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唯独华夏文明能持续数千年,从未迷失?和这些因素有关

华夏文明的朝代更替“游戏”

从商朝做为“第一个朝代”(夏朝还在“躲猫猫”,姑且让商朝排第一吧!”)起,中国历史就开始了循环往复的朝代更迭。这种更迭就像是个游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接力游戏。游戏规则大致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遵天道顺人心”。违反了就被踢出局,换下一个能守“规则”的接着“玩”。就像秦朝违反天道,忤逆人心,被小亭长刘邦踢出局。刘邦改个国号“汉”,登台继续“玩”。“玩”的挺好,就传给子孙后代,玩了四百余年后被晋朝接力一样(虽然中间出了个“王莽篡汉”的小插曲小捣乱),这种模式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不断循环重复上演。

中国历史朝代图

这种游戏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依托,从不迷失。古埃及帝国晚期被古罗马暴揍之后,成为罗马帝国一“小弟”。时间不长,来了波斯帝国,大哥小弟一块揍。埃及不得不又跟了“波斯大哥”。可“波斯大哥”也靠不住,被阿拉伯人赶跑。就这样,古埃及文明最终在阿拉伯人带来的伊斯兰文化的侵蚀之下, 渐渐迷失。古印度文明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公元前1000年就消失了。雅利安人所创造的文明,在孔雀王朝崩溃后,印度就陷入被外族不断欺负,长期占领的轮回。轮回之中,文明再次迷失。古巴比伦文明起源很早,和古埃及文明一样,被波斯帝国践踏,又被阿拉伯人捡了便宜,文明早早迷失在伊斯兰文化之中。基本规律是创造这些古文明的伟大王朝一咽气,文明也随着晃晃荡荡,最终跟着帝国陪葬。

四大文明古国

唯有华夏文明,从未间断的持续了数千年。它具有异常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不管王朝如何更替,谁来当皇帝,它都根深蒂固地屹立在这块土地之上。它同时还具有异常强大的同化和包容能力。面对任何外来文明,最终都不免被它融化和吸收,犹如佛教被中国化一样。

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文明内部自身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过早的成熟。导致最近的五百年,缺乏了创新力,没有了驱动力。它固步自封,傲慢自满,像是躺在太师椅里的肥硕懒汉,昏昏欲睡。当它睁开眼,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发现自己毫无还手之力。被打的鼻青脸肿,五脏俱裂。遍体鳞伤之后,它终于开始有所醒悟,带着满身鲜血咬着牙艰难的爬了起来。直到今天,依稀看见了“他”消瘦但渐渐愈合渐渐硬朗的身影。当“他”再次站起时,将依然高大,依然威武!

甲午海战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华夏文明的这种强大的“金刚狼”式的持续生存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这其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和诸如地理、气候、战争等等有关。今天就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因素进行探讨。

先从中国汉字说起

汉字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其它古老文字都相继灭亡之后,它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唯一活着的古文字,而且活得越发精神,足见它的“老顽皮”和“霸气”!

汉字是表意文字,就是只表示意思,不表示读音。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写出来,不管你是河南河北人、广东广西人都认识。就算是两千多年的文章,你照样能看懂。这种横跨万里,纵贯古今的特点,“独领风骚”于世界!坏处是说出来就乱套了,南腔北调各不相同,造成“出门十里是外乡”的方言障碍问题。从历史意义来看,它在文化的粘合传播、民族的凝聚统一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有观点认为,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四分五裂成许多小国了。曹操曾有句牛语:“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今天看来,中国汉字比曹操更有资格说这话。就文字这一点来说,秦始皇在统一之后的“书同文”政策,对中国的文化传播延续性上做出了超级巨大的贡献!虽然他也干了“焚书坑儒”的“蠢”事。


文化典籍思想的影响和史书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等等,对中国历史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从某方面论,儒家的“礼乐思想”是为了应对社会稳态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它对我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思想,也促使了中央集权意思的形成,正是中央集权意识形态的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古代历史的走向最终为大一统。而我们得以了解它们,正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典籍。我们才得以和古人对话,和祖先相通。

话转回来,虽然中国古代的典籍繁多,但不少存在问题。年代久远,很多古书都已不是原装货了。被篡改、被伪造、被后人夹带私货等等,不胜枚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古书进行“辨伪”。如《尚书》,有两种版本,还有掺杂的“私货”,千百年来,闹得乌烟瘴气。再如《管子》《列子》,前者是后来人冒管子之名做的伪书;后者是一半真一半假。为了辨别真伪,中国有了考据学。

再扯远一点,也有考据出笑话的。先秦兵书《尉缭子》和《孙膑兵法》在七十年代以前一直被学者专家们考据怀疑前者是伪书;后者根本不存在,《孙膑兵法》即《孙子兵法》。在1972年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考古中,出土了一堆竹简,其中赫然有《尉缭子》、《孙膑兵法》还有《孙子兵法》。结果,这一下,那些专家学者被集体“打脸”!其中就有史学大师钱穆。

《尉缭子》


中国历史典籍之所以浩瀚无双,就是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设史官一职,专业记史。之所以大多真实无误,就是因为早期史官就有直笔,秉实直录的风气。

秉笔直书有风险,弄不好就会被暴脾气当权者干死。差不多和孔子同时期的齐国史官太史伯就是驴脾气,死犟死犟的。齐庄公和大臣崔杼的老婆私下搞破鞋,被崔杼发现。崔杼也是个爷们,受不了被人戴绿帽子、当王八,就设计把齐庄公给弄死了。太史伯在竹简上写:“夏五月, 崔杼弑君”:五月, 崔杼干死了君王。 崔杼一看,怒了:“我去!你敢这么写?!”立即把太史伯杀头。太史伯二弟接班,照样写: “夏五月, 崔杼弑君”。崔杼再怒:“整死你丫的!”,把二弟拉出去也砍了。太史伯三弟接手,继续写: “夏五月, 崔杼弑君”。崔杼彻底服了:“去你奶奶的腿!爱咋写咋写吧!”,最终背上弑君恶名。太史伯,可谓一家犟种。三弟回家路上,遇上个叫南史氏的史官,也是个犟种。他是听闻此事,远道而来。如果太史伯一家死绝了,他准备接班继续秉笔直书继续犟继续送死。由此可见中国先秦史官的骨气和良心。正是有太史伯这样的一群人,前赴后继、生死不顾,才留下那么多真实宝贵的史料,才不至于让我们“数典忘祖”。

有直笔,就有曲笔。曲笔写法的代表就是孔子。孔子不但篡改历史,而且他还会粉饰历史。春秋时期,周襄王还是名义上的天子、老大。当时霸主晋文公为了装×摆谱,大会诸侯于河阳,竟然要求周襄王亲自前来赴会。孔子在编订《春秋》时,觉得这段历史太丢人卡脸了。 堂堂大周天子被小弟呼来喝去,成何体统!于是,大笔一挥,写成:“天子狩猎于河阳”。不说天子被强逼赴会,粉饰成天子是去打猎。掩盖了真相,为周天子保全脸面。孔子捧了周襄王的臭脚,可捧得不是时候,周襄王那时已死一百多年。不只是脚臭,连尸体都早臭了。《春秋》之中,这种例子不少。孔子就这样粉饰掩盖了很多历史真相。他名气太大,通吃两千年。如此技巧性掩盖历史的手法也被后人冠以“春秋曲笔”之雅称。

不掩恶,不虚美,不歪曲,不奉承,这是史官的职业操守,良心。 孔子做为修史者的职业操守就有所欠缺。他掩恶,犯了第一条。但孔子有一套,他为此辩解:为尊者讳。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小编学识疏浅,难免挂一漏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是谁改了史书?
曾经高高在上的华夏人,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低下头颅,变得自卑?
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变成宗教国家, 华夏的思想有什么不同#UC订阅号#
1-7 中國史學的危機
我们凭什么相信历史这面镜子?
首开篡改历史之风的居然是圣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