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人有所精进的唯一办法就是修为自己的内心
userphoto

2017.10.26 上海

关注

观心注:你为何要体悟心学呢?心学简单吗?心学难吗?心学是成功学吗?......《论语》有一条语录,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说古代的学者是为了丰富自己而学习,今天的学者是为了参与社会管理,为了治人。心友们,你是在为己吗?

真正学习体会心学的人太少;大都附庸风雅,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的人就更少。更别论自己的体悟了。在我的邀请下,心友杨伟琳小姐将自己的修习心得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有朋友问我心学怎么才能入门?我只好反问他一句“你感受你是否有需要修为自己?”人有了修为自己的心,才能谈得上如何修。什么是需要?凭什么感觉自己有需要?需要,就是心的自然而动,也只有心能够感应自己此时是否需要,此便是良知。合情合理,不过也无不及的七情六欲也是天理。人有时候,会发现心里有吃辣的欲望,有时候有想吃甜的需求。这就是身体正常有所需,而心自然而动的呈现。如人饿了要吃饭,是天理;困了要睡觉,是天理。心有所缺,需要修为自己也是天理。

阳明先生言:“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落实用功,负此知尔。”理解这句话要从十几年前我母亲说的一句话开始。我母亲是一位基督徒,她曾经手舞足蹈的跟我说:“人在绝望的时候都会不自然的向天呼喊‘神啊’或者‘天啊’因为人有灵,是人的本性。”先生也曾说“良知是天植灵根。”唯有得此灵根,才能入得门来。说“得”都有些不适宜,良知人人都有,只是难以时时觉察,让此光明恒久于外。

一天在山上与两朋友茶饮闲聊,我右手掌心向左,举得两根手指:“请问这是几?”坐我正对面的朋友回答是:“手指,1,2,11”,另外一个则回答:“这是2”。继而问;“缘何如此多的答案?你在怀疑什么,又在害怕什么?”朋友无法回答我,社会习气所染,在人前不敢说真话,揣度对方的出发点是小聪明,害怕自己答得不对落入笑话。心思复杂了,良知光明便更加难以显现。

光明良知是一种功夫,功夫从来不是口耳之学能够得来的,是得千锤百炼体认出来的。如走路,走得一段便会认得一段,也会迷惑,边走边问路,自然能够找到方向继续前行。人不能如先生一般经历百死千难中悟道,但先生却把良知功夫教于后世学者。精研是专一之功,专一是精研之意。精是精微,研是省察,专是诚意,一是天理。

精微,动则粗,静则微。人在路上行走,越是形色匆忙,越是难以觉察身边细节,甚至可能回忆不起上一个与之擦肩而过的是男还是女。如停留在形色匆匆的人流中,再调匀呼吸感受,甚至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呼吸与心跳声。气居于无形,身体内有气的流动,身体外也有气的流动,人与人之间除开肉体,也是相通的气在流动,故而能够感应流通。

静坐存养本心。身体为器,中居于气,宁静无事时,慢下来,停下来,静下来,闭眼静坐调息理气,身体随之能够自然放松,一心在呼吸吐纳之间,感受身体方寸的精微变化,停止杂念丛生,保持身心顺畅,气象平和,亦能修得“气定”神闲,犹如平静时的湖面,略有波动便能知晓。久之方能识得心之本体,无善无恶。识得本心后,事上磨炼之时如若迷失自性,也能快速迷途知返。静坐为什么要闭眼?初学时屏蔽眼识对心识的干扰,如同关闭鸡舍的门,只管抓“意识”这只漫天飞舞的鸡,抓一念,察一念,克一念。

省察,绝不放过一丝一毫。人久经社会商场,学得了一套‘为人处世’之道。亦不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不如静下抓得一句来严厉拷问,是否有虚假不诚之意?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如果非要打个分数,那就从1分开始省察为有。古云以五十步笑百步,省察亦不能以一步笑百步。一念初起,如好色、好名、好利、好财等显见私欲犹如50步或者100步,由显见私欲再生的闲思杂虑犹如10步或者20步,自觉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言行所显之私欲如同1步。如能察得私欲之一斑,何愁识不得私欲之面目。

省察不难,难在有勇气去面对私欲。省察并不能到此结束,最终还是需要下定决心克除私欲,如同把“私欲之贼”拉出来在光明之下暴晒,从此永不再生。私欲当中,“我执”实力最盛,一日不能克除,便两日,一月不能便两月,一年不能便两年,直到克除为止。修为本心没有一个最高境界摆在那里,阳明先生如果不是因病早夭,心学的境界仍无止境。故而修为本己实为重功夫,不重效验。

诚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本心无善无恶,无善无恶择乎中,显乎和,最善不过于此,至善也。意有善即有恶,善是相对于恶,过犹不及都是恶,中和乃为善。物能格,继而能良知。能良知继而能意诚。意在处朋友交往上,处朋友交往便是一物,继而能够知道交朋友不能虚情假意,言恶无信;交往之言行也应当适宜,与异性朋友交,懂得分寸守礼,才能真诚持久。与朋友交往,适宜便是意诚,意诚便能适宜。现在人交朋友多是不懂“礼”,反倒嘲笑起礼来,形式上表演出来的礼确实好笑。但礼并不在形式上,而是意上,意不能诚,心即不能正,身之不能立。意诚之用在为善去恶。

天理,道一也。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8月,参加了一场近千人的致良知学习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让学者上台宣誓自己的立志之说。大多数的人都是立志为某某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沉思许久,立志乃立圣人之志,向内下心上功夫。虽是一心在传播学问或者事业上,但不明得天理,致得良知,知行合一也是徒劳,误人子弟。古人问志,是内在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有德行修养的人、贤人、圣人。现人问志,就是成为好名,好利,好财之人。外求逐物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即理》微课感悟
你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即是理?
万化根源在乎一心 有情欲横流的危险
传习录精讲:恢复心地本来的善
王阳明:五百年来第一人。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