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链家“沦陷”




两年前,链家战车碾压上海滩,高举扩张大旗、并购德佑之后,伴随市场变冷,今年5月最终迎来人事大调整离职潮回聘潮


今年5月,链家常务副总裁王拥群空降上海,担任上海链家总经理,全面接管上海链家运营管理工作。前任总经理,也就是原德估地产董事长升格上海链家董事长。


10年前,链家在北京的突然发力,坐到了头把交椅。10年后,王拥群能否复制链家在北京的奇迹,甚至上海链家何去何从,还有待市场检验!


北京链家崛起之谜


10年前,彼时北京市场,巨兽中大恒基疯狂扩张,到了2007年门店已超过1000家;链家仅仅只有300多家。也就是说,从2001年开第一家店,到2005年,链家开店30家;2005年扩张后,才开店300家


为了避开竞争,更好生存,链家选择了更聪明的办法,扩张门店放在三环之外,那里是老牌中介公司布防虚弱之地。加之链家深耕商圈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小弟,链家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积蓄了有生力量。


在更早之前,有一家公司跑到行业前面,更早实施IT化,这家公司就是我爱我家。在链家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2002年,我爱我家就开始建设ERP和呼叫中心,实现内网、外网、呼叫网、线下连锁网络“四网合一”。7年后,链家才启动这一战略。彼时的我爱我家,更有资格选择扩张之路。


2007年是北京二手房市场的分水岭。左边是中大恒基一夜之间倒台,身后留下了空大的市场空白。右边是金融危机寒冬。机会同样留给过中原和我爱我家。在金融危机面前,他们选择了更保守的做法。中原甚至前所未有的撤店裁员。链家抓住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坚决补缺,高举高打。


链家在进军上海之初,左晖曾坐客上海一家电视节目。他说,如果链家不能给上海的二手房带来新变化,即便提升了市场占有率,也没有任何意义。


链家在北京的迅速崛起,有天时、地利、人和,和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但是,“带来新变化”却是10年后链家在北京崛起一个重要原因。早在2003年,链家就提出签三方约、不吃差价、不招同业。


在提高北京市场有占率的同时,链家还做了四件事:一是签约风险提示;二是投诉全线公开;三是真实成交价公示;四是嫌恶设施公布。


在越来越多链家神秘崛起的坊间传闻面前,我们更相信这种市场的力量在起真正作用。在今天看来,这些举措无一不是从客户满意度角度入手,做好品牌溢价。净化行业风气之举,成为链家最初的护城河。


人打不过系统?


2007年之后,链家迅速意识到,中大恒基一夜之间倒台的惨剧,会不会发生在链家身上?这个恶梦一直在链家上空盘旋不散,至今不散。


链家彼时提出一个口号:人打不过系统。在这个战略想法之下,祭出影响行业的几步大棋:


1.内部实施ERP系统改革;


2.与IBM战略合作,系统改造升级,筑巢引凤(今天的链家CEO彭永东就是当时招至链家)


3.推进真房源;


4.启动链家在线;


这些举措让链家后来享有互联网公司美誉。从根本上看,左晖的初衷是,改变传统经纪公司的人海战术,让系统打败人。所以,我们从后来链家的宣传中发现,这些IT、互联网改造,只是服务流程再造,着眼于提交市场占有率和交易效率。对于改变经纪人生态和客户满意度,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以链家SE系统为例,实质是实现房源委托到完成交易的转化效率,从委托、匹配、带看到最后的交易,本质上依然是传统做法,区别在于提交了效率。


具体展开一下:


委托即是做大开口、加店、加组、加人,最大程度掌握盘源,SE的任务是盯住每个经纪人每一单,做好分配;


匹配即是客源匹配,从依赖人到依赖后台大数据,更强调分配效率;


带看即是带看录入系统、量化考核、回访检查,更强调经纪人的工作执行、落地考核;


交易即是最终的成交。


我们知道,链家从2007开始大举扩张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经纪人激增。到了2014年,进入城市多达10个,经纪人数量超过2.2万人。如果没有这套IT系统,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极有可能是塌陷式管理失控。


所以,链家宣称自己的成交能力、综合效率领先同行多少倍,根本上是因为盘源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


“人打不过系统”背后的实质是:


第一还是人海战术;


第二是系统管理人海;


第三是人海战术出市场占有率;


第四是市场占有率提升综合效率。


王拥群把上海链家带向哪里?


通过链家发展简史梳理,我们就不难明白上海链家的做法,以及王拥群入主上海后的反复。王拥群此前负责北京链家所有门店的运营和地产集团的业务战略。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王拥群到上海后做了一件很伤经纪人心的事情:


1.实施无底薪制。即即新入职员工有6个月保护期,在此期间工资为每月税前4000元。转正后取消底薪,一切收入来自佣金提成,公司可提前预支每月3000元生活费,从其后续的业绩(佣金)里扣除。除了取消底薪,链家还扩大了平台费的提取范围。


2.交易中,促成成交的经纪人只能分到20%的买卖佣金,其他可能参与到房屋成交的人员也将按比例分配到相应佣金,如交易环节中的挂牌(录入信息)、拍照、收取钥匙、房源维护等均参与佣金分配。此前链家只收取促成交易的人员平台费,新政后每个环节都将收取一定比例的平台费。


本质上,王拥群是想减员增效。但链家的根本还是人海战术。这是一个对经纪人高度依赖的行业,没有经纪人规模,就没有系统效率和工具效率。


而且,减员增效的前提是,你要在区域城市有绝对的统治力。即便市场行情不好,减员的底线也不影响你市场的统治力。


很可惜,这个前提在上海链家身上并不存在。所以,上海链家在经过短暂的离职潮后,又迅速发出回聘要邀:“文凭没达大专不受限制,自主选择回聘区域”;“本次回聘不受时间影响,任何时间皆可回归,回聘后延用原岗级”。


此前链家规定,2018年起,链家的招聘门槛将提高至本科以上学历;离职3个月内不可回聘。


上海链家的“人荒”程度冲破了底线。据媒体报道:一位着急抢人的门店经理在与其上级沟通后承诺即便学历、业绩条件都不达标,只要面试通过,依然可以“想办法招进来”。


各种考核指标和压力凸显上海链家的虚弱:如果没有盘源、带看,系统形成虚设。


但在越来越年轻的经纪人眼里,每周休息一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简直是不能承受之重。而且,每周例会上洗脑式的自我批评——“我是谁?我为什么没有带看?我为什么不优秀”成为恶梦式的交流。


更可怕的后续连锁反应还在发生。对上海链家来说,盘源、经纪人和成交机会受到同行前所未有的蚕食。刚刚借壳成功上市的我爱我家,在门店坐收一拔拔来自上海链家的经纪人。


这很像10年前北京链家坐食中大恒基塌台后渔利的一幕。这也不禁让人怀念左晖创业初期的打法—不吃差价;三方签约;签约风险提示;投诉全线公示;单单公示;进度公示;真实成交价公示。


10年之后,链家进军上海,会不会、能不能进化出新的市场贡献?


至少从目前看,王拥群所有的动作都指向获取经纪人、获取房源、扩大交易等传统做法;薪资体系、分佣办法以及积分定级体系,还存保留在简单的蛋糕分配层面,这就不能不让人担心上海链家的将来和出路,以及链家的全国化战略。


链家还在不遗余力给自己贴上新标签:互联网平台、经纪人平台、大数据公司,等等。但是,回到根本,链家到底服务谁?服务于生意?客户?经纪人?这个问题在市场和生存压力之下,答案依旧面目模糊


上海链家的出路在哪里?王拥群还有哪些牌出?这些问题的根本,还是左晖在电视节目上的那句话:我们能给上海的二手房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链家“闹人荒”:业绩不佳催新政 新政出台失人心
链家的“窄门”
从链家的O2O转型,看房产O2O如何“让改变发生”
开出2万家店之后,德佑成为贝壳的新半径
贝壳ACN:单打独斗的前半生,该结束了
纪念左晖老师:一场漫长的告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