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按这9个保健穴,有效缓解身体小疼痛!

有个很形象的比喻,经络似河流,穴位就是河流中的出水口,出水口疏通就能帮助疏通整个河流。在中医说法中,穴位就是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虽然大家都明白穴位有用,但却不知该如何保健。今天给大家介绍9个保健穴,相信遇到小毛病时他们还真有大帮助!

风池穴

明目醒脑一点通

— —

风池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它又称为“热府穴”,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其穴义是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如果出现头痛、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或是感冒、落枕、荨麻疹等等都可以试试这个穴位呢!

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致与耳垂齐平

按摩方式:用两拇指指腹,分别按住两侧风池穴,先点按2分钟,再向外按揉2分钟。

大椎穴

万能养生大保健

— —

大椎穴,传统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因为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它又名阎王夺命锁,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大椎穴瘀堵时,会出现缺氧缺血的状态,从而引起头晕、头疼、失眠等症状,同时会造成左右肩血脉不通,脑血栓,脑梗,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劳损!

后正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方式:双手掌心搓热,按在脖颈大椎穴的位置,或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连续冲大椎穴5-6分钟。

大杼穴

特效治疗骨关节炎

— —

大抒穴出自《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属足太阳膀胱经。为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

作为骨会的大抒穴,在治疗骨关节炎及骨关节疾病方面有特效,比如骨头疼痛、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等,都会败在大抒穴的手上。

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按压大杼穴,颈椎不好的人一般会有较明显的压痛,逐渐用力深按,保持十秒,然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点按大杼穴5-10分钟。

风门穴

抵御一切外风疾病

— —

风门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风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是抵挡风邪的门户。

中医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风指的就是风邪。外风侵袭人体时,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突发性感冒,并且伴有咳嗽、发热、头痛、后背和颈项部发紧等症状。平日里经常按揉此穴,还能防止感冒发生。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处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按在风门穴,然后深呼吸,在气止时,用力深按穴位,缓慢吐气,保持6秒,然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点按风门穴20到30次。

肾俞穴

腰背痛之要穴

— —

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肾气的传送、传输之地。刺激按摩肾俞穴可壮阳气,滋阴精,具有利水、消肿、开窍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腰部酸痛的毛病,通过按摩肾俞穴可以舒筋通络,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与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强健有力。

第2腰椎处

旁开1.5寸处

按摩方式:双掌摩擦至热后,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

环中穴

坐骨神经痛克星

— —

环中穴,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国针灸学》。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腰股膝部痛或组织炎,臀部痛等。

环中穴可舒经活络,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腰股膝部痛或组织炎,臀部痛等。

环中位于臀部,

在环跳与腰俞穴连线中点

调理方法:刺炙法,直刺2-3寸,局部酸麻,放散至小腿及足部。艾炷灸或温针灸5-15壮;艾条灸10-30分钟。

三阴交

女性专用保健穴

— —

关于女性妇科疾病的各类问题,暖宫调经,活血止痛等等,都可以用三阴交进行理疗。它似三条经络的交汇处,平时多揉按这个穴位,准没错!

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式: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点揉拍打3~5分钟,每天2~3次,右手手法相同。

足三里

舒肝健脾补肾

— —

这是一处保健要穴,如遇腹部疾病,可配合大椎、气海等穴位,更好地调动人体的阳气。如果调理脾胃,缓解肝郁带来的肠胃不适,此穴位也特别合适。

不能站着取,最好是坐着,屈脚90度,在外膝眼(凹陷处),4个手指,下来就是足三里穴位。

位于膝盖外侧眼下方10厘米

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式:一边吐息,一边拍打足三里穴,左右各36次,每天重复3次。

涌泉穴

防寒强肾第一穴

— —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元气之根,此穴位可调节气血睡眠,强筋壮骨,促使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的症状康复。

在足前部凹陷处

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按摩方式:端坐于椅子上,先将右脚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着脚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反之亦然。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降压穴位,泡脚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祝您平安健康到永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穴位图 6穴位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中医艾灸常用的穴位及禁忌
中医火罐诊罐疗技术
艾灸穴位
艾灸保健法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应用
保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