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秘闻:思与学不可偏废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都想成为一朵“成功的花”,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实现这美好的梦想,而脚踏实地努力付出。

咸丰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曾国藩开始专心练字。他把笔肚贮满墨,提笔,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宣纸上。起笔、行笔、收笔,在点、带、转、挑之间顺着笔毛的弹性,把每一笔每一画写得饱满、舒展;整个过程,他的呼吸随着笔锋的起、承、转、合而起伏。

每写一个字前,脑海中已有一个清晰的模子,手指轻捏笔杆,从容地将那“无形”化为“有形”。一张写完,曾国藩长舒一口气,轻轻放下笔,拿起纸,伸直手臂,整体欣赏了一遍,嘴角露出了一丝浅浅的微笑。

他想起了自己早年在翰林院习字的情景,当时他只知道钻研字帖,苦思冥想却总不得要领;字帖上的字虽早已烂熟于心,但写到纸上的却怎么看怎么不像。“不是都说‘胸有成竹’吗?为什么别人把竹子的样子记在心里,要画的时候随便一挥就是一幅惟妙惟肖的翠竹,而自己写的字却和心中所想的相去甚远?为什么看了这么多字帖,却依旧写不出那种神韵呢?”

这个问题曾国藩当年很是不解,直到年过半百,他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将“想”与“做”结合呀!

就在这几年,曾国藩带军打仗、公务繁忙,一个人坐下来练字的时间很短,于是他干脆不多想,只是用心练习,每天无论多忙必习字一幅,从未间断过;同时在心里琢磨字的各部分如何布局,才能使整个字看起来方正匀称。

写完之后还要再次反思哪一笔写轻了、哪部分写偏了,将各种体会铭记于心,第二天再练时,格外注意。经过几年的反复刻苦练习后,这天晚上他终于看到了成效,并在日记中说:“近来我的字,意蕴和力度都大有长进,十年前已记在心中的字,如今竟然能成形于笔端,可见,思考与练习哪个都不能疏忽啊!”

◑曾国藩日记手迹影印

核心提要:十年前胸中之字,今竟能达之腕下,可见思与学不可偏废。

习字思与学不可偏废

曾国藩在习字中深入领悟思与学,即苦苦思索与身体力行二者不可偏废,明白了早年学习书法不得要领,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思与学必须同时并举,对于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虽然曾国藩是程朱理学忠实的传承者,但他并不拘泥于理学,广泛学习各类学说。在目睹当时内忧外患的现状后,更加坚定学以致用的观点,况且前人已做出过表率,比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处于当今社会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人,想法很多、能说会道,却似乎少了点儿全力以赴的“实干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学书法从8岁练到58岁零入展,小伙子20岁入国展8次,什么原因?
连笔字书法练习字帖
著名书法家连笔字字帖欣赏
钢笔书法欣赏——文天祥《过零丁洋》
想把字练好,应该要先学些什么?
​我非常喜欢的字,赏心悦目,用笔如神,膜拜!可以收藏当字帖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