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 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五) 新高考Ι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根据材料二“有效解决横向部门间、纵向层级间多头分散、数据杂乱的问题”,C 项“无法解决”要素系无中生有。故选 C。

2.B【解析】根据材料二“以网格作为城市管理数据传递的起点和终点,形成城市管理的数据闭环,并基于现有数字城管平台,升级构建城市智慧网格运行系统”,B 项中“开放型”错误,应该是“闭环型”。故选 B。

3.D【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内容,D 项属于城市规划,不属于网格化管理举措。故选 D。

4.材料第一段总体提出“只有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使基层稳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观点,(1 分)其次论述网格化管理概念及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 分)进而论述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共服务的期待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 分)最后谈论网格化管理需要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撑(1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5.①网格化管理。以新型技术条件为支撑,形成城市管理的数据闭环,升级构建城市智慧网格运行系统。打破部门职能壁垒,更好地实行管理条块划分和治理功能配置。②信息化支撑。集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智慧网格系统,有效解决多头分散、数据杂乱的问题。③精细化服务。管理服务的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基层治理需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城市管理过程中各管理主体的不同需求,贴近百姓需求。④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统一协调,打通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建构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每点 1 分,共4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6.B【解析】“衬托出士兵们为国戍边的快乐”错。“斜阳生机勃勃”是为了衬托他们孤独而寂寞的心情,由他们“慵散”“抱怨”及一开始的对话可以看出来。故选 B。

7.C【解析】“读来清新脱俗”错。“要是在屋头”“你真的那么憨”等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富于生活化、地方化。故选 C。

8.(1)故事:①副排长父亲去世,副排长为了哨所,没有回家奔丧;②老兵怕当兵出意外影响媳妇的未来,新婚之夜没与媳妇亲近。(3 分)(2)叙述方法:①副排长的故事是通过对话来叙述的。老兵对副排长没有回家奔丧感到不理解引起二人对话,在副排长的回答中叙述完自己的故事;②老兵的故事是作者直接叙述的。副排长挖苦老兵引起二人的对话,是以
作者叙述的方式讲完故事的。(3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9.①处通过单调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独具特色的雪域高原的景象,为下文交代了踢“球”的场所。(2 分)②处描绘了一幅温暖、绚烂的环境,突出士兵踢球的愉悦,衬托士兵们生活的艰苦。(2 分)③处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强调了西藏高原黄昏的漫长,照应开头。(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10.A【解析】“专任”与“子之”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D 项;“入”与“燕”也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而且“终归齐”的主语省略的是“苏代”,“入燕”后断开,排除 C 项。故选 A。

11.D【解析】“苏代乃遗燕昭王书”中的“遗”意思是“送”的意思;“小学而大遗”中的“遗”是“放弃”的意思。故选 D。

12.C【解析】“燕相也赞同此策略,因此……”错误,原文是“'……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可见燕王派公子到齐国当人质只是因为听从了苏代的建议,与燕相无关。故选 C。

13.(1)(我)私下里听说大王您德义很高,我不聪敏,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
(“窃”“释”“干”三个关键点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2)天时不帮助(他),纵使有清济,怎么足够以它为牢固的边防呢?(“与”“虽”“以为”三个关键点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14.齐国知道了燕国破坏齐国的秘密,就恼恨燕国(或齐国燕国关系紧张);燕王很害怕。(答一点 1 分,两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苏秦的弟弟叫苏代,苏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已经因为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拜见燕王哙,想要承袭苏秦的先例。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不聪敏,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不同,我暗地里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大臣和一般官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让您听到这种失误的人,就不是忠臣。”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帮助(他),即使有清济,怎么足够以它为牢固的边防呢?百姓已经疲劳因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亡国的臣子一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把侄儿、弟弟做人质作为羞耻,用宝珠、美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掉齐国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不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国,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友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谋划攻打齐国的事情。终于打败了齐国,齐湣王逃离齐国。像苏秦在世时一样,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联盟,诸侯国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各国从此都尊崇苏氏兄弟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苏代、苏厉都寿终正寝,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

1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将何托’抒发了战争结束后无处托身的落寞”错误。尾联的意思是自己将要东征,把自己的剑寄托在塞上的风中,实际上是在说自己将要奔赴边塞。故选 D。

16.①以征战为题材,为刚健诗风奠定内容基础。
②以手持孤剑、塞上长歌,塑造出刚健的诗歌人物形象。
③以慷低悲壮为情感基调,避免了绮靡纤弱。(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17.(1)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每空 1 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18.示例:①未雨绸缪; ②空前绝后;③纷繁复杂(每空 1 分,共 3 分,答案不唯一,不是成语不给分)

19.比喻的作用是令文章更形象生动,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1 分)。①句中把我们现在的处境比作“船到中流”“人到半山”(1 分);②我们的处境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和“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是很相似(1 分);③我们“不进则退、非进不可”与“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时后退会遇到更大危险的处境一致(1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20.示例:①修改后的句子更好。②“这句谚语”指代的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故用“这句谚语”承接前文,与前文衔接更紧密。(2 分)结合前后文可知,此处强调不要只看现在,而要看得长远,故后两个分句应为“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因此,修改后的句子与前文联系紧密,表达也更准确。(2 分)(共 4 分,如果回答修改前的句子更好,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1.A【解析】A 项和画横线句子中的的“他”都是人称代词,是特指;B 项,指示代词,另外的、其他的。C 项,人称代词,虚指(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D 项 ,指示代词,另外的、其他的。故选 A。

22.示例:①一位周游列国传道解惑 ②苏格拉底以“德性”的观念 ③不仅影响了当世(每空 2 分,共 6 分,字数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

23.【解析】材料中的“慢火车”让山不再高,路不再远。不仅联通了城市和乡村,铺就了游子归家的通途,也让大山中的人们实现了走出去、富起来的梦想,更搭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它以抵达人心的温情,诠释了这个时代别样的情怀、别样的温度,亦彰显了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与责任。在网络时代带给人们快节奏的同时,还有一些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带来的不便,铁路部门更是出谋划策,让出行不再困难,如 12306 售票系统自动识别 60 岁以上的老年旅客,并优先安排下铺,对于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只会用现金支付的老年人,火车站人工售票窗口竭诚服务,解忧助困。“快”展现了时代发展,体现了中国速度,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应当突出“快”的优势,使国家更加富强。“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均衡,还有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关注。“慢火车”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彰显着社会的温度;要填补“数字鸿沟”,以人为本,表达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温度。“快时代”要等一等、拉一把“慢群体”,实现共同幸福。

【参考立意】

1.给“慢行者”留一扇窗;

2.时代的列车不能把任何人落下;

3.共同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4.以人为本,彰显社会温度。

【评分参考】

满分 60 分,以 44 分为基准分,分五类划分作文档次:

1.一类文(60 分—53 分):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丰富、新颖;②文体特征鲜明,结构严谨;③语言流畅,有文采。

2.二类文(52 分—46 分):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个别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③语言通顺。

3.三类文(45 分—38 分):①部分偏离题意,中心松散,内容单薄,大部分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松散;③病句较多。

4.四类文(37 分—30 分):①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内容空洞,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混乱;③语言不通,错别字多。

5.五类文(29 分—0 分):大段抄袭、完全抄袭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文体特征鲜明、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阐发透彻、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得体有表现力且书写认真,能体现较高语文素养的作文要敢于按照一类文甚至是满分的标准赋分。

2.没有标题扣 2 分,不符合相关基本文体格式扣 2 分。

3.错别字 1 字 1 分,不累计,上限 3 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 2 分。

4.字数不足:600 字以上,每 50 字扣 1 分;600-400 字,35 分左右;400-200 字,25 分左右;200 字以下,15 分以下。

5.抄袭:全篇抄,10 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 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

6.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扩展,不得高于 40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久战民劳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
七十列传之苏秦列传第九
史记新注 -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 读书网|DuShu.com
这样都能使诈?苏秦,你真是智商高到离谱,为人坏到掉渣!
史记 七十列传 苏秦列传(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