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生物:高中生物选择题专练!(8)


1.(2022·江苏·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B.神经递质释放后扩散到达突触后膜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C.产生电位 1 的原因是突触后膜受到了兴奋性递质的作用

D.产生电位 2 的原因只能是突触后膜上发生了钾离子外流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电位1突触后膜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兴奋;电位2突触后膜电位进一步降低,然后又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抑制。

【详解】A、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A正确;

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经胞吐的方式释放,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后与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

C、电位1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导致的,C正确;

D、发生电位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接受抑制性神经递质后引起阴离子内流的结果,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D错误。

故选D。

2.(2022·山东·潍坊一中高三开学考试)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最小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低于这种强度的刺激叫阈下刺激。阈下刺激可引起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开放和Na+内流,这种局部细胞膜轻微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反应。两个以上的局部反应互相接近叠加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阈电位指能促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A.兴奋的产生机制是Na+通道开放导致Na+通过主动运输内流

B.阈上刺激是神经细胞达到阈电位的必要条件

C.图中-70mV静息电位是以神经细胞膜内侧为参照,并将内侧定义为0mV

D.不同强度的阈下刺激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局部反应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单独的阈下刺激会导致轻微的膜电位变化,但是不足以引发组织细胞兴奋,两次时间间隔小的阈下刺激可能叠加出较大的膜电位变化,导致组织细胞兴奋。

【详解】A、当刺激强度大于或等于阈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导致Na+内流,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使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A错误;

B、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阈刺激或连续的阈下刺激也可以使神经细胞达到阈电位,因此阈上刺激不是神经细胞达到阈电位的必要条件,B错误;

C、-70mV静息电位是以神经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外侧定义为0mV,C错误;

D、不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引起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程度和Na+内流的量不同,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局部反应,D正确。

故选D。

3.(2022·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表示神经细胞膜上Na、K的两种运输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方式1属于自由扩散,有利于快速缩小细胞内外两种离子浓度差

B.方式2为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自于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C.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均具有专一性

D.方式2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A

【分析】在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恢复为静息电位时,是主动运输方式泵出膜的。

【详解】A、方式1中K+外流和Na+内流,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并通过相应的通道蛋白协助,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方式2中K+和Na+都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并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协助,属于主动运输,该过程消耗的ATP来自于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B正确;

C、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均具有专一性,C正确;

D、方式2是主动运输,细胞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或排出某些物质,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A。

4.(2022·山西·高三开学考试)吸食毒品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从而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危害。下图是某种毒品的作用机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后膜不会持续兴奋

B.吸食毒品后,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神经递质的功能

C.长期吸食毒品,会导致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多

D.吸食毒品会危害健康,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答案】C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详解】A、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会被分解或回收到突触前膜,故不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吸食毒品后,毒品分子会与转运蛋白结合,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神经递质的功能,B正确;

C、由图可知:毒品通过与转运蛋白结合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使神经递质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减少,C错误;

D、吸食毒品会危害健康,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该共同抵御毒品危害,D正确。

故选C。

5.(2022·河南·高二阶段练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眠“碎片化”,研究表明,老年期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关键。在以小鼠为材料的研究中可知,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ert神经元由树突、胞体、轴突及神经髓鞘构成

B.Hert神经元轴突末端的多个分支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C.He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与其对K+的通透性下降有关

D.促进KCNQ2/3相关的基因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质量

【答案】A

【分析】神经元即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详解】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无髓鞘结构,髓鞘是由其他细胞发出,包裹在神经元上的,A错误;

B、神经元轴突末端分支成多个神经末梢,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效率,B正确;

C、从题中知,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KCNQ2/3表达量下降,使钾离子通道减少,通透性降低, Ho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从而使年老小鼠觉醒时间延长,由此可推测He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与K通透性降低有关,C正确;

D、年老小鼠Hort神经元KCNQ2/3表达量下降,使年老小鼠觉醒时间延长,要想缩短年老小鼠觉醒时间,通过促进Hert神经元KCNQ2/3的表达可行,D正确。

故选A。




 更多推荐 

高中生物:经常考的118个“套路”,必知!

高考生物:生物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知识主干)

高考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20个炫酷动图,让你秒懂生物知识点!

▐ 来源:本文综合来源于生物考吧、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删除!
▐ 标签:高考生物  高中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测定
抑制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
必修三 第2章第2节 神经调节(三)
【干货】心理笔记03期|《认知神经科学》第2章:细胞机制与认知(二)
2019高考题易错纠错:专题12 神经调节
考点复习 · 突触传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