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囊肾合并结节性硬化

「多囊肾」是肾内科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王彬、涂岩等医生近期在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 上报道了一例以「多囊肾」为首要就诊目的的罕见 Case,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例患者的曲折诊断之路。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3 岁,因「发现血肌酐升高 2 月余」入院。患者婚后十年一直未孕(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于外院查泌尿系统 B 超提示「多囊肾」,同时伴有血肌酐高(1.71 mg/dl),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收住肾内科。患者自幼有「癫痫」病史,曾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十年前停药后未再发作。患者并无「多囊肾」和「癫痫」等家族史。


体格检查

入院后查体发现患者存在多发面部血管纤维瘤,舌纤维瘤,牙龈纤维瘤,右髋部色素脱失斑(2 cm × 1 cm)等独特表现(图 1)。

图 1

A、多发面部血管纤维瘤;

B、舌纤维瘤;

C、牙龈纤维瘤;

D、右髋部色素脱失斑(2cm × 1cm)。


 影像学检查

胸腹部 CT 提示肺淋巴管肌瘤,肝脏多发错构瘤、双侧多囊肾伴部分囊内出血,双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图 2)。多囊肾囊肿 CT 值为 8 ~ 20 Hu,而平滑肌脂肪瘤的 CT 值在-80 Hu 左右,这是囊肿性质鉴别的关键点之一。另外,颅脑 CT 我们还发现左侧颞叶有一边界清楚的稍高密度结节影(14 mm × 10 mm),多发钙化结节;颅脑 MRI 提示左侧脑室和皮质下脱髓鞘与结节(图 3)。

图 2

A、肺淋巴管肌瘤;

B、肝脏多发错构瘤;

C、双侧多囊肾伴部分囊内出血,双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D、一例典型多囊肾影像学表现。

图 3

头颅 CT(A-B):左侧颞叶有一边界清楚的稍高密度结节影(14 mm × 10 mm);

头颅 CT(C-D):多发钙化结节;

颅脑 MRI(E-F):左侧脑室和皮质下脱髓鞘与结节。


结合患者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我们将患者临床诊断修改为结节性硬化症(TSC)


TSC 诊断标准如下

随后,我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肾脏疾病相关基因 Panel 检测,患者(先证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TSC2 及其下游 PKD1 同时存在基因缺失(图4)。患者家属(母亲、哥哥)该基因位点未见明显异常。此患者最终诊断为罕见的 TSC2/PKD1 邻接综合征。

图 4:MLAP 结果(A、B 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分别为正常对照与患者样本)示:A、TSC2存在全部外显子的杂合缺失;B、PKD1 全部外显子杂合缺失

讨   论

多囊肾是肾内科非常常见的一类遗传性肾脏疾病,PKD1 和/或 PKD2 基因突变是最主要的突变类型。目前 B 超是临床诊断多囊肾的最主要的方法,准确率超过 90%。但是 B 超在鉴别多囊肾和 TSC 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TSC 位列中国第一批罕见病列表,肾脏受累是导致 TSC 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但该病目前认知率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所以容易误诊。为了快速而准确地给出 TSC 的诊断,我们需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临床医生需仔细查体(查体可见:血管纤维瘤、口腔纤维瘤、色素脱失斑、鲨鱼皮斑、甲纤维瘤和智力障碍等);其次,应该考虑既往史(TSC 家族史及癫痫发作史)。第三,CT 结果可见 TSC 所致肾囊肿的平均 HU 通常低于 PKD(本例约-79 HU vs 10 HU)。最后,特别对于非典型病例来说,基因诊断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有意思的是,该患者存在 PKD1TSC2 双基因的外显子杂合缺失,这是由于 TSC2PKD1 在「尾对尾」方向上紧邻的缘故,两者之间只有 60bp 的距离。TSC2PKD1 双基因缺失所导致的 PKD1/TSC2 连接综合征(PKDTS)患者同时具有 TSC 和 ADPKD 的特征,而且同时缺失这两种基因可能在囊肿的发育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对比单纯的 TSC 患者或 ADPKD 患者,PKDTS 患者的肾囊肿更多、更大;同时,PKDTS 患者大多起病更早、病情更重、预后更差。

目前,针对 PKDTS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有报道表明雷帕霉素(一种 mTOR 抑制剂)能抑制 ADPKD 中囊肿的生长,并能有效控制 TSC,但证据水平低且指南未明确。考虑到该患者肾外表现较轻,我们仅提供对症治疗。此外,我们建议患者终身监测血压及包括脑、肾、肺等受损器官,定期随访。另外,生育是该患者的另一重要诉求,鉴于患者存在 TSC2PKD1 双基因的杂合缺失,且存在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入院时 eGFR 仅为 41.66 ml/min,而妊娠可加速肾功能恶化。综合考虑,我们不建议这个病人怀孕。

本病例的意义在于:这是一个一波三折的罕见病诊断。因「多囊肾」及肾脏损伤首次就诊的 TSC 及 TSC2/PKD1 邻接综合征并不常见,肾内科临床医生需拓宽思路,仔细鉴别,避免漏诊与误诊。

参考文献:

Yan Tu, Ming-Jie Sheng, Bin Wang, et al. A Woman with“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https://doi.org/10.1016/j.ekir.2020.05.0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治性罕见病—结节性硬化症
神经皮肤综合征之——结节性硬化
多图教你读懂结节性硬化症
历时 23 年,终于明确诊断,竟然是罕见遗传病
2021国际TSC疾病关爱日活动——关爱蝴蝶结,关注TSC-AML
赛福基因公开课第十节《几种常见神经皮肤综合征相关疾病基因突变研究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