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生物:“教材盲区”重点排查(一)


生物复习“教材盲区”大排查(一)

一、细胞的物质组成

1.(必修1 P12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游离的DNA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支原体与细菌的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2.(必修1 P20小字内容)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水分子的空间结构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同时,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这就意味着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3.(必修1 P23知识链接)体外燃烧1 g葡萄糖释放约16_kJ的能量,与体外燃烧不同的是葡萄糖在细胞内的“燃烧”过程是“无火焰”的过程,能量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释放出来的

4.(必修1 P24旁栏)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都需定量摄取,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主食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5.(必修1 P25旁栏)科学家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的原因是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进而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

6.(必修1 P27旁栏)北京鸭每天吃的都是一些玉米、谷类和菜叶,但仍能长一身肥肉的原因:北京鸭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北京鸭摄入的糖类过多时,糖类在鸭体内就转变成了脂肪,并在皮下组织等处储存起来

7.(必修1 P30与社会的联系)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它们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这些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因此,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另外13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作非必需氨基酸。

8.(必修1 P30图2-11)二硫键形成:由于两个氨基酸的R基上各含有一个巯基(—SH),每个巯基脱去一个H后形成—S—S—(二硫键),因此每形成一个二硫键,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

9.(必修1 P32与社会的联系)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例如,鸡蛋、肉类经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就不能恢复原来状态。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熟肉容易消化。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

1.(必修1 P40问题探讨)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会着色

2.(必修1 P42思考·讨论)磷脂头部由亲水的磷酸构成,尾部由疏水的脂肪酸构成,在空气—水界面上,头部与水接触,而尾部位于空气中,铺成单层分子,科学家根据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核膜、细胞器膜,只有细胞膜,单层磷脂分子的面积为细胞膜的两倍,推导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3.(必修1 P43)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在37 ℃下经过40 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只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但是不能说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上是均匀分布的

4.(必修1 P45旁栏思考 )虽然膜内部分是疏水的,水分子仍能跨膜运输,其原因是①因为水分子极小,可以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②因为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通过膜

5.(必修1 P45小字内容)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6.(必修1 P46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能在水中结晶的药物被包在双分子层中,脂溶性的药物被包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7.(必修1 P47科学方法)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起始的离心速率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

8.(必修1 P51科学方法)同位素标记法中所使用的同位素中,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如15N、18O等。

9.(必修1 P52正文)分泌蛋白的合成,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

10.(必修1 P53与社会的联系)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由于代谢废物不能排出,病人会出现水肿、尿毒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行使功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血液透析膜

11.(必修1 P53拓展应用)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而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其原因可能是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而能使酶远离自身;可能因膜转运物质使得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

12.(必修1 P56旁栏问题) 因为同一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来自受精卵的分裂,所以细胞内的“蓝图”都是一样的。体内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多样,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3.(必修1 P57科学方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可定性或定量描述,也可借助实物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或抽象形式表达。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为物理模型。

14.(必修1 P59本章小结)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有边界,有系统内各组分的分工合作,有控制中心起调控作用

15.(必修1 P66~67正文)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16.(必修1 P67~68)水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其中在人类细胞中已发现了13种水通道蛋白,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

三、细胞代谢

1.(必修1 P78正文)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原因是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Fe3+和过氧化氢酶是通过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促进过氧化氢分解。

2.(必修1 P79思考·讨论)刀豆种子脲酶含量相当高,该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脲酶可用丙酮作为溶剂来提取,其本质是蛋白质。只有含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3.(必修1 P81正文)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

4.(必修1 P82探究·实践)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其可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

5.(必修1 P83探究·实践)建议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温度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不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盐酸可催化淀粉水解)。

6.(必修1 P84相关信息)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为35~40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 ;细菌和真菌体内的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为6.5~8.0,但是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为4.5~6.5

7.(必修1 P84正文)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0 ℃左右时,酶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因此,酶制剂适宜在低温下保存。

8.(必修1 P85科学·技术·社会)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与抗生素混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9.(必修1 P86相关信息)ATP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tri是“三”的意思,phosphate是磷酸盐。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是形成RNA的基本单位。

10.(必修1 P88图5-7)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催化ATP水解的酶,在其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该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一过程就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

11.(必修1 P89小字)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12.(必修1 P91探究·实践)可根据澄清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13.(必修1 P91探究·实践)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

14.(必修1 P93相关信息)细胞呼吸产生的[H]实际上主要是指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

15.(必修1 P94相关信息)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成葡萄糖

16.(必修1 P94小字)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

17.(必修1 P95思考·讨论)储藏水果、粮食的仓库,常通过降低温度降低氧气含量等措施,来减弱水果和粮食的呼吸作用,以延长保质期。

18.(必修1 P95思考·讨论)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该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容易大量繁殖

19.(必修1 P96拓展应用)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促进土壤中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农作物生长。松土还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使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更严重;松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20.(必修1 P99学科交叉及图5-12)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不吸收红光

21.(必修1 P104相关信息)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淀粉,还有一部分是蔗糖,蔗糖可以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C3指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指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22.(必修1 P106小字)少数种类的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却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例如,生活在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亚硝酸(HNO2),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HNO3)。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就被硝化细菌用来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些糖类就可以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个过程称为化能合成作用

23.(必修1 P106 拓展应用1)夏季晴朗的白天,中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有些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会关闭部分气孔,导致CO2供应不足,直接限制暗反应阶段;早晨和傍晚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光照较弱,直接限制的是光反应阶段。

四、细胞生命历程

1.(必修1 P110“问题探讨”)生物体的长大,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又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2.(必修1 P111正文)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有丝分裂过程只包括分裂期,不包含间期,减数分裂过程同样也不包含间期)。

3.(必修1 P111表6-1)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或不同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有差异,共性特点是分裂间期所经历的时间长于分裂期

4.(必修1 P115小字)正常细胞的分裂是在机体的精确调控之下进行的,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分裂50~60次。但是,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5.(必修1 P115小字)无丝分裂过程比较简单,但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一样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作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6.(必修1 P115“思维训练”)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2)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比例关系限制: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所能控制的代谢活动有一定限度,限制细胞不可能太大。

7.(必修1 P119正文)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8.(必修1 P121正文)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这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动物和人体内仍然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

9.(必修1 P124~125正文)从总体上看,(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越是衰老的细胞一般越不能再分裂。细胞衰老是人体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

10.(必修1 P126正文、小字)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11.(必修2 P22正文)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2.(必修2 P20正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13.(必修2 P20正文)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14.(必修2 P21~22正文)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其中三个极体不久都退化消失,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15.(必修2 P23“练习与应用”)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这句话是(填“对”或“错”)的。

16.(必修2 P24“探究·实践”讨论3)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情况。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17.(必修2 P27图2-7)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受精过程中,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的头部除了细胞核外,只含极少量的细胞质。而其中的线粒体含少量DNA(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含少量DNA),对生物的遗传也有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胞生物学_试题库
高中高二生物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必看丨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浓缩版!暑假慢慢消化
分子生物学常用名词解释中英文对照 - 实验方法 - 丁香通
复旦大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简答题(再整理版)
【知识点】高考生物易错点(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