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专长-腹痛的辨证分型及相关方剂应用



腹痛的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络循行之处。

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均属本病范畴。

中医一般将呕吐分为五种证型,包括寒邪内阻证、湿热壅滞证、肝郁气滞证、瘀血内停证、中虚脏寒证等。淘中医平台为您整理。





腹痛的病因病机





1.病因

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可导致本病。此外,跌仆损伤,络脉瘀阻,及腹部术后也可致腹痛。

2.病机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官等脏腑,及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腹痛的辨证分型
及相关方剂应用







寒邪内阻证



【主症】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
苔白腻,脉沉紧。

【治
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方剂应用】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常用高良姜、干姜、紫苏、乌药、香附、陈皮等。


湿热壅滞证




【主症】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剂应用】大承气汤加减常用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等。


肝郁气滞证




【主症】腹痛账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暧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剂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柴胡、根壳、香附、陈皮、芍药、甘草、川芎等。



瘀血内停证



【主症】
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人梗尤甚,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剂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常用桃仁、红花、牛膝、川芎、赤芍、当归、生地黄、甘草、柴胡、枳壳、桔梗等。



中虚脏寒证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剂应用】小建中汤加减。
常用桂枝、生姜、饴糖、大枣、芍药、炙甘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内经》“是动病”、“所生病”
通利三焦法的临床应用
触诊、腹诊
讲座回顾|浅谈中医治法在临证处方的重要性及皮内针浅谈
小柴胡汤为什么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方剂?
连建伟教授脉诊经验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