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 | 关于孩子如何阅读及学习语文的11条问答

好友习习邀请我在她组建的“池塘亲子文化社群”讲讲语文和阅读。语音转文字很方便,我整理了一下,作了些调整。

大家好,谢谢习习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在群里和大家聊一聊语文及阅读的问题。

看了大家的问题,跨度很大,几乎从幼儿园到高中了。我把11个问题重新归一下类,大体是四个方面。我先把问题复制在群里,然后语音回答。等全部回答完了,大家再追问,我们再交流10分钟。

01

语文要不要上辅导班?

1、 快乐猫 :个人觉得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赞成上补习班,老师怎么看?

2、 拖刀:学而思、思泉、窦神,这些在北上广所推崇的大语文,老师怎么看?

3、蓝玫:学习语文除了掌握书本基础和大量阅读经典外,需要去辅导班学习阅读理解和作文技巧吗?八中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这三个问题大体是问“语文要不要上辅导班”。

(一)为什么要重视积累

语文学习的前提是积累,没有足够量的积累,谈技巧是非常可笑的。《语文报》开了一个专栏“良师说语文”,我写的第一篇写的就是《积累,提升语文素养的前提》。

语文学习要做好原始的积累,我经常打个比方,我有100块钱,你有1万块钱,我们都以10%的利率上涨,我不但永远赶不上你,而且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才说语文学习几乎是越早越好。

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学习和家庭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父母的语文水平,对孩子影响很大。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很多农村来到省城上高中的学生,数理化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语文和英语往往无论如何努力也难赶得上。原始积累的缺失,错过黄金期,很难弥补。

(二)为什么不要上辅导班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辅导班做的最成功的是制造家长的焦虑。

语文的积累还是要沉静下来,扎扎实实地学;而不是花里胡哨获得一些碎片知识,或者貌似有趣却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

语文辅导机构大多都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考的和高考的都很少,因为中考和高考家长是要要效率的,是要见成绩的,而这对语文来说是有难度的。错过了最佳积累期,补课大多都是安慰剂效应。

小孩听听故事啊,开拓一下眼界,听点有趣好玩的东西,大家误认为是在学语文,就好像有的家长看“诗词大会”节目,就误认为是在学习古诗词是一样的。学会新诗了吗,有新的理解了吗,鉴赏能力提高了吗?肯定没有。那就是一个娱乐节目,根本不是学习。学习是要刻意的,是要下苦功夫的,所以有时上一些辅导班可能还不如督促孩子自己做积累、多背诵。比如对古诗,有些解读貌似有趣而轻佻的解读,还不如孩子先背下来,随着年龄增长、体验增加后慢慢反刍、领悟。

另外,辅导班收了高费用,会迎合家长的急功近利需求,过早的教一些所谓的阅读和写作的模板和套路,这是非常糟糕的。短时间内似乎见效,家长也会有获得感,但从长期培养孩子的能力的角度来说,是会禁锢孩子思维的,反而拉

低了孩子的思维水平,出现机械主义思维。什么叫机械主义?有个笑话,说牛顿家养了一只狗一只猫,但平常关上院门,猫和狗也就出不去了,于是牛顿就在墙下面挖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大洞留着给狗走,小洞给猫走,这就是机械主义思维。显然牛顿只需要挖一个大洞就行了,猫也可以从那里走的。有的所谓“一招制胜”“马上见效”,常常是把孩子教傻了。


就像喝所有的饮料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补充一样;上各种类型的辅导课的价值,就是增加学习时间或者激发兴趣,并不适合长期的学习。补课是药,不是饭,吃药上了瘾,结果可想而知。

(三)哪种情况需要辅导?

还有一种情况,是需要老师辅导的,就是孩子有明确的问题。有疑惑,想找人问个明白,这时补课才是有效的。

(四)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八中老师也没有特别的癖好,其实天下老师喜欢的孩子是一样的——勤奋、有规则意识,最好有情商(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自我,有时候你跟他说话,他一句把你冲到南墙上去)。

当然教师如果足够专业,他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包括让他不爽的孩子。

说句题外话,我的导师郑杰说,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太喜欢培养乖孩子。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个性化的艺术,现在学校教育肯定是反人类的,人太多了,只能采取流水线方式,孩子受点苦也是难免的,不得已。当然人在社会上,都是要受点约束受点苦的,所以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家长尤其是妈妈不断揪心的过程。

02

语文(大语文)应该怎样学?

3、 Andy周郎 :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该学些什么,又该怎么学才能学好?

4、 小雨点:小学阶段如何为初中、高中的语文做好知识储备


5 .蓝枚:语文越来越难了,请老师分享一下娃从多大开始学?从哪开始抓?怎么抓?一直到高考,应该怎么学好大语文?该怎么学好大语文?


6、 拖刀 :有人认为:大语文其实就是中文系本科学生的内容,是中国文学史的前置。对此老师怎么看?

第二组问题主要是关于“语文到底学什么”“什么叫大语文”的问题。


Andy周郎问的都是根子上的问题,都是“哲学家式的追问”。

关于语文是什么,目前还真没有太合适的说法。大家听了肯定大吃一惊,我们天天谈“语文”,现在竟然不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大家一致认同的定义,有人说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也有“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化”“口语和书面语”等说法,但这些都不是定义,而是采取拆分法,就像问“鸡是什么”,你回答“公鸡和母鸡”是一样的,误把外延当内涵。前面我写过一篇“知道‘语文’是什么吗”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大体上给了一个说法,不过是从学科角度说的,说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各位家长听着可能觉得比较抽象,这个可以帮助理解“大语文”这个说法,很多概念都有对应,“大语文”对应的就是“小语文”,也就是说语文学习,不仅是背书、写字。这个概念简单点理解是两个方面:

1. 语文学习应该和生活密切相关。注重语言的运用,而不是“书呆子式语文”。语文不是一门单纯记忆型、知识性的学科,而是要培养孩子运用语言文字在生活中和人交流的能力。我以前出去到高新区给一个公司讲“软实力提升课”,实际上就是在给他们讲“怎么样谈恋爱”,一帮理科男,不找对象,快三十岁了天天就知道打游戏、看动漫,老板就让我去和他们聊一聊。

我是语文老师,就从语文的角度跟他们聊,语文学好了,情商就会高一些,我说在中国文化里边,我们心里想说的、嘴上说的,以及对方听到的常常是不一致的。一个男孩子见一个女孩子,心里想说的是“我喜欢你”,嘴上说的是“你感觉我这个人怎么样”,对方女孩子要能够敏感地捕捉到他这句话真正的含义,理解到“这家伙有点喜欢我”;她心里想的是“我也很喜欢他”,但是女孩子嘴上说的是“你呀,不咋样”,这时候这个男孩子必须还要能够准确接受并“破译”这句话,“她也喜欢我,有戏”。这种沟通才是有效的。但就怕这时候男孩子觉得我这么喜欢他,她竟然说我不咋样,干脆怼回去:“你也不咋样!”这就是恋爱终结者。举这个例子就是说语文它应该是实用的,应该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

2. 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所谓的“大语文”还包括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语文的学习和一个人的成长、价值观的形成、全面的发展,包括探索精神形成、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实际上语文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这也是大语文的包括的范围。

再说说怎么学语文

建议多用笨方法,我经常用8个字来概括,叫“先死后活,死去活来”,不要先谈技巧,不要先谈捷径,尤其是家长,不要膜拜技巧,或者盲目相信名师,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努力。书要亲自读,作文要亲自写,先扎扎实实下一些功夫,古时私塾有多少时髦的现代教学技巧?所有的弯路都是直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

另外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有人说,武林高手不怕会1万招的人,就怕把一招练了1万遍的人。孩子小时候记忆力比较好,是复印式记忆,可以背一些古诗,文言文。当然背诵的年龄不要太早,5岁背一点古诗, 8岁以后可以考虑背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其实诗歌和文言文一直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障碍,如果孩子在较早的时候在这方面做一些储备,整个高中语文学习会轻松很多,有了原始积累,解决核心的东西。某种程度上,像文言文、诗歌,都是浓缩了的语文,做好有价值的东西的储备,在一个点上学到位,学到有深度,而不仅仅是碎片的不成系统的学习。
具体方法上,也是很朴素的,无非“听说读写”四个字。

我们仔细分一下这4个字,“听”和“读”它是一种输入,“说”和“写”是一种输出。

实际上语文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能听懂、能看懂);另外一个就是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自己能说的让别人听懂,自己写的文章别人能看懂)。

督促孩子练练字、读一些书,背一些书,尤其重要的是坚持让孩子写,不管是写日记,或者是写别的,甚至让孩子帮你编辑信息,你告诉他一件事,让孩子帮你回复一下,告诉他回复给谁,你和他是什么关系,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让他想着怎么组织这个语言。

其实大家今天把学习的方法看得那么神秘,都是宣传的结果,商业的操作把它营造的好像神乎其神的。其实我们只要冷静的想一想就知道,再优秀的驾校教练,如果你不练车,你光听教练的讲解,他给你指导的水平再高,也不能马上高速开车。技巧有没有?有的。但要看孩子是不是技巧的良好受体。比如,写作文,是决不能依赖技巧的,只有写才会写,孩子写多了才能听懂技巧,只有在高速上开车了,才能慢慢的领会驾校的教练讲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第二个问题我就说这么多,感觉说的其实还不够具体,因为大家的孩子的年龄各个阶段都有,我就从基本的原则上说说。

03

怎样阅读才有效

7 .小雨点 :现在孩子阅读数量应该不少,但往往做不到精读,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精读一些好书?

8.晴天:孩子的课外阅读要不要干预,如何引导孩子有效的阅读?

9.习习:娃阅读速度非常快,走马观花式阅读已成习惯,怎么破解?我会把老师解答的语音放给娃听。


10.心飞扬:孩子(女孩)已经初二了,小时没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现在的语文阅读除了老师要求的勉强应付外,其他的不读,请问老师怎么办?该如何补救?

这几个问题是谈有效阅读的。

阅读的功能一点都不神秘,首先就是积累词语。家长都觉得阅读很重要,到处都在倡导阅读,阅读到底有什么作用?首先就是积累词语。一个人语言的丰富度决定了他人生的境界。我们今天只关注社会的财富的阶层分化,其实大家也没有注意到,语言的阶层分化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个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他处于社会什么样的阶层。人家说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的作品讲“中年爱发火的女性”,社会下层的人他用的那个词要是翻译成汉语的话就是“泼妇”,而社会上层的人用这个词的时候,说的是“不以发火为羞的女人”,而今天我们的孩子他如果不阅读,他的语言非常匮乏,而且现在孩子你看他们QQ聊天都是在斗图,他们不停的在发图片,觉得没什么话可说了,在课堂上他们都是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哇”“巨”“切”……这实际上是非常可怕的,他们的词语太匮乏了。

有个例子我举过很多次,我到北京去看病,出租车司机他接个电话,他朋友约他吃饭,就这样一个电话,他们交流了。其实交流的时间也不短,一两分钟,司机竟然从头到尾就只说了俩字:“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完了,把电话挂了。就这两个字,有的是相当于“你好”,有的相当于“天哪”,有的相当于“好的”,有的相当于“再见”,什么都用这一个词。所以我说一个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他处于社会什么样的阶层。我们以前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其实以后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一下,“物以类聚,人以词分”。语言达不到的地方,就是思维的无知,语言的匮乏,就是终极的规范。

除此以外,阅读还有增加见识,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这个很好理解,就不说了。

美国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怎样阅读一本书》,说80%的人,终其一生阅读能力都停留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是他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娱乐,变成一种简单的信息获取,而不是提高理解力。比如说以前有很多人在机关工作看报纸,他一辈子都在看报纸,但是他的阅读能力一点都没有提高。提高理解力的阅读,实际上目前学校做的也不太好,家长让划词语、摘抄句子的办法,其实也不是关键。

家长具体能够做的,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要深度陪读。孩子读什么?家长也读,和他交流问他问题,你让他表达,输出才真正输入。他在讲给你听的时候,他在不断的整合自己的思维,他在不断地加深对书的理解,他甚至还要回过头来翻一翻看一看,这样才能够提高他的阅读的效果。

另外一个孩子读什么书确实是需要引导的。孩子阅读是需要有梯度的,有的孩子15岁,还在看“米小圈”。有的书一个系列几十本,主要是商业策略,没有价值观的引导。孩子很小的时候,喜欢看点图画类的书,我们慢慢引导他看跟图画类的书相关的书,文字多一点的,如果一个孩子喜欢看自然科学类,那就看看科学实验王,比如说他喜欢看动物类的小说,引导他看看《所罗门王的指环》。他要是上了初中的孩子,就让他读一些别的领域的,如哲学类的,《苏菲的世界》,另外孩子不要只读哪一类的书,比如说只读日本的书,初中生比较常见,这是非常糟糕。日本文学它过于沉静,过于颓废。日本文学适当的看一些是可以的,但不要只读这一类的书。

我觉得,名著的青少版,还是不看为好。

有些网络小说,如果孩子看多了,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情会沉迷于幻想。人生有限,我们应该是让孩子们读最有价值的书,值得反复读的书,能够对他未来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书。

另外,不要一下买很多放在家里,一定要一本一本给孩子读,“读一不二”。读完了、交流了,再给孩子下一本。现在主要是我们家里边的书太多了,书架上堆的到处都是,有一些书孩子不适合读了,就一定要适时的把它收起来,这样孩子逐步地能够提升,当然也不可操之过急,我觉得有时候读经典的名著不能太早,尤其是外国经典名著,还依赖于文化因素,还有翻译的水平,有人说孩子八九岁读红楼梦,我感觉是胡扯,读也是读不懂,你反而培养孩子的虚荣心。

当然最重要的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型阅读”。什么叫学习型阅读?就像我们去看电影,我们看了那么多电影,为什么不能成为优秀的导演或者是优秀的演员?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导演的角度或者演员的角度,想着要是我导怎么导,要是我会怎么演。读完了书还要想着尝试着写一下,学会模仿。一本书反复读,读了之后能说给别人听。他慢慢地就能够看出一篇文章,一本书它到底好在哪里,现在很多经典我们认为是经典的书,孩子根本看不出来。

孩子做阅读理解题,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他的生活体验不到,读不懂文本里边表达的意思,这也与我们目前的考试选材有关,因为考试选材都是选中老年人的作品,写的大多都是乡村生活,而现在孩子他只有十几岁,而且他都生活在城里,所以他有时候读不懂,这是一个客观原因。

另第二个问题,比较严重的,他答题的时候,他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我在班里上课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高中生他有时候也弄不明白,比如问“为什么张三感冒了”,学生马上想到的就是天变冷了,变天了,所以感冒了。其实是不合逻辑的,按照这种说法,天冷了变天了,就会感冒,应该所有人都感冒。问的是“为什么张三感冒了”,所以你还应该除了想天气的原因,你还应该想张三的原因,因为刚才抵抗力太差了。这样由客观到主观,类似的问题,还有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正及反,由此及彼。孩子要经常训练,才能养成从不同角度答题的习惯。

另外还有一个比如说我们问学生一个问题,张三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马上就回答,有的孩子好像回答了很多点,眼睛大、鼻梁高、皮肤白,表面上答了几点,其实这三个问题没有找到上位概念,上位概念就是“相貌”,你应该先说“相貌英俊”,然后再想别的角度,张三的品质、爱好等。

中考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考“素养”。什么叫素养?就是“平素养成”,特别重视运用、重视情境和表达能力的考核。从试卷形式上看,中考试卷在和高考接轨,现在有很多省市,比如说江苏,比如说广州市,中考卷已经和高考卷几乎没有区别了。

11、红枫林 :请问小学阶段的孩子如何阅读古诗词?需要帮他做注解吗?还是让他自己多读多体会?


小学生的特点是记忆力强,但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主要在于积累,也就是背诵(俗说的童子功)。随着孩子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很多内容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不必担心。 不建议做解释,当然要看家长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有能力可以就适当去做一些适当的解释,但是目前看这件事还是非常专业的,绝大多数家长在这方面,讲了不如不讲。尤其不要背翻译,什么叫诗?诗就是翻译后失去的东西,一旦翻译就把诗糟蹋了。

另外,古诗词的理解最好与孩子的生活和体验联系起来,更容易让孩子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并产生共鸣。比如,带孩子去游览庐山,自然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游览西湖,又会联想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谢谢大家,今天就聊到这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爸爸牛惨了!用思维导图让孩子作文次次满分,连老师都狂赞!
语文老师:掌握这10个写作要点,孩子6年不用报作文辅导班!
作文 | 孩子试上3次作文补习课,工程师爸爸就发现了其中的套路,看看你中过计没?
河南一家长来信说,女儿和儿子的作文都不好,语文最难,怎么办?
一位家长说学习好的孩子不用补,学习差的补了也没用。你怎么看?
给孩子选英语班,小心别被忽悠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