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论持久战》对《矛盾论》的运用
userphoto

2023.07.13 上海

关注

原创42篇/计划100篇读毛选心得

——————————————

(字数1291


1937年8月,教员发表的了《矛盾论》。8个月之后,也就是1938年5月,《论持久战》发表。

海锅最近又把《矛盾论》读了三四遍,理解更加深刻。尝试着从《矛盾论》的角度来分析《论持久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矛盾哲学,在理论联系实际中非常值得深思细悟。

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教员客观分析了中国和日本的状况及其各自的特点,论述了抗日战争必胜的道理。

日本方面:

(1)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

一等的。这个基本条件,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

(2)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性,是退步和野蛮的。

(3)日本相对中国,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战争。

(4)失道寡助。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中国方面:

(1)中国是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不如日本。

(2)中国有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是中日持久有了最后胜利的可能。

(3)中国是个大国,相对日本,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支持长期战争。

(4)得道多助。中国对日战争的进步性,获得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会逐渐超过日本。

(1)从战争的一般规律分析日本和中国的力量对比,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2)(3)(4)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日本“一优三劣”,中国“一劣三优”,战争初期,总体上日本强中国弱,中国不能速胜,其优势中潜藏的力量需经过长期的努力中才能壮大。

中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这场战争的特殊之处在于“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决死战争”。这是中日战争优劣对比分析的根据。

海锅百度了一下,在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爆发了昭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日本经济破坏极大,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依靠侵略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并不能阻止国内经济的衰退。

二、矛盾的“统一性”

矛盾的“统一性”又称“同一性”,《矛盾论》中用的是“同一性”。其含义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和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联系和趋势。

《论持久战》分析了,虽然战争初期日本强,中国弱。但是,只有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努力坚持下去,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一致对外,就可以改变日本强,中国弱的局面。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等是实现中日双方强弱优劣转化的必要条件。

《论持久战》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亡国论”只看到敌强我弱,没有看到敌我强弱优劣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速胜论”没有看到中国胜利日本失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中日双方在对立和斗争中,通过一定的条件,双方力量会发生消长,强弱地位会发生转化。这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对立中的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思想在《论持久战》中的充分运用。

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论持久战》提出,针对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战争应以运动战为主,配合游击战和阵地战。在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军队没有按照这一方针,同日军打阵地战,结果输得很惨。

《论持久战》体现了《矛盾论》思想的典型运用,对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掌握了《矛盾论》,应用于实践,必将受益匪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持久战》教会我如何战胜强大的敌人!(结尾有详细战略分解图)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精彩推演,看完醍醐灌顶、惊为天人!
《论持久战》:毛主席的旷世奇文,科学预言抗日三部曲
85年前,毛泽东用八天九夜写就旷世名著!
我们读《论持久战》就会发现,它首先是一部哲学著作,然后才是一部军
《论持久战》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