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一个人无欲无求到了一切都觉得无所谓的时候,这是怎么了呢?

大家好!我是爱好国学的思维君,现分享三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无欲无求是追求一种无为而为的生存智慧法则。

在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付出一件事情不要求回报,大部分人在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要求立马得到回报,觉得这样才公平。这样的理念谈不上对错,这是很多人的一个本性。但是如果在某一些时刻,能够在不要求回报的情况下去,付出或许会更加有福报。随顺事物本性,随顺自然法则,事情可以迎刃而解,水到渠成。按规律,按规则,按部就班,自然而然的就可以促成一切。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故道生之 ,生而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发展,使万物成熟结果,对万物爱养、保护。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凡人在世界上都有着想要追求的事物,认定了一个终点之后为之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后,又会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人们只有无欲无求品格才能够高尚。对于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来说,完全的无欲无求都不太现实,只要懂得适可而止就好。不要有过高的要求,更不要好高骛远,当你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时,也就明白了无欲无求、无为而治的哲学含义。

二、无欲无求是锤炼一种“柔中带刚,刚中有柔”的品性

我曾在炼钢厂工作,在冶炼过程中要在铁水中加入适量的像铂锗等贵重合金元素,其目的就是增加钢的柔韧性,只有这样炼出的钢才经得起抗压、抗折,抗变形。再比如太极拳于“无有入无间”可以穿越一切阻碍,自由,通达,看似软勒无为,但无所不为,无所不往,无往不胜。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太暴躁、刚烈,就会容易给人以一种不易相处的错觉,太柔软则容易受到别人的欺压。同样一个领导在员工面前表现的太刚性,员工就会排斥;只有刚柔并济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纵观天下仁人志士,唯有刚柔相济的品行和宽广无比的胸襟才能赢得“听其言、随其行”百姓的青睐跟随,方可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雄浑目标。

三、无欲无求是积蓄一种“至柔至坚”量能。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什么是至柔呢?根本无从感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声无息,无色无相,这才是至柔。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无色无相,无声无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呢?——就是大道


什么是至坚呢?代表任何有形的力量,大道的特性就是柔软,那么坚硬就属于背道而驰的一种力量,正所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软胜于刚强,才是老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驰骋,意即驾驭。大道可以驾驭任何有形的力量。为什么呢?无为而为的力量所致。历史上的事例比比皆是,骁勇善战的项羽自刎吴江,而被人称为“三哭”的刘备却能成就伟业,何故?太刚太硬易烈,柔中带刚方能长久!

看完以上内容 相信大部分人都想起“舌存齿亡”的故事,舌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很柔软得以生存?牙齿不存在,是因为它太刚硬从而丧失?齿坚于舌而先蔽,舌柔于齿而常存。结合以上我分享的内容,这则故事对您有何启示?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三十四
众妙之门,创新万物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3
《老子》《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老子与道德经的历史真相三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