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触下的影子|杨赛峰手稿

书画家出书便是**作品集,而杨赛峰偏要给自己的集子叫手稿,想必大多手稿是日常的随笔吧,说手稿更显个人内心的思绪,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其次:古人云: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笔下的手稿正是作者思绪流露的影子,集子里有刘建国写的一篇文章叫笔触下的影子说的很好,画里行间隐着各种情绪,就是书画为心画也。如文末说到:“赛峰正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他在用自己的视角凝视人间,用痕迹来舔舐伤痛,这注定将是一个苦痛的开始。”这是一个会思考并且有担当的艺术家有的苦。第三点福利来了,评论留言选10位送山古出版印刷的《一如集-杨赛峰手稿》一册。

山古编辑部


杨赛峰(老塞),1976年2月出生于甘肃省通渭县。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肖文飞书法专项研修班助教。

作品入展: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

      ·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

      ·中国“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古河州杯”全国书法大奖赛

      ·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

      ·首届  “孙过庭奖”全国行草大展

      ·“国英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奖赛

      ·甘肃省第二届“张芝奖”

      ·河北廊坊首届书法大展获奖

作品及文章发表于《东方艺术·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



笔触下的影子

刘建国 \

-

     赛峰的画我觉得不应该局限在绘画语言里,它是生命信息的辐射和感觉器官的外延。是自我和时代的对抗,更像躯体扭动留下的痕迹,也是生命触及大地的影子。

      每个人的作品都会带着自己童年生活留下的刻痕。赛峰出生在甘肃通渭,这里是中国贫瘠的土地之一,干旱、缺水,农民生活都是靠天吃饭。我的家乡和他的家乡离得很近,对故乡的土地都有相似的记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小就有一种逃离的愿望,可是当你逃离了这片土地却又陷入了深深的追忆当中。生活在大都市里,表面被都市的繁华所覆盖,可是这种覆盖反而成了撕裂过去记忆的钢刀,锋利而坚涩。任何人,在其出生的环境中都会同时成为这个环境的受益者和受害者,这种生长环境,也造就了我们自己的语言。当我们汲取他人经验的时候,语言成了唯一的交流方式,这似乎不能满足一个“心智自由者”的需求。柏格森,他提出:“大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是删除信息,而非生产信息。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刻都能记住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而且能感知到宇宙中所有地方发生的一切,而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就在于,保护人类免于被海量的、绝大多是毫无意义的知识所冲击而陷入困惑,于是,将人类在任何一时刻绝大部分本来可以感知的信息拒之门外,而只留下那些极少的、因为可能有实际的用途精心挑选的信息”。所以有些我们认为的有用,可能是对过去的记忆的重复和再现,也可能是看到这片土地之后的条件映射。艺术的无用并没有发挥到极致,它太过于高雅,太过于功利,在世俗中,有些因为实际用途而被精心地挑选。人类为了求得生命的延续是不惜任何代价的,语言实际上是人类发明的狭隘的工具,这个工具是有一套规范符号系统。绘画又成了图像的交流,平面的、立体的。在这个交流之前有一个隐形的漏斗,为了确保知识的唯一性它也在折磨着现实。如果用狭隘的知识构筑宇宙,所有的一切将会陷入沉默与僵化。当然绘画也就不例外。

      赛峰的绘画我更喜欢把它叫做笔触或者痕迹,这显得更真切一点,因为笔触和痕迹是从绘画中抽离出来的,它更接近绘画本身。他的画是从心里挣脱出来的图像,是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感知和思考,在这些不规则的图像里有一种推迟感,抑或是生命的延缓,这反而延长了观看的视线。有很多画甚至是半成品,但它刚好充满了勃勃生机。他在做和满的抵消,这种满不是空间维度的,其实是生命迹象的,是到达,是完美或者死亡。赛峰兄的画有种很微妙的中断在里面,这种中断就是痕迹和意义的延长。

      画画的时候,作者本身就是一个旁观者,他是一个画面的制造者,但又是站在画外的人,这种参与和旁观的双重身份让绘画者很容易自我迷失和自我陶醉,又由于文本本身的束缚使得绘画者难以勾勒出生命迹象的真实,这恰恰又限制了绘画。对赛峰来讲,这些都应该是丢弃的东西,怎么样丢弃文本制约,丢弃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的约束,对他尤为重要,这个难题也是需要逐步去解开。

      我希望看到他的画是夹生的,是粗拙的,是幼稚的,是民俗的,是失败的,是神性的。我甚至不想看到笔墨和形式,我想看到模糊的,没有边界的东西。我觉得他的表述应该是生命的痕迹而非物像。他应该去触碰绘画本初的底线,而不应该是套路的延续。当然这很需要胆识和才略,或者神助。绘画对他来说是业余的玩耍,这对他没有半点压力。

      我们在当代要做一个复合性的总体,而不是偏执的坚守,只有不断拓展绘画范畴,才能更多的触及绘画本身。因为我们是当代人,作品就应当有当代性,阿甘本对当代性作过一个阐述,他说:“当代性就是一个人与自身时代的一种独特关系,它既依附于时代,同时又与时代保持距离。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通过分离和时代错误来依附于时代的关系。那些与时代太过一致的人,那些在每一方面都完美地附着于时代的人不是当代的人;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无法目睹时代;他们无法坚守自身对时代的凝视。 ”

      赛峰正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他在用自己的视角凝视人间,用痕迹来舔舐伤痛,这注定将是一个苦痛的开始。


是自我和时代的对抗,

更像躯体扭动留下的痕迹,

也是生命触及大地的影子。


天快黑了

外面好冷

远方的你

我站在村口


是冷?是远?

已经

静得无人知晓……

多少年过去了

你还没有变

蓝天下

你裸露的躯体

那么健壮

那么丰满

村里新修了一条路

我会常来看你

是我第一次给你拍照

我要带走

谁都看出今年收成不错

玉米杆子都被人们一火烧尽

所有的玉米都投奔到路旁的几棵老不死的枯树

紧紧地缠住

做了它们的“干儿子”

一只小黑狗看来也舍不得离开…

夕阳下

你美得迷人

我想把你带走

趁太阳还没落山

你比我记忆中还美

我的故乡



夜很静了

人还在马路上吵闹



到冬天了

是谁把你赶出门外

曾记得

天生你最怕冷

生锈的炉子



我在做梦

还睁着眼睛……



前面一束亮光闪了又闪

几个酒疯子正在过马路

吆喊

叫骂

摇摆

……

我这才知道酒

好东西!



天黑

下雨

零星移动着的雨伞

都黑乎乎的

都黑乎乎地在风雨中飘去…… 


手稿


「《一如集 》内页 

内页96p 四色彩印

尺寸:185mm×260mm

设计出版:山古文化


有福利

评论留言选10位送《一如集-杨赛峰手稿》一册。

书籍正在后期装订大概一星期能看到精美手稿集。



山古艺术机构。绘画 / 书籍 / 设计 / 出版 / 空间 / 展览 / 摄影。


Contact us

www.samguys.com

samgu2015@163.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  或者合作意向请给我们写邮件吧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山古工作室|编辑|程安   朱三    joll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通楷则】刘彦湖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PS笔刷-82种书法绘画真实笔触PS笔刷
新时代杰出艺术大家汪品章书法作品展
手稿时代终结了吗?(文学聚焦)
无论在什么时代,佐恩都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绘画大师
99张达芬奇素描手稿!请查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