的在赶时间,教学反馈的时间就第一时间被砍掉了。砍掉的时间越来越多,现在基本上只剩下授课时间了。再考虑到一对好几十的师生比,留给学生的学习反馈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49.“一个教育体制的关键不在于往学校里投入多少钱,而在于其是否提供了足够多、足够好的动手机会。”

这么看的话,现在国家在教育上大力投入的兴建学校“基础设施”的钱,多数都白投了。现在很多村镇学校,都配置了很多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资源。但给学生的动手机会,可以说基本没怎么增加。

50.“跟古代这种从小就开始当学徒,一旦选定了专业就一边干活一边学的制度相比,现代教育系统这种把人摁在课堂上听很多年课的做法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应该让学生干什么呢?至少应该做以下这些事情:

·自己调研相关知识;

·独立或者跟人合作完成项目;

·到相关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

·写论文。”

不科学,这几个字是这段话的关键。我们一直在做违背科学的事。我觉得,学校应该鼓励老师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更科学的教学方式。

51.“大学毕业生工作以后往往会发现自己以前学的很多知识根本用不上,反而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换句话说,他们这时候才开始了真正的教育,这个教育还是学徒制。可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让他从18岁就开始边干边学,难道这些工作就做不了了吗?如果早点实行学徒制,完全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

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还是传统的学徒制。学徒制是能真正学到东西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学校教育跟学徒制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学生们总有学了十几年,却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学到的感觉。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工作时需要的知识,其实多数都是在工作岗位上现学的。

52.“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制度与其说是一种培养制度,不如说是一种选拔制度,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淘汰制度。好的工作岗位有限,想干这个工作的人却很多。大学的真正作用是决定谁能进入到那个岗位上去。至于到了那个岗位怎么做,那是你到了以后才要关心的事情。”

这是对上一段话的一个注解。真是一针见血。我们不是一直把我们的一纸文凭称作“敲门砖”吗?现在一想,真是贴切。它真的只是用来敲门的,真的只是用来换取资格的。等资格得到了,我们才开始学习怎么工作。我们只有更好的理解了现代学校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的用好学校教育啊。

53.“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时间才是有效时间。更进一步,哪怕这个学生以前的成绩很差,只要在这一个学期他做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单独学习,那么他的成绩将在这一个学期获得提高。”

这是一项研究的结果:学习成绩的提高,跟学习时间完全没有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安静的学习环境。环境有了,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习,成绩自然能提高。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一味的增加学习时间是没有用的。另外,带着耳机听歌从而创造出来的“独立学习空间”,并不是安静的学习环境,其实对提高学习质量没有多大帮助。我写作时对此就有深刻体会,完全安静的环境,写作效率最高,带着耳机听没有歌词的古典音乐,效果次之,如果是听歌,那就跟不听歌,直接暴露在嘈杂的环境里没多大区别。

54.“所以我们再次发现所谓'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

“一万小时定律”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要自己在一件事上熬够了一万小时后,就能成为个中高手。这种想法太天真了。要想让这一万个小时起作用,必须要刻意练习才行。不刻意练习,练几万个小时也没有用。万老师说的“单独练习”,显然是在主动练习。而主动练习,就比较接近刻意练习了。而真正的刻意练习,是一直让自己感到痛苦的练习。

55.“在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把一切东西都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希望看个电影就能学到知识。”

不在非舒适区的练习,不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就一直是痛苦的。寓教于乐只能是吸引人开始学习的手段,真正要学东西的时候,就不能边玩边学了。万老师特意提到了,看纪录片其实是满足学习心里的一种娱乐形式,它只能让人以为自己没在玩,实际上几乎学不到知识。真要学习某种知识,不应该去看相关的纪录片,而应该读书并且做练习。

56.“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但显然我们平时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的原因。”

刻意练习是保你能成顶尖人才的科学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没有什么秘密,想要开始刻意练习很容易。可是,真能坚持下去的人,就屈指可数了。因为真的太难了。所以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才只有那么几个。这让我想起了《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在影片最后说的那段经典台词:“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是知道,但我从不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太他妈难了。”

57.“学习一个技能的初期,智商可能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的作用可能就越来越大了,因为兴趣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谁能坚持下来。”

学习技能需要靠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很痛苦,极难坚持下去,这时候兴趣带来的积极影响就很大了。

58.“这种研究进行了几十年,科学界的共识是,先天因素远远大于后天因素。

首先,任何一种能够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

其次,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

“注意,这并不是说家教完全没用。家教可以左右基因表达,可以鼓励孩子发挥他天生的特长,也可以压制他天生的性格缺陷。只不过这个作用是有限的。”

“这种研究”指的是调查后天的生活差异,对失散的同卵双胞胎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基因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影响,远比我们想的要大。我们一直以为,也愿意相信,后天的努力能改变自己。但这个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那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连我们喜不喜欢玩手机,都是基因决定好的,这太让人心情沮丧了。或许,当知道了基因对我们心理特征的强大影响后,我们就不应该过分执着于改变那些特征。比如一个性格内敛,不怎么有幽默感的人,就不应该逼着自己非要成为幽默大师,而应该在能让自己的内敛沉稳发挥优势的领域实现自我。

59.“也许兴趣就是大师们最大的先天因素。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同兴趣,区别仅在于有的人足够幸运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而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找到。找不到,未必是这个人不行,更大的可能性是整个环境都不行。”

基因决定兴趣,兴趣决定一个人最容易有所建树的领域,而兴趣要想发挥这种作用,就需要相应的生长环境。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相应的生长环境,大师从小就生活在能够发展他们兴趣的环境中,而普通人的情况则很可能完全相反。这种不匹配,可能是自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整个外部环境。生不逢时,对应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60.“多媒体阅读也未必是好事。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阅读一份关于马里的资料。其中一组读的是纯文本,另一组则在文本之外还有一份配合的声像资料,可以随意选择播放还是停止。在随后的测试中,文本组在10道题中平均答对了7.04道,多媒体组只答对了5.98道。而且与直觉相反,文本组的人认为这份资料更有意思,更有教育意义,更容易理解,他们更喜欢这个资料。”

作为老师,我一直以为多媒体的音视频信息比文字信息更形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没想到真实情况跟我想的完全相反。估计多数老师知道这一点都会大跌眼镜吧?看来以后一定要在必要时才使用多媒体啊。

61.“多媒体,超链接,时不时蹦出来的聊天信息和新邮件通知,还严重干扰记忆力。只有有意识的短期记忆,称为工作记忆,才有可能被转化为长期记忆。过去心理学家曾经认为人的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容纳7条信息,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最多只有2~4条。这样有限的容量非常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导致过载。上网时分散的注意力,不停地为点还是不点做决定,都在阻碍我们把短期记忆升级为知识。”

音视频信息系的信息量过大,很容易造成工作记忆的“过载”,该记的东西反而没记住。所以,得了解大脑的特性,才能更好的运用技术传授知识啊。

62.“知识是有等级的。八卦新闻、实效性强的信息、网友对时局的看法,本来就不值得印在纸上浪费树木,在网上看看正好。扫读网页不见得是什么毛病,相反,能够以不同速度读不同等级的内容是最有用的阅读技术。”

“以不同速度读不同等级的内容”,这个阅读技能我就没掌握,这就让我的阅读非常的低效。我需要练习这种技能啊。

63.“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平静地深入思考”

不能因为习惯了上网的浅表的快速浏览方式,就不能深入阅读书籍了。那样可就是被上网训练成肤浅的人了。那跟退化也没多大区别了。

64.“但真正的好笔记却是主动的,它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更是对自己思想的记录。”

记笔记绝对不是只把事物记录下来。如果只记录事物本身,不记录思考,那跟我们把在微信上看到的东西添加“收藏”是一样的——我们连它的存在都会忘记。

65.“理解知识需要笔记,使用知识也需要笔记。”

记笔记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也因此让我们能在日后使用那些理解了的知识。

66.“我读到好书,也会做点读书笔记。往往是到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才发现很多读第一遍没有读出来的意思。写笔记,要把一本书融会贯通,要记下自己的感想,甚至要跟作者对话,这个工作非常不简单。”

我现在每天都在写读书笔记,真的就是这种感觉。不理解到一定程度,根本写不出来笔记。也因此每次写笔记的时间,都比读书的时间长。

67.“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人善于发现新事物的不同点,而真正的高手则善于发现共同点。一旦发现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共同点,这个知识就彻底'长’在我们身上了。而且这样带来的类比和联想,特别能刺激创造性思维。”

我每天用二倍于读书以上的时间写读书笔记,有的时候还写的很痛苦,时不时的就会想自己这么做值不值。看了这段话,我肯定我做的是值得的。

68.“我们专门研究怎么读那些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一种智慧上升的感觉(哪怕是错觉)的非小说类的书。这种书有三个基本事实。

第一,大多数人不看这种书;他们不是读书人。

第二,如果真看了的,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看完。

第三,即使看完了的,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看懂。”

读书人万老师根据他获得的经验数据得出了这三个结论。我至少不属于前两类人了,也就是说,在读书这件事上,我赢过了很多人。我坚持写读书笔记,不说真的能把书都读懂,但也足以胜过不少人了。所以,知道这三个基本事实后,我对读书的热情更盛了。

69.“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

所以,有的书要快读,有的书要慢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现在书读的还太少,我不太能体会什么是读书“以我为主”。这一点留待今后在读书时慢慢体会。

70.“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你不可能掌握到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著作,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以后哪本书读过之后真的觉得特别好,就立刻以笔记为主体,把这本书再读一遍。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71.“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①和④我没做到,以后留意一下这两方面的信息。

72.“我习惯完全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用自己的话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不过,这种内容提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作者的逻辑脉络。”

模仿万老师的这个做法,从下本书开始,我也要以书的章节为标题,划分自己的读书笔记。同时看看能不能用一个完整的逻辑串起整本书。

73.“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

“但是如果一个小故事实在是很好,我们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

书总是用故事表达观点,读完书应该记住故事表达的观点,而不是故事。不过,如果哪个故事很精彩,自己也想在以后表达观点时使用,那就应该记到笔记里。

74.“记笔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

“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

读书,总会有那句话“刺激”到我们,然后,我们就应该把那句话记在笔记里,保留那份“刺激”。

75.“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尤其是现代人写的书,极少有一本书的思想完全独立于世界,真正新的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这个问题别的书是怎么说的?有没有更新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个结论?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敏感的。”

前面万老师介绍他的“强力研读”时,就提到强力研读应该发现书与书之间的联系。当时我就想,我看不到联系,可能是因为我读的书太少。结果今天再往后读就找到答案了,跟我想的一样。如何发现书与书之间的联系,主动思考万老师说的这两个问题,应该能很有帮助。

76.“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时间写篇相关文章。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发现: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他两组。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

我以前就想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确实很漂亮,但我看了一下别人的思维导图笔记,几乎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本人看了会有提示作用?但也仅能用来提示吧。那费劲去写思维导图笔记,我觉得就没啥大用。结果我的想法还真是对的。当然,作为一种梳理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确实是非常有用的。

77.“世界上有很多比读书重要的事。在做事和读书之间,做事优先。但读书是除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办法。”

对,读书真的是最简单、有效,而且最廉价的积累见识到方法了。

78.“科文的秘密是什么?他专门写过一篇博客文章回答这个问题。他说,

The best way to read quickly is to readlots.And lots.And to have started a long time ago.Then maybe you know what iscoming in the current book.”

这位科文是一位经济学家,他读非小说类书籍非常之快,快到普通人只看了个标题,他已经把那一页书都读完了。而他之所以能读的那么快,就是一个原因,因为他读了很长时间的书,读了很多很多的书。没有秘密,就是这么大量阅读练就出来的神技。

79.“有的人特别喜欢竞争……有的人特别不爱竞争……有的人平时的表现不错一到关键时刻就会被压力摧垮,有的人却能在压力下超水平发挥。是什么决定了这些人的不同表现呢?”

“有最多科学证据支持的答案是……手相。具体说来是无名指相对于食指的长度。”

“如果一个人的睾酮水平不够,他就很难进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兴奋状态。这何止是雄性激素,简直是竞争激素。”

“可是女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只有男人的七分之一。”

“一个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可以反映在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上。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同时受到睾酮和雌激素的影响。这两种激素影响胎儿大脑的同时,也影响手指。睾酮水平相对雌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于食指就越长。”

“结果发现越是成功的企业家,其无名指相对食指就越长,那些最成功企业家的无名指要比食指长10%,甚至20%!”

“通常情况下,男性的无名指比食指略长,女性的无名指比食指略短。可是这些意大利女企业家的无名指比食指长,而且其长出的比例比男性还显著!”

“如此说来,想要了解一个人适不适合参加竞争,得看无名指长度?!事实差不多就是这样。”

有时候科学研究的结论,真的让人觉得比迷信还不“靠谱”。谁能想到,一个人的竞争意愿的强烈程度,从手指的长度比例中就能看出来?怪不得我从小就不喜欢竞争,任何要比个输赢的事我都不愿意参加,从我右手无名指只比食指略长一点点,左手两根手指基本上一边长,甚至无名指还好像短那么一丢丢来看,我天生就是不爱竞争的体质啊。

80.“多巴胺少了人就兴奋不起来,多巴胺太多人又会兴奋过度。有一种酶负责在大脑的前额皮质中清除多巴胺,而COMT基因就是这个酶的编码。这个基因有两种变异类型:一种产生快酶,能够快速清除多巴胺,另一种则产生慢酶。多数人同时拥有这两种酶,但有的人只有快酶,有的人只有慢酶。”

“如果你的COMT酶是快酶,那么你面对压力的时候就很容易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并不是因为你定力过人,而是因为多出来的多巴胺会被迅速清理掉。有些学者把这样的人称为'战士(Warriors)’,因为他们临危不惧。而如果你的COMT酶是慢酶,那么面对压力多巴胺就容易过多,导致自己惊慌失措,这样的人则被称为'颤士(Worriers)’。”

“战士在战时的表现超过颤士,颤士在平时的表现超过战士。”

“决定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睾酮水平。而决定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时的状态,是COMT基因。”

在面对竞争时,“战士”的多巴胺少,就没有那么大压力,而“颤士”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所以,一个人能不能更好的应对压力,还得看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基因类型。又是一个跟主观意志无关的决定因素。

81.“生活中大多数事情并不需要竞争,睾酮高也不总是好事。睾酮特别高的男人很难与人相处,有时候女人不竞争反而能把事办好。”

“研究者认为生理因素大约只能解释40%到60%的竞争力,后天教育和文化传统仍然有作用。”

前面两条笔记说的是,竞争力这个能力,竟然是由我们的“硬件”条件决定的。这可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也不必对着自己的手指头叹气。因为,第一,其实工作和生活中,更多需要的是合作能力,而不是竞争力;第二,当然有竞争了,我们也不能因为自身“硬件”条件不允许,就放弃竞争,其实硬件的决定作用,大约只占了一半,还有一半是我们在主观上可以有所作为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接受的教育和身处的环境都没能提升我们的竞争力,那我们就只能看自己的手指长度了。

82.“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这条路更有可能是什么样的朋友给的呢?格兰诺维特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

“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圈内的人的信息渠道和思维方式都跟我们自己比较接近,他们为我们提供圈外信息的可能性就很小。圈外的信息,自然来自于圈外的朋友,也就是那些跟我们只有弱联系的人。所以,要弄清楚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人脉,才能有效拓宽自己的人脉。

83.“现在,'弱联系’理论已经被推广到许多领域,不管你是仅仅想学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陷在成熟的'强联系’中,你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

这段话很有警示意义,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陷在”强联系中呢?维持强联系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处于舒适区,而建立弱联系则是走出舒适区。我们不走出去追求弱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想走出舒适区。可是,弱联系理论告诉我们,有效信息多数都来自于弱联系。如果我们不追求弱联系,我们的能力和事业就很可能停滞不前,那就是万老师说的“陷入”强联系中了。其实,我想我就是没有弱联系的人,我需要勇敢的让自己“走出去”啊。

84.“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

这是研究者分析大量风投案例后得出的结论。这句话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假如你和你的表亲上的同一所大学,后来又去了同一家公司,然后同时看好了某项业务的发展前景,于是决定一起出去创业……你觉得,这家公司能走多远?这可以说几乎把创业找合作者的雷全踩上了吧?

85.“熟归熟,工作归工作。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

一般来说,弱联系最大的用处就是打听信息。想一想自己的经历,确实如此。

86.“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说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

这个研究结论想表达的,应该是同乡会和校友录都属于强联系,所以对找工作帮助不大。可是,我倒是觉得,同乡会和校友录里的人,多数只是弱联系而已。有不少大学生找工作时,都是经过不是很熟悉的“学长”或其他班或系的同学介绍才找到的。

87.“马克·格兰诺维特找到282人,然后从中随机选取100人做面对面的访问。他发现,通过正式渠道,比如看广告投简历,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当宅男们绞尽脑汁纠结于简历这么写好还是那么写好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经让那些有关系的人先拿走了。”

书中的这篇文章都读完了,才意识到,这段话对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多有借鉴意义——不是说要靠关系花钱找工作,通过弱联系为自己推荐工作,就比自己四处撒网有用得多。

88.“把杯子里的水倒掉,再怎么倒也会最后留下一些水珠,这是什么原因?秋天的落叶,为什么会打卷?桌子上有一滩水,为什么用干抹布去擦,其吸水效果反而不如用湿抹布?解释这些现象并不需要用到什么高深的学问——真列出来的话,其背后的“知识点”可能甚至不会超过中学范围。然而绝大多数人可能不但不会解释,甚至不会想到这些问题。他们可以一边复习表面张力的知识点一边喝水,而完全不在意杯子上覆着的小水珠。”

不是我们学的知识没有用,而是我们几乎没有主动想过用我们学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或遇到的问题。看到这段话,作为一个物理老师,我很惭愧。

89.“2005年,埃尼迪斯发表两篇论文,证明大部分医学研究都是错的。这两篇论文在医学界被引用了好几百次,但是没有人说他这个看似无比偏激的结论是错的。甚至没人表示惊讶。所有搞医学研究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个秘密:医学研究根本不靠谱。”

至少现代的医学研究结果,指那些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其实有非常大的比例都经不起验证。得出那些研究结果的实验,都不够可靠。人们之所以相信那些研究结果,其他研究者之所以引用那些研究结果,只是因为那是权威媒体上发表的而已。大家拿来就用,却没人验证那些研究结果。

90.“这7篇坏论文中的两篇说维生素E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而事实上,后来200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就有文章用超过9000人的严格随机实验证明维生素E根本不能降低冠心病风险,这一结论从此之后再也没被推翻过。那么到底有多少科学家知道这件事儿呢?埃尼迪斯等人曾经专门调查了到底有多少论文还在使用'维生素E降低冠心病风险’这个错误知识,结论是一直到2005年,仍有50%的新发论文还在引用前面那两篇错误的顶级论文,并且以为它们是对的。”

原来正确的论文和错误的论文只要是已经被发表出来了,就会同时存在。没有看到正确论文,而只看到错误论文的人,就会把错误论文的结论当成正确结论传播出去。结果就让大多数人一本正经的使用着错误的“科研成果”。这……真是太可怕了。

91.“因为不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导致大多数人对科学有两个重大误解:第一,认为科学研究绝对真理;第二,认为每一项科研都是在生产我们日常决策的答案。真实的科学研究其实是一个充满曲折,甚至有时候错进错出的过程。”

科学思维是用最可靠的方式推导并验证新知识,但并不代表用科学思维得出来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即使是看待科学结论,也应该有批判性思维。但不管怎么说,无论采用何种思维方式,对于同一个现象得出的结论,科学研究的结论还是最可靠的。

92.“科学研究从来不涉及绝对真理。哲学才研究绝对真理。科学研究的是'有效的真理’,是'有限的真理’。”

科学要的是有效性,假大空的事不谈。科学知道不可能到达绝对的真理,所以就一步步的追求真理。这个过程可能有错的时候,对了也有局限性,但一定能逐渐接近真理。

93.“不要特别相信那些复杂的模型能对未来做出的复杂预测。问题是新闻记者总是比科学家更相信模型。”

“科学家玩模型最大的目的其实是想解决小问题,是想通过模型来发现和证实一些小机制。所有玩模型的科学家都知道自己模型的局限性。可是公众和政客非逼着你预测。如果非得预测大的不可,最好还是用IPCC这种多个模型取平均值的办法,也叫'发挥集体想象力’。”

有效的理论模型都是“简洁优美”的,如果理论模型自己就很复杂,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那用它分析复杂问题,不是乱上加乱吗?像气候预测模型就是复杂模型,就很难预测未来的天气。不过IPCC(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取多模型平均值的方法,就能有效降低误差。总的来说,科学模型都是简洁的,专门用来解释有限条件下的问题。反过来,如果模型复杂,就不够“科学”,严格来讲,就不是科学,但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让模型也相对比较有效。

推荐:

《我的财富观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读书笔记

《美国大萧条》读书笔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万没想到》想象力真的比知识还重要吗?
牛人都是怎么读书的
慢一点,你太快了!
你的阅读需要管理:有关阅读的思考、总结及建议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做笔记,你也能成为写作高手
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知识复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