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结:为何这两个月认知突飞猛进?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在认知层面的投资,ROI是最高的。而最近两个月我在认知层面突飞猛进,解决了很多结构性问题,内心很愉悦。关于其中的原因,我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碰到巨大的挑战

要想有认知的提升,就必须有困难的问题做牵引,甚至需要有一个非常可靠的「提问系统」。而如果身处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持续增长的公司,就会天然面对挑战。

当业务量成倍增长的时候,人均产出一般是下降的。但是若希望业务高质量地增长,人均产出继续保持增长,则需要大幅提升效率。最常见的问题是如何用20%的人员增幅支持翻倍的业务目标?这种提升,需要从组织到个人做彻底的改变。对于组织而言,是组织升维;对于个人而言,是摆脱惯性,克服路径依赖,大幅提升甚至颠覆自己既往的认知。

所以,快速增长的公司本身,会成为非常有效的「提问系统」。这也是我为何建议大家在找工作时第一选择是看公司的成长性。成长从长期看决定一切。

2、有具体的、结构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无论自己、同事、部门甚至是周边的部门,都遭遇了非常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大家很可能寸步难行 —— 因为单纯的努力不再有效,这意味着大家遭遇了「结构性」的问题,需要有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原有的业务流程可能不再适用,需要重新梳理。而业务流程一旦发生变化,对应的组织架构必须调整,以匹配最新的业务流程。而流程和组织架构调整完之后,IT系统也必须随之调整。业务流程、组织架构、IT系统三要素,每件事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规划。每个要素的改善,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3、有稳定的标杆学习对象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标杆学习对象,每家公司也是如此。因为标杆学习对象可以引导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获得勇气、掌握方法,从而逐步走出黑暗。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值得学习、模仿、借鉴的标杆学习对象,我们的进步速度是极慢的,进步的节奏也并不稳定。

在任何一个领域,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都寥若晨星,所以找到合适的标杆学习对象并不难。比如电商领域,公认的领头羊是Amazon。而在消费电子领域,大家公认的行业标杆无外乎Apple、华为、任天堂等。而那些志存高远的公司,毫无例外都在虔诚地学习自己内心的标杆,比如美团就在非常认真地学习Amazon,将关键经验深度内化,其中就包含「六页纸工作法」。

我最近看的比较多的是有关华为和Amazon的书籍,而且很巧的是,最近只要翻开相关的书籍,看其中一个章节,必然有认知的启发,能帮我更好地解决当下遭遇的难题。

4、能看到各部门的最佳实践

因为部门定位的原因,我们天然活动于各部门之间,所以同时能看到各个部门的最佳实践:有些是关于方法论实践方面的,有些是关于部门流程梳理方面的,有些是关于组织架构方面的。因为很多人、很多部门的问题都是类似的,所以通过提炼、推广最佳实践,就能解决一类有共性的问题,而我们自身的认知,也在推广最佳实践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看见一个现象、一个解法,可能觉得是偶然,但是看到两三个相似的现象,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就可以带来很好的启发。这个解法沉淀下来,就变成了自己的认知。

5、有不少牛人能不断探讨、碰撞

不得不说,一家公司的人才密度非常关键。随着这两年的招聘和培养工作,能明显感受到部门和公司的人才密度都在显著提升,而且很多年轻人也能崭露头角。往往令自己困惑的问题,其实已经被其他人解决,而且是创造性地解决掉了。只要多和这些同事交流,就能获得启发,甚至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之前看讲述Google工作氛围的《重新定义公司》一书提到过一个观点:如果团队的人普遍比较出色,这样的团队氛围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我最近对这个观点体会越来越深。

6、个人花更多时间「修路」,而非「开车」

其实作为公司从0到1阶段成长起来的管理者,一般带兵打仗能力都很强,求战意识强,打仗手感也不错。但这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即碰到任何实际问题,这些管理者(包括我在内),一般都喜欢亲自上阵。这样看起来能更快地解决问题,其实有很大的隐患。

一方面,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都已经形成了惯性,在思维方式方面很难一下子能有颠覆性的成长;另一方面,当我们自己习惯于直接解决问题,其实让年轻人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管理者更好的选择是多花时间修路,让部门里的年轻人多开车。即自己多花时间沉淀经验、搭建机制、提供支持,让年轻人站在第一线,去遭遇困难,解决难题。这对于自己、对于团队里的年轻人都是好事。

我自己最近在审视每天的日历,正在努力把更多的时间投向「修路」行为。因为有了一定的「余闲」、有了「带宽」,反倒有精力做更深入的思考。这种选择客观上为自己的认知突破提供了「精力资源」—— 精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要站在每天的维度,审慎分配。

7、睡眠质量的改变

最近每晚的深度睡眠时间都能达到3小时左右(数据来自Autosleep,需要佩戴Apple Watch采集)。产生的作用是,近期几乎所有关键性的认知突破,都是睡眠过程中或者睡醒之后第一时间自动发生的(即最近困扰自己的难题,其答案一瞬间自动呈现于脑海中)。每次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暗自开心,也觉得很神奇,经历得多了之后,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应该节省更多的时间,充分睡觉。这可能是认知升级最有效的催化剂。难怪Amazon的创始人杰夫 · 贝佐斯要坚持每天8小时的充足睡眠。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近期认知突飞猛进的剖析,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 一旦你体会到因为认知突破而解决难题的快感,就会迷上这种感觉。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交流相关的经历与体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文章二| 类脑(受脑启发的)计算的问题与视觉认知
流程管理部门如何定位
流程管理——赢在专业(一)
质量,请给客服部留点尊严
流程金典 | 做流程管理,先学会做管理顾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