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昌宁】右甸古城

    今天的昌宁县城所在地,古称祐甸,后来称右甸。右甸坝子开发较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右甸城南郊发掘了铜鼓、编钟、铜钺、箭箙等青铜器,均属国家一、二级文物。出土文物证明,在春秋战国至西汉早期,这里就已是古代民族滇越、永昌濮和昆明人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多种手工业,创造了青铜文化,社会形态已进入奴隶社会阶段。又据达丙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房屋遗址发掘资料证明,早在38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建盖房屋、种植稻谷,使用竹、木、陶、石器。

右甸城北门城墙


汉唐时期,右甸地方先后属益州郡、永昌郡、南诏永昌节度。

宋大理国前期,沿袭旧制并设永昌节度。公元1096年(宋绍圣三年)起为大理国后期,称“后理国”。这一时期,云南的郡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健全,政区设置加密,政权机构加强;废除了节度、都督等军事管制机构,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部族社会分别设立府、郡、镇以统帅部、甸、寨;在府、郡管辖地区普遍实行政治统治以取代军事管制。永昌府统帅胜乡郡(永平)、枯柯甸、庆甸、右甸。甸在这里的含义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右甸以行政单位及地名的双重含义载入中国历史图籍。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史籍最早载入右甸,距今已900多年。元灭大理段氏政权,设云南行省,便在云南设置万户、千户、百户递相统率,进行军事统治。元初设永昌三千户,后设永昌府, 右甸属永昌府。明代,云南普遍设立卫、所。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顺宁府设右甸守御千户所,卫所军屯制度,使大量军户定居下来,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改变了居民的身份。每千户所领官兵的编制是1120人。设置卫所,安置军屯,迁来大量汉户,改变了汉少夷多的状况。由于“府卫相兼”、军民交错,促进了民族融合。明兵入滇之初,即设置邮传,征发当地居民,开辟道路,以六十华里设置一驿,每驿站供马数十匹或二十余匹,设马锅头十余名,馆夫、库员一、二名。指定州县民户应役,岁派银两;站内一切支销,岁有站银。随着经济发展,驿站也发展为村寨乡镇。明代顺宁府设锡铅驿、右甸驿、枯柯驿。

右甸城南郊出土的铜鼓


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明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广邑寨升为州;正统元年(1436年)广邑州迁署于右甸。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设右甸土守御所的同时,建守御所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置右甸通判。通判是州府设置的官,地位仅次于州府长官,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万历二十六年至三十年(1598—1602年)筑右甸土城,系明戍边将领杜忠(江西南昌人)奉令督造,设三门,有堞百垛,无楼。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顺宁知府余懋学下令扩建右甸城,周长200余丈。

右甸城南郊出土的铜钺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游历今昌宁县城,在其八月初一的滇游日记中记述:“右甸在永昌东一百五十里,在顺宁西一百三十里;其东北邻漭水之境,正与芦塘厂对;其西邻鸡飞之境,正与姚关对;正西与潞江安抚司对,正东与三台山对。数年前,土人不靖,曾杀二卫官之莅其地者;今设城,以顺宁督捕同知驻守焉。城不大而颇高,亦边疆之雄也。”初三初四两天,因找不到挑担人。他心情忧郁,住店中写日记,日记写到:“初四日,早雾而晴。顾仆及主人觅夫俱不足恃,乃自行市中。是日为本甸街子(今之赶集日),仍从北门内转岗脊,是为督捕同知公署,署门东向;其南即南门街,皆为市之地也。”他还写到:“甸中平畴一围,聚落颇盛。”徐霞客笔下为我们描述了三百六十多年前右甸古城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街道布局以及所设的政治机构。“同知”是官名,明清定为知府知州的佐官,“督捕”是执掌监督职权的官员。徐霞客是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他自二十二岁开始出游,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及当时十四省,历尽艰辛,于崇祯十三年(1640)六月返抵家乡,第二年去世。他在右甸写下的日记,是他留给昌宁的珍贵文化遗产。

青铜人面弯刀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始设右甸经历(执掌出纳文书的官)。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右甸城屡被战事毁坏。同治十三年(1874年),右甸经历祝庆孚请准复修,下砌大砖,上筑土墙,建有东、南、北三城楼,周围长350丈,城墙高150丈。民谚曰:“好个右甸城,四门开三门。”光绪六年(1880年),右甸经历韩铣再行修补城墙。地方人士曾先后集资,在城东南、北郊修建了关帝庙、川主庙、萧祠等寺观庙宇,点缀下小城风光。

辛亥革命后,废府设县,右甸设置县佐公署。民国元年(1912年)2月,右甸县佐张锦文受顺宁县长委派督修右甸城,新建东城楼一座,补修炮台2座,复修南北城楼及炮台各一座,补修城墙305丈。复修后的右甸城,墙高5米,宽2米;东西相距240米,南北相距280米,总面积6.72万平方米。东南北三门分别称迎春门、镇南门、拱震门,西方不设门,而砌一高台,其上建阁房一间,称三星阁。民国22年(1933年)设立昌宁县,右甸城即为县城。民国32年至35年(1943年至1946年),县城曾迁往辉家寨新城办公。建造新城违背民意,强征民力,劳民伤财。民国35年(1946年)6月,县府又迁回右甸城。至解放前夕,昌宁县城总面积约0.7平方千米。


翻拍于《昌宁县志》——县城百货商店


1950年1月,昌宁和平解放,旧县城为县人民政府驻地。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县委、县政府做了一项顺应民意、富有远见的决策:不忙于拆古城,建新城。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时,留下古城南200多亩土地,规划为商业经济区,新辟一条大街,即今天的右甸西路一段,两旁按规划逐步新建企事业单位;北部昌宁中学以下一段为文化教育区;达丙草场坝荒地为工业开发区。半个多世纪过去,城市建设规划不断修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总是顺着这个大的发展格局实施的。县党政领导机关,仍驻古城区内,办公楼房几经翻新。今天我们沿着北门古城墙往东门,南门,绕西门寨再回到北门,约半个小时功夫,一座明代古城的遗址还可追寻。城墙脚、东门街、南门街、北门街、丁字街、三星阁、卖盐场、洗布塘等古城地名作为古城文化符号也尚未磨灭。


翻拍于《昌宁县志》——昌宁县电影院



昌宁现存古茶树被专家鉴定为千年轮龄,昌宁是“千年茶乡”,右甸城为茶马古道上的一座古城。古城西部石佛山栽培型大叶种千年古茶树,已由县政府立碑保护,见证了右甸地方发展茶叶的千年历史。南郊碧云寺遗址,明洪武年间种植的碧云茶虽没有保留下来,但“碧云仙茶”的制作工艺流传至今。明清至民国时期,右甸城成为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集散地,运输网络四通八达,连接着永昌、顺宁、蒙化、镇康、永平、施甸驿道,商业马帮南来北往,驮铃声声,商贾云集,物流畅通。右甸城有经济实力的人家,组织马帮出远门,到外地运回洋纱、布匹、食盐、百货投入市场,又运出茶叶、红糖、萝卜丝、火腿、泡核桃、核桃油、土纸、铁锅等产品销往异国他乡。外籍到右甸经商、谋生的人增多,先后组成了四川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商业的发达,聚合起来古城的人气兴旺。徐霞客在右甸城住的旅店,店主人就是江西人。

翻拍于《昌宁县志》——昌宁县茶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古城普通居民大多过的是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女人裹小脚,难得出远门,多数人家有纺线车、木制织布机,织染土布。男人务农,每年立冬之后,气候转凉,跑麻栗坝(中缅边境)做小生意。“穷走夷方富奔厂”的民谣,刻画了当时生活的艰辛情景。有的人一去不返,流落异国他乡;有的飘洋过海,生生不息,在海外繁衍子孙,接代传宗。滇西抗战之后,有些外省籍老军人到昌宁落籍,他们是城镇里很勤劳的居民。直到解放初期,还有从事百货、土布、酿酒、修理、缝纫、饮食等行业的小商贩上百户。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县城的小商贩有的组成合作小组,有的转为供销社企业职工,有的转为农民。县城没有资本家,谈不上公私合营。1969年,县城本来就极少的街道城镇居民,被扫地出门赶下农村。县城一度成为没有城镇居民的县城,卖豆粉米线都统统由国营商业包下来。这种做法,在全国怕也是不多见的。

文化是一个城镇一个地方永不消逝的灵魂。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新设立了永昌郡。永昌郡的设置,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巩固了哀牢地区与内陆的经济文化联系,在东汉是一件引起轰动的大事,东汉王朝为此在洛阳盛宴欢庆“绥哀牢、开永昌、春王三朝、会同汉京”。(班固《东都赋》)《后汉书·西南夷传·赞》说:“俾建永昌,同编亿兆。”自此永昌诸郡与全国亿万人民同为一体,巩固了汉帝国的西南边疆,所以隆重庆贺。经过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互相融合,中原文化和边疆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共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右甸古城千年的发展历程,都带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又具有哀牢、永昌、南诏地域文化的特色。古城老百姓至今仍保持着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勤劳节俭的美德,有着古朴的市井文明遗风。


翻拍于《昌宁县志》——县城百货商店


文化薪火世代相传,文化又培养了一代代新人,人文才有今天这样的景观。右甸古城的人文景观给我们留下一些亮点,值得我们去追忆、珍惜和思考。右甸坝区出土的青铜文物,为祖国文化宝库增添了灿烂的一页。右甸古城布局被保留下来,北门一段古城墙作为文物保护。明万历三十年(1598年)监筑右甸城的江西籍将领杜忠之墓,住于县城西山黑龙潭至今犹在。右甸乡绅父老为缅怀右甸经历张弼晨从政清廉所立的《甘棠遗爱》碑,位于关庙桥头,后因修路拆除,但作为口碑仍传颂于民间。昌宁首任县长甘蕃是一位有学识、有才干的官员,他是大姚人,在昌宁任职仅四个月,但他的业绩已永远记入昌宁的历史。由他作词,本县人王嘉猷谱曲的《昌宁设县歌》,歌词富有文采,气势恢弘,反映了一个地方官员追求社会进步、保土安民的政治理想。记录鲁道源将军军旅生涯的《壮志千秋》一书,是后人研究鲁道源生平业绩的重要史籍。民国35至36年(1946-1947年)谷子明老师在任昌宁县教育局局长并主管昌宁县立图书馆工作期间,专赴昆明向昆华高级农业专业学校以27两黄金的购价购进的《四部备要》(线装本)一部.此书共收书336种,11305卷,编为2500册,现尚存1993册,是今天昌宁县图书馆8万余册图书中的珍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右甸通判张稷谟设“养正书院”于右甸城文昌宫,成为右甸地方公办教育之开端。1908年,蒋大兴在右甸创办第一国民小学校。到今天,右甸城的公立小学教育已近百年。1932年秋,成立顺宁府右甸初级中学,次年设县后改为昌宁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改为昌宁人民中学,1958年又改为昌宁第一中学。1938年,经罗炳辉等人介绍,昌宁中学一班毕业生王浩民、王心良从武汉乘难民车到西安,于八月底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成为昌宁最早投身革命事业的人。今天,右甸坝区的小学和三所中学已成为启蒙启地、人才摇篮。一部《昌宁县志》,是昌宁地方百科全书,发挥着资治、借鉴、教化的作用,供后来人去认识昌宁,继往开来,创造新的业绩。



翻拍于《昌宁县志》——县城一角


往事越千年,古城几沧桑。当今之世,改革开放。茶乡举杯把盏,共庆千年盛事;人民同心协力,同谱世纪华章。古城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默默回忆逝去的岁月。迎面而来的是建设者迈开矫健的步伐,新时代扬起搏击大潮的风帆。一座新田园城市的未来将是鲜花缤纷四季,人民幸福安康。

 

注:本文部分内容采用了张绍全、张再新同志提供的资料;张再新同志还帮助修改了初稿,在此一并致谢。


近期热文

【美丽昌宁】德 斯 里 (一)


【拍客】田园风光


【配音秀】学车


【视频】祝福昌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昌宁县的来历
云南省1个县,1933年建县,县名很大气,人口近40万
历史上先后有四座宿迁城
曾经的新城县究竟是先有的城还是先有的县?
云南这座小县城,温泉用来煮鸡蛋,房价便宜,气候出色适合养老
1938年云南保山永昌古城“千年古韵,如画如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