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题:大江流日月,慷慨歌未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粽叶飘香,端午又至。“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须求真谛教后人念屈原。”赛龙船、吃粽子、挂艾草、放纸鸢、荡秋千……多少年来,这些深深的记忆,总是被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端午文化也随着他们的脚步,走向世界各地。而一颗小小的粽子,就是家的味道,端午节的份量,就是祖国在心中的重量。

端午佳节,源远流长,即便跨越千年,至今依旧有着生动的内涵、动人的力量。家国情怀、爱国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今天我们又念屈原,就如同往年一样。有别于其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特殊性在于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祖灵信仰、家庭义务与宗族社交,而更多指向了“家与国”“个体与民族”的有机联结。国人之所以在一次次端午节追忆屈原,就是感动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佩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人之所以在端午节一次次追忆屈原,就是感动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佩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B.国人之所以在一次次端午节追忆屈原,就是感佩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动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C.国人之所以在端午节一次次追忆屈原,就是感佩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动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D.国人之所以一次次在端午节追忆屈原,就是感动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佩于其对百姓和国家的深沉之爱。

5.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

4.C(原句有两个错误,①“一次次”位置错误,应该修饰“追忆”“感佩”和“感动”搭配的宾语错误,应该是感佩于“人格魅力”,感动于“深沉之爱”。)

5.(1)构成特点:①“应”和“须”都做状语,引领后面成分,对仗工整;②两句内部“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分别对“求真谛”“教后人”“念屈原”都是动宾短语,对仗工整;③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共2分,说出词性和字数对仗工整,各得1分。)

(2)表达效果:①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②内容上,上句是端午节的习俗,与下句形成对照,既表现了我国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又强调了端午节的价值和意义。(共4分,每点2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十三讲:品行高洁的伟大诗人屈原
小小的玉兰花 却有这么美好的寓意
端午节到了,屈原大夫出了10道题!试试你能答对几个?
“其实我不姓屈!”关于屈原大夫的10道题,答对一半算你赢
【趣味】端午节到了,屈原大夫出了10道题!试试你能答对几个?
如此下跪令人感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