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有趣的经济原理,让你一飞冲天

现如今,我国经济不断繁荣向前,我们的口袋子越来越鼓,但是根据一些研究表明,中国人正在不断地扩大个人投资的范围,前阵子的股市热(但是不小心被套牢了),还有中国最有明的大妈,不仅广场舞跳的好,还乐于投资黄金事业,还有不断海淘,奶粉到化妆品都是年轻的青睐。有不少国外网友惊呼难道中国人是要买下整个世界吗?!

但是中国人对于一些 理财投资还是不甚了解,说白了就是对经济原理不掌握,下面小编带你了解投资理财中的有趣经济学原理。

第一 财富险中求

根据《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人进行投资过程中,只有7.86%的家庭愿意为获得更多投资收益,而承担更多风险,一百个人只有8个人。17.28%的家庭只愿意承担较少的风险,相应的可以降低收益标准,11.75%的家庭只承受较少的风险,对收益的要求也不高,63.11%的家庭不愿承担任何风险。 所以中国人在投资方面还是相当的保守的,都愿意把钱存银行,这样只会让你的钱越来越少,不是数量少了而是购买能力下降了,换句话说以前能买一头猪的钱现在只能买一只鸡了。这就通货膨胀。

第二 节俭悖论(The paradox of thrift or paradox of saving)

节俭悖论指出如果社会上每个人试图在经济衰退时期增加储蓄,总需求会下降并会因消费减少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减少社会上的总储蓄。狭义上而言,此悖论指出当个人储蓄试图增加,总储蓄会下降;或广义上来说,储蓄增加对经济可能有损。节俭悖论表现出一个囚徒困境的状况。因为对个体而言,储蓄或许是有益的,但它却对整体社会有害,所以人们要在两难的困境里取舍。一个不懂得节俭悖论的人或会堕进合成谬误,以为在个体身上成立的,在总体经济上也会成立,因此以为国家储蓄处于高水平便意味国家富裕。凯恩斯及其支持者却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虽然储蓄对个人而言或许有利,可以应未雨绸缪(saving for a rainy day)之需,但节俭悖论说明增加储蓄对总体经济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这也就是为啥政。府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要刺激经济,促进消费。

第三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第四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构建经济学思维的十大原理(一)
三个有趣经济学原理:价格越高越好卖,大手大脚拯救经济,免费未必好。
《每天学点经济学》全集
经济学10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经济学十大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