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定框架——另一个解决问题思维模型



最近读《改变-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的原则》,读完感觉非常棒,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型。

先说之前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型,就是麦肯锡问题解决5步法:定义问题、结构化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交付。

用此书中的理论,以上的问题解决模型,只能用于解决系统内的问题,只能是促成第一序改变,不能解决系统的问题,不能促成第二序改变。

系统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书中所谓的“问题”,指的是因处理困难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等等,第一序的改变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当而进入死局。

困难处理不当的方式有下列三种

a.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当有所行动,但无人采取行动。

作者给了一个“家庭神话”研究的例子,研究所依据的理由,都是来自对问题家庭中否认问题的种种现象的观察。否认问题的最初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需要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社会形象,其直接的影响之一,即在这些家庭里,有所谓“公开的秘密”。秘密之所以为公开,因为每个人都已知道了;而秘密之所以为秘密,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没有其他人知道。

b.企图改变某种困难,而该困难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如代沟,或总人口当中少部分无法治愈的酗酒者),就是根本不存在: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

书里给到了一个词:“乌托邦症候群”。人们煞有介事地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秘方,这不只是一种赶流行,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征。各色各样的“大师”,在连天使都不敢置喙的问题上大放厥词。一个课程提供了“精心设计的一套修行方法,能使思想清明,情绪平衡,身心愉悦。通过修行,人可以充分整合心灵、情绪和肉体,进入人性的本然状态。”这是不是很应景?在各种大师盛行的当下。

c.犯了逻辑层次误置的错误,而导致为没有结局的游戏。这可能有两种情形:其一,试图以第一序改变改变某种状况,而该状况必须从更高一级的逻辑层次才得以改变(例如,抑郁症、失眠症、忌妒等案例中所犯的常识错误)。第二种情形正好相反,当第一序改变即足以解决困难时,却试图促成第二序改变(例如,不满意别人行为的改变,而进一步要求“态度”的改变):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

孩子读不进书来找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去读书。”妈妈想要孩子自动自发去读书,但对孩子说“去读书”却达到了相反的效果。这是属于应该要第二序改变,但进行的是第一序改变的行为。

一般来说,在人际关系的领域里,人们常常在试图克服困难时反而无意中制造了悖论。愈是有重要人物确认或认可我们的自我形象,愈能让我们有实在的感觉,这一认可只有当它是自动自发地给予时,才可能达到目的,所以只能在绝对理想的人际关系案例中,才不至于产生悖论。人际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个秘密协议,且以讨价还价的形式出现:“你为我做这个,我就为你做那个。”除非人们接受这种一物换一物的交易,以及人际关系的互相回报为人生舞台的一部分,否则势必造成许多问题。此书所讨论的这种人际之间并未明说的协议,随着时间的消逝,终将为人所抛弃,而必要的改变将是改变此协议本身(此即为一种第二序改变),而不只是在协议框框内的第一序改变。

遇到以上的情况,即可视为系统内解决问题的方法失效,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即第一序改变不能解决问题,如何启动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的几个原则:

1.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2.第一序改变常是基于一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在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着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3.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 what)而不是为什么(why)。

4.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

再解释下第二序改变中,几个非常重要的词。

超脱:

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是“不是'A’,也不是'非A’。迫使人们跳出肯定它或否定它的二分法陷阱,而产生质的跃升,跳到更高的逻辑层次去思考,称为“超脱”。

重定框架:

什么是重定框架: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重新框定的机制并未涉及情绪的变化,而是当情境并未变化时,人们赋予该情境的意义已经改变了,以至于结果也不一样了(但具体的事实仍然维持不变)。

成功的重新框定:

必须要能使这一问题由原先的参照架构离开而进入另一架构,而后者不能包含“不可改变”的启示在内。不是任何其他的参考架构都能产生这种效果,而是某一个适合当事人思考及对现实归类的方式的参考架构才能发生作用。成功的重新框定需要将当事人的观点、期望、理由及假设都纳入考虑。简而言之,需要一个能让问题改观的概念架构。重新框定并不是让我们注意到什么——不是生产什么洞察——而是教我们玩一个不同的游戏,以使得老把戏不再管用。也就是说,“另外一个人现在看事情已经不一样了,也不再能故作无邪地继续玩下去了”。

困惑:

困惑使他能够重新组织前面那些令他迷惑的信息,以转变成一个足以了解整个过程的新的参照架构。困惑为重新框定铺设了发生作用的舞台,也成为达成有效第二序改变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

第二序改变的四个步骤:

1. 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2. 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3. 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第二序改变的实例——仁慈的破坏

一个叛逆期青少年,总是很晚才到家,妈妈拿他没办法,那该如何利用第二序改变的理论进行操作。

1. 妈妈得告诉青少年:我们希望你晚上11点到家,但你实在做不到我们也没办法。

2. 在孩子晚归的时候,故意锁门,当孩子不得不联系父母才能进家门后,父母要假装已入睡而让他在门外等一阵子之后再去开门,而且开门前要以睡意浓厚的声音困惑地探问是谁在门外。在小孩进门后,父母表示对让他在门外冷风中等这么久十分抱歉,然后别再重复往常的唠叨,安静地回床继续睡觉。

3. 第二天早上如果小孩不提的话,父母不要主动提起这件事,如果小孩提起的话,父母仍以抱歉的姿态出现。

4. 在青少年每一个不当行为之后,父母都跟着进行一个容易实行的破坏性行动如果青少年没整理床铺,妈妈就帮他整理,但是故意丢一些饼干碎片在被褥里和床上。当小孩对此抱怨时,妈妈就抱歉地表示,自己一面铺床一面吃饼干,所以不小心掉到床上去的。如果他连自己的衣服都从不收拾,妈妈就要做一件愚蠢的错误例如把耀糊倒到他的待洗衣物上,或是把盐当成糖放到他最爱吃的甜点里,或是当他正要出门赴约时,意外地把牛奶泼到他身上 (我不知道这些日子是怎么回事,我老是一直出错)。

“仁慈的破坏”介入方法之所以有效,来自于这一方法所发挥的再框定的双重历程: 它使得反抗变得不吸引人而且无用。既然已经没什么好反抗的,家人互动的动力就翻转过来了。在青少年犯罪的典型家庭里,父母表面上是严厉处罚和压制的,但暗地里却是引诱和默许子女的。“仁慈的破坏”则创造了一个不同的情境,父母很明显地变成无助和允许子女不当行为,但却以一种隐讳的方式来处罚子女,使他们无法很顺畅地反抗。与其使用“空洞的威胁”、“说理”和“劝诫”等无效的方法,父母需要种安静但却更为有力量的方式来对待子女。这一做法可以使无效又维持问题不变的“解决之道”就此打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改变》+《变革》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改变》读书笔记 总结
学术现场·霍乱专题·3《随息居重定霍乱论·汪序》随讲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什么是数学建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