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局观思维:失败的管理者琢磨事,成功的管理者琢磨人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这个人天生神力、志向高远。垓下大败,怆然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最后在乌江自刎而死。项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

然而,纵观项羽的一生,他的失败其实并非是时运不济那么简单。项羽从一个最初只是率领几千人的义军首领,最终爬升到“西楚霸王”的位置,统辖江东大片土地,只用了短短三年。三年时间就有了这样的成绩,显然,项羽是有能力的。可问题就在于,当了西楚霸王后,仅仅五年就落的兵败自刎。而在这五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项羽快速跌落?

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不能从谏如流,不具备帝王的胸怀。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注定了项羽最终会失败的命运。

创业初期,他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所有的缺点隐藏还未显现。当事业到了一定程度,管理、策略、经营……统统出了问题,他身上的弱点终于开始暴露出弊端来了。比如,在与秦军的战争中,章邯等已率部归降,可他连夜出击,竟在新安城南杀秦国军队二十万人;入关后,又下令屠城,杀死秦降王子婴,火烧阿房宫,掠走宝物宝和美女,满载东归。这些作法,令秦人大失所望,失去民心。

当时曾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土地肥饶,如做都城,可以称霸天下。而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劝者见项羽目光短浅,心灰意冷。相比较而言,项羽在和刘邦的博弈中,失败的根本主在于他不懂得网罗人才,利用人才。项羽的发家创业史很牛叉,但是仅仅是一部勇猛成长史。他从始至终把自己一人当做团队的核心,无论什么事,他都亲自过问,亲自决断,亲自处理。项羽和刘邦的招臣纳贤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最终惜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44托古:至今思项羽
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就这4条
孙子兵法的管理智慧5
马云:聪明的管理者应懂得委曲求全
15招幫管理者贏取時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