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两朝馆阁体祖师爷 “二沈先生”之一沈度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属今上海淞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又因为当时八股科举,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明清两代提倡馆阁体,束缚和扼杀过书法创作的自由精神。然而,这也是书法史上“尚法”精神的一次复兴。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丝丝入扣,清秀耐观,没有病笔,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没有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临池不辍,要写出象样的馆阁体,那是不可能的。

《敬斋箴册》,沈度书于永乐十六年(1418),时年61岁。此卷系楷书黄纸本墨迹。纵向有直界格。纵23.8厘米,横49.4厘米。文凡19行,行10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幅楷书为横卷,书写一笔不苟,法度谨严,点画巧妙,转折分明,提按清楚,运笔便捷利落而沉实;线条轻重,粗细有变化,其收笔、落笔、撇捺、转折勾挑处,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中牵丝搭笔,显得十分自然。结构以方正为主,各部停匀,属于楷体,颇具晋唐古法,又有子昂笔意,唯更加甜熟,遂为馆阁之滥觞。正如王文治所谓'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

沈度还有一件举世闻名的作品,那就是永乐大钟上的经文。永乐大钟上的23万余字均为沈度所书。

《楷书四箴页》

释文:

言箴: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视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人有秉彝,本子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关注书画类资讯城市画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永乐大钟”是他写的,一手楷书垂范百世,不愧是“二代”王羲之
中华书脉·台阁体,此处为巅:沈度
沈度的楷书比田楷笔力遒劲,气格超迈,却被称作“馆阁体”代表作
古代最早的“馆阁体”,笔笔都有书卷气,《永乐大典》就是他写的
明朝书坛的“扛把子”,一生写了3亿多字,被皇帝封为“书神”!
究竟馆阁体算不算书法?馆阁体与楷书主要区别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